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 第一冊 東晉篇 元帝司馬睿

作者 ︰ 肖堯

(2)五馬渡江

晉太熙元年(290年),15歲的司馬睿嗣瑯邪王位。「八王之亂」時曾經參與討伐成都王司馬穎的戰役,但是由于作戰失利,司馬睿便離開洛陽,回到封國。後期依附于東海王司馬越,司馬越以其為平東將軍、監徐州諸軍事,留守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

晉時有童謠︰「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據《至大金陵新志》︰「五馬渡在上元縣西北二十三里幕府山之前晉元帝與彭城等五王渡江處按晉書大安之際童謠雲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及永嘉中元帝登大位乃其符雲五馬之名取此」。

幕府山在南京中央門外,高205米,北臨長江。在歷史上一直是南京城北的重要門戶。一般認為,幕府山因東晉丞相王導在此設「幕府」而得名。但是據近年來的考證,東吳時期就有「幕府山」之稱。現在幕府山夾羅峰下還有達摩洞和五馬渡等遺跡。相傳,五馬渡是1600多年前,「五馬渡江,一馬成龍」的地方,化為龍的這一「馬」,就是晉元帝司馬睿。另外「四馬」是︰其堂伯父(弋陽王)司馬羕(音︰樣);(南頓王)司馬宗;堂兄(汝南王)司馬佑;佷兒(彭城王)司馬(音︰紅)。其時,中原大亂,西晉傾覆,大批士族,衣冠南渡,司馬睿便來到南京建立了東晉政權,形成江南偏安之勢。幕府山如同一個巨大的盾牌,擋住了北方的長矛的進攻。

晉懷帝司馬熾即位後,于永嘉元年(307年)七月十一日,朝廷任命瑯邪王司馬睿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江南諸軍事,持符節,鎮守建業。九月初一,瑯邪王司馬睿到達建業。司馬睿讓安東司馬王導作為主要謀士,對他推心置月復,非常信任,每件事都找王導咨詢。司馬睿名望聲譽一直很輕,吳地人們都不附從,在建業居住了很久,士大夫沒有來拜訪的,王導感到憂慮。正趕上司馬睿出去觀看禊祭(x j ,古人在春秋二季所舉行的臨水祓除不祥的祭事),王導讓司馬睿乘上抬轎,安排了威嚴的儀仗。王導和名士們都騎馬侍從,紀瞻、顧榮等人見了後感到驚異,一個跟著一個地在道路左邊行拜禮。王導就勸說司馬睿道︰「顧榮、賀循,都是這個地區最具名望的人了,應當結交他們來收服人心,他們兩人來了,就沒有不來的人。」司馬睿就派王導親自拜訪賀循、顧榮,兩個人都接受邀請而來到司馬睿處,司馬睿讓賀循擔任吳國內史,顧榮擔任軍司馬,加授散騎常侍。軍政事務,都與他們商議。又讓紀瞻擔任軍咨祭酒,卞粹的兒子卞擔任從事中郎,周任倉曹屬,瑯邪人劉超任舍人,張昭的曾孫張闓和魯國的孔衍任參軍。王導對司馬睿說︰「以謙遜的態度對待士人,通過節儉的辦法保證用度的充足,以清靜無為的原則處理政務,安撫以前的故舊部下與新結交的士人。」所以得到了江東地區人們的信任。

司馬睿剛來建業時,常常因為喝酒耽誤事情,王導對此進行勸說,司馬睿就命令人斟上酒,他接過酒杯後把酒倒入「覆杯池」,從此便戒了酒。

北方大亂以後,北方的士族紛紛逃到江南避難。王導勸說司馬睿要及時救濟他們,並把他們中間有名望的人都吸收到王府來。司馬睿听從了他的建議,前前後後吸收了大量的北方士族,深得他們的歡心。就這樣,司馬睿靠著王導的輔佐,既拉攏了江南的士族,又吸收了北方的人才,他的地位才逐漸鞏固起來。他非常感激王導,對王導說︰「你就是我的蕭何啊!」司馬睿正是有了王導、王敦以及由王導推薦的顧榮、賀循等人的鼎力相助,才在建康站穩了腳跟,成就了一番帝業。

這里要簡單介紹一下顧榮和賀循兩個人。顧榮(?—312年)字彥先,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是東漢尚書令、14世顧綜之曾孫,三國吳丞相顧雍之孫,宜都太守顧裕之子,弱冠也就是20歲時仕吳,為黃門侍郎、太子輔義都尉。西晉滅吳後,與陸機、陸雲兄弟倆同入洛(洛陽),時號稱「三俊」,歷任尚書郎、太子中書舍人、廷尉正。在「八王之亂」中,常醉酒不肯問事以避禍。晉惠帝西遷長安,征為散騎常侍,顧榮堅辭不就,後還吳。永興二年(305年),廣陵相陳敏起兵割據,任顧榮為右將軍,領丹陽內史。不久,顧榮與甘卓等密謀起兵,推翻陳敏。永嘉元年(307年)瑯琊王司馬睿南渡鎮建康,顧榮在王導引薦下出任軍司、加散騎常侍,為江南士族領袖,協助瑯琊王司馬睿創建東晉政權。永嘉六年(312年)卒于官。贈侍中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元。有《顧榮集》已佚。《晉書》有傳。

賀循(260—319年),字彥先,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祖賀景,滅賊校尉;父賀邵,中書令,為孫皓所殺,徙家屬邊郡,晉滅吳方還本郡。舉秀才,除武康令,政教大行,鄰城宗之。然無援于朝,久不進序。著作郎陸機上疏薦循曰︰「武康令賀循德量邃茂,才鑒清遠,服膺道素,風操凝峻,歷試二城,刑政肅穆」。召補太子舍人。晉惠帝時(290—306年)任會稽內史,司馬睿出鎮建康時,任軍咨祭酒、太常、左光祿大夫等職。曾露發袒身拒陳敏反叛之詐詔,亦曾參與鎮壓石冰領導的流民起義。

(3)王馬天下

永嘉五年(311年)五月,朝廷任用瑯邪王司馬睿為鎮東大將軍,兼督揚、江、湘、交、廣5州諸軍事。

晉愍帝司馬鄴建興元年(313年)四月十八日,朝廷以瑯邪王司馬睿擔任左丞相、大都督,都督陝東諸軍事;以南陽王司馬保任右丞相、大都督,都督陝西諸軍事。詔書說︰「現在應當掃除像劉聰那樣的大魚,奉迎懷帝的靈柩。命令幽、並兩州帶領30萬兵率直接進兵平陽,右丞相應當率領秦州、涼州、梁州、雍州的軍隊30萬人直接到長安,左丞相率領所屬的20萬精銳兵士直接到洛陽,共同奔赴約定的大業,完成偉大的功勛。」

六月,愍帝派遣殿中都尉劉蜀詔令左丞相司馬睿按時進軍,與皇帝的乘輿在中原相會。八月二十日,劉蜀到達建康,司馬睿推辭說,剛剛平定江東地區,沒有余暇北伐。

建興三年(315年)二月十二日,朝廷任瑯邪王司馬睿為丞相、大都督、都督中外諸軍事。建興四年(316年)十一月,劉聰派劉曜陷長安城,司馬鄴使侍中宋敞送箋于劉曜,自己乘羊車,肉袒餃壁,輿櫬出降。

建興五年(317年)正月,降帝司馬鄴遣平東將軍宋哲至建康,詔鎮東大將軍在建康修復宗廟,以雪大恥。二月二十八日,宋哲到達建康,稱說奉晉愍帝司馬鄴詔書,令丞相、瑯邪王司馬睿總攝國家所有事宜。

三月,瑯邪王司馬睿換上素色服裝,避居于別室,舉哀三天。此時,西陽王司馬羕和官員、部屬等共同進上皇帝尊號,瑯邪王不肯即位。司馬羕等于是請求瑯邪王依照魏、晉舊有成例,稱晉王。瑯邪王同意了。初九,瑯邪王即晉王位,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建武,開始設置百官,建立宗廟和社稷。

十二月,劉聰在光極殿大宴群臣,讓晉愍帝司馬鄴斟酒洗杯。過了一會去廁所,又讓他拿蓋子。晉舊臣見了,不少人潸然淚下,有的甚至哭出了聲。尚書郎隴西人辛賓起身,抱著愍帝大哭,劉聰令人將他帶出斬首。這一幕與晉懷帝被俘受辱時「青衣行酒」的情景如出一轍。

20日,晉愍帝司馬鄴在平陽遇害。太興元年(318年)三月初七,愍帝死訊傳至建康,晉王服斬衰喪服,別居倚廬。百官奏請司馬睿使用皇帝尊號,司馬睿不同意。經過大臣再三勸說,三月初十,晉王司馬睿即帝位。文武百官陪列于兩側,晉元帝司馬睿令王導登御床同坐,王導堅決拒絕,說︰「如果太陽與天下萬物等同,怎麼能俯照蒼生!」司馬睿這才坐到了皇帝的寶座上。「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由此而來。

司馬睿登基後,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太興,文武官員都晉升二級爵位。晉元帝打算對所有曾經投貼建議自己接受皇位的人格外優寵,凡官吏都增加爵位一等,平民都提升為官吏,總計有20多萬人。散騎常待熊遠說︰「陛下順應天命,繼承皇位,普天之下莫不擁戴,豈止左近之人情深,偏遠之人情淺!不如依照漢朝的做法,普遍賜封臣民官爵,這樣皇恩浩蕩,而且可以省去考察核實的煩勞,堵塞弄虛作假的渠道。」元帝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三月二十四日,立王太子司馬紹為皇太子。四月,元帝加任王敦為江州牧,王導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司馬睿開始統治江東的時候,王敦和堂弟王導同心同德,共同擁戴和輔佐,元帝也推心置月復,重用他們。王敦總領征討軍事,王導把持機要政務,門生子弟各自佔據顯要的職位。使得「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廣為流傳。

晉人認為,晉元帝司馬睿才是真正的天子,因為秦始皇(約前208年)時,曾有望氣者說︰「五百年後金陵有天子氣」。所以,秦始皇東游到此,改其地曰秣陵,又挖掘北山以絕其勢。到了孫權稱帝(229年)時,他自己認為已到500年了。孫盛(約302—374年,字安國,晉代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人。著名的東晉史學家)則認為從秦始皇到孫權才437年,尚未到時辰;而晉元帝司馬睿稱帝時(318年),已經過去了526年,所以真人應該是晉元帝,他應了那個望氣者的預言。也就是說,晉元帝才是真正的天子,而孫權則不能算。當然,晉人為自己的皇帝說話、唱贊歌,甚至歌功頌德都是無可非議的。孫權不是也被後人謚為「大皇帝」嗎?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東晉雖然偏安于江南,但歷代帝王在位的時候都希望收復北方的國土。其中以王、謝、桓、庾四大家族為主的北伐,在東晉時曾進行過多次。其中以桓溫的3次北伐最為著名。他曾經收復洛陽,進入關中,進兵河北,但都未能夠鞏固北伐成果。

東晉時期,王、謝、桓、庾4個家族發揮了重要作用。王導,擁立元帝,建立東晉;謝安,東晉著名政治家,魏晉名士的典範;桓溫,東晉大將,被封為南郡公,是當時的實際統治者;庾亮,美姿容,善談論,開創了「貴族和皇室共享權力」的政治格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最新章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文閱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