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萬里 第五卷 東南大練兵 第二十七節 道是無情卻有情(五)

作者 ︰ 青玉

大宋顯昭二年十月十七日,清晨。

當清晨的陽光再一次悄悄的照亮這座輝煌的城市時,臨安似乎和往常一樣的安靜.但很快居住在城南區域的人們就發現,南燻門在一個時辰之內封街禁止普通百姓通行,只有一行數百人的隨著趙廣移封之國的長龍隊伍開使從打開的城門處魚貫而出,緩緩地離開了這座大宋朝的心髒之都。

居住在臨安城的人們,對于衣甲鮮亮的捧日軍並不陌生,但這並不是一只純粹的軍隊,里面還有大量的宮婢,這是因為在這支隊伍中除了新移封的東安王趙廣外,還有其生母靜妃。原來,因趙廣著實是年紀太過幼小,其生母請得恩旨可以陪其共同前往封國,並在封地中獎其撫養其長大成人,一直待舉行了成人冠禮後,再回臨安行在侍君。

所以,這支隊伍中,除了宋君鴻所領的一個營五百名捧日軍將士外,還有從宮中跟出來的內侍、宮女等足有一百余人。其中這些內侍、宮女緊緊的圍在靜妃和東安王的車駕周圍,而捧日軍則散落在外圍進行護衛,宋君鴻一馬當先,在隊伍的最前方進行開路。

當城門緩緩打開後,靜妃就挑起了車攆的側簾,戀戀不舍的向臨安城張望,就這樣,離開了這座天下第一繁華城、天下第一權力舞台了嗎?

今後的生活,將會是怎麼樣的?靜妃與東安王都不知道,鋪在她們母子面前的,是一條越行越遠的道路。

"宋將軍."靜妃挑著側簾喊了一聲,立即有車旁的內侍快跑過去通知了宋君鴻.

宋君鴻兜馬來到了車攆之旁.在馬上橫臂行了個軍禮,說道:"娘娘,行軍途中,鎧甲在身,請恕末將不能以大禮參見."

"無妨,請宋將軍不要拘束這些虛禮俗儀."靜妃點了點頭,答道.

"謝娘娘,不過末將不是將軍,而是一名從六品上的振威校尉,是捧日軍左廂第一軍的都虞侯.權任此次護送娘娘和王爺南行的領軍之責."宋君鴻按著馬鞍又解釋道.

听說宋君鴻只是一個六品的校尉,靜妃對宋君鴻便不免有了幾分輕視之色.但心中又不免有些傷心,難道自己失勢後,護送出行的隊伍中連個將軍都不肯再派遣嗎?

想起以往在宮中,許多宿衛禁軍和班直侍衛的將軍們對自己畢恭畢敬的情景,不禁大添物是人非之感.

"此次出行,本宮和東安王的性命可都交付給你們了,還請宋"靜妃暗自壓下心中的酸澀,咬著嘴唇說道:"宋校尉多多仔細."

"是!末將等必將盡忠盡責."宋君鴻回答道.

"沒事了,你退下吧."靜妃說下這句話後,把車簾掛上了.

宋君鴻驅馬再次快驅了幾步,重新奔到隊伍的前頭來.

「頭兒,這靜妃娘娘看起來好年青啊!」孫狗子隨後驅馬趕過來,掩飾不住心中的興奮,在宋君鴻耳邊輕聲的嘀咕了一聲。

孫狗子也只是一名十七歲的少年,靠著戰時入伍進的捧日軍,其後才能到臨安這座大城中見了點世面,否則他就是個一輩子窩在山溝溝的的樸實莊戶罷了.

臨安中的一切,都讓他感到新奇.更別提接近皇家的人了.這也是他這一輩子頭次見皇妃,所以宋君鴻和靜妃說話時,他便伸長了脖子在旁邊偷偷打量著.只是看後覺得和自己想像中的皇妃的樣子不大一樣.

可皇妃倒底應該是什麼樣子?他也不知道.

「靜妃娘娘十三歲就嫁給了當今皇帝,當年便生的東安王殿下,現在這位小王爺也才五歲,而靜妃娘娘也僅十八歲而已。」一旁的李通解釋了下,他從小生長在臨安城中,又在捧日軍中服役十余年,所以對于一些皇家的資料了解的便清楚一些。

十八歲?這要是放在後世就不過是高中或頂多大學一年級的年紀罷了,除了學業之外,就是唱唱歌、追追星,仍然是爛漫無比的好時光;而在此時此地,這名尊貴為皇妃的少女,卻已經身陷在凶險的權力爭斗漩渦中,棋著一著,便要流遷他鄉了。

宋君鴻暗自感慨了一下,不知是後世那些需要參加高考的女孩子煩惱更多些,還是此時南宋朝中過早就要扮演成人身份的女孩子更可悲?

但這些話他當然不能說出來,反而瞪了一下孫狗子,輕聲叱責︰「不要亂看亂說,當心治你個褻瀆後妃的罪名。」說罷又沖其他幾人說道︰「咱這趟差,出一點問題都是掉腦袋的下場。大家如果有工夫,就把眼光多往一路的情景打量下。」

「放心吧,頭兒,兄弟們都機靈著呢。」李三狗接口道。

盡管不知道為什麼樞密院只批給了自己五百名士名,但宋君鴻卻可以盡可能的多做些準備。他回頭望了一眼,不僅有李通、李三狗和孫狗子,還有原本第三營至今尚還活著的另外三名部下張世業、李鋼、劉長火;新宜城殿後大作戰並跟著他迂回歸隊的新部下王佐、趙世強、豐尚、楊火雲、秦岳、李響、鄭大虎等人也在隊伍中。總之,他選的都是從平江府大戰開始就跟隨自己的老部下和戰友們,個個都是在宋金十余場血戰中僥幸余生的悍將勇卒,且忠心也可以得到保證。

這是種依尚特地給自己提的醒。並且宋君鴻還經過種慎的允許挑選了不少精銳兵士補充過來。宋君鴻的要求很明確︰護送皇妃和親王,如果沒事固然這五百人都只是裝裝排場而已,但一旦出現情況,這五百將士必須敢打听指揮,且能以一敵多才行。

盡管這可能有點過于謹慎了,但宋君鴻能在這亂世之中一路走到現在,靠的就是小心仔細.

諸葛一生唯謹慎,而對于種依尚在知道被削減了近八成比例的兵額後其臉上流露出的疑惑不解的神情,讓宋君鴻立刻變得警覺.

很多事,不便明說,但要懂得讀心.兩世為人後,宋君鴻學到了很多.

對于上司的這份小心按排,但為副將的李三狗卻顯得很不以為然.

捧日軍雖然只出動了一個營的兵力,但旗號高張,哪個不要命的敢來襲擊?

事實也證明他的猜想並沒有錯,護行的隊伍連著已經走出去十天了,路上卻一直太太平平.連只迷路的狼狗都見不到.

讓這批跨馬挺槍\威風凜凜的將士們感到頗有點英雄無用武之地.不過這沒關系,沒人真的希望天天打仗.

其實,有些時侯,軍士們會比平常人更渴望和平的生活.

何況這一路的山青水色,旖旎風光,還有偶然經過然後立刻嚇的低著頭跑遠的俏麗的小村姑們,確實讓人感到心情愉悅.

盡管宋君鴻再三強調要提高警惕,安全行軍.但很多軍士已經在心里把這趟差事當成了一次免費旅游散心的大好機會.

李三狗嘴里叼著根狗尾巴草,也不知倒底有什麼滋味,他卻啜了半天,才一口吐掉,笑著說道:"不知道現在種頭兒他們在-趙閻王-的折磨下變成什麼樣子了?"

"怕是已經只剩下半條命了吧?"李通笑著回答.

因為適逢-趙閻王-的恐怖大練兵期間,所以他們奉命出差時,其實在左廂的其他諸兵將眼中,頗有幾份嫉妒之色.

"搞不好連半條命都剩不下了吧?"孫狗子參軍入伍時間還不長,他只要一想起趙尚春的練兵手段,仍是不自禁的感到雙腿發顫.

"每次練兵不收拾出來幾條小鬼,-趙閻王-的名號也白喊了."劉長火也插嘴答道.

劉長火也是當初跟著種慎一路殺回平江府的"十三勇士"之一,戰後被提拔了一個正九品上的校尉勛階.臉上一條長長的刀疤從左額一直延伸到右唇角處,相貌很是嚇人.但此人卻有著一副如鷹般銳利的眼楮.再加上入伍以前還干過走貨壓鏢的營生,所以此次行軍,宋君鴻讓其掌管行軍路線圖.跟在自己身邊隨時匯報行程.

"別當顧著說笑,咱們現在走到哪兒了?"宋君鴻向他問道.

"應該還是在永州長平縣境內的."劉長火思忖了一下知道.

"還是在長平縣?"宋君鴻有點驚訝,隊伍自從長平縣的驛站離開這麼久了,怎麼還沒走出這個縣的縣境.他抬頭瞅了瞅道旁茂密的深林和連綿十余里的山勢,皺了皺眉頭.他是從小在山林中長大的,有種從這種繁密蔥郁的山林中嗅出危險的本能.

"在驛站時我查看過行軍輿圖,此山名叫飛石山,過了這座山和一條河,就是下一個縣了."劉長火補充了下.

"那還是早早穿過此山的好."宋君鴻回身道:"傳令,加快行軍速度."

"是!"李通答了一下,就下去傳令了,但隨後沒多久就苦著臉又跑了回來,稟告道:"靜妃娘娘說走了這麼多天,東安王已經很累了.剛才好不容易才睡著,要是急行軍會車輛顛簸,吵醒了東安王,所以不僅不同意加速行軍,反而還要求放緩行軍速度."

宋君鴻很郁悶,說他是帶隊的將領,但官大一級壓死人,皇妃的話他不能不听.

"算了,那就放緩點行軍速度.告訴大家都機靈點兒."他只好這樣改變命令.

"沒關系,頭兒,不就是走的慢點兒嗎?還能有什麼收買路錢的不成?"李三狗笑著寬慰道.

但他的話音還沒落,山上就突然傳出一陣鑼鼓之聲,一大群人高舉著兵器,吶喊著向他們沖了過來.

李三狗張大了嘴巴呆了半晌,才一口吐掉嘴里的草根,罵道:"遭娘瘟的!還真有山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頭萬里最新章節 | 回頭萬里全文閱讀 | 回頭萬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