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王朝 第三卷 第一百二十二章 崇明島

作者 ︰ 解藥1985

等確定張衛國走後,蘇州知縣還慢慢的站了起來。這位平時在手下面前,有著絕對威信的知縣。此時,他從手下的眼里,看見的不是敬畏,而是一種同情。

不錯,是同情。一個人在自己最得意的一面被打擊,往往是不可以接受的。而蘇州知縣李勇,本來認為,教訓幾個富家子弟,絕對不是什麼大事。如果,對方欺負的人,不是他最疼愛的外甥,甚至,他都不用親自來,他都有把握,把對方吃的死死的。

可惜,對方不是一般的富家子弟,而是一位朝廷千戶。如果,張衛國只是一般的千戶,李勇也不懼他。因為知縣上面還有知府,而戰營的千戶一般沒有文官更吃香。李勇相信,只要是一般軍隊戰營的千戶,只要他往知府大人那里一說,蘇州知府絕對會幫助自己的。這不是因為上下屬的關系。而是,文武之爭。對方是一般的千戶嗎?自然不是,而是一位就算巡撫都不願意得罪的錦衣衛千戶。

李勇沒有理會手下的眼光,只是用溺愛的眼神,看著被打成像豬頭一樣的外甥牛松。他自己,過于溺愛一個晚輩不好,但是,他除了溺愛這個外甥,又能拿什麼來償還自己的妹妹?

李勇語氣溫柔的說道;

「松兒,走吧,跟舅舅回家去|」。

牛松一直都被發生的事情驚呆了,這時,听見最疼愛自己舅舅的聲音,才清楚發生了什麼。用帶著哭腔的聲音說道;

「我不,舅舅,玩什麼不抓他們進大牢?為什麼不殺了他們?他們打我,嗚嗚,他們打我的臉,好疼呀舅舅,嗚嗚。你是我舅舅,怎麼能不抓他們呢?」

李勇過去,輕輕的摟著正在發抖,或者說正在掙扎的牛松,什麼也沒有說。他知道,那個錦衣衛千戶說的對,也些人,絕對是不可以惹的。如果,他今天真的有敢和那個錦衣衛對抗的勇氣,估計他和自己的外甥,此時都是一具尸體了。那些突然從窗口闖進來的人,帶著殺氣,他相信,只要那個錦衣衛千戶一下令,不管對方是知縣,還是這些衙役,他們都會毫不猶豫的射殺。

李勇在心口默默的念了兩句。

「沈家,沈家」。

他知道,那個錦衣衛千戶之所以放過他,是不想給沈家惹麻煩。他一定是沈家請來的客人。

李勇做為蘇州的知縣,自然知道沈家的厲害,只是,沈家的大小姐,平時不會出門,而孫俊星又很少回蘇州,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外面。不然,他一定會在進冬雪樓的時候,就是對方是沈家的人,只要知道對方是沈家的人,他也不會下令讓衙役捉拿那些人了。

沈家,一個他這個知縣都高攀不起的的商家。

張衛國和孫俊星沈蘇惠他們來到翠雲樓,不得不說,沈家的酒樓,建的別具一格,不管在哪里的酒樓,給人的感覺,不是世俗的那個奢華,而是有一種書香的問道在里面。張衛國相信,不管是誰進了沈家的酒樓,都是有一種自己地位得到升華的感覺。

孫俊星先是把自己帶來的家丁和張衛國的兩個衛士,安排去吃飯,然後,才回到翠雲樓,專門留給貴客的包廂。對張衛國說道;

「張兄,可惜您的那些精銳,不能出來好吃一頓,不然,為了表示對這些精銳的敬仰之心,我一定要去敬上幾杯水酒。」

張衛國知道,他說的是飛龍小隊,張衛國笑了笑說道;

「不用去管他們,他們自然會吃晚飯,孫兄,快快入座,我借沈家的酒,敬孫兄一杯」。

張衛國不想和別人,過多的談論飛龍小隊。對于一個特戰隊來說,越是低調,才會越安全。就像後世的特戰隊,其實我們很多時候,所知道的特種部隊,並不是一個國家最精銳的部隊。而是在那些我們所熟知特種部隊的後面,一些真正的精銳小部隊,才是一個國家的利器。就如同美國的海豹突擊隊,其實,最精銳的並不是海豹突擊隊,而是下屬的一個叫第二十二小分隊,如果,不是這支小分隊殺死了**,估計大眾永遠不會知道,還有這樣一支小分隊的存在。

等孫俊星喝完酒坐下,張衛國才說道;

「孫兄,我有一件事情,要和你商議」。

孫俊星連忙說道;

「張兄請講,要是有用的著孫某的地方,孫某自然責無旁貸。」

張衛國微笑著說道;

「這件事情,還真的要用的著孫兄,是這樣的,我們不是打算分批從南洋運送貨物進來嗎?所以,如今最重要的是先找一個合適的港口,來給我們卸貨。這個港口,既要隱蔽一些,還要能夠讓大船進去。而且,不能離開我們的勢力範圍。不知道孫兄,可有合適的地方」?

孫俊星听張衛國如此說,就知道張衛國心中一定有了合適的地方,說道;

「張兄見識多廣,一定有合適的地方,不如說出來,我們參詳一下如何?」

張衛國笑了笑,和聰明人說話,絕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因為彼此想什麼,不用說明,一點就透。

張衛國也不做作,直接從懷里拿出一份手繪地圖,對孫俊星說道;

「我看中的地方,就是這里」!

孫俊星和沈碧君他們一看,奇怪的說道;

「松江府的崇明島?這個地方,可是人煙稀少的地方,而且,這里不是很穩定,萬歷十一年,這個崇明縣城,還因此搬遷了一次。」

對于這些,張衛國當然早就知道,但是,這里也是後世華夏最大的城市,上海。崇明是在長江口,一個被沖出來的島嶼,在大唐的時候,建立了崇明鎮。至于為什麼取名為崇明,是因為取名為崇明(「崇」為高,「明」為海闊天空,「崇明」意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寬闊的明淨平地)。

崇明島上,地勢平坦,景觀如同江南田地,初到崇明島的人,甚至感覺不到已到了島上。一片片綠油油的莊稼、一道道灌溉用的水渠,村落密布,道路交錯,並無一般海島的荒涼感覺。

但是,作為海島,崇明島當然有其一些獨特的資源與景觀。大致有三樣特別之景︰一曰蟹多。崇明島上,尤其在近海邊的泥灘上,到處是小蟹,幾乎黑壓壓的布滿灘面。游人行走灘面,小蟹們受到驚嚇,紛紛逃入灘上無粉的洞穴,速度之快,令人驚嘆!可以說,即使你以最快的速度俯身抓拾,也難踫觸到它們半點。當然,灘面上蟹穴滿地,用「千瘡百孔」形容之,絕不為過。所以,崇明島又有「蟹島」之美名。加上崇明方言,把「啥」字亦念成「蟹」字之音,听來亦頗為別致。尤其是當地的漁民百姓用土產蟹來款待你時,且又要客氣地說︰「沒啥哈(「蟹蟹」),吃點蟹吧!」初到沉得十分有趣,即使以後回顧,亦會感到此番經歷又是何處可覓呢!

崇明島的第二大特色是海灘蘆葦成林,可稱其為「環島綠色長城」了。由于蘆葦適宜于灘地生長,且長勢甚猛,在崇明島北岸及東南岸團結沙一帶,我們曾看到寬達數公里的蘆葦帶。人行其中,似覺無邊無際,可能當年沙家 的蘆葦蕩之規模亦不過此。蘆葦之初用,不僅可護岸促淤,而且可作造紙之原料。

第三大特色是島身形狀遷徙無常,始終處于迅速的演變過程中。不像基岩島嶼,千百年來基本上維持著相對穩定的狀態,崇明島卻自始至終演變不斷。現在還在醞釀著堵塞北支等工程。看來中國這個第三大島演變成為長江口北岸陸地那個日子的到來要比預見的更早些。

崇明島還有一個美麗的古稱︰「東海瀛洲」。相傳在遠古東海之中有一瀛洲側境,是神仙居處,但這個仙島沒有穩固下來,一直飄忽不定,秦始皇和漢武帝先後派人到東海之上四處尋找,都沒有找到。後來到了明朝,朱元璋皇帝把「東海瀛洲」四個字賜給了崇明島。從此,崇明島便有了古瀛洲的美名了。

先不說這些崇明島的優勢,單單說崇明島本身在長江口,靠近黃埔江,就可以為以後建造船廠,提供最大的便利,最主要,以後在崇明縣和上海縣,安排自己的人做知縣,這里也就會成為他們最大的根本。除了穿越而來的張衛國,誰會知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上海,是以後最大的港口城市?

孫俊星常年外出跑船,對海上的地理特點,還是非常熟悉的,他看著崇明島,和崇明島四周的地理位置,陷入了沉思。

張衛國笑著看著他,並沒有打擾他,張衛國知道,做為一個沈家核心的人物,絕對會有極高的戰略眼光。只要他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會發現,為什麼他張衛國會選擇這里。

果然,不一會孫俊星就舒展開緊皺的眉頭,說道;

「張兄的眼光,確實讓孫某佩服,但是,這個決定,還是要等沈家的老爺子來下,不過張兄放心,我一定支持張兄這個決定。就把你我兩家合作的港口,建造在崇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大明王朝最新章節 | 重生之大明王朝全文閱讀 | 重生之大明王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