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建立南齊
建元元年(479年)三月初二,順帝劉準任命太傅蕭道成為相國,總領百官,封給他10個郡的封地,號稱齊公,頒賜九錫,讓他仍然擔任驃騎大將軍、揚州牧、南徐州刺史。蕭道成三讓,公卿敦勸固請,乃受。順帝頒詔決定,齊國的官職爵和禮典儀式,一概仿效朝廷。宋帝詔齊公10郡之外,隨宜除用。以齊國初建,給錢5百萬,布5千匹,絹5千匹。初四,順帝任命蕭道成的世子蕭賾兼任南豫州刺史。
四月初一,順帝劉準進封齊公蕭道成的爵位為王,增加10個郡的封地。十五日,順帝以特殊的禮節對待齊王蕭道成,將齊國的世子稱作太子。
建元元年(479年)四月二十日,順帝劉準頒詔將帝位禪讓給齊王。當時司空兼太保的褚淵等人奉皇帝璽綬,率領百官來到蕭道成的齊宮,而蕭道成辭讓不受。百官又再三懇請,兼太史令、將作匠(掌管宮室修建之官)陳文建奏符命曰︰東漢歷經196年禪讓于魏;魏歷經46年禪讓于晉;晉歷156年而禪讓于宋;宋自永初元年到昇明三年,共60年。「六」是亢位。歷代都是六終六受,這就是天命。巧得是,後來蕭道成一朝共23年,如果牽強一點,也正好有個「六」字,即2*3得「六」。
因此,請蕭道成順應天時,膺符瑞稱帝。群臣一再懇求,「太祖(蕭道成)乃許焉。」經朝臣們商議,選定黃道吉日,蕭道成舉行了隆重的即位大典。
建元元年(479年)四月二十三日,蕭道成即皇帝位于建康南郊,設壇柴燎告天。正好在修改到這段文字時,看到《現代快報》2008年五月十四日的一篇題為「江寧疑現六朝南郊祭壇」的報道。報道說︰「江寧上坊青龍山像一條巨龍,橫臥在大地上,樹木郁蔥的趙家山和梅家山,一左一右,躺在青龍山的旁邊。考古專家說,從1500年前開始,趙家山一帶就被認為是風水寶地……他們發現六朝的南郊祭壇似乎就在這里!」報道還說︰「在疑似六朝祭壇邊,專家指著南方說,那時梅家山,當地村民傳說,那里是個娘娘墳,也有人說是公主墳。……」本篇按照史書上的說法,也多次提到「皇帝」在南郊祭祀後登基,蕭道成設壇柴燎告天,是否也就在此?蕭道成在群臣的擁戴下,登上皇帝的寶座。群臣山呼萬歲,一片俯拜之景,耳邊盡是歌功頌德之音。回到宮中,蕭道成改昇明三年為建元元年(479年),大赦天下。至此,齊朝正式建立,史稱南齊。
南齊高帝蕭道成將順帝奉為汝陰王,謝梵境降為汝陰王妃,優待尊崇汝陰王的禮典,完全效仿劉宋初年的做法。高帝在丹陽為順帝修築宮室,並設置兵力守衛。劉宋諸帝的神位都被遷移到汝陰廟中。
高帝向前任撫軍行參軍沛國人氏劉獻(相人,博通五經)詢問如何處理政務,劉獻回答說︰「政務就在《孝經》里面。大凡劉宋滅亡,陛下得國的原因,其中都包含著《孝經》闡述的道理。倘若陛下能夠將前車之鑒引以為誡,再加上待人寬和仁厚,即使國家已經垂危了,也可以安定下來;倘苦陛下重蹈覆轍,即使國家原來很安定,也一定會招致危亡。」高帝感嘆著說︰「儒士的話,真是可以用作萬代之寶啊!」
高帝又命令群臣各自進言朝政得失。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劉善明說︰「由于宋末年政令苛暴,終于招致民怨,導致叛亂。」給事黃門郎清河人氏崔祖思說︰「如果人們不肯求學,就不明白道理,這正是叛逆與禍亂所以產生的根由。」員外散騎郎劉思效進言說︰「宋自從大明年間以來,逐漸顯現出衰敗的跡象。雖然征收賦稅不斷增加,但是朝廷的庫存卻愈見貧乏。平民哀鳴不止,幾乎已經沒有生機。然而,貴族富戶以生活奢侈豪華相互炫耀,卻使山林湖澤間的百姓,甚至于不敢采摘他們的水草充饑。陛下應當完全刷新王者的政教,改正這一過失。」高帝對他們的議論和進言,表示稱贊,並給予了獎勵。同時下詔說︰「皇子、皇孫兩宮和諸王,一律不允許營建莊園別墅,霸佔山林湖泊。」五月初十,又下詔禁止將帥招募部曲(家兵、家丁)。
十一日,高帝封賞輔佐自己建立新朝的功臣,褚淵、王儉等人晉升爵位,增加封戶,各有等差。隱士廬江何點(何胤、何點兄弟是劉宋玄言名家何尚之的孫子,通儒學。何點曾著《齊書》譏刺淵、王儉背叛宋室)對人說︰「我已經把《齊書》撰寫完畢,有一段論贊是這樣說的︰‘褚淵既是世家大族,王儉也是國家的精英。他們連自己的舅父都背叛了,又哪里有功夫顧惜自己的國家!’」何點是何尚之的孫子;褚淵的母親是劉宋的始安公主,繼母是吳郡公主,自己又娶了巴西公主;王儉的母親是武康公主,自己又娶了陽羨公主。所以,何點才有這種說法。
十八日,有人騎馬經過汝陰王家門,衛士們便恐懼起來。有一個作亂的人跑進去殺死了已經禪位的小皇帝汝陰王劉準。卻以汝陰王病故上報,高帝對他不但沒有治罪,而且獎賞了他。
二十日,高帝殺害了劉宋宗室陰安公劉燮等人,對這些人家,無論老少,一律處死。前任豫州刺史劉澄之是劉遵考的兒子。由于他與褚淵交好,褚淵便替他再三講情說︰「劉澄之兄弟並不通曉軍事,況且他們與劉氏的宗支關系又很疏遠啦。」所以,只有劉遵考的家族得免于一死。
二十五日,高帝追尊亡父為宣皇帝,追尊亡母陳氏為考皇後。
六月十四日,高帝立皇太子蕭賾。立皇子蕭嶷為豫章王,蕭映為臨川王,蕭晃為長沙王,蕭曄為武陵王,蕭暠為安成王,蕭鏘為鄱陽王,蕭鑠為桂陽王,蕭鑒為廣陵王,皇孫蕭長懋為南郡王。
十五日,葬宋順帝于遂寧陵(今南京棲霞區新合村北)。十月,汝陰太妃王氏(王貞風)卒,謚曰宋恭皇後。
蕭道成即位後,覺得建康居民成份復雜,存在著許多奸惡的盜賊,高帝打算設置符信,編制軍民戶籍,以五人為伍,以便孝察。右僕射王儉進諫說︰「京城地區,各地人員匯集,如果一定要手執符信,事體既很煩瑣,在情理上說,就難以持久,這就是謝安所說的‘不這樣怎麼可以叫做京城’的意思了。」于是,高帝取消了原來的打算。
建元二年(480年),為了增加直接控制的戶口,提高賦稅收入,擴大徭役的負擔面。高帝下令擴大清理戶籍,專門設立校籍官,置令史,指派虞玩之主持黃籍的清查。以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戶籍為基準,重新制訂明確的法令整理戶籍。違法者應該自首悔過,如果執迷不悟,就一定要依照命令加以制裁。倘若謊報隱瞞,州縣官吏與違法者一同治罪。但校籍工作弊端百出,貧苦民眾常被誣為戶籍詐偽而「卻籍」(即經檢出的偽冒戶籍,取消戶口,罰充遠戍),同時也侵犯了庶族地主的利益。其實這項工作自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年)就開始了,至宋後廢帝元徽四年(476年),揚州九郡的黃籍上,被檢查出詐注戶籍的就有71000余戶。蕭齊政府只是繼續開展了這項工作而已,高帝死後不久,即因反對校籍而引發了唐宇之暴動。
直到永明八年(490年),齊武帝蕭賾才被迫停止校籍,並宣布「卻籍」無效,對「卻籍」而被發配戍邊的人民準許返歸故鄉,恢復宋末昇明(477—479年)以前戶籍所注的原狀。許多庶族地主和商人因而取得士族所具免賦役的特權。
由于各部落蠻人屢次制造叛亂,高帝決定從荊州與揚州兩地分出一部分另設巴州,以便鎮守。高帝任命三巴校尉**昭為巴州刺史,兼任巴東太守。這時,南齊境內擁有23個州,390個郡,1485個縣。
高帝在位期間,大戮宋之宗室,手段十分殘忍。據《南史-宋本紀下》記載︰「宋之王侯,無少長,皆出死矣。」即皆被高帝殺了。為什麼高帝要大肆殺戮劉宋宗室,道理很簡單,想想當年劉宋朝蒼梧王劉昱曾拿蕭道成肚臍作為箭靶練習射箭,如今蕭道成也當上了皇帝,一朝權在手,當報往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