問劍錄 正文 第五十二話 朱(參此)入京 之一

作者 ︰ 諸葛清

這幾天,軍中沸沸揚揚傳著一件消息︰朱節度使病了!

這也難怪,為了逃命,自然是連日急行軍了!這支自幽州出發的軍隊,從八

月十六日啟程,一日要行二百里,眾軍士都是戰場上吃過苦難、捱過刀槍的硬漢

子,尚無所謂,可養尊處優的朱怎受得了?才從幽州出發不過參天,到了蔚州

,便受了風寒。現下各將校都聚在帥帳里,一片聲的討論。

洪老哥的言論已傳遍全軍,朱自然也有所聞,但為了讓這些士卒作自己的

箭靶子、當墊背,他不能吭聲!一吭聲就泄底、走風了,若是聲名毀於一旦,世

人會怎麼看我朱?皇上會怎麼看我朱?世人怎麼看尚無所謂,重要的是皇上

怎麼看!若是皇上小瞧了我朱,我到京城最主要的目的︰求中央官職、留滯長

安、逃離幽州這死地,不就沒戲唱了嗎?不行!我一定要堵住眾人的悠悠之口!

一念及此,朱撐起病體,一旁服侍的親兵立即將他扶起,道︰「節度使大

人,眾將校的意思,都是趁著出發不久,離幽州尚近,咱們先回幽州,待得大人

病體稍可,再往長安。先派人捎信給皇上,相信皇上不會介意的。」

朱聞言,心中暗道︰這是試我來了!若我說要回幽州,便是代表自己不是

想逃離回紇,我的聲名便回來了!原來眾將校還是不錯,會替我的聲名著想。

但再想深一層,卻又不對!若是回紇當真打來了,咱幽州兵可有勝算?無有!一點也沒有!我又臥病在床,不等於束手待斃?是了!這些家伙是想讓我回幽

州送死……不,是等死!他們要我等死去!人要是死了,要聲名有什麼用?還不

都是一場空?活下去比較有用!

朱略想了想,即肅然道︰「走!再走!往京師去,我便是死了,也要把尸

首抬著走!」

這是個兩全其美的回答︰這段話傳到皇上耳中,定要贊我忠君體國;將兵見

我如此說法,急於逃命的說法便不攻自破︰我連命都不要,只要趕去長安,哪能

再說我想逃命?我明明便是一等一的忠臣,這才不顧自身,急於見聖參加秋疆邊

防啊!嘿!這答案真妙,妙之極矣便是蘇秦、張儀再世,听了我這句話,也要

甘拜下風吧!

這句話被傳開了,這支五千人的部隊,走到哪、這句話便傳到哪,甚至還沒

走到就已經傳到。朱的聲名一下水漲船高,人人都贊他是忠臣。一個衰亂王朝

中的忠臣,那是難能可貴的。

「死了也要走……」懷空听到這句話,笑道︰「看來,這節度使不錯,若是

世上再多幾個朱,不愁天下不平。」

「真的嗎?」屈戎玉冷笑一聲,笑得懷空不太舒服。她不是北方人,不能十

分清楚北方的情勢,但卻有天下第一等的聰明腦袋,朱這句話,她嗅出了一點

除了『忠心』之外的味道來,只是無法像吳姓老兵那般說得明白。

屈戎玉與懷空正在對視,那不是十分友善的目光。冷不防,諸葛涵忽然打了

個噴嚏,她搓搓鼻子,道︰「一下子變冷了耶……」

八月底了,江南還算炎熱,但他們已身在太原,進入黃土高原的地域,早寒。諸葛涵和屈戎玉都是長年住在江南,自然不習慣河北的天氣,身上都還穿著輕

稠紗衣。君棄劍、懷空二人倒無所謂,他們參不五時大江南北的跑,足跡遍及全

國,已經很能適應各地的氣候。

朱的五千幽州兵,現下便駐扎在太原城外。太原是唐皇李氏的發源地,幽

州兵在此地已駐扎兩天,听說朱去參拜唐太祖李淵的祖廟了。

君棄劍吃飽了,他放下飯碗,道︰「這入京一趟總不可省,先見朱一面也

是要的。」說著,提出了褡褳,取幾錠銀元交給屈戎玉,道︰「等等我和懷空就

入營,那是軍隊,你們倆個女人還是別去的好。你帶丫頭去買幾件御寒的衣物,

別受涼了。」

屈戎玉接過銀元,突發奇想,問道︰「這些銀元若買蠶絲襖,可能只得一件

,若是平素的厚衣棉襖,便得兩件。是要買一件還是兩件?」

這問題很刁,君棄劍為之一怔,諸葛涵笑了。

屈戎玉言下之意是說︰你關心小涵、要給她最好的,那是天經地義的事,但

這一來我就沒份了!

這問題當然不好答,屈戎玉是把銀子比作了君棄劍的『關心』,問他是要『

偏心』、還是『等而分之』了。前者自然是不公道的、後者就違心了。

諸葛涵只是笑,她可以幫君棄劍解圍,但是她不想,因為她很喜歡屈戎玉,

也知道這是璧嫻姐姐在逼著哥哥下決定。懷空也沒有反應,他不是傻人,自然知

道這是君棄劍與屈戎玉之間的『私事』,誰也插不上手。

君棄劍一怔之後,便將褡褳提到屈戎玉面前,道︰「你看著辦,都買蠶絲綢

,明兒幽州軍隊應該就會繼續前進,咱四人的份一次買齊。你看著要用多少,隨

你拿吧。」

這次輪到屈戎玉傻眼了。

諸葛涵已忍不住笑出聲來,懷空暗道︰「妙對!真是妙對!」

其實屈戎玉手頭上的銀錢早已夠買四件蠶稠襖子了,她是故意要試探君棄劍

的,豈料一試不成,還被反咬一口!

半晌後,屈戎玉終於伸手又抓了幾錠銀元,拖著諸葛涵出門去了。

君棄劍收起褡褳,即與懷空連袂向幽州兵駐地行去。

二人來到營外,營門自然是有士兵看守的。但這幽州兵似乎是來游山玩水、

展示軍容一般,營門外居然圍了不少百姓,都爭著要看那忠心耿耿的朱朱大人

,守營士兵也不驅趕,反倒與百姓們談天說地起來。

但君棄劍與懷空並不是來湊熱鬧的,他們要入營。

二人擠過人群,站到營門,懷空正待上前通報姓名他的師父、故肅國公不

空大師的名頭,幾乎是官場的通行證卻給君棄劍攔了下來。

君棄劍走向一名已然滿頭白發、看去已有六十餘歲的老兵,道︰「煩這位兄

長通報一聲,就說是君棄劍來探朱。」

這名老兵自然便是吳老哥了,他一听了君棄劍自報名頭、又听他的說法︰是

來『探朱』、而非『求見節度使』,便知道君棄劍是個不將官祿爵位放在眼里

的人了!但君棄劍這個人的確有資格無視官祿爵位!滿朝有誰能如他?輕而易

舉的幾句話便說退了吐番名將馬重英及其麾下的五千騎兵?又能以八千人擋下六

萬吐番騎兵,甚至逼得番兵不能不退?光這兩條軍功、戰功,若是上報朝廷,也

夠讓一個布衣升作偏將、裨將,若以他的才干,只怕不用參十,便能升作上將軍

了!昔時的霍去病也不過如此而已!那朱在他眼中又能算是什麼東西?

吳老哥原本便小瞧朱,又听君棄劍出語端地自信滿滿,拿眼打量了君棄劍

一陣,忽爾笑道︰「你就是君棄劍?不錯!不錯!很好!很好!隨我來。」他沒

有去『通報』,而是直接領著君棄劍與懷空向營內走去。

他們都沒有注意到、或者是注意到了,卻沒去理︰帳外圍觀的百姓一下子全

靜了、不推不擠了。他們都听到了『君棄劍』這名字。

吳老哥領著二人直行至帥帳前,便沖著守帳軍士道︰「朱大人在不?」

守帳軍士自然也認得這軍中的老油條,他們也听過吳老哥的話,心里看不起

朱,又見吳老哥身後領著兩人,即油然應道︰「節度使丟著軍營不管,跑去參

拜太祖廟了。怎?吳老哥你不曉得?莫非節度使大人沒走正門?」

吳老哥嘿嘿一笑,道︰「營門外幾百上千名百姓擠破了頭,想見見咱忠心耿

耿的朱大人,他怎敢走正門?」

這幾句話已經夠了,君棄劍和懷空都听出來︰朱在軍中的威信實在很差。

守帳軍士將眼光移到後頭二人身上,道︰「吳老哥,這兩位小兄弟是?」軍

營不是可以隨便亂闖的,但他的職責只在守衛帥帳,大門卻不干他的事。人是吳

老哥帶的,要算也是算在吳老哥頭上。但吳老哥在軍中待久了,很得弟兄們的緣

,便是將軍也不好拿他怎樣,所以守帳軍士的語氣只是詢問而已。

吳老哥道︰「這個小伙子自稱君棄劍,這名頭是很大,但人我卻沒見過。你

可認得?」

守帳軍士一下怔住了,也不住打量著君棄劍。

君棄劍以一布衣立下了兩大戰功,那是無人不曉的。听說他只是個弱冠的小

毛頭,真的嗎?這倒沒人真信。如今面前這人,看去確然還不到二十歲年紀,但

卻意態昂揚、目光炯炯,好像真的是?

半晌後,守帳軍士定了定神,搖頭道︰「不,我不知道,我也不認得……小

兄弟,你果然是君棄劍?」

「冒認有好處麼?」君棄劍哂笑一聲,道︰「朱大人不在,也沒關系,就這

樣告訴他︰君棄劍、懷空會與他一同進京面聖。我們只跟在部隊旁邊走,扎營自

便。相信他會很樂意的。」說完,便拉著懷空出營了。

出營時,原本圍觀著要看朱的群眾,不等朱了,反而全都直盯著這兩個

年輕人瞧。

兩人直走進太原城,懷空才問道︰「就這樣?」

「很夠了。」君棄劍道︰「剛剛那老兵的語意,你听懂了吧?」

懷空點頭。君棄劍即嘆道︰「士兵在抵抗侵入家園的敵人時,是不會怕死的

,可朱卻帶著他們去作秋疆邊防,讓他們離鄉背井,他們願意嗎?那必然是不

願意了!可見朱不得軍心!朱忠不忠心,那還只是其次,重點是在於他敢不

敢戰,而今看來,他不敢。一個不敢戰、又不得軍心的人,我們能期待他會帶兵

抵抗回紇嗎?既然不需期待,見他也只是徒勞而已。」

懷空听了,也覺有理,又問道︰「那你何必告訴他,我們會跟著他進京?」

君棄劍嘿嘿一笑,道︰「這叫借力使力!朱進京的消息必然早已傳遍京城

,想必待在長安的那位回紇使節赤心,亦必因大唐在北方多添一支可用之兵而惶

惶。今日我們再傳出這消息,得知我們已與這位盧龍節度使搭上線、在形勢上封

阻了回紇渡燕山南侵的路,赤心能不震驚?這一來,回紇南侵的機率,又要減低

幾分。但教倭族來時、回紇未能及時出兵接應,我們便有勝算!所以這句話,是

一定要說的。」

懷空微笑點頭,這是兵家的理論。

看來,君棄劍已決意行兵家的方法,來抵抗回、番、倭、南四族了。

當晚,朱回營,得到了君棄劍將隨軍而行的消息,果然十分興奮。他以為

,這是為自己的聲名加薪助焰了!

於是,君棄劍一行四人隨幽州五千軍兵向長安進發。

九月四日,抵達長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問劍錄最新章節 | 問劍錄全文閱讀 | 問劍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