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的第二次反撲,出動了一個裨曠部的兵力。依舊是按照三個參曠部的陸軍外加兩個參曠部的水師的模式。如今帝**能夠調動的水師,已經達到極限了。其他水師都在北冰洋和波羅的海。而我制定的戰術,依舊是嚴防陸上,海邊放棄,聚殲陸軍的模式。玩家戰又一次換成了帝國陣營讓佛國陣營獲勝,走走過場算數。而NPC戰爭中,我依舊是絕對主力,佛國招兵的速度根本跟不上我軍擴大的速度。結果在這一戰之中,我軍又收獲了六個參曠部的兵力獎勵,可以出擊的總兵力再次擴大到原來的四倍。這樣一來,我的總兵力已經是其他玩家總兵力的10倍了。俄羅斯戰區已經幾乎全部掌握在我的手中。現在就算把波斯灣佛國的兵力調回來作戰,也已經改變不了我主導整個戰場的結局。
而由于帝**的水師還停留在黑海和里海,戰爭並未結束,帝**又直接派來一個偏帥部的兵力,發動了第三次反撲,將第三次反撲這場戰爭合並了。
由于俄羅斯兵的一招一兵種品階沒有信徒兵高,所以我不能轉化為信徒兵。但我可以將其轉化為羅馬兵。我的一招一羅馬兵同樣是其他玩家不能比擬的,達到了上火階紫色4級,加成系數為攻防血72其他9,照樣可以將波斯兵通吃。就連萬招一的波斯兵也不能破防。所以在上一場三個參曠部+兩個牙曠部對三個參曠部的戰爭中,完全可以圍殲帝**。而在這一場八個參曠部對25個參曠部的戰爭中,經過我的精心布置,依舊將對方一個偏曠部的兵力全部裝進了口袋。我軍擴大到11個裨曠部的兵力。同時也迎來了帝國的第四次反撲。
帝國這次反撲,出動了帝國全部主力。除了少量兵力守家之外,整整一個副曠部20個裨曠部的兵力一起向格魯吉亞猛撲過來。剛剛已經經過了一次不到三分之一兵力吃掉對方全部兵力的戰爭,現在超過對方一半的兵力跟對方作戰,自然依舊是手到擒來。帝**陸軍主力盡失,而我的兵力則擴大到兩個副曠部+兩個偏曠部+一個裨曠部+三個參曠部+兩個牙曠部。除了一個參曠部的兵力是從阿凡提佛國帶過來的之外,其他兵力都可以向整個俄羅斯帝國出擊了。此外,北歐那邊我本來就在原北歐帝國和北歐海盜國各自擁有一個州,和足以搞定整個北歐的兵力,直接從那邊發動進攻了。而格魯吉亞的兵力,則分別向俄羅斯的其他公國發動了閃電攻擊。
等到塵埃落定的時候,大流士和娥娥剛好分別打到了吉爾公國和塔吉公國。經過艱苦卓絕的苦戰,整個土庫曼公國終于全部被拿下。但兩路大軍也各自只剩下兩個游曠部。盡管在消滅土庫曼公國四個游曠部兵力的過程中,雙方也各自得到三個游曠部的兵力補充,但這些補充的兵力也在戰爭過程中消耗掉了。而且被大流士等人後期打下的四個州,也全部落入了我的名下,畢竟伊朗玩家自身的兵力已經被打殘了,佔領郡縣的實力還有,佔領一個州就勉為其難了。另外四個州落到了娥娥的手里。
最終土庫曼公國的系統領地,我拿到了10個州,娥娥5個州,大流士只拿到了一個州。而除了土庫曼公國之外,原北歐帝國、北歐海盜國、俄羅斯帝國本部、立陶宛公國、愛沙尼亞公國、拉月兌維亞公國、白俄羅斯公國、烏克蘭公國、哈薩克公國、烏茲公國都已經被我拿下。這其中,從烏克蘭公國到白俄羅斯公國到波羅的海三公國,本身就已經組成了黑海到波羅的海的通道。在這方面,我又被我自己忽悠了,實際上在俄羅斯玩家手里一無所得。我不由慨嘆,這都是不看地圖惹的禍啊。不過這都已經不重要了。
關鍵的問題是,接下來我又以雷霆之勢,趕在娥娥和大流士之前,將吉爾公國和塔吉公國全部拿下。也就是包括北歐和原蘇聯在內的所有版圖,除了格魯吉亞佛國的三個州和土庫曼佛國的六個州之外,全部都已經歸入了我的版圖。這其中,北歐將用來分封汪岳和縱橫四海,臥龍幫得到了北歐帝國,洪門得到了北歐海盜國。俄羅斯本部我按照協議給了喀秋莎,讓她去分封俄羅斯玩家,剩下的部分,就看我心情好進行分封了。所有國家的玩家都在游戲中本國的領土得到了一個州的分封。格魯吉亞剩下三個州由山中有老虎自己分配。反正我的八個州已經足以打通阿凡提佛國跟俄羅斯佛國的聯系了。娥娥的一個州由她對拜月教進行分封。其他三個佛國的三個州,最終也由三大佛國委托給我管轄。剩下的領土,都是我的了,可以歸入一個佛國。
最終我將我的所有新得領地建立了一個「綢帶佛國」。這是因為從東邊的哈薩克公國沿著塔吉公國、吉爾公國、烏茲公國、土庫曼公國、阿凡提佛國、格魯吉亞佛國、阿塞公國、亞美公國一直到烏克蘭公國、白俄羅斯公國、立陶宛公國、拉月兌維亞公國、愛沙尼亞公國,已經連通了我從西域到北歐的陸路通道,就像一條綢帶一樣,又正合絲綢之路的含義。
而綢帶佛國建立之後,我忽然發現,盡管通過黑海的海路我也可以直接連通烏克蘭公國,但在烏克蘭公國和格魯吉亞佛國之間,卻沒有陸路連接。于是我向喀秋莎提議,沿著黑海岸邊,重新劃定一條寬100里的通道,連通這兩個區域。否則我就要按照原議從黑海劃到波羅的海了。喀秋莎對此表示了同意,畢竟這里更短一些,她需要分出的領土也少一些。而這樣一來,大漢朝的馬車,已經可以直接從我的系統領地里開到波羅的海和地中海了。如果加上好古聯盟的領地,可以從海路一直連接到阿特蘭蒂斯。也就是說,從此以後,我已經可以將三國的任何NPC沿著我的系統領地通道帶到大多數戰場去了。當然,好望國的領土除外。
「佛國北進」戰爭劇情結束,帝國滅亡,帝國陣營解散。接下來,波斯、北歐佛國和羅馬使徒國將一起發起對日耳曼海盜國的戰爭劇情,劇情名叫「道與盜」。日耳曼海盜陣營將補滿三萬玩家,波斯佛國陣營、北歐佛國陣營和羅馬使徒陣營將各自補滿一萬玩家。這場戰爭的選拔賽在天竺戰區「阿修羅降臨」戰爭劇情還在進行的時候就開始了。
除了三場我參加的有陣營的戰爭,三場我參加的有領土的戰爭之外,還有三場我既沒有陣營也沒有領土的戰爭,分別為日耳曼帝國的「海盜入侵」,瑪雅戰區和印加戰區的「使徒革命」。
日耳曼帝國的海盜入侵,跟羅馬使徒國的海盜入侵一起發生。北歐海盜在北歐戰場失敗之後,為了尋找新的立腳地,一部分入侵使徒國的凱爾特州,一部分全面入侵日耳曼。我在這場戰爭中決定選擇幫助海盜陣營作戰。這是因為羅馬、波斯已經塵埃落定,北歐也正在我的經營之中,最終必然跟日耳曼發生沖突,我寧願跟我們沖突的是立腳未穩的海盜,戰爭更容易一些。可以說,這場戰爭是提前為即將到來的攻佔日耳曼做準備。
第一場戰爭發生在尼德蘭公國。因為這里距離羅馬使徒國較近,可以與入侵使徒國的海盜相呼應。所以在戰爭爆發之前,為了搶奪日耳曼帝國的領土,幾乎全世界的玩家都已經在這里建立了領地。當然,本身這里的位置就非常重要,尤其有著豐富的風元素礦儲量,很早就有無數玩家在這里建立領地。不過因為我的存在,元素礦附近的領地和領土幾乎被我清空。但其他玩家雖然不能到附近建領地和領土,卻可以在附近的附近建領土領地,這樣當將來他們的實力足夠的時候,就可以第一時間撲向礦藏。于是這里玩家領土領地的發達也就在整個日耳曼帝國首屈一指。而海盜陣營的玩家入選之後,這里也就無可避免地成為大本營。
日耳曼戰區是歐亞大戰區五個戰區中,唯一沒有好古聯盟插手的地方。而現在,當其他幾個戰區塵埃落定,這里也注定成了好古聯盟余下主力的目標。結果在整整2000人的海盜陣營中,好古聯盟玩家佔了892人,雖然沒有佔多數,但也擁有了浩大的聲勢。這也就決定了戰爭開始之後,我不可能置這些玩家于不顧。更何況我的大戰略已經定了,更是不可能旁觀。
這場戰爭叫做「日德蘭暴動」。跟其他類似劇情戰爭一樣,一開始就由玩家和NPC直接發生對抗。站穩腳跟,則日德蘭歸玩家,否則,連自己的領地和領土一起丟失。帝**照例調集了一個牙曠部的兵力,水師兩個游曠部,陸上三個游曠部。而幫助玩家防守的,則有一個健曠部百招一中火階藍色5級北歐海盜兵種,兵種加成為攻防48血54其他6。其實一般來說,以這樣的兵力配備,即使我不出手,海盜陣營也可以穩固防守。但那樣一來,獎勵就更多落到海盜陣營了。現在我是來為佛國和使徒國打前站的,所以還是自己打更加爽快。盡管海盜陣營中好古聯盟的玩家比較多,但畢竟不過半數。
戰爭還是從玩家戰爭開始。首先還是海戰。這一次的海戰地圖為普通海戰地圖。由于山中有老虎這個北歐海盜陣營原玩家首領到了北歐佛國陣營,北歐帝國陣營解散後原玩家首領安徒生作為在野玩家到了羅馬海盜陣營,所以日耳曼海盜陣營的玩家首領是通過選拔賽上來的。這個玩家首領叫做羅本,是一個荷蘭玩家。日德蘭公國在現實里的荷蘭領土上,所以這里荷蘭玩家最多。如今的海盜陣營中,荷蘭玩家的人數也僅次于中國玩家,達到了579人。幾乎全部的荷蘭玩家都參加了海盜陣營的選拔賽,原因無他,他們不想隸屬于日耳曼帝國,早點獨立是正經。另外,北歐海盜陣營和北歐帝國陣營過來的中國玩家有191人,北歐玩家有287人,整個陣營中,中國玩家佔了1083人,荷蘭玩家612人,北歐玩家307人,其他玩家686人。帝國陣營原本清一色歐洲玩家,其中荷蘭玩家也有26人。後來從北歐海盜陣營過來的在野玩家中,有124個中國玩家加入。另外也有一些天竺婆羅門陣營的在野玩家過來這邊。帝國陣營的總數為2504人,比海盜陣營少了84人。總的來說,雙方的實力基本相當。
戰爭中羅本比較務實,為了有足夠的兵力抵抗NPC,海戰中直接光棍出陣,爽快撤退,基本沒有損失。而在陸戰中,羅本依舊延續了保存實力的方針,直接讓出了2500個根據地,痛快完敗。盡管這樣一來,帝國陣營拿到五倍獎勵,海盜陣營顆粒無收,但跟接下來整個日德蘭公國相比,這就不算得什麼了。
而玩家戰結束,自然NPC戰爭就要開戰。由于我在凱爾特的水師都捉襟見肘,所以也沒有余力征調水師。同時在陸上,尼德蘭公國與使徒國高盧州之間,也橫亙了一個比利時公國。也就是說,無論是水師還是陸軍,我都暫時沒有兵力可以調過來。但在兵力方面,這完全不是問題。既然日德蘭公國擁有風元素礦,那麼我在這里不但有一個曹曠部的私屬兵力,同時還擁有一個軍的神將兵。而以我現在的實力,神將兵根本不用出手,僅僅一個曹曠部的私屬兵力,已經足以將帝國陸軍全部搞定了。水師如果敢上岸,同樣是被搞定的結局。
這是帝**的第二次戰爭。此前帝**只在阿爾卑斯山跟使徒國打過一場陸戰,沒有領教過厲害。所以帝**的水師竟然上岸了。這樣一來,我的機會也就來了,帝**一個牙曠部的兵力,全部被我消滅,順便還奪來了兩個游曠部的魔晶炮船。這直接導致戰爭結束的時候,海盜陣營的NPC援軍都還沒有從海上過來。
「尼德蘭暴動」戰爭劇情結束,羅本成為尼德蘭海盜國的大公,我照例得到了尼德蘭海盜國的一個州。當然,更加重要的是,兩個曹曠部的信徒被戰場招降。戰後又得到兩個牙曠部的獎勵兵力。獎勵兵力中有四個游曠部為水師,加上得到兩個游曠部的魔晶炮船,意味著我軍已經能夠裝備六個游曠部的水師了。接下來配合海盜軍NPC的水師,控制海戰完全沒有問題。
塵埃落定之後,海盜軍NPC姍姍來遲。整整一個牙曠部的水師。不過如今來說,海盜軍NPC不但總兵力不如我,就連水師也不如我,實力方面更加不如我。海盜陣營在日耳曼的戰力,我依舊穩居第一。當然,此後海盜軍還會陸續派來一個裨曠部的水師,到時候在水師方面,海盜軍估計會逐漸佔優。
海盜軍到後,系統進入了下一場戰爭,「帝國第一次反撲」。帝**調集一個參曠部的兵力,包括兩個牙曠部的水師,和三個牙曠部的陸軍,向剛剛獨立的尼德蘭海盜國發動反撲。而站穩腳跟的羅本已經擁有了強大的兵力,自然可以放開手腳了,玩家在海戰中就開始激烈戰斗。
經過波斯灣海戰之後,玩家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海上作戰,陣勢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所有陣營的玩家都致力于訓練水軍戰陣。荷蘭玩家根據荷蘭足球的經驗,發明了一種全攻全守的戰陣。無論進攻還是防守,在火力配置方面,都能夠發揮到最佳。而帝國陣營的玩家首領克林斯曼,同樣根據德國足球的經驗,發明了一種海上戰車的戰陣,這種戰陣穩若泰山,急若飄雨,動若雷霆,靜若淑女,攻若利劍,守若鋼城。雙方的玩家首領都已經將自己的陣勢演練完畢,現在就以日德蘭海戰為依托,各自檢驗起自己的戰陣來。
最初海盜陣營攻勢凶猛,帝國陣營不得不邊打邊退,等待著對方在攻擊中露出破綻。戰到中途,帝國陣營果然選準突破口,抓住一點猛攻不放。而羅本也及時將攻陣變為守陣,不但穩固防守了自己,還在對方的反攻中覓到破綻,變守為攻,發動了猛攻。帝國陣營出現了小小的混亂,但在克林斯曼的指揮之下,很快就穩住了陣腳,又向海盜陣營發動了反擊。
羅本見雙方陷入了膠著狀態,立刻變陣,整個海盜陣營的陣勢,張開雙翼,向帝國陣營包抄過去。克林斯曼毫不示弱,擺出了跟對方平行的陣型,同樣張開雙翼,只不過自己的雙翼飛向自己的後方,依舊跟對方展開對攻。
羅本見對方跟自己旗鼓相當,不想再戰,立刻派人打出白旗過去談判。最終雙方決定,各自鳴金收兵,退回本方撤退港口。戰爭以平局收場,雙方都損失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