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79 第十三章 7.論南征北戰

作者 ︰ 哭之笑之

司馬令姬和楊廣率先沖出了竹屋,往後院跑去。蘇威的臉色已經變得鐵青,驚疑地瞪視了蘇福一眼,十分尷尬地起身向宇文衍點頭致歉,與蘇福一起也跟去後院。宇文衍看看同樣面露尷尬的司馬泳又看看仍端坐未動的李淵,皺眉說︰「我們也去瞧瞧吧。」

小末伸手過來扶起宇文衍時,他嘀咕了一句︰「這算什麼事啊!」

眾人來到後院,看到一小片菜園,地上種著白菜,架子上垂著油綠的黃瓜。一紅一黑一灰,三匹馬被拴在竹叢旁,韁套鞍轡齊全,正是司馬令姬、楊廣和李淵的坐騎。

蘇威此刻的臉色已難看得無以復加,不過仍舊盡量克制著問蘇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蘇福一臉欲哭無淚的樣子,雙膝跪倒,有點語無倫次地說︰「主……主人息怒啊,小的沒……沒……沒有偷馬……」

「沒有偷馬,我們的馬怎麼會在這里?!」楊廣喝問道。

宇文衍沉著臉對楊廣說︰「稍安勿躁,等他把話說完。」說著順便掃了司馬令姬一眼,以示提醒,不要失了名門閨秀千金小姐的身份。

蘇福連說帶比劃地接著說︰「小的真的不是偷……偷馬啊!不把它們牽……牽回來,它……它們就活不成了。有蛇啊,在那澗水邊有蛇,是毒蛇,會……會咬死它們的,小的看見了……」

蘇威聞言面色頓時緩和了許多,急忙問︰「如此說,你是為了救這三匹馬才將它們牽回來的?」

蘇福使勁點著頭,說話也順暢了許多︰「是是是啊,主人!小的知道那一帶有毒蛇,又尋不見馬的主人,馬若被咬死了,怪可憐的,就就把它們先牽回來了。馬的主人興許能尋到這里來……」

司馬令姬和楊廣都將信將疑,相互對視了一眼沒有說話,李淵卻抱拳對蘇威和蘇福說︰「原來是一場誤會,錯怪了蘇先生家僕的好意,十分慚愧,請蘇先生和這位大哥見諒。」

宇文衍其實也對蘇福的話存有猜疑,但看蘇福神情不似作偽,又礙于蘇威的面子,此事就此化解了最好,便也說︰「都怪朕這兩位伴讀年幼沖動,不問青紅皂白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了,鬧了一場誤會,還請蘇先生不要介意。」

在場眾人除了司馬令姬,听了宇文衍的話都是一愣,似乎沒完全听懂,但蘇威顯然已恢復了風度,微笑道︰「關心則亂嘛,人之常情,何況三位公子小姐的坐騎都是如此良驥,既然是誤會就只當浮雲掠過。」

重新回到竹屋內坐下,飲了一杯茶後,宇文衍進入正題,正色對蘇威道︰「朕聞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今日特來求教,還請先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朕解惑。」

蘇威面色謙和地微笑道︰「陛下謬贊了,蘇某不過是一介草民,山野村夫,見識有限。陛下有問,蘇某盡力。」

宇文衍點點頭,問道︰「先生看當今之勢,我朝應繼承先祖武帝遺願北伐突厥,還是應該兵指江南並吞南陳呢?」

蘇威放下茶杯,凝神端詳了一下宇文衍,顯然對小皇帝能提出這樣的問題頗感震驚。他沉吟了一下才說︰「陛下這問題問得好啊,陛下小小年紀就敢于對高祖武帝的生前遺願提出疑問,令蘇某佩服。愚以為,縱觀華夏古今,自秦始皇天下一統至今,哪朝哪代何年何月曾有中原王朝征服統治漠北塞外的事情發生?漢武帝一生窮兵黷武,雖然潰敵千里令匈奴式微,但終不能征服統治北蠻之地。沙漠瀚海地處高寒,苦寒少雨不適農耕,又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像這樣的地方取之無益,徒增負擔。所以蘇某以為北圖之計事倍功半,實非上策。」

在做連李淵、楊廣都是凝神傾听,只有司馬令姬擺弄這茶杯,時不時偷眼瞧瞧宇文衍,有點心不在焉。

蘇威見宇文衍目不轉楮地看著自己,沒有插話的意思,便接著說︰「再說江南之地,魚米之鄉、地富民豐、文教昌達,可謂中華膏腴之地。進取江南並吞陳國,不僅可使我朝國力倍增,還能結束已持續二百六十多年的分裂局面,使天下重歸一統,功在千秋啊!」

宇文衍點頭道︰「先生所言正是朕之所想,只是有人以我祖武帝遺願為由反對進取江南,又該如何應對呢?」

蘇威微微一笑,說︰「借先帝壓當今,如此伎倆古已有之。對這種以先人說事之輩,陛下不妨也請先人出面,便能讓其啞口無言。」

「哦?請先生教我。」

「就請我朝太祖文皇帝,陛下的曾祖父啊。太祖在時,東、西兩魏並立,太祖的勁敵在東,試問,太祖為何要力排眾議揮兵西取巴蜀之地呢?」

接著,蘇威便繁簡得當地講述了宇文泰主持西魏朝政時奪取梁國巴蜀的事跡。宇文泰時期,當時天下再次三分,與漢末三國時期截然不同的是,黃河流域是西魏、東魏兩國並立,而整個長江流域及南方大部則為南梁所有。如果說漢末三國從地圖上看是「品」字型,那麼魏末三國則是一個倒過來的「品」字。南北之分即便以淮河為界,也就是說南梁的地域面積甚至比東西兩魏相加還要廣大,巴蜀、荊湘一直到徐淮之地均在南朝手里。

本來在這三國之中,西魏最弱,而有著深謀遠慮雄才大略的宇文泰卻抓住了一次千載難逢的良機,一舉扭轉了劣勢,同時削弱了東魏和蕭梁兩國的實力。這一契機的出現都源自東魏的勛貴重臣侯景。

把持東魏朝政的高歡死後,其子高澄掌權。而當時東魏的大司空、尚書僕射、河南道大行台侯景卻未將年輕的高澄放在眼里,甚至揚言︰「高歡在,我不敢怎樣,高歡死了,我絕不與鮮卑小兒公事!」高澄自然也視手握重兵飛揚跋扈的侯景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他決定先發制人,假意召侯景返京述職。侯景知道其中有詐便隨即反叛,以河南六州歸降西魏。宇文泰對侯景不敢輕信,同時又不願放過這次良機,便要求侯景到長安覲見,以使其月兌離駐地和軍隊,同時派人接收河南諸州。侯景老奸巨猾,見勢不對,又迫于東魏軍事壓力,便又用河南全境十三州歸降南梁。

侯景之亂的結果是侯景投靠了南梁,導致東魏與南梁大戰,南梁落敗。而在這一過程中,西魏趁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不費吹灰之力奪取了河南七州十二鎮。

此後不久,野心勃勃的侯景又因反對梁與東魏議和而起兵叛梁。這一來,真正的良機出現了。侯景一路殺進了南梁首都建康城,還自立為帝。而在這一過程中,坐鎮荊湘地區的湘東王蕭繹卻擁兵自重,未對侯景的反叛做出及時有力的反應。不僅如此,他還拖延和阻止了蜀地武陵王蕭紀勤王之舉,進而誘捕了蕭紀率領勤王之師的兒子,瓜分了他的軍隊和底盤,導致益州、荊州兩地勢同水火。

建康被侯景攻破後,蕭紀、蕭繹相繼稱帝,蕭紀更是盡起蜀地之兵,以滅侯平叛為幌子大舉東下,真實動機卻是要消滅兄弟皇帝蕭繹。江陵的蕭繹感覺月復背受敵惶惶不可終日,竟然想出了求救于西魏的法子,請宇文泰出兵西川,為解燃眉之急竟不惜飲鴆止渴。

遠見卓識的宇文泰立刻便意識到千載難逢的良機擺在了面前,他認定取蜀制梁,在茲一舉。但他的想法卻受到西魏眾多官員的反對,認為強敵東魏已利用南梁內亂而侵佔了大片江北之地,勢力愈發強大,倘若對易守難攻的巴蜀用兵,恐怕東魏會趁機西侵。加之西便的吐谷渾極不安分,隨時準備趁火打劫,所以西魏不宜輕舉妄動。在這場爭論中,唯一站在宇文泰這邊的就是他的外甥尉遲迥,他堅信蕭紀傾巢而出,蜀地必然空虛,我軍到處有征無戰,必能速戰速決。宇文泰便力排眾議,將伐蜀全權交給了尉遲迥。結果正如宇文泰和尉遲迥所料,僅動用了一萬兩千兵馬便輕取巴蜀。隨後又侵佔了荊襄地區大部,直接促成了南梁的崩潰。在陳先霸粉墨登場建立南陳之際,宇文泰已經扭轉了三國鼎立中的劣勢地位,並為子孫代魏自立做好了鋪墊。

最後蘇威說道︰「太祖之所以在近乎一意孤行的情況下奪取巴蜀,其意可謂深遠,其志可謂崇偉。不僅開疆拓土擴充了國力,還徹底奠定了以周代魏的基礎,進而指明了必使天下一統的戰略方向。如同秦國並吞六國前先滅古蜀,魏晉下東吳前先取蜀漢,乃一個道理。佔領了長江上游天府之國,便對長江中下游形成俯視之態,已從根本上扼殺了南朝向北擴張的可能,並吞南朝統一天下便成為順理成章之事。太祖取巴蜀就好似圍棋盤上未雨綢繆的一顆引征之子,為有朝一日天下一統埋下了伏筆,他老人家的謀篇布局不正是等著陛下去完成嗎?」。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公元579最新章節 | 公元579全文閱讀 | 公元579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