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79 第十三章 4.說曹操曹操到

作者 ︰ 哭之笑之

北周朝廷為此次淮南之戰集結了近十萬大軍,志在必勝。經行軍元帥韋孝寬的部署,行軍總管宇文亮率領三萬?騎為西路軍,先行出發,自己則與梁士彥率主力五萬余為東路軍,遲于西路軍十日後出發,另外還留了萬余留守彭城,作為預備部隊。

發動此戰的目的在于攻城掠地、開疆拓土,將南陳勢力盡數壓縮到長江南岸去,所以在戰術安排上以步騎和攻城兵為主,盡量避免水戰。南陳的精銳水師和名將吳徹明雖已在兩年前遭前任徐州總管王軌全殲,但南陳的水戰能力依然不可小覷。韋孝寬深知南陳在瓜步閱兵的十萬大軍雖是詐稱,但其新建成的五百艘巨艦卻絲毫不假。己方善馬步戰,不善水戰,所以必須揚長避短,若遇敵方水軍,能避則避,不能避也只能借秋去冬來的北風,用火箭退敵,不準備以船戰船。

韋孝寬盡量深入淺出地向宇文衍講述了自己的作戰計劃,宇文衍不懂軍事,自然是無不認同,更何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戰場上瞬息萬變,做君主的只需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就足夠了。臨行前宇文衍讓韋孝寬也帶上了幾只信鴿,叮囑他常常通報戰況,自己在長安靜候凱旋的消息。

韋孝寬的主力大軍開拔後,完成了拜帥、勞軍、誓師任務的小皇帝一行也踏上了西歸長安的旅途。也不知是想著將要大勝南陳盡收江北之地的振奮之情,還是回到長安就可以名正言順迎娶司馬令姬為後的興奮,宇文衍一直處于莫名的亢奮之中。他在暖和的龍攆車廂內,趴在巨大的淮南戰事地圖上,借著長江做參照物,回憶著、對應尋找著與一千多年後全然不同的地名。

一旁的司馬泳卻顯得異乎尋常的冷靜,甚至是有那麼一點憂心忡忡的樣子。

宇文衍看地圖看累了,直起身來看了一會車窗外愈發蕭索的秋色。從彭城西去之路也在北上,雖才走了三天,就已能明顯感覺到更為深濃的秋意,闊葉林隨時都在風中抖落著枯黃的葉片,鋪滿黃葉的道路只有在午後的陽光下才能釋放出些許回光返照般的暖意。

看了一會,宇文衍放下窗簾,回頭見司馬泳又鎖著眉若有所思,便問道︰「先生,這兩日朕見你老是心事重重的樣子,在想什麼呢?」

司馬泳太過入神,竟完全沒有听到小皇帝在跟他說話,一旁的小末連忙捅了捅他,提醒道︰「主上問你話呢。」

司馬泳回過神來,忙欠身告罪道︰「陛下恕罪,臣方才走神,未曾听到陛下說話。」

宇文衍不以為意,又問︰「這兩天你在想什麼啊?」

司馬泳沉吟了一下才說︰「臣……臣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不祥?!」宇文衍立時嚴肅起來。

「哦,陛下不必緊張,臣的不祥之感並非指淮南之戰。淮南之戰有韋老將軍指揮,又合天時地利,毫無懸念,勝利指日可待,萬無一失。」

宇文衍听了心下一寬,便也更加好奇,問道︰「那先生預感何事不祥啊?」

司馬泳再次沉吟,過了一會才說︰「臣覺得邢炳義的紙條案處置得似有不妥。」

「哦?有何不妥?」

「這個……臣也說不上來,只是有一種不太好的感覺……」

「當時韋老將軍建議放走邢炳義,並令其如實回報陳王,先生怎未當面提出異議?」

司馬泳臉上紅了紅,躬身道︰「韋老將軍的提議行的是堂堂王道,光明正大,臣又沒有其他具體的處置思路,實不便提出異議。」

宇文衍低頭想了想,點了點頭感慨道︰「是啊,諸位叔祖親王個個人才了得,若真能知其雄而守其雌,堪為大周最堅實的柱石啊,如此大周幸甚!」

司馬泳點點頭,微微皺眉道︰「話雖如此,怕只怕說者無意,听者有心,臣也不知韋?先生的規勸因何而發,但總隱隱擔心……」

「擔心什麼?」

「陳王不知道陛下也看到了紙條也就罷了,擔心的是陳王如何揣測陛下看了紙條後想法。他會不會將坦誠的點醒理解為最後的通牒呢?」

「最後通牒?」宇文衍若有所悟,「除非……除非他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但他會怎麼做呢?難道會造反嗎?」

司馬泳搖搖頭︰「這也正是臣未曾想透之處啊……正如陛下所言,關鍵要看陳王此前已經做了什麼,做到了哪一步,這是影響他對紙條案做出何等反應的關鍵。可是目前,臣除了推斷其策劃了兩次假行刺意欲獨寵晉身外,並不知悉陳王還有什麼圖謀和行動。」

宇文衍听了也鎖緊眉頭,喃喃道︰「先生的意思是,若說者公義,听者懷私的話,堂堂王道之舉反而有可能促其鋌而走險……」

「陛下聖明!但願韋?先生只是杞人憂天似的勸人向善,但願陳王並無二心從善如流。」

恰在此時,車外忽然傳來了燕駿的聲音︰「陛下,長孫將軍的前哨來報,陳王在前方驛站等候多時,求見陛下。」

宇文衍和司馬泳立時大驚,瞪大了眼楮對望一時無語,小末也跪直了身子嘀咕道︰「嘿!說曹操曹操到啊。」

宇文衍很快鎮定下來,撩起窗簾做好奇狀問道︰「陳王求見?知道他有何事要見朕嗎?」

燕駿回道︰「據報稱,陳王只說特來君前請罪,已在驛站大門外恭恭敬敬地立候多時了。」

司馬泳來到窗前問道︰「陳王帶了多少人?」

「據說只有幾個隨從。」

「好,朕知道了。」宇文衍懶懶地說著放下了窗簾。

半個多時辰之後,宇文衍的車架來到了一處名為胡家集的小鎮上。此鎮已在豫州地界,有百十戶人家,朝廷在此鎮設有官方驛站,供傳信驛卒歇腳換馬之用。鎮前有一條河,其上有一座木橋,橋的另一頭就是鎮子的牌樓,因年久失修,牌樓上「胡家集」三個字已斑駁難辨。驛站就緊挨著牌樓,幾步之遙。此刻這個小鎮已經被禁衛軍徹底戒嚴,驛站內外也都被反復搜查過了,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地設滿了禁軍衛士。

宇文衍還沒下車,隔河就看到了道邊躬身侍立的陳王,不再是前番東郡黃河上救駕時那般神威凜凜的樣子,而是身著親王朝服斯文得甚至有點局促的陳王。陳王身後僅有兩名侍衛和兩名內侍早已跪伏在地,他們身後還跪著幾個看服飾就知道是驛丞和驛卒的人。

一般來說,在設有官方驛站的小集鎮上,驛丞就自然成了鎮長。前兩天這里的驛丞接到通知,小皇帝車馬一行只會經過此地而不會停留,殊不知陳王忽然到來,並要在這里拜見小皇帝,結果小皇帝便要在此歇腳,弄得鎮子上好一陣忙亂,他們受寵若驚又誠惶誠恐。

小皇帝一亮相,陳王立即俯身跪地大禮參拜︰「臣宇文純拜見皇帝陛下!」

宇文衍從車上下來立即熱情地上前扶住宇文純的雙臂,大聲道︰「九叔祖何故如此啊?朕前番東巡有你保駕,此番西歸又有你路迎,讓朕好生感動啊!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宇文純听了小皇帝這話似有弦外之音,眼角不經意地抽動了一下,但依舊恭敬地行完了叩拜大禮才站起身來。

佷孫和叔祖倆攜手走進了簡陋的驛站,驛站並不寬敞的院子里听著一輛兩匹馬拉的馬車,想必就是陳王所乘的車輛了。

進入臨時打掃布置出來的驛站會客廳,宇文衍坐了首席,司馬泳、小末侍立左右,燕駿等四大侍衛兩旁站立。宇文衍給陳王賜座,陳王卻不坐,黝黑的臉上似乎有些黑里透紅,他再次跪拜下去,看了看左右人等,不安地說︰「陛下,臣特來請罪,不勝惶恐之至,陛下若念先帝武皇乃臣皇兄之情,敢請屏退左右,令臣稍存體面,臣感激涕零!」

宇文衍聞言側頭看了看司馬泳,司馬泳皺眉輕輕搖頭,示意不要同意。宇文衍微微一笑,便對宇文純道︰「九叔祖說哪來話來?什麼請罪不請罪的,你何罪之有啊?快起來坐下說話。」

宇文純卻依舊跪伏在地,看上去臉漲得更紅了,抗聲道︰「陛下,臣有罪。既然陛下非要臣當著正陽宮諸位臣屬的面說,臣便這樣說就是了。」

宇文衍連忙說︰「莫忙莫忙,既然九叔祖執意要請什麼罪,朕豈可不為你稍存體面?」說罷就對司馬泳、燕駿等人擺手,示意他們退下。

司馬泳有點急了,但又不敢說話,只能用眼神極力表示反對,燕駿和小末看到司馬泳的表情,也緊張地看著小皇帝,不知是否應該退下。

宇文衍非常從容自信地沖著司馬泳笑了笑,大聲道︰「你等暫且退下吧!」

司馬泳不得已,只好跟著燕駿、小末等人退出了廳堂。來到門外,燕駿看了看個個全神戒備的正陽宮侍衛和院外按劍而立的長孫晟及其禁衛軍,困惑地小聲問司馬泳︰「先生方才何故不願退下啊?有何不妥嗎?」

司馬泳眉頭緊鎖,並未回答,似乎還在緊張地思考著什麼。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公元579最新章節 | 公元579全文閱讀 | 公元579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