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明帝劉彧
98世祖,太宗明皇帝劉彧(438—472年),字休炳,小字榮期,宋文帝劉義隆第十一子,武帝劉駿的異母兄弟。宋前廢帝劉子業的叔父。是劉宋王朝的第七位皇帝,是為明帝。
劉彧元嘉十六年(439年)十月出生。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封淮陽王,食邑2000戶。元嘉二十九年(452年),改封湘東王。元凶(劉劭)弒立後,以劉彧為驍騎將軍,加給事中。世祖劉駿踐阼,為秘書監,遷冠軍將軍、南蘭陵下邳二郡太守,領石頭戍事。劉駿孝建元年(454年),徙為南彭城、東海二郡太守,將軍如故,鎮京口。其年,征為中護軍。建元二年,遷侍中,領游擊將軍。建元三年,徙衛尉,侍中如故。又為左衛將軍,衛尉如故。大明元年,轉中護軍,衛尉如故。大明三年,為都官尚書,領游擊將軍,衛尉如故。大明七年,遷領軍將軍。大明八年,出為使持節、都督徐兗2州豫州之梁郡諸軍事、鎮北將軍、徐州刺史,給鼓吹一部(儀仗隊)。永光元年、泰始元年(465年),又出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南豫豫司江4州揚州之宣城諸軍事、衛將軍、南豫州刺史,鎮姑孰(今安徽當涂)。這年十一月,壽寂之殺了廢帝後,湘東王劉彧開始論功行賞,壽寂之等14個人都分別被封為縣侯、縣子。
十二月初一,湘東王劉彧任命東海王劉為中書監、太尉,提升鎮軍將軍、江州刺史、晉安王劉子勛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初四,任命建安王劉休仁為司徒、尚書令和揚州刺史,山陽王劉休為荊州刺史,任命桂陽王劉休範為南徐州刺史。初六,改封安陸王劉子綏為江夏王。
泰始元年(465年)十二月初七,湘東王劉彧登基即位,宣布大赦,改年號泰始。是為宋明帝。劉子業制定的一些荒唐的法規和封賞全都廢除。
十一日,明帝任命右衛將軍劉道隆為中護軍。劉道隆過去受廢帝寵信,曾經奉廢帝之命奸婬過建安王劉休仁的母親。到了這時,建安王劉休仁看見劉道隆又繼續升遷,就請求辭職,于是,明帝命劉道隆自殺。
十三日,任命尚書右僕射王景文為尚書僕射。王景文就是王彧,因避諱皇帝劉彧的名字,所以就用字稱呼。十六日,追尊沈太妃為宣太後,陵園稱為崇寧。
有關部門奏請,路太後應該恢復以前的稱號,遷到外宮居住,明帝沒有批準。十九日,尊路太後為崇憲皇太後,住在崇憲宮里,一切供奉和禮儀,和平時沒有兩樣。又立王妃王氏為皇後。王皇後是王景文的妹妹。
劉彧即位後,遭到長史鄧琬等人的強烈反對。長史鄧琬認為,晉安王劉子勛在兄弟排行中是老三,而尋陽起兵,和孝武帝劉駿當初的情形是一樣的,肯定大事一定成功。于是,鄧琬和陶亮開始整治武器鎧甲,向四方征兵。
袁顗到了襄陽後,就立刻同諮議參軍劉胡一起整治修繕兵器,招兵買馬,謊稱奉太皇太後的命令,讓大家起兵反叛。接著就豎起了大旗,急傳文告,向各州郡發出檄文;又表奏劉子勛,勸說他登基稱帝。
泰始二年(466年)正月初六,劉宋朝廷內外戒嚴。任命司徒建安王劉休仁為都督征討諸軍事,命車騎將軍、江州刺史王玄謨做他的副手。劉休仁駐軍南州(安徽當涂),任命沈攸之為尋陽太守,帶兵駐扎虎檻(安徽省蕪湖市長江中小島)。
鄧琬以上天顯示的種種祥瑞為借口,詐稱接到路太後(路惠男)的密詔,率領各將領、僚佐等向年僅10歲的晉安王劉子勛奉上皇帝尊號。初七,劉子勛在尋陽(今江西九江)登基稱帝,改年號為義嘉。任命安陸王劉子綏為司徒、揚州刺史,尋陽王劉子房、臨海王劉子頊,都加封為開府儀同三司,還任命鄧琬為尚書右僕射,張悅為吏部尚書,加封袁顗為尚書左僕射。其他各將領、僚佐以及各州郡等地方長官,按等級進官加爵。
益州刺史蕭惠開,听到晉安王劉子勛起兵,召集將領,對他們說︰「湘東王是太祖的兒子,晉安王是世祖的兒子,無論哪一個繼承皇位,都沒什麼不合法的(此人相當有頭腦,這本是劉家內部的事情,外姓人最好不要干預)。
劉子勛是武帝劉駿的第三個兒子,名份較正,一時間四方響應,紛紛倒向尋陽,擁護劉子勛。全國274個郡中,只有丹陽郡擁護朝廷。這一年,各地的貢品和報告都送往尋陽。建康朝廷的勢力範圍,只剩下丹陽、淮南等幾個郡,而這幾個郡中又有很多縣起兵響應劉子勛,東線的反朝廷軍隊已到達永世(今江蘇溧陽縣南15里)。建康朝廷驚恐危急。明帝召集群臣討論國家的安危。蔡興宗說︰「當今之時,幾乎舉國一起反叛,我們應該鎮靜,以誠待人。叛臣的親戚,很多在宮廷或朝廷任職,如果繩之以法,我們就會立刻土崩瓦解。應該強調父子兄弟之間,犯罪互不株連的大義,民心安定之後,將士才能有斗志。朝廷的六軍精練勇猛,武器犀利,用來對付那些沒有經過訓練的叛亂部隊,形勢相差很多,請陛下不要憂慮。」明帝認為他的分析有理。
明帝派冗從(散職侍從官)僕射垣榮祖回徐州游說薛安都。薛安都說︰「如今,建康勢力範圍,不到百里地,無論攻城還是野戰,我們都可以在拍手大笑中取勝。並且,我不想辜負孝武皇帝。」垣榮祖說︰「孝武皇帝的行為,足以為他的後代留下禍殃。現在雖然天下響應,不過是加快滅亡的速度,不可能有什麼作為。」
十八日,明帝親自統率全軍到中堂駐扎。二十三日,任命山陽王劉休祜為豫州刺史,指揮輔國將軍彭城人劉、寧朔將軍廣陵人呂安國等各路人馬,向西討伐殷琰。命令巴陵王劉休若指揮建威將軍吳興人沈懷明、尚書張永、輔國將軍蕭道成等各路人馬,向東討伐孔覬。當時,建康的許多將領是東方各郡人士,父子兄弟全都投靠了孔覬。明帝因此在送他們出征時,向全軍宣布說︰「朕正在推行皇家恩德,減輕刑罰,使父子兄弟之間的罪行,互不株連,無論順從或叛逆者,都以他自己的行為作判斷標準。你們要深刻理解朕的用意,不要替親戚擔憂。」軍心為此歡欣鼓舞,凡是叛黨留在建康的親屬,都讓他們像過去那樣,保持原來的官職。
正月二十四日,路太後去世,終年55歲。五月二十八日,葬路太後于修寧陵(劉駿之墓的東南方),謚號為昭。
不久,鄧琬被吏部尚書張悅的兒子張洵所殺。並逮捕了鄧琬的兒子,一並殺掉。張悅單乘一只小船提著鄧琬的人頭東下,向朝廷建安王劉休仁投降。
八月二十五日,建安王劉休仁率兵進入袁顗遺棄的大營,接納10萬人投降,同時派沈攸之等追捕袁顗。袁顗逃到鵲頭(今安徽銅陵),與鎮守那里的主將薛伯珍會合,並帶他所屬的部隊數千人一同向西撤退,打算前往尋陽。夜晚,住宿山間,被薛伯珍誘殺。
尋陽大亂,蔡那的兒子蔡道淵原被囚禁在尋陽專門制造兵器的作坊里,這時掙月兌枷鎖,進入尋陽城,逮捕了劉子勛,投入大牢。不久,沈攸之等大軍抵達尋陽,殺掉時年11歲劉子勛,將人頭押送到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