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明盛贊後周世宗聲威德行和軍隊強盛,規勸南唐主李璟割讓長江以北之地,李璟不高興。太傅兼中書令楚公宋齊丘則認為割讓土地無濟于事,李德明為人輕浮,經常言過其實,國中之人也不相信他的話。樞密使陳覺、副使李徵古素來憎惡李德明和孫晟,趁勢對李璟說︰「李德明出賣國家求取私利。」李璟勃然大怒,將李德明在街市斬首。
四月,南唐齊王李景達領兵20000從瓜步(今南京**)渡過長江,距離**20余里,設置柵欄不再前進。後周眾將領想出擊,趙匡胤說︰「他們設置柵欄固守,是怕我們啊。如今我們部眾不滿2000,倘若前往攻擊,他們就看出我們人數的多少了;不如等待他們來而出擊,必定可打敗他們了。」過了幾天,南唐出兵趕赴**,趙匡胤奮勇出擊,大敗敵軍,殺死抓獲近5000人,余下部眾還有1萬多,逃奔渡江,爭船淹死的很多,于是南唐的精銳部隊喪失殆盡。
這一年,南唐主李璟又派後部郎中陳處堯攜帶厚禮渡海到契丹乞求出兵,契丹不肯為南唐出兵。因而留下陳處堯不送還。陳處堯最終死在契丹。
保大十五年、顯德四年(957年)二月十七日,世宗從大梁出發。在這之前後周與南唐交戰,南唐水軍精銳敏捷,後周無法同它抗衡,世宗經常以此為恨。從壽春返回後,在大梁城西汴水岸邊制造戰艦數百艘,命令南唐投降士卒教北方兵水戰,幾個月以後,後周水軍縱橫江湖,出沒水中,差不多勝過南唐水軍。到這時,命令右驍衛大將軍王環率領水軍數千人從閔河沿潁水進淮水,南唐軍隊看見大為震驚。
李璟擬議親自督率眾將抵抗後周,中書舍人喬匡舜上書懇切勸諫,李璟認為動搖軍心,流放撫州。李璟問神衛統軍朱匡業、劉存忠防御策略,朱匡業背誦羅隱的詩道︰「時機到來天地都同力助,氣運離去英雄也身不由己。」劉存忠認為朱匡業的話很對。李璟發怒,貶謫朱匡業為撫州副使,將劉存忠流放到饒州。不久他自己也居然不敢出行。
第三次南征。這一年,十月十九日,世宗從京師大梁(今河南開封)出發。十一月初四,到達鎮淮軍,當夜五更,渡過淮水。初五,到達濠州(今安徽鳳陽)城西。濠州東北十八里有個灘,南唐人在灘上設置柵欄,四周環水據以固守,認為後周軍隊必定無法渡河。初六,世宗親自攻打,命令內殿直康保裔率領全副武裝士兵數百人,乘著駱駝涉水,趙匡胤率領騎兵隨後,于是拔取。
李重進攻破濠州南關城。十一日,世宗親自進攻濠州,王審琦攻取了南唐軍水寨。南唐軍隊在城北面聚集數百條戰船,又在淮水中豎起大木頭來阻攔後周軍隊。世宗命令水軍進攻,拔掉大木頭,燒毀戰船70多艘,斬首2000多級,又攻破羊馬城(古代城邑建築中特有的軍防設施),城中震動恐慌。十四日夜晚,南唐濠州團練使郭廷謂上表給後周世宗說︰「臣下家在江南,如今倘若馬上投降,恐怕被唐人誅滅全族,請求先派遣使者到金陵請命,然後出城投降。」世宗答應了他。十九日,世宗听說南唐有數百艘戰船在渙水(今澮河)東面,準備救援濠州,便親自領兵夜晚派出水軍、陸軍進攻。二十一日,在洞口大敗南唐軍隊,斬首5000余級,投降士兵2000多人,後周軍隊乘勢擊鼓向東行進,所到之處都被攻克。二十三日,到達泗州城下,趙匡胤先攻城南,乘勢焚燒城門,攻破水寨和月城。世宗住在月城樓上,監督將士攻打泗州城。
十二月初三,南唐泗州守將範再遇率城投降,後周任命範再遇為宿州團練使。世宗親自到達泗州城下,下令軍中割草打柴的人不得侵犯農民田地,農民都感激喜悅,爭相獻送糧草。
初六,世宗親自率領警衛部隊從淮水北岸挺進,命令宋太祖皇帝率領步兵、騎兵從淮水南岸挺進,眾將率領水軍從淮水中流挺進,共同追擊南唐軍隊。當時淮水之濱長久沒有行人,蘆葦茂密如織,到處沼澤溝坑,士兵憑借勝利的氣勢跋涉泥濘爭相前進,都忘卻了勞累。初八,追上南唐軍隊,邊打邊進,金鼓的聲音傳到周圍數十里。初九,到達楚州(今江蘇淮安)西北,大敗南唐軍。南唐軍隊有沿淮水向東而下的,世宗親自追趕,趙匡胤擔任前鋒,出行60里,擒獲南唐保義節度使、濠、泗、楚、海都應援使陳承昭而返歸。所繳獲的戰船除去燒毀沉沒之外共得300多艘,士兵斬殺淹死之外共俘7000多人,南唐人在淮水上的戰艦,全在這場戰斗中殲滅了。
保大十六年、顯德五年(958年)正月,南唐改年號為中興。
後周世宗打算率領戰艦從淮水進入長江,但受到北神堰(位于今淮安市淮城鎮新城村)阻擋,沒法渡過,就打算開鑿楚州西北的鸛水來通淮水、長江的河道。派遣使者巡視,回來說地形條件不便利,預計費工很多。世宗親自前往視察,口授工程規劃,征發楚州民夫疏通河道,十天便完成,化費工日很少,數百艘巨大戰艦都直接到達長江。南唐人大為驚訝,認為神奇。二月初六,後周世宗從楚州出發,十五日,到達揚州。
三月初六,南唐實行大赦,改年號為交泰。南唐皇太弟李景遂前後共10次上表請求辭去繼承人地位,並且說︰「如今國家危難不能匡扶,請求出宮就任一方藩鎮。燕王李弘冀是嫡長子又有軍功,應該當繼承人,謹奏奉上皇太弟的寶冊。」李璟于是封李景遂為晉王,加官天策上將軍、江南西道兵馬元帥、洪州大都督、太尉、尚書令。立李弘冀為皇太子,參預決定各種政務。
李璟聞知周世宗在長江岸畔,恐怕就要渡江南下,又恥于貶降帝號改稱藩臣,于是派遣兵部侍郎陳覺奉持表章,請求傳位給太子李弘冀,讓他听從後周的命令。當時淮南只有廬州(今合肥)、舒州(今安徽潛山)、蘄州(湖北蘄州)、黃州(湖北黃岡)沒有攻下。
十五日,陳覺到達迎鑾鎮(今江蘇儀征),看到後周軍隊的強盛,向世宗稟報,請求派人渡過長江拿取表章,進獻4州土地,劃江為界,來要求休戰,言辭旨意非常悲哀。世宗說︰「朕興師出兵本只為取得江北之地,你的君主能夠率國歸附,朕還要求什麼呢!」陳覺叩拜道謝而退下。十六日,陳覺請求派遣他的屬官閣門承旨劉承遇前往金陵,世宗賜給南唐主書信,說︰「皇帝恭問江南國主」,安慰接納他。
李璟再派劉承遇奉送表章求和。自稱南唐國主,請求獻出長江北面廬、舒、蘄、黃等4州,每年獻送貢品10萬。于是長江以北全部平定,後周得到14個州、60個縣。並付犒軍銀10萬兩、絹10萬匹、錢10萬貫、茶50萬斤、米麥20萬石。規定今後歲輸貢物10萬。後周長達兩年5個月的南征,迫使南唐與後周「劃江而治」(不知當年,國共談判時所提到的「劃江而治」,是否就源出于此)。
十九日,世宗賜給李璟書信,告以︰「沿長江各支軍隊和在兩浙、湖南、荊南的軍隊都當撤回,其中廬州、蘄州、黃州三路軍隊,也下令把軍隊收回到近郊以外。等到3州城中將吏士兵及其家屬上路南歸以後,可以派人召喚我軍將校並將城市都邑交付給他們。長江的船只有需要來往的,一並讓他們到北岸來拉走。」二十日,陳覺告辭上路,世宗又賜給李璟書信,告訴他不必把君位傳給兒子。
二十五日,李璟派遣馮延巳貢獻銀、絹、錢、茶、谷總共百萬以犒勞軍隊。
三月初六,南唐實行大赦,又改年號為交泰。五月,李璟為避後周世宗祖先(郭璟)名諱,改名為景。下令取消帝號,只稱國主,所有原來的天子儀仗規制都有所降低貶損,取消交泰年號,改用後周年號歷法,並向太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