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萬里 第五卷 東南大練兵 第二十六節 道是無情卻有情(四)

作者 ︰ 青玉

「先別高興的太早,這種事,不能光靠咱們自己的猜測,成不成,終究還是要看朱熹大人的意思。」宋君鴻說道︰「更何況,小弟如今也不是完全自由之身,投身軍旅之後,凡事必須依軍令而行。有令可以雷霆疾進,無令則只能不動如山。潭州離咱們臨安城來回有一個多月的路程,小弟怎麼可能分身去替兄長和嫂子跑的了這趟腿?」

「這卻不大打緊,眼下便有個可以讓你大大方方地出臨安城的大好良機,子燁信不信?」劉羽手里玩弄著酒杯,笑了笑。

「什麼機會?」宋君鴻好奇的問。

劉羽先屏退了周圍隨侍的下人們,然後又再三地看了看周圍,確定整個院子中只有自己三人後,才神神秘地問道︰「前陣子宮中關于太子大位之爭的事情子燁也應該知道一二吧?」

宋君鴻點了點頭,太子冊封大典時他還親自去做的守衛呢。

「太子雖已冊封,但余波未息。想那長子衛王趙章受人暗算,不僅丟失了太子之位,還瘸了一條腿,親族何其悲憤?其外祖父張孟行雖不如高家勢大,但好歹也是堂堂的工部員外郎,在朝中多少有幾個門生故舊的,私下曾揚言必不肯善罷甘休;而高家更是一個不死不休的作派,兩家鬧的很僵,你來我往上本章參劾對方已經十幾次了。官家無奈,他要維持朝局的平穩,便不能輕易開罪高家,但又同情長子的遭遇,委實左右為難。現在兩家越鬧越凶,為免再出現什麼嚴重的事故,官家遂決定下個狠招,干脆將趙章改封為東安王,並即日起遷出臨安行在,往封地東安縣之國就封。」

宋君鴻大吃一驚︰「這也太早了吧?一般的宗室皇子若要出鎮封國,基本都是要等到舉行完冠禮,束成人之後再進行的。可這趙章連十歲都不到,竟就被草草地趕出了臨安?」

「可以說是被趕走,也可以說是被偏安保護。總之,官家是想讓他的兩個兒子不要湊在一起,省得其背後的勢力們成天斗來斗去的。」劉羽附在宋君鴻跟前,小聲地說道︰「東安縣所處之地歸永州管轄,而永州知州毛成是官家做商王時就跟出來的潛阺舊臣,可以說是官家的親信私黨,並不依附于朝中的任何派系。這趙章到了東安縣,既可以被監控起來再鬧事,也可以被保護起來不受高家迫害。」

宋君鴻這才恍然,可隨即又迷惑地問道︰「可這般大事理應在臨安城中被人廣為傳議啊,為什麼我竟是連一丁點兒的風聲都沒有听到過?」

「這事兒官家直接快刀斬亂麻,根本沒和任何人商量。今天一早兒下了朝後才頒的旨意,現在聖旨還在門下省進行傳閱承制,然後估計明、後天就會宣台下的。」劉羽嘿嘿笑了笑。他的官職雖沒什麼了不得的職權或油水,但好處就是可以經常見到趙措,幫趙措起草誥書,所以有時朝中有什麼風吹草動,他倒也會知道的比一般人早些。

「東安縣也在荊湖南路,正好與我們的目的地合適。而按例皇子出京移往封地,都需要有皇家禁軍隨行護衛。這種事,一般都是由你們上四軍來執行的。」劉羽說道。

其實說是隨行護衛,更多時則是監視、押解。必竟皇家不同別處,普通的皇子就算成年也頂多會被命令出宮,另分別府,並不一定要離開臨安行在的。

那些被下旨移往封國的皇子們,大多是有一定的危險性且在爭奪皇位失敗後被強行遷離臨安這個天下權力中心的。所以,為了防止這些對失敗滿懷不甘的皇子們再耍什麼花樣,干脆由皇帝最親信的禁軍上四軍直接「押送」到封地的。

而到了封地後,這些皇子們就要一輩子待在這里了。雖說在封地上的糧食、稅收,都可以從中拿出相當一部分來每年供當地的封王們花銷使用,讓其繼續過上錦衣玉活的生活。而封王們可以蓄美姬,會漁獵,天天酒宴,花天酒地的過完一輩子,但卻不能過問當地政事;更不能離開封地,就更別說回臨安行在了。如無聖旨宣詔而擅自離開封地,等同于謀反,可以直接抓捕處斬的。當年,與趙擴、趙措兩兄弟爭位失敗的恭王就是這種結局。空有滿月復的才華,但一旦爭儲失敗,便唯有在封地以酒色自娛,虛度殘生了。

說白了,移封出京的親王們就等同于一個尊貴的囚犯而已。封地,就是皇子親王們華麗的牢房。

宋君鴻嘆惜了一聲,世人們往往只關注皇家無上的尊貴與權勢,卻很少在意其金玉為飾、龍鳳為佐的光彩背後血腥而殘酷的斗爭。

但嘆惜歸嘆惜,這種事必竟也不是宋君鴻這等普通的中下層官員可以胡亂插嘴過問的。他只能輕輕地又問了一句︰「樞府已經決定讓我們捧日軍來進行護送了嗎?」

「還沒有。」劉羽笑了笑︰「但子燁若是同意跑這趟腿的話,我可以從中按排,讓傳旨的內侍到樞府時直接指定由你來承擔這項任務。」

這等小畫。

說到這里,劉羽緩緩望向宋君鴻,問道︰「怎麼樣?」

宋君鴻看了看劉羽,又轉頭瞧了瞧露香,這兩口子的眼中無不流露出懇切的目光,讓人都不忍拒絕。

說實話,不說林靈也算是自己的朋友,能幫她下總不是壞事,單只要是能躲開「趙閻王」的瘋狂練兵,就算讓宋君鴻跑天邊去一趟他也樂意。只是這太子之爭,是個大漩渦,深不可測!宋君鴻寧可躲的遠遠的,不願意去和這種事沾上絲毫的邊。但劉羽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再拒絕實在有點怕傷了他們兩夫妻的心。

他思忖了一下,只好答應道︰「好的,那小弟就依雲飛兄和嫂子的。」

「太好了!」劉羽高興的一拍桌了。又對宋君鴻說道︰「子燁只管放心,我也考慮過,此事雖是涉及太子黨爭,但已是尾聲了。既然趙章已經被下旨移封出京,我想高家也該收手了吧?子燁只需記得將趙章護送到封地就沒什麼事,然後順趟去下潭州,把林靈的事情給辦了即可。」

露香也高興的幫宋君鴻把酒再次添滿,眼中的淚水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像是已經看到了和林靈兩姐妹相聚了一般。她舉起杯來,對宋君鴻說道︰「來,子燁,嫂子敬你一杯。」

宋君鴻和她對飲一杯後,露香兀自叮嚀道︰「子燁,見到朱大人時請你務必要盡力而為。此事若成,你借的房款便都不用還了,嫂子還要念你一輩子的好兒。」

第二天,趙廣改封東安王的旨意果然正式在門下省對外頒了。旨意頒後,禁軍中也開始了甄選護送部隊的工作。

韓侂冑剛一踏進樞密院的大門,便見一名承制使已經等在門口了。見他時來,忙迎上去笑道︰「韓樞使,小人已經久侯您多時了。」

「哦?有什麼事情?」

「關于東安王前往封國的事情,官家口喻要盡快進行。現在宮中都已經收拾停當,公文也沿路開始下了,現在就剩下護送軍隊的開撥了。」承制使答。

「那老夫立即便開始布置。」韓侂冑手頭上公文一大堆,可既然宮里來催了,那當然是先辦這件事要緊,立即喚負責的下屬前來。

「兵士派遣的手續辦好了嗎?」韓侂冑問道。

大宋朝樞密院與兵部共掌兵事,其中兵部管軍隊的軍籍戶冊、器具工造、軍官升遷,卻獨獨無調兵與指揮戰略之權。這部分權力被分在樞密院所管。即一個管兵卻不能管打仗,一個不管兵卻能管打仗,這也是大宋朝為防止晚唐以後直至五代的武將之禍所采取的不得已的辦法。而護送趙廣前往封國的軍隊要離開臨安前往地方,必須要經過樞密院的審批之後才能開撥。

「辦好了。」過來的手下把一份公文遞了上去。

韓侂冑接過公文來翻開瞄了一眼,突然瞳孔猛地收縮了一下。

「捧日軍——宋君鴻?」他念了一下這個名字,抬起頭來問向自己的手下︰「這是你特意選撥的,還是捧日軍自己上報的?」

「都不是。」那名手下官員回答道︰「是里面有人傳來的意思,希望叫此人隨行前去。」

說罷,那名官員有點膽卻的望了韓侂冑一眼。這事雖說不上是瀆職或弄權,但必竟其中涉及到了些許人情,怕這位上司別因此責罵自己。

但不想韓侂冑沉吟了一會兒,突然笑道︰「好,就叫這個人去吧。」

「是,那屬下立即去辦。」那名官員松了一口氣,剛要轉身,卻又被韓侂冑再次叫住。

「等等,調撥了多少兵士護送?」韓侂冑又問道。

「按慣制,選派了約兩千名兵士。」手下的官員回答道︰「如果少了,屬下再去加上一些。」

「多了!」韓侂冑把眼一翻︰「我看,派一個指使營過去就夠了。」

那名手下的官員遲疑地問道︰「一個營?那才四五百人而已,怕是少了些吧?」

「現在我皇治下海清河宴,四方太平。派那麼多兵干什麼?又不打仗,一路沿途騷擾地方嗎?」韓侂冑把眼一翻,叱責道︰「要是地方官員遞上表來訴苦,是你承擔還是要本樞使來承擔?」

名手下官員再也不敢多言,只好答道︰「那就調一個營吧。」

韓侂冑朝承制使問了一下︰「中貴人看呢?」

「小人不懂軍務,更不敢過問軍務,一切都听韓樞使的安排吧。」承制使趕緊答道。他可不敢真把韓侂冑的客套當真,否則他要是真敢在軍務上指手劃腳,萬一明天韓侂冑到皇帝面前參他一本,他的腦袋就得立刻搬家。

「那好,就這樣吧。」韓侂冑滿意地說。

送走了承制使後,韓侂冑又把自己的一名隨侍叫了進來,吩咐道︰「你去告訴高國舅一聲,他今晚的酒宴,我答應去了。」g

……第二十六節道是無情卻有情(四……a!!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頭萬里最新章節 | 回頭萬里全文閱讀 | 回頭萬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