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珍藏的《**語錄》
錦書軒讓你愛上文字的香氣。
小說的主人公張義是個中學教師,他喜歡寫日記,有時心血來潮就寫首詩。從1966年秋,中國出現了十年的特殊時期。特別是頭兩年,「紅衛兵」運動風起雲涌,學生不上課了,張義開始挨斗,罰勞動改造;後來,又懷疑他針刺自己《毛選》上的主席像,捆綁他進黑屋子,蹲了十八天。幾個月後又叫他蹲「牛棚。」在這種特殊情況下,他還想寫詩,又想長期保存,只有寫在他的語錄本的空白處。終于,解放軍同志發現了這本「語錄」,解放了張義。所以,這是一本「非同尋常」的**語錄。
您想知道張義為什麼挨斗嗎?想知道這些詩的內容嗎?想知道這些詩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嗎?請讀這本激濁揚清的歷史小說吧!弘揚人間正氣,歌頌真善美是這本小說的主旋律。
前言
我懷著感恩的心情寫完了這篇小說。
我開始動筆時,書中有的人已經作古。他們有的是身為**員的好領導,有的是和我一起辦公、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的好同志,有的是勤勞、善良、正直的農民,我懷念他們,他們是我學習的楷模。寫的時候我多次熱淚盈眶。我深深體會到天地有正氣。人世間的真、善、美,凝聚成了如日月經天、山河行地的浩然正氣。我雖然文筆欠佳,也要傾吐衷曲,寫出新的正氣歌。
第一章表忠心步行長征樂吃苦晝夜兼程
一九六六年秋,祖國的心髒—北京,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事。
「偉大領袖**身穿綠軍裝接見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衛兵啦!」
青年學生們熱血沸騰了!他們笑著、跳著,把這激動人心的消息喊得響徹雲霄。
「能見到偉大領袖**,是一生最大的幸福!」——青年學生們發出了共同的心聲。于是,他們爭先恐後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奔向北京。
「**接見紅衛兵已經七次啦,我門趕快去吧!」
一個曠野中的只有三個班的農業中學的學生躁動起來了,他們在校院內,教室里,不停地這樣呼喊著。
這時候,學校的臨時負責人辛良和團支書孟顯榮,就趕快到離學校只二里路的洋樓公社大院去請示。公社副書記許為民表示熱烈支持。他們二人,就挑選了三十個學生坐火車去了。緊接著辛良的好友莊夢達組成了二十五人的「長征隊」也去了。但是,他途徑濟南時,因為吃不得行路的苦,改坐了火車。那時候是「革命大串聯,坐火車不花錢。」這個向**表示忠心的長征隊從北京回來後,有些隊員得意洋洋地談他們怎樣一路步行到濟南︰每到一個飯店,都是先列好隊,領隊的喊一聲「最高指示」,接著全體隊員一齊振臂高呼︰「還要什麼糧票!」就蜂擁而入。痛痛快快地吃飽後,打一張借條,就揚長而去。
時年三十二歲早就無限崇拜**的張義,多麼想到首都去啊!「我也要去北京!」他自言自語,同時揮起了右手。「我也要去!」一個響亮的聲音,從他的背後傳來。他急轉身緊緊握住體育老師馮健身的手說︰「好!」
一會兒,就聚攏了孫華普等十八個同學,于是,二十個人的長征隊組織起來了。
辛良動身前把學校的印章交給了一名叫範懷度的語文教師。(他是原校長許為民的「秘書」)張義他門出發前一天叫範開證明信,範不同意,當即向許為民回報。許說︰「這是不能制止的。」他轉身對身旁的公社副主任倪貴田說︰「老倪,麻煩你到農中去一趟吧。」倪主任來了,滿面春風地跟張馮談話,叮嚀說︰「孩子小,沒見過世面,千萬要注意安全。」
張、馮二人和同學們戴上了紅袖章,打起背包出發了。紅旗飄揚,個個精神抖擻,一路歡歌笑語,誰也不說一聲累。半個月步行一千五百里。最後一天的傍晚,听說**明天要接見紅衛兵,兩個老師就領著學生疾奔火車站,但是沒有趕上。于是他們拼搏了,整整走了一夜,太陽剛剛露紅時,就到達了北京。
解放軍快步過來給他們拿背包,同時十分惋惜地說︰「**昨天接見了紅衛兵,你們只差一天。」
張義呆了,同學們眼淚汪汪。
「大家不要難過,等下一次吧!」解放軍同志安慰大家。
第二天,軍訓的生活開始了,緊張嚴肅,群情振奮。五天後,忽然停止軍訓了,大家的情緒開始低落。又過了兩天,一位解放軍同志說︰「**不再接見紅衛兵啦.」
頓時師生眼淚奪眶而出。
幾秒鐘後,這位解放軍同志接著說︰「老師們!同學們!大家都有一顆忠于**的紅心,所以才有鋼鐵般的意志,不怕吃苦,一步一步來到首都。大家都是好樣的,不愧「紅衛兵」的光榮稱號!請擦干眼淚,振作起來,現在我們就整隊出發,到**廣場去。以後還要去參觀「軍事博物館」,看藝術性很高的泥塑「收租院」,還要到各個大學去看!這是同學們的優待券,可以在全北京城免費坐車。」
張義和同學們在北京過了二十多天。離別首都的前一天,他買了一套手寫體的**詩詞。在坐火車返校途中,張義在《**語錄》本的扉頁上寫了下面的話︰
**啊,**,
我是多麼地想見您!
披星戴月長征路,
跋山涉水樂吃苦。
未見尊顏終生憾,
屢到中南海邊站。
徘徊留戀不願離,
紅太陽升起心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