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四大家族
東晉時期,王、謝、桓、庾4個家族發揮了重要作用。王導,擁立元帝,建立東晉;謝安,東晉著名政治家,魏晉名士的典範;桓溫,東晉大將,被封為南郡公,是東晉初期的實際統治者;庾亮,美姿容,善談論,開創了「貴族和皇室共享權力」的政治格局。
王導(276—339年)字茂弘,晉朝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生于晉武帝咸寧二年,卒于晉成帝咸康五年。王姓家族,從太保王祥以來,一直是名門望族。王祥(185—269年),字休征,西晉瑯琊(今山東臨沂)人,歷漢、魏、西晉三代。東漢末年隱居20年,仕晉官至太尉、太保。王祥族孫王衍累任至司空、司徒、太尉,是朝中數一數二的人物。所以有「瑯邪王氏」之稱。王導是王衍的族弟。王導的祖父王覽,官光祿大夫;父親王裁,任鎮軍司馬。王導在少年時代就很有名氣,陳留(今河南省開封)高士張公曾對他的從兄王敦說︰此兒容貌志氣不凡,是將相的才器。及長為司空劉蹇所知,被任為東閣祭酒,遷秘書郎、太子舍人,後為東海王司馬越軍事。
王導位至宰輔,並且接連做了元帝司馬睿、明帝司馬紹、成帝司馬衍3位皇帝的丞相,掌握著中央的行政大權。從兄王敦則手握重兵,鎮守荊州,負責征討叛賊逆匪。當時,王氏家族多人在朝廷擔任要職,人們習慣把司馬氏家族稱為「馬氏」,把王氏家族稱為「王氏」,兩家幾乎「平起平坐」,不分高低。
謝安(320—385年),東晉著名政治家。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孝武帝時謝安位至宰相。也是少有重名,徵闢皆不就,隱居東山,年40余,始出為桓州司馬。
謝安號稱風流宰相,年輕時就注意修身養性,喜歡讀書習藝,才器雋秀,但卻不願做官,以其月兌俗的言行、獨特的性格魅力和超逸的氣質為士人所仰慕,成為魏晉風度的代表人物。謝安的隱居與出仕反映了魏晉士人的心態。魏晉風度有很深的文化內涵,對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理想影響深遠。
謝安應召出山後,已年過不惑。即「東山再起」,受命于危難之際,謝安宵衣旰食,不敢懈怠,開始了他中年以後20余年的奮力拼搏。383年,前秦軍南下,苻堅攜兵百萬,大有一舉踏平江東之概。謝安臨危不懼,命謝石、謝玄力拒,結果淝水一戰,大獲全勝,給中國戰爭史寫下了以少勝多的輝煌一頁。
王導、謝安,是東晉歷史上兩位最有名的宰相。東晉能夠維持這麼多年,他們倆功不可沒。另外,這兩位宰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首先他們都住在青溪與秦淮間的烏衣巷。其次,他們都是道家的推崇者,執政時都采用清靜不擾民的政策,讓百姓休養生息,所以兩人當政時,都把國家治理得十分安定。第三,他們都風度瀟灑,堪稱一代風流領袖,同時也都是各自家族里最輝煌的代表人物。
如今,王導、謝安紀念館座落于南京夫子廟秦淮河南岸,走過文德橋進入烏衣巷,可見陳列館古典民居風格建築,是當年吳國首都建業的軍隊營房所在地,當時士兵都穿黑色制服,故以「烏衣」為巷名,至今還遺有「烏衣井」一口。東晉時期秦淮河兩岸人煙稠密,宰相王導、謝安等家族成員多居于此,使烏衣巷聞名京師。中唐詩人劉禹錫曾到此尋訪,見王謝古居人去室空,往日繁華無處可尋,深感世事滄桑,遂寫下「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千古名篇。
桓溫(312—373年),字元子,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縣龍亢集)人,東晉權臣、名將。娶晉明帝之女南康公主為妻,其父桓彝,曾3次北伐。桓溫也北伐西征,為東晉爭得大片土地。
桓溫是東晉宣城太守桓彝之子。桓溫出生未滿周歲時,桓彝好友溫嶠(後為中書令)見到桓溫,說︰「此兒有奇骨,可試使啼。」及聞其聲,稱贊說︰「真英物也」(《晉書桓溫傳》)。溫嶠在晉朝「素有知人之稱」,因為得到溫嶠的賞識,桓彝便給他取名為桓溫。
桓溫,少有大志。咸康7年(341年),任瑯琊太守。永和元年(345年),桓溫任荊州刺史,取代庾翼兵權。次年,桓溫趁成漢內部不穩之際,率軍沿長江直上,平定蜀地,漢王李勢投降,拜征西大將軍,封臨賀郡公。永和五年(349年)4月,後趙主石虎死,北方再度混亂,桓溫多次請求北伐未果。永和6年(350年),朝廷以殷浩為中軍將軍、都督五州諸軍事,委以北伐重任,以此抗衡桓溫。結果殷浩大敗而回,桓溫遂掌大權。有一次,他撫枕而嘆︰「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覆遺臭萬載耶?」咸安元年(371年),率軍攻壽春(今安徽壽縣),俘斬袁瑾(晉降將豫州刺史袁真之子)。同年,桓溫廢帝司馬奕為東海王,改立簡文帝,以大司馬專權,次年,文帝死,桓溫有代晉之謀,但無代晉之命,不久病死,由其弟桓沖代位。
庾亮(289—340年),字元規,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東晉外戚、家。庾亮為北方南遷士族子弟,好老莊、善談論。司馬睿(即晉元帝)為鎮東大將軍時任西曹掾,頗受器重。後來,庾亮妹做了皇太子(晉明帝司馬紹)妃,庾亮侍講(為太子講學)東宮,與太子交好。明帝即位,庾亮成為國舅,任中書監,但是遭到王敦的妒忌,托病辭官。太寧三年(325年)明帝卒,庾亮為中書令,與王導共輔6歲太子司馬衍(晉成帝)繼位,庾太後臨朝,政事由庾亮決斷。咸和二年(327年)蘇峻、祖約起事,庾亮出奔潯陽,與溫嶠推荊州刺史陶侃為盟主,擊敗蘇峻、祖約。咸和九年,庾亮都督江、荊等6州諸軍事,領江、荊、豫3州刺史,進號征西將軍,鎮武昌。他謀求收復中原,咸康六年(340年)正月病卒。
庾亮能詩,但其詩均不存。今只存幾篇散文,《文選》收錄其《讓中書監表》。庾亮感到自己身為外戚「臣領中書,則示天下以私矣。何者?臣于陛下,後之兄也。」因而「冒親以求一寸之用,未若防嫌以明公道。今以臣之才,兼如此之嫌,而使內處心膂(親信之人),外總兵權,以此求治,未之聞也;以此招禍,可立待也。」庾亮用心是顯而易見的,他雖有感于前朝及本朝外戚專擅朝政而招致殺身滅族之禍的「前車之鑒」,但以國事為重的誠意,在表中仍灼然可見。
說到這里,導游忽然回過頭來很有感慨地說︰古有孔融讓梨、庾亮讓官,現代人讓梨的恐怕已不多見,而自願讓官的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