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 第二冊 明朝篇 故事選輯

作者 ︰ 肖堯

月餅起義相傳,中秋節吃月餅始于朱元璋,元代末年,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夜起義。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大將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直到今天,月餅上面還常見貼有一張小四方白紙,只是沒了起義的字樣,因為元朝已經被推翻了。

第一賢後馬秀英(1332—1382年),皖北宿州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皇後,人稱馬娘娘。在以三寸金蓮為美為貴、婦女皆纏足的元代,馬秀英堅不裹腳,故被人稱為「馬大腳」、大腳馬娘娘。

馬秀英12歲時為其父好友紅巾軍首領郭子興收養,21歲時嫁給朱元璋,與其共同度過15年患難與共的征戰生涯。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立國號為大明,建元洪武,冊立馬秀英為皇後。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馬皇後在南京病故,終年51歲。死後被謚為孝慈高皇後,葬于鐘山之陽,即朱元璋死後合葬的明孝陵。

馬皇後是一位極具反叛精神的平凡女子。她生于亂世,有膽有識,全力幫助朱元璋成就大業,5次救朱元璋死里逃生。做了皇後,始終不忘民間勞苦,不改勤儉本色,不變平民心態,時常用自己的言行規勸、影響朱元璋。她對後世影響很大,明、清諸後乃至命婦、民婦皆以其為楷模,故有第一賢後的美譽。

在南京下關的繡球公園里,至今還流傳一個關于大腳馬娘娘的美麗傳說。當年朱元璋南征北戰打江山,馬娘娘,因為盼夫出征歸來,每天站在繡球山上觀望,後來才發現她站立的石頭上,竟然留下一個深深的大腳印。據說這個腳印里的水,無論旱澇都不會枯竭。

如今,有關部門在腳印的邊上,修建了一座馬娘娘的雕像,更增添這個景點的意趣。

江南巨富沈萬山,字仲榮,原籍吳縣,後定居在金陵。是元末明初「江南第一富家」,有江南巨富之稱。沈萬山究竟富到什麼地步呢?據說有三個事例可見一斑︰第一,築南京都城三分之一,並將聚寶盆埋在中華門城堡下,所以中華門又稱「聚寶門」;第二,用歐羅巴(法國)的紅葡萄酒、日本的馬骨駱(金槍魚)、特番里國的甜瓜宴請朱皇帝,還請來波斯國的舞女為皇上助興,在那個年代是絕無僅有的;第三,向朝廷獻白金2千錠,黃金2百斤,建南京廊廡1654楹,酒樓4座等。另外,沈萬山在周莊、蘇州、南京、雲南都留有足跡和財產。但後來,沈萬三被朱元璋發配充軍,在雲南度過了他的余生。

百貓石坊據說,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又叫「石貓坊」。位于南京秦淮區彩霞街南端西側,西接渡船口。後改稱玉帶巷,1995年並入玉帶園居民區。明朝水師名將虢國公俞通海曾居于此。因為自朱元璋當了皇帝後,十分迷信「風水」,派人到全國各地查看,凡地名跟皇帝「犯沖」的,都要改掉;凡地勢像龍的,都要鑿斷。一天,有個看風水的術士,進宮向朱元璋稟告︰「俞家出現王氣,魚(俞)入海(通海)成龍」。朱元璋非常吃驚,于是找軍師劉伯溫商量了一條妙計,借俞通海生辰時贈其一座漢白玉雕刻百貓圖案的石牌坊,取貓克魚之意。牌坊高3.6米,寬10米,從基石到頂部分6截疊加而成,下部有4根粗壯的柱子向上逐層加高,整體看上去像一座整石雕刻。牌坊雕刻了100只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貓,特別是柱子下部前後各有一個高1米左右的類似獅子的貓,形象生動逼真。

留著看門古代皇帝登基之後,便開始選址修建陵墓。朱元璋也不例外。他選陵址的辦法也頗有新意。他登基後,曾向劉基、徐達、常遇春、湯和征詢陵址的意見,並約定時間召集這四人磋商,連朱元璋共五人,各自先用紙條將陵址寫好,屆時拿出來一對,結果竟不約而同都寫下了「獨龍阜」,于是就定了下來。這里面是不是有貓膩,目前尚未考證,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獨龍阜」作為帝王陵址,絕對是一塊風水寶地。在建墓拆遷時有人稟報太祖說,陵址上還有東吳大帝孫權之墓,是否要拆,請太祖定奪。太祖道︰孫權也是一條好漢,就留著給我看門吧。

明城之固1368年朱元璋趕走蒙古人,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朱元璋采取了各種辦法來鞏固明王朝。1366年,也就是稱帝前兩年,就開始修築城牆,營建皇宮。一直到1386年,朱元璋用21年時間,修建了南京城。他不惜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城郭,把朝廷圍護得固若金湯。明代的南京城,可稱為世界古代第一大磚石城「高堅甲天下」,其外郭城周長60公里,18個城門。內城周長33.7公里(巴黎城長29.5公里),城牆平均高14—21米,基寬14米。開13座城門。以聚寶門(今中華門)最大。明城牆雖經600多年風雨侵蝕,又幾經戰火,多處遭到毀損。2004年經部分修復和原保存的明城牆總長度約23.743公里。相傳明太祖造好了京城,登上紫金山觀察京城形勢。當時只有15歲的朱棣指著山下皇宮(南京明故宮)說:「紫金山架大炮,炮炮打中紫禁城。」後來,朱元璋于1390年又下令再造一道外郭城。但是任憑內城外廓多麼堅固,依然沒有擋住燕王朱棣攻城篡位的行徑。

明臣墓葬南京近郊的明初功臣墓,主要分布在太平門外的鐘山北麓,以及中華門外雨花台到牛首山一帶。位于鐘山北麓的明初功臣墓,其級別都較高,據說是為了讓這些功臣在死後仍能繼續護衛朱元璋的明孝陵。按照南京地方志的記載,鐘山北麓應有功臣墓12座。在20世紀30年代,曾有學者調查過鐘山北麓的明初功臣墓,當時尚可看到9座墓前有神道石刻的遺跡。其中能確定墓主的有5座,就是中山王徐達墓、開平王常遇春墓、歧陽王李文忠墓、江國公吳良墓和海國公吳禎墓。解放後因建設工程需要,發掘了吳良墓,又新發現了吳禎之子靖海侯吳忠墓,兩墓均系用城磚砌成的前後室券頂墓,皆出有墓志。吳良墓隨葬有象牙笏板、玉帶飾、銅器等,吳忠墓隨葬有玉帶、金飾、陶器和銅、錫質的明器等。這兩座墓和吳禎墓(吳禎為吳良之弟)同葬一地,距離大平門約1公里左右。其中吳良和吳禎墓前均有神道石刻一組,包括石人、石馬、石羊、石虎各一對,另有石龜趺二,但神道碑已無存。

徐達之墓位于南京市鐘山風景區板倉附近,是明朝諸功臣墓中保存較好的。徐達墓坐北朝南,面對鐘山,墓前石馬、石羊、石虎、武士、文臣各1對。其中最為稱奇的,是洪武十九年(1386年)立的「御制中山神道碑」。碑通高8.95米,寬2.2米,厚0.7米,下承龜趺,皇皇巨制,蔚為壯觀,比明孝陵四方城的「神功聖德碑」還高出0.11米,它是明代功臣墓中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塊神道碑。碑文為明太祖朱元璋親自撰寫,共約2100余字,記載了徐達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功績。而碑文標有句讀,實屬罕見。究其來歷,一般認為是其碑文由臣下代筆,怕粗通文墨的朱元璋讀來不便,加上圓圈斷句,交付工匠鐫刻時,因是皇帝「御制」,只得依樣畫葫蘆,故留下了標有句讀的碑文。墓冢前有其後人所立石碑,上刻「明魏國公追封中山王謚武寧、夫人謝氏之墓」。

徐達(1332—1385年),字天德,濠洲(今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元勛。早年隨朱元璋起義,屢建戰功。1364年,朱元璋在應天府(南京)稱吳王,封徐達為左丞相,並為大將軍率兵征戰。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大明,以應天府為都城,徐達因功勛卓著被封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光祿大夫、太傅、中書右丞相,並封為魏國公。相傳朱元璋曾賞給徐達一幅對聯︰「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徐達病逝後,被追封為中山王,謚武寧,賜葬鐘山之陰,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一。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在徐達墓的東西兩側原為徐達家族墓葬。1965年至1983年,為配合當時南京天文儀器廠基本建設,南京市博物館先後對徐達家族墓進行了發掘清理,共清理墓葬11座。其中徐達第三子、長孫、五世孫墓出土有墓志,同時出土了大量珍貴隨葬品,為研究明朝的文化提供了寶貴實物資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最新章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文閱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