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大象元年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凌晨,天還沒亮,太陽還沒露頭,長安城里就已經喧騰起來了,所有的街巷都燈火通明,所有的戲台都唱念做打起來。爆竹之聲此起彼伏,主街上的官方點景建築前更是鑼鼓喧天。因為這一天是小皇帝大婚的佳期吉日,官方在太上皇的授意下不遺余力地渲染營造,大有與民同樂之勢,老百姓們也喜歡熱鬧,就跟著興奮。在連續多日的喜慶鋪墊之後,今日終于達到了高潮。對長安城的百姓來說,明顯前年的武帝滅齊凱旋、去年的天元帝即位以及今年年初的小皇帝受禪都不及此次大婚盛典來得熱鬧和興奮。原因很簡單,武帝宇文邕嚴厲且儉樸,雖然東征滅齊完成了一統中原的偉業,但仍舊毫不鋪張,凱旋進京的儀式十分簡單,更沒有什麼余興節目。老百姓除了看到嚴整的軍威和長長的俘虜囚車隊伍外,並沒有好玩的。而兩個皇帝的登基大典,都主要在皇宮和宗廟里完成,老百姓更是只聞其聲不得親見。這次大婚盛典則不同了,朝廷不但斥巨資打造盛世氣象,還恰逢新年,喜上加喜。尤其讓百姓大有參與感的是今日的親迎儀式,按周禮,皇帝大婚有「六禮」的程序,是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征、告期、親迎。親迎就是最後完婚的壓軸戲了。小皇帝雖然不會像民間娶親那樣親自上門接新娘,但以皇室子弟為代表的盛大迎親隊伍將從皇宮里迎到滎陽公府司馬家的門前,然後又熱熱鬧鬧吹吹打打地擁著新娘的大轎返回皇宮,來回都要繞行到朱雀大街,能讓百姓們追著熱鬧個夠,何況還有喜錢沿路灑落,能搶到一枚便可佑豐衣足食喲。
天公似乎也很給面子,東方天際的一抹紅暈昭示著將是晴朗的一天。當太陽剛剛擺月兌地平線的羈絆一躍而起時,皇宮的東大門朱明門徐徐開啟,在宮內黃鐘大呂的伴奏聲中,一支龐大的迎親隊伍緩緩從宮內走了出來。隊伍的前頭開路的自然是禁軍儀仗隊,緊接其後的是牛角和大鼓各百余對,鼓吹起來聲勢恢弘。接下來便是迎親代表了,騎馬排成四行共計一十六人的皇室子弟,既包括畢王宇文賢、漢王宇文贊等成年且子女雙全的宗親,也包括紀國公宇文?、天元帝次子宇文?、三子宇文術等在內的與小皇帝同輩的宗親,小宗親大多年齡還小,騎乘的馬匹均由體面的內侍牽行。在迎親代表之後是一座巨大的「龍亭」亮轎,由四個內侍抬著,上面擺放著冊封皇後的金冊、金寶。
其後,便是隊伍中最為顯眼碩大無朋的喜轎了,喜轎也稱鳳輿,是三十二人抬的大轎,這轎子的規模太大了,以至于轎夫們必須變換隊列才能從宮門通過。鳳輿裝飾的華貴程度甚至遠在莊嚴有余的龍攆之上,其轎頂呈圓形,轎身為方形,象征天圓地方、乾坤和諧。在大紅色的圓頂之上裝飾著一只巨大的金鳳凰,用以象征高貴的皇後。鳳凰以紅銅為骨,錦緞彩繡為羽,飾以金箔銀絲。做展翅欲飛之態,不但金碧輝煌而且栩栩如生,會隨著轎子的起伏隨風而動,仿佛隨時都會飛舉而起翱翔九天。圓頂下面是一圈明黃緞繡彩雲紋飾的轎檐,轎檐上均勻分布著九只小金鳳。轎檐下沿垂下長長的黃絲流蘇,隨轎翻卷著波浪,更為轎頂金鳳襯托出踏雲欲飛之感。方形的轎身紅木為柱,楠木為箱,轎幃以明黃色雲緞作底,上繡五色彩鳳、祥雲萬朵。轎前垂簾,繡大紅雙喜。轎身左右設有透雕雲紋邊方窗,飾以喜簾。轎身底座四周鋪緞帶繡葫蘆萬代花邊,寓意多子多福、香火繁盛。轎內設寬大軟座,配以腰枕一對,皆紅緞繡藍鳳、金喜字。轎身內頂彩繡巨大蓮花一朵,如火盛開。內壁則以白色雲緞包裹,繡滿五彩雲朵、紅蝙蝠和吉祥花。
鳳輿周圍除了三十二名轎夫抬著大紅的轎杠之外,還有婢女三十二名各舉龍鳳旗幡隨行。緊隨鳳輿則是用三十六座龍亭抬著的皇帝送給皇後娘家的豐厚禮物。再其後,便又是護駕禁軍的儀仗隊了。
在從皇宮東門到朱雀大街再到滎陽公府的街道上早已黃土墊道、淨水潑街。長安城幾乎萬人空巷,觀者如潮,更有不少百姓扶老攜幼始終跟隨著迎親隊伍,興高采烈之情便如同自家娶親一般。畢竟這場面可謂百年難得一見,就是年長者中也僅有見過武帝迎娶阿史那皇後大典的人。因為北周其他幾位皇帝均在做王子時就已完婚,所以武帝的周突聯姻成了北周立國以來長安百姓僅見的皇帝大婚。雖然從萬里之遙的突厥迎娶回來的進京入宮儀式也堪稱隆重,但畢竟那時國力不雄,武帝又極為節儉樸素,其場面自然不及今日盛況。再加上此次大婚皇後娘家就在長安,儀式內容就豐富得多了。
辰正三刻,一路吹吹打打緩緩而行的迎親隊伍終于來到了裝飾一新披紅掛彩的滎陽公府大門前。鳳輿太大無法進入便停在了門外,十六個大大小小的宗室迎親代表,在天官府司儀官員的引導下,簇擁著擺放了金冊、金寶的龍亭走進了大門。在滎陽公府前廳大院里,司馬消難及闔府上下數十人早已井然有序地依次等候在那里,人人均是簇新的服飾,莊重的表情里掩不住喜悅和興奮。司馬泳也在其列,唯有新娘司馬令姬尚不能拋頭露面。
迎親的首席代表畢王宇文賢南面而立,展開了金冊,司馬消難全家老小則立即面北而跪。只听宇文賢朗聲宣讀道︰「大周皇帝詔︰坤道成形,厚德于焉載物;精迭運,重光所以麗天。在昔皇王,膺干御歷,內政為助,昭被圖篆。惟爾門積慶靈,家韜休烈,徽音令範,無背一時。是用命爾,作儷皇極。爾其克勵婉心,肅膺盛典,追皇、英之逸軌,庶任、姒之芳塵,?翟有光,粢盛無怠,雖休勿休,以隆嘉祚。上柱國、滎陽公司馬消難之女司馬令姬柔明毓德,靜正垂儀,堪為六宮之主,母儀天下。今綬金冊鳳印,冊正陽皇後!」
在司馬消難一家叩拜謝恩之後,鼓樂之聲再次響起,一身鳳冠霞帔濃妝艷抹的司馬令姬終于在六名侍女的攙扶和簇擁下登場了。她依禮三跪九拜後從宇文賢手里接過金冊、金寶,從這一刻起,她就正式成為大周小皇帝的皇後了,她一起身,周圍人等包括她的父母也都要向她施禮。爆竹之聲再次大作,響徹了府門內外。司儀官員宣布吉時已到,皇後升輿起駕。那時還沒有新娘披著紅蓋頭的習俗,所以在司馬令姬被攙扶著跨出府門時,圍觀的百姓瞬間沸騰了。不管是從人縫里看到小皇後容顏的還是沒看到的,都激動不已,因為這驚鴻一瞥必將成為他們親見皇後的唯一機會,可以成為終身夸耀的歷史時刻。
第一批喜錢撒了出來,圍觀百姓無不哄鬧著爭先恐後,推攘得維持秩序的禁軍人牆都險些崩潰。迎親的隊伍再次啟程,向皇宮進發,不同的是鳳輿不再是空的,三十六座龍亭里換成了皇後娘家送往宮中的嫁妝,婢女隊伍中也多了陪嫁的女乃媽和侍女。
此時皇宮正南方向的五門已全部打開,北周效法周禮,設置天子五門三朝,這五門由南至北分別為皋門、庫門、雉門、應門、路門,皋門因正對朱雀大街也稱朱雀門,在朱雀門與庫門之間是外朝,雉門與應門之間是治朝,路門之內燕朝。按理外朝是皇帝舉行大型典禮儀式的場所,治朝是皇帝臨朝听政日常辦公的場所,而燕朝則是皇帝和後妃們的生活居住場所。只因天元皇帝大肆擴建自己的寢宮為天台,又擴建小皇帝的正陽宮,致使皇宮呈現前窄後闊尾大不掉之狀。天元帝還將大多事務都搬到了天台處理,使前朝基本閑置。要不是此次婚典的需要,周泰大殿在年初禪位大典之後才第二次被啟用,否則還不知道會被塵封到幾時。
滿朝大臣攜夫人、各國使團和無數手執旗幡、金瓜、鉞斧的禁軍有序地排列在皋門內廣場上,在冬日燦爛有余卻溫暖不足的陽光下翹首等待。而在丹陛之上的平台上,周泰大殿之外,是皇室宗親及家眷侯立的地方,趙王、越王、代王、滕王位居前列,他們的妻妾也都侍立在後。其中最為惹人注目的就是代王身後的馮小憐了,不只是因為她美艷不可方物,更因為只有她一人站在代王身後,不見李王妃,也不見其他側妃。馮小憐顧盼生姿地掃視著周圍,無論男女都下意識地躲避著與她四目相對,有驚艷心慌的、有故作無視的、有懷妒不屑的,看得馮小憐心中冷笑不止,面露得色。直到她的目光踫到一雙正視著她的眼楮,她的心中竟是一凜,定楮看去,是千金公主宇文芳!馮小憐頓時有些慌亂了,連忙躲開了那寒星般的眼楮。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