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79 第八章 3.審訊出人意料

作者 ︰ 哭之笑之

兩個刺客對閹割的恐懼遠勝于對死亡的恐懼,這可能就是那些至剛至陽的英雄豪俠們的死穴了,寧願掉腦袋也不願沒卵子。其中一個抵受不住閹割的威脅終于招了,但招供的內容卻與我們預想的答案相去甚遠。

那刺客供稱,他們是上開府儀同大將軍獨孤熊的部眾,而獨孤熊是齊王宇文憲的死黨。獨孤熊「伴死」于齊王案,他們行刺就是為了給齊王和獨孤熊報仇。

司馬泳此前跟我詳細講過齊王之死的經過。去年也就是公元578年的六月一日,武帝宇文邕在長安駕崩。六月二日,宇文登基繼位,六月二十三日就急不可耐地將武帝安葬在了孝陵,然後他就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剪除齊王的行動,有這樣文治武功堪比先帝的叔父在,讓他寢食難安。當時宇文孝伯是托孤大臣,既然宇文以太子身份順利繼位,他當然認為宇文孝伯有擁立之功,所以對其十分信賴。他問宇文孝伯是否願意幫助自己除掉齊王,並以齊王時任的大司馬官餃許給宇文孝伯。宇文孝伯是個高尚正值的君子,不但沒有答應,還勸諫宇文說︰「先帝遺詔,不準濫殺至親骨肉。齊王是陛下的叔父,功高德茂,社稷重臣。陛下無故加害于他,臣若順旨曲從,那麼臣就是不忠之臣,陛下就是不孝之子了。」宇文听了很不痛快,就此疏離宇文孝伯,去和于智、鄭譯等人密謀。

其間齊王的不少親信都感覺到齊王大禍將至,紛紛進言,勸齊王廢掉宇文而自立,都說只要他起來振臂一呼,必然天下景從,以齊王的軍政兩界的功績威望與勢力,篡位奪權可以說易如反掌。但齊王卻猶疑不定,從北周的國家基業角度而言,他應該站出來匡扶社稷,哪怕背上篡逆的罵名。以齊王的膽識,並不會將個人的毀譽視為畏途,但北國初定,新皇的不仁又不為百姓所知,此時發生宮廷政變,恐怕會有大亂的危險,他不能不慎重。為此,他坦誠地相告宇文孝伯,並求教于這位先帝的托孤之臣。

宇文孝伯也如實相告了宇文剪除齊王的想法,但他力勸齊王不要發動政變,他會全力阻止宇文加害的企圖,叔佷和睦、朝廷穩定才是天下之福。因此,齊王放棄了他本可以邁出的正確的一步;因此,齊王沒能在明永樂大帝之前樹立叔奪佷位開創盛世的榜樣;因此,齊王在注定自己悲劇命運的同時注定了北周政權過繼給隋朝的國運。

宇文先吩咐宇文孝伯前去告訴齊王,想加封齊王為太師、陳王為太傅、代王為太保。齊王卻堅辭不受。據司馬泳分析,齊王不願做太師,是因為考慮到太師乃正九命的最高官職,比他時任的正七命大司馬高出了四級,地位極為尊崇,他認為接受這樣的高位更不利于他們叔佷和睦。其實宇文的目的是要以虛餃換掉掌控天下兵權的大司馬餃,這一判斷失誤,加速了齊王的死亡。

之後宇文又命于智私訪齊王,而後又單獨召見齊王,當場就逮捕了他,罪名是和于智密謀造反。于智出面與齊王當面對質,口口聲聲說齊王將何時換防宮禁六率,何時調兵進京,何時攻取皇宮大內,等等等等。齊王悲憤交集,深悔自己沒有听從部眾們的進言,沒有先發制人,此時此刻一切都已經悔之晚矣。他義正詞嚴地進行抗辯,幾乎駁斥得于智啞口無言,于智最後搖頭說︰「齊王,以你現在的處境,多說無益啊!」

齊王听了淒然說道︰「生死由命,我豈是貪生怕死之輩?只是因為娘親在堂,我若認了謀逆之罪,她老人家也將死無葬身之地啊!」說完,他長嘆一聲,將笏版扔在宇文腳下,從容受戮。當時宇文憲年僅三十五歲,那一天距武帝駕崩之日僅僅二十七天。

此後宇文又以謀逆罪誅殺了上大將軍王興、上開府儀同大將軍獨孤熊、開府儀同大將軍豆盧紹等齊王舊部,此後不久又賜死了為保全他帝位做出過很多貢獻的顧命大臣宇文孝伯。

那刺客聲稱並未受任何人的指使,只為舊主慘死而怨恨宇文,立誓要為舊主報仇雪恨,故而行刺。

我回頭看了一眼司馬泳,他不動聲色,我便轉向刺客問道︰「五月西山獵場行刺也是你們所為嗎?」

那個刺客點點頭,我跟著又問︰「上次狩獵乃臨時決定,你們是如何得知消息?又是如何潛入獵場的?」

他正待要答話,不防旁邊的另一個刺客突然跳起,以自己的頭猛撞他的頭。就在側畔的宇文純立即出手,竟也沒來得及抓住那人,只听「 」的一聲響,兩人的腦袋重重地撞在了一起,立即頭骨破裂,血光迸射,然後兩人一起倒下,腦漿流淌了一地。

距離較遠的燕駿四兄弟急抓出去的八只手都定格了,所有的人都呆住了,艙內立時變得寂靜無聲。

回到東郡臨時行宮,安頓了宇文純和眾官員,我就急急召來了司馬泳、宇文芳和燕駿、小末密議。

我先對宇文芳簡述了她離艙後的審訊結果和發生的事情,然後問︰「你們如何看待龍舟遇刺?」

宇文芳、燕駿和小末都望向司馬泳,司馬泳一笑︰「怎麼都看著我啊?難道你們沒有自己的看法嗎?」

燕駿先發表意見了︰「陛下,臣以為這些刺客確實與獵場行刺的三人是一伙的,他們都使用常人從未見過的諸葛弩,而且他們都能及時探知皇上的行蹤,可見朝中有人。」

宇文芳點頭說︰「齊王的部眾雖然受到沉重打擊,但他常年追隨高祖武帝治國平天下,可以說舊部遍及朝野,那麼這兩批刺客都是齊王死黨就應該可信,朝中仍不乏與齊王私交甚厚的大臣。」

我接口道︰「朝中這個人多半就在此次隨行的官員中,否則不可能獲知朕何時登船巡視堤防。」

司馬泳說︰「朝中有這樣通風報信的大臣,那是肯定的,但並不能因此證明乃齊王舊部所為。」

「為什麼?」宇文芳問。

「疑點有三,其一,既是朝中有人,且就在我們隨行的官員中,自然應該知道太上皇龍體欠安,不會移駕到龍船上去,甚至有可能知道太上皇並未出京巡幸。齊王為太上皇所害,太上皇不在,謀刺小皇帝是何道理?以復仇為名,行的卻不是復仇之舉。」司馬泳從容說道。

我們不約而同地點頭。

「其二,自古刺客沒有嚇破了膽招供之理,宮刑就能迫使他們招供嗎?不過一死而已,剮一刀也是剮,剮一千刀也是剮,先剮這塊肉還是先剮那塊肉又有何區別?那刺客迫于宮刑招供就十分可疑!」

小末囁嚅著說︰「那……那也不一定吧,誰願意當……當太監啊?」

司馬泳笑了︰「末公公,他是必死之人,當太監也當不了幾天,那先當幾天太監又何妨啊?」

小末不吭氣了,司馬泳接著說︰「其三,也是讓其二成立的關鍵。既然有撞頭而死的自殺方法,另一個不打算招供的刺客為什麼非要等到這個刺客招認到一半時才去撞頭呢?而且我听說綠林好漢、武林高手有自絕筋脈的而死的方法,以他們的身手,應該有能力自絕筋脈吧,這要請教一下燕大人了。」

燕駿沉吟了一下說︰「須得修習了《黃帝內經》,還得修習到較高的境界才能自絕筋脈。與他們交手的過程中,可以感覺到這些刺客中內力有強有弱,我抓住的那個,也就是最後招供的那個家伙,內力修為恐怕就還沒有達到可以自絕筋脈的高度。那個陳王捉來的刺客修為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再者說,自絕筋脈是無法練習的自盡法門,其實除了絕頂高手,誰也沒有把握能自絕筋脈而死,搞不好沒死成還落個全身殘廢。」

司馬泳點點頭,說︰「姑且就當他們都不能自絕筋脈而死吧,那他們也早就可以用撞頭的方式自盡,而那個刺客偏偏要等到同伙招認了他們的來歷和行刺目的之後,在問及朝中同伙之時才暴起撞頭,難道不奇怪嗎?」

我覺得分析得很到位,不住地點頭,問道︰「那先生的結論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公元579最新章節 | 公元579全文閱讀 | 公元579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