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劍錄 正文 第六十七話 夙願▔之二

作者 ︰ 諸葛清

于仁在走了,堂中只寧靜片刻,王寨主猛然喝道︰「番僧!你要殺便殺了,想要憑武力控制咱二十一水幫聯盟,那是萬萬不能!」

此言一出,其餘各水幫頭子先是一怔,疑心他怎出此語,但再一細想,也了解到道鏡可能猶未死心,想藉著二十一水幫聯盟之力打出自己的活路來,故他來到鄂州,也是合情合理。

自結盟以來,二十一水幫聯盟即號稱江南最大組織,勢力北溯漢渭、南及南海、東達海濱、西至劍南,實不可謂不大!但這麼大的一個組織,卻在廬山集英會損失了大量精英,致令盟中無人,竟要听從一個雲南番子的指揮!這虧已經吃得夠大了,如今若又遭一倭國番僧所挾,這口氣怎能咽得下!

一念及此,各水幫頭子紛紛向王寨主頷首示意,贊同他的說法。

道鏡聞言,則只是露出一絲苦笑,揮手招堀雪來到身旁,師徒兩人轉身便走,無一點猶疑。留著堂中眾水幫頭子滿臉惑然、面面相覷。

堀雪心中卻有點高興▔師父放棄控制二十一水幫聯盟的機會,那便是放棄分割唐土、染指神州了!於華夏子民而言,幸何如也!

但再轉念一想,又覺自己十分可恥!師父是怎樣待我?如今他正值萬念俱灰之時,我不思激勵他,卻為他死心感到快意,我當真豬狗不如了!

堀雪正待開口說幾句話讓師父提振精神,道鏡已先說道︰「小雪,師父有個請托,你一定要作到。」

「師父請說。」堀雪立即應道。

道鏡道︰「你到蘇州去,投靠君氏父子。」

堀雪一怔,第一個聯想是︰師父料知自己已無生望,只盼能讓自己僅存的徒弟保命了!而環顧天下,能夠收留她、又可能保住她的組織,也唯有重建成功的林家堡了!

可這麼一來,他們師徒不就成了敵人麼?堀雪大搖其頭,連聲道︰「不!不行!我不去,我不能和師父成為……成為……」說到這,聲音不禁嗚咽了。

是,看盡了天涯海角,堀雪只剩下道鏡一位親人,其餘什麼也沒有了!她豈能與這最後一位親人兵戎相見?不行!絕對不行!

道鏡也看透了徒兒心中所思,他拉近堀雪,一手撫mo著她那可能永遠沒有機會再梳成髻的長發,微笑而言︰「莫要擔心,為師不會再與君氏父子成為敵人了……」看到堀雪疑惑的表情,道鏡嘆了口氣,道︰「如今說與你知也無妨了。當年我會急著讓你與流風來到大唐,原就是為了高野殿染重病,時日無多,實由不得我不趕!可你們倆才上船離國,第二天高野殿下便斷氣了。新任的光仁天皇極度否定佛教,我這護國法師馬上就被革職,所謂『盡傾全國之兵以圖唐土』,便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夢想。我在職時,與藤原家一向交惡,這你是知道的,藤原家兄弟卻是擁光仁天皇即位的大功臣,一時重權在握,革我職猶嫌不夠,竟要致我於死地!我無可奈何,只得帶著最親信的百名弟子游走全國,躲避追殺……送來給流風的翔刃影秀,那也是我在大和最後的財產了……」

堀雪听到這里,疑慮更甚,道︰「師父,既然圖謀大唐是不可能了,那你只要帶著百名師兄姐渡海來唐,自有生天,又何必要……何必與仲參合謀,攻林家堡?這豈不是自……」

「自尋死路。」道鏡苦笑道︰「不錯,我本漢人,豈不知中原臥虎藏龍?當年一個雲南番子閣羅鳳,只略施小計,便將郡數百里土地納入己手;十餘年前,高野陵殿前那個與我不分上下的屈兵專,皆令我餘悸猶存!我心曉區區百名武士,那是無能有所作為了,又豈不知仲參只當我們是棄石?所以我才轉而與聚雲堂暗通,話是說共治江南,其實我不求其他,只想事成之後,為你百名師兄姐謀取一個安身之地罷了。只是……只是聚雲堂著實如狼似虎,連一條生路也不放咱們走……我倒被聚雲堂反將了一軍!」說著,道鏡老淚縱橫,既是悲不自勝、更兼怒不可遏!

堀雪心里明白,她與流風離開大和,那是五年前的秋季。稱德天皇亡、新天皇即位,至今少算也有四年光陰。四年之中,這百名師兄姐陪著師父一起逃難、一起逃命,無一人相叛、無一人相離,那是多麼深厚的信賴與情誼!怎料這百名弟子,居然一戰盡滅,師父僅以身免,真可謂苟延殘喘!原是想為其尋個安身,反倒令其速死,黃泉之下,何以見眾人?道鏡之悲眾弟子、憤聚雲,堀雪縱不能感同身受,也是心有戚戚焉。

「我想,君聆詩說得對。」道鏡吸了吸鼻子,續道︰「他說,若我只想對李隆基一人報復,他不反對;但若涂炭生靈,他便絕不能坐視不理……不明白麼?呵▔你是不需要去明白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會有別人不明白的地方。你只需知道,如今師父只剩兩個願望︰一是對李氏皇族的復仇、二是求無禍百姓……百姓原本不干我事,或許是和尚當久了,多少也學了點慈悲心理罷!」

堀雪點了點頭,這點頭是代表同意無禍百姓。但她仍然不明白,為何師父要報復李氏皇族?她知道李隆基是唐玄宗皇帝,師父為何要報復唐玄宗?

但師父已經說了,她不需要明白,所以她沒有問。

道鏡道︰「雖然李氏皇族在我眼中,只是一群十惡不赦的匹夫,但在世人眼中,他們仍舊是皇族、其中更有一個必須是皇帝!以如今的大唐國勢看來,皇帝一死,勢必軍閥紛起、天下大亂,如此百姓必定遭殃!」

堀雪點頭點得更用力了,她听懂了,听懂為何師父要她去林家堡了!

因為林家堡不僅是她唯一能夠安身立命的地方、更是有能力制止軍閥作亂的組織!師父要她去林家堡,是希望她能為他個人的報復行動作善後!

更由於她投靠林家堡,只要林家堡收容了她,就不會與她的師父為敵了!

「你懂了,那麼,你願意嗎……」道鏡問道︰「這是個無理的要求,你可以拒絕……」

「願意!」堀雪立即答應,甚至,有點兒興奮。

因為她也發現,原來自己還有機會為神州出一點兒力……

師徒二人走到了鄂州碼頭,看著江面上來來往往的船支,道鏡笑了笑,道︰「師父身上分文不明,無能給你招船、送你到林家堡……你能自己去麼?」

堀雪點了點頭,忽爾跪下,朝道鏡連磕了九個響頭。

道鏡沒有去扶、也沒有去看,他轉過了身漫步行出,道︰「黃泉再見。」

戰後數日,百無聊賴的曾遂汴、石緋二人正在打掃庭園,忽見一白毛灰頸鴿自天而降,曾遂汴立即作聲哨呼,伸臂讓信鴿停駐。

「五天以來,第參支了。」石緋說著,動手自信鴿腳上小竹筒將信箋取出。

「是五天嗎?」曾遂汴瞥頭問著。

「五天了……大概吧。」石緋說。他們戰後一日沒睡,作息全都亂了,這幾日來,有人晝伏夜出、有人午時起床喊餓、更有人卯時大嚷沒吃宵夜睡不著,還得輪流照看高燒不退的諸葛涵、重傷的王道與白重,已完全搞不清楚頭頂上那顆紅輪,是夏至還是大雪的太陽。

石緋取出信箋後,也沒去攤看,直接大步行向內院。

信鴿是瑞思的,他們都認得。前兩支信鴿送來的都是北方與回紇交戰情況的軍情,這封必然也是!這種緊急信件,與其自己花時間去看,不如早早送與君聆詩裁斷為是。

石緋走進內院,便直朝西廂而去。

西廂只有兩間房,靠左是林家堡重建時特意留給君聆詩的舊舍;右首則是昔日織錦的閨房。

這幾日來,君聆詩只在西廂兩間房中來來去去,鮮少跨上廂前石橋一步。但大家都知道,君聆詩並不是只縮在房內懷舊,他很忙,忙著向元仁右請教有關聚雲堂的一切。

目前情勢,很顯然的,他們接下來的對手,便是號稱天下無敵的雲夢劍派本堂︰聚雲堂!

在這種時候,又當君棄劍行蹤未卜,君聆詩怎得不忙?

房門是打開的,這樣方便堡內眾人向他們倆通消息,不只是北方的軍情,還有諸葛涵的病情、與屈戎玉的心情。

屈戎玉的心情……關在房里的,不只是君聆詩、元仁右,還有屈戎玉。

她關在自己的房里,誰也勸不出來。

未曉元仁右去勸是不是會有用,元仁右根本不願意去勸。比起林家堡內的一眾年輕小伙子,元仁右更了解屈戎玉的心情。

在元仁右認為,一直以來,屈戎玉都太辛苦、也太委屈,她還太年輕,不該是承受如此壓力的年紀,讓她休息一陣、冷靜一陣,也是該的。

李九兒問過︰屈戎玉左肩還有傷,不去治傷、不吃不喝,能成嗎?

元仁右只搖搖頭,不回答,便又回進君聆詩的房里去了。

這些人不會懂得,自小,玉兒為了在最短時間內習成雲夢劍派武學、兵學之精粹,吃過多少苦頭!她曾以十歲稚齡,便入『回夢汲元陣』過夜,更是雲夢劍派創派以來之僅有!她受的傷只是月兌骨而已,痛雖極痛,自己咬牙接上即可;又,但教身處水氣充盈之處,餓上十天半個月也不至太過傷身。

更何況,玉兒聰明絕頂,愈是聰明的人,愈容易鑽牛角尖。往往,玉兒一旦鑽了牛角尖,除了屈兵專之外,再也無人說她得動。可如今屈兵專已不在了,還能讓誰去說?

或許君棄劍可以,君棄劍回來的時候,便是玉兒出房門的時候。元仁右作如是想。

一眼瞥見石緋站在門外,手上拿著信箋,元仁右即說道︰「第一封是說朱滔未肯動兵,所幸探得回紇兵馬也不過數千,以北武林群力一搏,未必見負;第二封說回紇竟使護地毗伽宰相任將,將是名將,兵馬卻少,只怕要有後援……無憂先生,你說這第參封箋,是報喜還是報憂?」

君聆詩微笑道︰「瑞思此女,人如其名,只恐不在屈姑娘之下。」他站起身,自石緋手上接過信箋,又回頭坐下。只掃過一眼,便將信交給元仁右。

元仁右正對門口而坐,見著了石緋滿臉好奇又緊張的表情,知道他也對信中內容很有興趣,當即念道︰「忽見皇甫盟主遺徒,盜來北關印信,又得魏博軍服數百。得此大助,乃使關門大開,北武林群雄各著軍服,與我夫妻立於關上,以使護地毗伽生疑,不敢來犯;其餘人眾伏於關內,以防萬一。護地毗伽領軍來至關前,觀望片刻,即撤軍而去。時已參日,不見敵蹤。」

元仁右念到這兒,道︰「又不出無憂先生所料!瑞思已為回紇可汗逐出族群,如今卻與『大唐軍兵』一同立於關上,必使護地毗伽疑心大唐收留了瑞思。既然如此,大唐便知曉回紇內情了!這般使計,不只退一時之敵,看來參五年內,回紇必不敢輕寇北關!好一個不戰而屈人之兵!」同時目視石緋,那意思是▔你想知道的,都讓你知道了,滿意了麼?

石緋笑了一笑,回身一溜煙便跑得不見人影。

元仁右心里還有個想法沒說▔讓瑞思、宇文離二人赴北疆助戰的君棄劍,莫不是早早便想及此節了?玉兒的眼光,真不輸乃祖了!

「這石小將軍,腳力不錯。」君聆詩道︰「木色流除創派祖師木色翁外,向來擇徒極為嚴謹,往往單傳而已。信中所說的史丹尼,身為西方人,卻能得皇甫盟主青睞,若能得此人為助,該是極有裨益。」

元仁右點了點頭,卻又嘆道︰「得人自然是好,可……」

可什麼?元仁右斷了話頭,君聆詩已站起身,往房外走去。

幾日相處下來,元仁右已經習慣了,當無憂先生有事難決時,總會到隔壁房去晃個一時半刻,才又回來。

如今是何事難決?

聚雲堂。聚雲堂真的太強了!便是天賦異才,也不能不傷透腦筋!

君聆詩緩緩踱步走著,西廂兩房,房門相距不過二丈許,他走了參十幾步。

他推開了房門,像以前一樣,像十六年前一樣,嫻熟、但很慎重。

動作一樣,人事已非。

或許該稱贊那兩位工匠,真是將西廂這兩間房復原得極好了!

可,好是極好,卻與一模一樣尚有些差距……

織錦愛潔,也愛作女紅,她喜歡自己在衣服上縫花紋、喜歡作香包、編劍。她的房里光衣櫃便有參個,里頭一色全是黑底繡花的衣服,她自己繡的花;她的牆上掛著許多沒安上劍去的劍?、沒裝香料的香包……

窗口上則有一幅橫批,那是君聆詩當年應師父之命寫給她看的。批曰『修身養性』。

因為她太毛躁了!

橫批掛是掛上了,她還是一樣毛躁、一樣任性妄為,一點兒也沒有改變。

衣櫃仍然有參個,里頭仍然是黑色繡花的衣裳。

牆上仍掛著許多沒裝香料的香包、沒安上劍的劍……

很像,一切都很像,可是……

有些香包染了塵、有些劍生了垢,織錦愛潔,絕不可能容許自己的手制品有一絲髒污。

更有些東西,別人或許看不出來,可君聆詩一望即知,那只是彷作品!

或許是太髒了、或許是太破了,工匠索性從街上買了相似的東西,將它換掉了罷……

畢竟不一樣。

君聆詩幽幽嘆了口氣。

何必要一樣呢?棄劍這孩子,為了我,特意讓工匠將這兩間房復原得如此相似,這份心不已夠了?

可是我……我卻……卻讓他與當年的織錦一樣!

當年嘉陵會戰,我與諸葛兄、徐兄被陸敬風前輩帶兵圍困土山,只能眼睜睜看著織錦陷身數萬大軍交戰的軍陣之中,而我無能為力!

如今我又為了保全林家堡、保全諸葛涵、逼出仲參,又不得不讓你赴前線,去面對那曾經殺死過你的對手!

我為什麼總是如此失職……不管是當師兄、當伴侶、還是當父親……

我總是如此失職……總是無法保護……最該保護的……

棄劍,為父只有一個願望▔請你如同這屋,只要像就好,不要一樣!

不要與當年的織錦一樣,我一離開,回頭再也找不到……

千萬不要一樣……

忽然,一人撞進屋中。

君聆詩回首望去,眼中滿是責備。

『我的房間,你們想進便進無妨;可織錦的舊房,不許擅入!』

這句話,君聆詩從未明言說過,可他的神態、他的表情,已明訂了這是林家堡不成文的規矩,只要君聆詩還在一日,就不能打破!

來人是石緋,他的臉色有點驚恐,無視於君聆詩的不悅,急急說道︰「無憂前輩,有……有人說要找你,是……京城來的訪客!」

君聆詩沒有出聲,可不屑的神情已經說明。

京城?那又怎樣?他都已經當面拒絕過皇帝的要求了,區區一個京城訪客,又算什麼?

君聆詩一向不喜歡論政!他曾經論過政,但也只有對著自己認可的對象的時候。比如閣羅鳳、還有懷空。

石緋真的急了,叫道︰「這客不是一般,是由白衣山人陪著來的!他說他名叫李適,是當今太子!」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問劍錄最新章節 | 問劍錄全文閱讀 | 問劍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