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王朝 正文 第十四章 買官

作者 ︰ 解藥1985

李天放听說南京巡撫曹坤召見,如何不激動萬分。想他四十多歲還在廬州知府的位置上,本以為也就算到頭了。沒想到今天听說自己的頂頭上司召見,據來的衙役說,巡撫大人見廬州府流民有所安置,稅賦又全額交付。不像其他州縣,流民聚眾造反,沖擊縣城。所以召見他,問問這廬州府如何做到的。當然,曹巡撫也是听說了慈善券的事。所以,讓慈善券的組織者張衛國也一同來見。李天放心情一好,打賞了應天府過來的衙役每人五兩銀子。幾名衙役見廬州知府這麼大方,都歡喜的下去了。

當知府衙門的官差找到張衛國的時候,張衛國正在組建沒幾個月的私塾里。這里現在已經有五百多名孩童過來讀書了,主要是原來安置點的孩童。張衛國過來就是看看私塾先生都怎麼教孩子們的,他不可想教出來的是只會八股文的無用書生。剛剛來了還沒多久,一個家丁就來報。

「二少爺。知府衙門來人了,說知府大人有要事相商,讓二少爺快些過去」。

今日也不是慈善券開獎的日子,也不知道這位李知府找自己何事?張衛國心里這麼想,但還是直接就去了知府衙門。守在門口的衙役看見是張衛國,一人先去通報,就直接放張衛國進去了。廬州知府衙門誰不知道這位可是知府老爺的搖錢樹呀,據一個喝醉酒的小吏說,知府大人一個月能分到兩萬五千兩銀子。也不知道真假,反正那個小吏沒幾日就再也看不見了。但是張衛國每隔七天來一次知府衙門他們確是知道的,所以,現在知府大人吩咐下來,只要張衛國來,直接去客廳等候就可以了。

張衛國到客廳的時候,李天放早已經在那里。這更加讓張衛國感到不尋常,往日李天放絕不會如此早早就等在這里。一番禮節之後,李天放才進入正題。

「懷忠呀,這次本官召你來,實是天大的事。最近朝廷加稅,流民聚眾造反,我南京轄內,除了我廬州府,都有州府發生了流民造反的事情。曹巡撫得知我廬州轄內實行慈善券,所有流入百姓都能妥善安置。特派人召本官前去應天府述職,而懷忠你是慈善券的主人,所以你也要與本官一同前往」。李天放說完,就看著張衛國,想看看他的表情。

其實張衛國也確實被驚到了,張衛國就是再不懂歷史,也會從後世的古裝電視劇中知道巡撫相當與後世的省長。

其實張衛國不知道這個時代還是有位布政使,那才是真正的地方一把手。而所謂的巡撫一般都是京城派到地方上的官員,可以直通朝廷。只是景泰至正德年間,巡撫慢慢的地方化,權利很大,布政使也要讓他幾分。

「廬州府轄內沒有流民作亂,全靠大人英明。大人一心為百姓,小人也是听從大人的安排,才把慈善券做大做強,才讓廬州府的流民有所吃,有所住」。正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張衛國才不會小氣幾頂高帽子。

果然,李天放听張衛國把慈善券的功勞都算在他頭上,如何能不開心,心道,真是俊杰也。(其實想說的是識時務)他本想去應天府前,先教教這個小子怎麼說話。沒想到,張衛國就像他肚子里的蛔蟲般,還沒教呢,就把自己想听到的都說出來了。

當下和顏悅色道,「懷忠,你回去也準備準備。明日一早,你就和本官去應天府。此去路途不近,你也可帶幾名隨從,路上也好有人照料」。

張衛國听李天放這樣說,心想,看來這位李大人還是把他當成了紈褲子弟,怕吃不了苦。所以讓他帶些下人,路上好有人照顧。估計在這位李知府眼里,自己就是有點聰明的紈褲子弟。

當然,他也不會解釋什麼。難道說我曾經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這點苦算什麼?要真這樣說,估計李天放真不會把他當成紈褲了,該當成傻子了。

當下,張衛國告退,回去準備去了。因為飛狐小隊還在淮南訓練,不可能把飛狐小隊的人調過來。還好,當初留下了幾名隊員保護葛進,還有在廬州府的白龍會,也不會沒有人手可用。柴如義現在是如意賭坊的老板,也是白龍會明面上的負責人,所以他不適合和張衛國一起去。當初留下的五個保護葛進的隊員,就和張衛國一起去應天府。現在的廬州城,白龍會的勢力很強,也不怕再有人會敢來找葛進的麻煩。

五個隊員,包括張衛國都只帶了短身匕首。和知府大人一起,想必也不會有什麼意外,帶上匕首,一是隨身好藏,二是防止意外。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萬歷二十一年,十月初二這天早晨,張衛國帶著五名隊員,老早就在東門等候知府大人。等了半個時辰,李天放就帶著五十多名家丁來到了東門。這次與上次去淮南城不同,淮南畢竟在廬州府轄內。上次只帶了十幾名家丁,而這次路途遙遠,帶了五十多名家丁。知府老爺的命還是值錢的,要是人少了,被土匪流民給打劫了,那樂就大了。

李天放看著張衛國帶的五名家丁,只見這些人牽著馬立在馬前。雖然不語,但是,可以從他們的眼神與身形看的出他們的精干,李天放心想,怪不得這個張衛國可以滅了如意賭坊的劉四海。這些少是少了些,但是可能比自己的家丁還要強些。

張衛國當然不知道李天放心里想什麼,而李天放要是知道張衛國像這樣的「家丁」還有近兩百人,不知道該有什麼想法了。一番禮節之後,眾人也就出發了,路途遙遠,趕路要緊。

李天放本以為張衛國他們會拖累行軍速度,哪里想到這小子不但手下厲害,他自己也不弱。

所以一行人第二日傍晚就到了長江邊上,見天色將暗,一行人只能等明日在過江。當然,在渡口的客棧,也由張衛國來付賬。

天剛剛亮,張衛國他們一行人渡江朝應天府而來,這應天府就是後世的南京。朱元璋時建都于此,後朱棣起兵,改國都于燕京。原來的京師地內改叫南京,洪武年間的國都改成應天府。

來到應天城外,因為人太多,過于招人耳目,所以李天放只帶了十名家丁進城,加上張衛國他們六人,一共也就十七人,其他人都安排的城外住宿。等離開的時候,在一起回廬州府。

進城以後,先安排的客棧。李天放和張衛國來到這南京巡撫衙門。別看李天放是正五品的知府,進入這巡撫衙門,一樣要先通報。

張衛國和李天放被帶引到一處花園的涼亭中,曹坤已經在這里了。如果說張衛國來到明朝最最讓他郁悶的事,那就是下跪。沒辦法,這個時候不跪可是大罪。張衛國很多時候想,後世的華夏人愛面子,是不是受古代跪禮的影響。張衛國見到曹巡撫,自然免不了又要跪。

李天放曹坤是認識的,只是曹坤沒想到這張衛國如此年輕。當下,有點不敢相信的問道。「你可就是張衛國」?

張衛國馬上施禮道;「小人正是廬州人氏張衛國」。要說張衛國最開心的事,就是發現自己才十八歲,後世不是常常有人感慨,怎麼最寶貴?流逝的歲月最寶貴。一下子從奔三變成十八,擱誰也不會是一點小激動。

「本官問你,你怎麼會想出用慈善券救助流離失所的百姓?」曹坤奇道。

「回大人,小的世代經商,商人若有百倍的利潤,就會冒奇險,而小人想,若有五百倍的利潤,那還不人人爭相購買?救助那些百姓,不是一個一家可為,就算小人把全部家當都拿出來也不夠。幸而有本府知府李大人,一心為民,大力支持慈善券的發行,安置點的百姓才得到救助,才讓廬州府所有百姓安居樂業。」張衛國回答道。

李天放听張衛國這樣說,心中大喜,連忙說道;「下官只是盡忠職守,只為轄內百姓造福,不敢求片功。」

對于這個李天放,曹坤心里還是有數的,能力平平。只是這次運氣好了些。但是,畢竟他的轄內沒有流民聚眾造反。這次上報朝廷以後,升官還是有希望的。

「李大人不必謙虛,李大人轄內,百姓安居樂業。本官自會上報朝廷,為李大人請功。」李天放听巡撫這樣說。心中更喜,趕緊把準備好的銀票奉上,說道;

「在下謝過曹大人」。曹坤估計有幾千兩之多,心想,看來這慈善券果真利潤很大。

「而這慈善券之事,本官也會上揍朝廷。希望朝廷會在我大明所有州府都已此方法救助各地流民。張衛國,你還有什麼要求嗎?」曹坤道。曹坤想,一旦上報朝廷,這張衛國也算是功臣了。錦上添花而樂而不為。

「大人,家父一直希望小人從軍報國,而今安置點百姓又過于集中,難怕有什麼隱患。小人想組織安置點的流民,建立民團。一可以消除隱患,二可以防匪。這其三也算完成了家父的心願。讓小人為國出力,還請大人支持」。張衛國說完,也把早就準備好的一萬兩銀票奉上。

(PS這兩天點擊率上升的很快,解藥在此謝過各位大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大明王朝最新章節 | 重生之大明王朝全文閱讀 | 重生之大明王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