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 第一冊 陳朝篇 故事選輯

作者 ︰ 肖堯

關于南朝陳的幾則故事選輯︰

南朝石刻都是南朝皇帝和王侯陵墓前的神道石刻,統稱六朝石刻。全部在江蘇省境,就目前所能見到的石刻共有33處。主要分布在南京附近(包括江寧、句容、丹陽三地)。尤以宋、齊、梁、陳四朝帝王陵墓前的石刻最為珍貴。目前,南朝陵墓前尚有石刻31處。屬于帝王的12處,王侯的19處。石刻體制巨大,造型優美,雕琢精致,是當時南方石雕藝術的代表作。石刻內容,有石獸、石柱和石碑。帝後和王侯墓前所列石刻略有差別。帝後墓前石獸均帶角,有雙角和單角之分,稱天祿(鹿)或麒麟;王侯墓的無角,稱闢邪。二者均有翼,應屬神獸。

麒麟,亦作「騏麟」,簡稱「麟」,古代傳說中的仁獸、瑞獸,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亦稱為聖獸王,據說還是神的坐騎。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麋身、牛尾、馬蹄(一說為「狼蹄」)、魚鱗皮、一角。

闢邪,又名天綠,也稱貔貅,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也是龍的第九子。它龍頭、馬身、麟角,貌似金蟾,外形似獅子,全身披鱗,甲形如麒麟。龍生九子,神通不一。傳說闢邪它有嘴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能騰雲駕霧,號令雷霆,有闢邪擋煞,鎮宅護院之威力。

石柱亦稱神道石柱,又稱標或碣,或稱華表和表。柱首為圓抑或蓮花座式,其上立一闢邪狀小獸;中為圓柱身,刻瓜稜直線形條文,柱身上部嵌一方形小神道碑,上書墓主人某某之神道,其下方石上刻怪獸,柱礎分兩層,上層刻有翼怪獸,口內含珠,下層為一方石,四面有浮雕,多為動物形象。石碑碑首為圓形,左右雙龍交纏,環綴于碑脊,碑身除刻寫文字外,側面均刻紋飾,分為8格。碑座為一龜跌。

破鏡重圓陳後主陳叔寶有一個妹妹叫陳貞,被封為樂昌公主,是當時有名的才女兼美女。成年後,下嫁太子舍人徐德言為妻。

當時楊堅已建立隋朝,隨時有可能南下滅陳。公主恐國破後夫妻兩人不能相保,因破一銅鏡,各執其半。公主對舍人說︰「萬一我倆失散,以每年正月十五在市上叫賣半面銅鏡為約,如果我還活著,我會在這天來找你。」

不久,隋朝滅了南陳,樂昌公主被俘至隋都長安。隋文帝楊堅將樂昌公主賜給了越公楊素,成為他的寵姬。每到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樂昌公主便私下命老僕拿著半塊銅鏡沿街叫賣,希望能找到徐德言。徐德言雖然顛沛流離,但始終揣著半面鏡子,每到正月十五便到街市上尋找妻子。光陰荏苒,幾年後又逢正月十五這天,徐德言來到街市上,看到有人正在叫賣半面鏡子,徐德言拿出自己保存的半面鏡子,兩下一合,果然是一對,這才知道妻子已淪為楊素的愛妾,于是便在鏡面上寫了一首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樂昌公主看到這首詩後,已知徐德言也在找她,心中無限悲痛,整天以淚洗面。楊素見狀,覺得非常奇怪,便向樂昌公主詢問緣故。樂昌公主將情事據實以告,楊素深為感動,就派人召見徐德言,在府上設宴款待,慶賀他們夫妻破鏡重圓,並將公主還給了徐德言。後人常用「破鏡重圓」來比喻夫妻離散或分手後重新和好。但是對「將公主還給了徐德言」一事,導游保留意見,他認為基本不可能。

景陽宮井景陽宮井又名「辱井」,亦稱「胭脂井」。隋朝大軍南下,渡過長江,攻陷建康直入朱雀門,陳朝的大臣皆跑了。後主帶著一張麗華、孔貴嬪3人並作一束,躲入井中。隋兵將3人從井里提上來時,張麗華的胭脂蹭在井口,至今看去仍有一抹淺紅,于是稱此為「胭脂井」。後人有詩諷刺曰︰擒虎戈矛滿六宮,春花無樹不秋風;倉皇益見多情處,同穴甘心赴井中。據說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雞鳴寺的山坡下。

文帝楊堅隋文帝楊堅(541—604年),弘農華陰(今陜西華陰)人(一說,楊堅是胡化漢人,小字那羅延,鮮卑姓氏為普六茹)。是西魏隨國公、北周柱國、大司空楊忠之子,自稱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隋朝開國皇帝。

隋朝的李德林在《天命論》中說隋文帝︰「帝體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龍自通,天角洪大,雙上權骨,彎回抱目,口如四字,聲若釧鼓,手內有王文,乃受九錫。昊天成命,于是乎在。顧盼閑雅,望之如神,氣調精靈,括囊宇宙,威範也可敬,慈愛也可親,早任公卿,聲望自重。」初唐的李延壽在《北史》中贊美隋文帝,「皇考美須髯,身長7尺8寸(按照一尺合今24.2cm計算約為1.88米),狀貌瑰偉,武藝絕倫;識量深重,有將率之略。」

楊堅父親楊忠是西魏12大將軍之一,封為隋國公。楊忠死後,楊堅襲父爵,女兒為周宣帝宇文(y n)的皇後。580年,宣帝崩,年僅8歲的靜帝宇文闡即位,由外祖父楊堅輔政,不幾個月楊堅就進爵為王,劃20郡為隋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備九錫之禮,加印紱、遠游冠」位在諸王之上。

開皇元年(581年)二月,楊堅逼外孫禪讓,他也來一番假惺惺後即皇帝位,建立隋朝,是為隋文帝。封靜帝為介公,宇文氏宗族被殺戮殆盡。不久「隋主潛害周靜帝而為之舉哀,葬于恭陵」(見《通鑒.隋紀九》。唐太宗李世民在《貞觀政要》中曾批評隋文帝是「欺孤兒寡母以得天下」。

開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同年琉球群島歸降隋朝。隋文帝精心治理,隋朝迅速強大繁榮起來。他不僅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還使隋朝成為政權穩固,社會安定,戶口銳長,墾田速增,積蓄充盈,文化發展,甲兵強銳,威動殊俗的強盛國家。後人一般將隋文帝的大治譽為「開皇之治」。

隋文帝登基後,對政治制度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確立三省六部制,加強了中央集權;簡化地方官制,改變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局面;修訂「開皇律」,對前代81條死罪、150條流罪、千余條徒、杖等酷刑以及滅族等都一概廢止;領均田令,繼續實行均田制;設置糧倉,官倉養軍公人員,義倉賑濟災民。

隋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黃袍加身的皇帝,《讀通鑒論》︰「開皇元年,隋主服黃,定黃為上服之尊,建為永制。」自隋文帝開始穿黃袍以後,從此中國歷代皇帝都穿黃色的衣服了。

隋文帝在位24年,被次子楊廣謀殺,終年64歲,葬于泰陵(今天陝西省縣西南20里)。

煬帝楊廣隋煬帝楊廣(569—618年),又名楊英,小字阿摩,隋文帝次子,他殺死文帝及兄長楊勇後繼位。在位14年,被部下宇文化及等發動兵變縊殺,終年50歲,葬于今江蘇省揚州市西北15里的雷塘側。

開皇元年(581年),楊廣被封為晉王,在南下滅陳和抵御北方突厥的過程中,他立有大功,並籠絡了一批人才,一心要取代兄長楊勇的太子地位。楊勇由于生活奢侈,漸漸失去了隋文帝的歡心。楊廣就迎合文帝的心意假裝生活儉樸,不好聲色的樣子。每當文帝到他府中,他就把濃裝艷抹的漂亮姬妾藏進里屋,只安排幾個又老又丑的婦人,穿著粗布衣服,在左右侍侯,又故意將樂器的弘弄斷,使樂器上布滿灰塵,放在顯眼的位置。文帝見了以為楊廣象自己一樣儉樸,十分滿意。

仁壽四年(604年)七月,文帝病重臥床,楊廣繼位心切,急忙寫信給楊素,請教怎樣處理文帝的後事。不料送信人誤將楊素的回信送到文帝手中。文帝讀後大怒,馬上宣召楊廣入宮,要當面責問他。此時,宣華夫人衣衫不整地跑進來,哭訴楊廣乘她換衣時調戲她,使文帝更醒悟到受了楊廣的蒙騙,拍床大罵︰「這個畜生如此無禮,怎能擔當治國的大任。」急忙命在旁的大臣柳述、元岩草擬詔書,廢黜楊廣,重立楊勇為太子。楊廣得到安插在文帝周圍的爪牙的密報,忙與大臣楊素商量後,帶兵包圍了皇宮,謀殺了文帝,當時就有「斧光燭影」之說。楊廣又派人假傳文帝遺囑,要楊勇自盡,楊勇還沒有作出回答,派去的人就將楊勇拖出殺死,就這樣,楊廣以弒父殺兄的手段奪取了皇位。史稱煬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大業」。

楊廣被稱作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暴君之一。在位期間,曾征調100多萬民工,歷時6年,修建了一條東北起自涿郡(今河北省涿縣),東南到蘇杭,全長4000多里的大運河。河的兩旁開闢大道,道旁種上榆樹和柳樹,岸邊每隔兩個驛站設置一座供楊廣休息的行宮。自洛陽到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共設置了40多座行宮。開鑿大運河,共用了約1億5千萬個人工,平均當時每戶百姓要出近20個人工。又征調了100多萬人,限期20天,修築長城。還先後3次發動了對高麗(今韓國、朝鮮)的戰爭。

南朝江總江總(519—594年),字總持,南朝陳詩人。祖籍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他出身高門,早年即以文學才能被梁武帝賞識,官至太常卿。侯景之亂後,他避難會稽,又轉到廣州,至陳文帝天嘉四年(563年)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書侍郎。陳後主時,僕射江總,雖掛名宰輔,實則一個老公子,60多歲的人,花白胡子一大把,不親政務,天天與都官尚書孔範等十余名文士于後宮侍宴,「無復尊卑之序」,插科打諢,嘻笑飲酒,時人謂這些人為「狎客」。孔範更會趨炎附勢,與孔貴嬪結為「兄妹」,陳後主反而成了這位臣下的「妹夫」。陳後主每舉辦酒宴,就使諸位妃、嬪和江總等狎客一起賦詩,互相贈答,然後挑選其中特別艷麗的詩作,譜上新曲,再挑選宮女千余人練習歌唱,分部演出。其歌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大都是贊美諸位妃、嬪的美麗容貌。君臣飲酒酣歌,從夜晚到清晨,以為常事。「由是國政日頹,綱紀不立」(《陳書-江總傳》)。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江總入隋為上開府,後放回江南。開皇十四年,卒于江都(今江蘇揚州江都),時年75歲。

江總是陳朝亡國宰相,後宮「狎客」,宮體艷詩的代表詩人之一。今存詩百首,《閨怨篇》開唐人七言排律之體。《陳書-江總傳》載有集30卷。但今存明代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所輯《江令君集》僅1卷。現錄幾首以饗讀者。

閨怨篇:「寂寂青樓大道邊,紛紛白雪倚窗前。池上鴛鴦不獨自,帳中蘇合還空然。屏風有意障月明,燈火無情照獨眠。遼西水凍春應少,薊北鴻來路幾千。願君關中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時妍。」

秋日登廣州城南樓詩︰「秋城韻晚笛,危榭引清風。遠氣疑埋劍,驚禽似避弓。海樹一邊出,山雲四面通。野火初煙細,新月半輪空。塞外離群客,顏鬢早如蓬。徒懷建鄴水,復想洛陽宮。不及孤飛鴈(zh o),獨在上林中。」

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長相思二首︰「長相思,久離別。征夫去遠芳音滅。湘水深,隴頭咽。紅羅斗帳里,綠綺清弦絕。逶迤百尺樓,愁思三秋結。」

「長相思,久別離,春風送燕入檐窺。暗開脂粉弄花枝,紅樓千愁色,玉箸兩行垂。心心不相照,望望何由知。」

游攝山棲霞寺詩︰小序,禎明元年太歲丁未四月十九日癸亥。入攝山展慧布法師。憶謝靈運集還故山入石壁中

尋曇隆道人有詩一首十一韻。今此拙作。仍學康樂之體︰「霂時雨霽。清和孟夏肇。棲宿綠野中。登頓丹霞杪。敬仰高人德。抗志塵物表。三空豁已悟。萬有一何小。始從情所寄。冥期諒不少。荷衣步林泉。麥氣涼昏曉。乘風面泠泠。候月臨皎皎。煙崖古石。雲路排征鳥。披徑憐森沉。攀條惜杳裊。平生忘是非。朽謝豈矜矯。五淨自此涉。六塵庶無擾。」

南朝陳的滅亡,標志著建康(今南京)作為漢末三國以來「六代名都」,即從孫權建都(229—280年,約52年)開始,歷經東晉(317—420年,約104年)、南朝宋(420—479年,約60年)、齊(479—502年,約24年)、梁(502—557年,約56年)、陳(557—589年,約33年),總共歷時約360年,其中建都時間近330年。此後,中國進入了大一統的隋唐盛世。

走出南朝的這座古堡,我們已經走完了「六朝」,回頭看看身後的六座古堡,竟是那樣的滄桑,那樣的血腥、那樣的慘淡、那樣的淒涼。但是建康(今南京)的建都歷史還沒有就此結束,接下來還有︰南唐、大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4個朝代。

導游說南朝陳朝滅亡(589年)後,到下一個朝代南唐(937年)在南京建立,中間的跨度約348年。在這期間,先後經過了隋、唐和五代十國中的吳國。

隋朝(581—618年,約37年)。581年,隋文帝楊堅(581—604年)攻陷建康俘獲了陳後主,以長安為首都、以洛陽為陪都,建立了隋朝。他派遣鎮守揚州的晉王楊廣,即後來的隋煬帝(569—618年),到南京拆城牆、燒浮航(即浮橋),徹底蕩平、毀滅建康(今南京)的全部城池、宮殿及勝跡,將一切重要設施夷為平地,改為耕田,以防他人佔領建康後稱帝和自己對抗。南京城遭到了歷史上第一次最嚴重的全面毀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最新章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文閱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