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三卷 親總貔貅談笑看 第十章 郭廷謂

作者 ︰ 康保裔

大周顯德四年十一月十一,也就是南唐保大十五年十一月十一,南唐濠州團練使郭廷謂盔甲披帶整齊,正佇立在濠州西門城樓上,眉頭緊鎖地遙望著前方的周軍陣勢,緊隨在他身後的親弟濠州馬步都指揮使郭廷贊也是全副武裝,面上憂形于色。

自從周軍涉淮水南侵以來,兩軍交兵斷斷續續已經有兩年時間了,南唐總體上就是喪師失地,唐軍鮮有勝績。除了已經投降周軍的前北面招討使朱元,郭廷謂的戰績已經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了,已故右武衛將軍柴克宏的勝利雖然更顯輝煌,卻只是對吳越軍的。

周軍初來的時候,諸州縣望風披靡,在其兵鋒下能夠穩守城池的,也就是壽州的劉仁瞻和濠州的黃仁謙而已,而當時為黃仁謙出謀劃策並且堅定其守城信心的,正是時任濠州監軍的郭廷謂。

在江淮雨季來臨,周主第一次回師以後,唐軍開始大舉反攻,反攻中除了朱元屢克州縣直抵壽州城東的紫金山以外,也就屬濠州駐軍的戰績出色了。輕舟奇襲渦口浮橋,敗周將張從恩、焦繼勛,焚毀浮橋和周軍在南岸的倉庫積儲;征募訓練鄉兵並且率領鄉兵依山餃枚直取退保定遠的周將武行德、周務勍,讓武行德僅以身免,這些都是郭廷謂主導和親領部眾做到的,郭廷謂也因此升為滁州刺史、上淮巡檢應援兵馬都監。

紫金山之戰唐軍一敗涂地,朱元含憤投降周主在前,到了唐軍大潰之際投降被俘的大將更是不計其數,其中唯有郭廷謂得以全軍退保濠州,周軍追不能及。紫金山敗訊傳到濠州,駐扎于此的諸道兵馬元帥、齊王李景達和監軍使陳覺倉皇逃回金陵,濠州守將黃仁謙也打算隨大流棄城而走,又是全賴郭廷謂阻止,並且立即組織起有效防御,濠州這才沒有隨著壽州的陷落而丟失。

郭廷謂再次因功升官,被實授為濠州團練使以後,濠州的軍事全權就此歸郭廷謂所有,于是他又在濠州繕戈甲、治溝壘,常若敵至一般地整訓守備,自信已經將濠州經營得固若金湯了。秋收之後周軍果然再次南侵,郭廷謂自然是一面積極備戰一面急報金陵請援,孰料求救的使者離開濠州還沒有幾天,在援軍仍然杳無音信的時候,濠州的外圍防御陣地就已經丟得一干二淨了。

自從壽州陷落之後,淮水防線已經是形同虛設,周人又再次在渦口架設起浮橋,並且在此夾淮水立兩城建鎮淮軍,濠州孤城根本就無力去阻止周軍渡淮,這且不去說他。周主在渦口渡淮之後,沿淮水南岸進軍,于十一月初五進抵濠州的西面;周將李重進部由陸路包抄濠州的南面,並且在十一月初六破南關城將濠州南線切斷,這些也都屬于正常。

可是花了大半年時間依淮水和濠水而建立的濠州北面和東面的外圍防御陣地居然也在旦夕間丟失,濠州與淮水下游的泗州、楚州等地聯系就此被隔斷,這就只能說明周軍在水軍方面也建立起對唐軍的全面優勢了。尤其是建在濠州東北十八里的河心洲水寨,一方面環水自固足以阻止周軍從淮水方向攻擊濠州的北面和東面,一方面又是濠州通過淮水聯系泗州的重要孔道,郭廷謂本以為憑借著水上優勢可以穩守住,居然在十一月初六被周軍用駱駝軍涉水攻取,周軍的其余步騎隨之乘船進入濠水阻斷了濠州的東面。

現在濠州可以憑仗的,也就只剩下位于濠州北面淮水中的水寨和濠州本身的城池防御系統了……幸好城北的水寨尚有戰船數百艘,並且還布置有特別的防御設施,周軍的水軍固然已經很強大了,卻也不是可以輕易攻取的;至于濠州城則更是城壕深闊、城牆高峻堅厚,城牆下面壕溝邊上的羊馬城也是布設周密,就看周軍的攻勢在它們身上撞得粉碎,周主被迫頓兵堅城之下,然後再期待金陵早發援軍吧。

…………

濠州城下周軍的大營中,全副戎裝的郭榮也正在觀察著濠州的城防,不過他可不是像對面的郭廷謂一樣單純地憑著肉眼觀察,現在站在天子旌旗前方面對濠州方向的郭榮,手中拿著的正是一具嶄新的單筒望遠鏡。

隨著寶石工匠們的手藝漸趨熟練,用純淨水晶磨制鏡片的廢品率大幅下降,郭煒終于能夠指令他們再磨制一些鏡片,于是青銅鏡筒的單筒望遠鏡又出品了好幾具,而且放大倍率也都有所提高,郭煒在其中挑揀了最好的一具進獻給了郭榮。可惜郭煒的光學知識實在不怎麼樣,至少比他的本專業差得多,所以他對雙筒望遠鏡的原理也還沒有琢磨透,因此直到現在為止還是只能做一做單筒望遠鏡。

從十月十九離開東京起,郭榮一路上都在練習著使用這個新鮮玩意,到了這時候已經是用得相當的熟練了。透過鏡片看著眼前清晰的濠州城樓,還有城樓上濠州守將那放大了數倍因而清晰可辨的面孔,雖然心中早就有所感嘆,郭榮還是再一次感嘆這確實是軍國利器。

郭榮看了一會,就收起了單筒望遠鏡,轉頭打量起站在身側的郭煒來,這孩子雖然還只有十七歲,自打成婚以後卻似乎又成熟了許多。他的身量在半年間就高了不少,現在幾乎能夠與自己平齊;身子骨也更加的結實了,已經可以將那身盔甲撐得很飽滿;最增加他成熟形象的則是清秀面孔上冒出來的密密茸毛,兩腮、下頜和上唇的茸毛規模已經可以窺見將來。

宗誼終究是長大成年了,看著郭煒透過單筒望遠鏡觀察濠州城時的專注神情,郭榮不無欣慰地感喟著。

圍城戰不同于野戰,金鼓旗號無法迂回傳達,所以郭榮的命令早已于前一天晚上下達給濠州四邊各主將,在服從總的戰略目標之下,這天的攻擊將由他們自己臨場決斷。

濠州城的東面就是濠水,雖然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領軍控制住了濠水,但是從河流之中進攻城池畢竟艱難,所以東邊的趙匡胤所部隨駕出征的殿前司部分步騎只是負責阻斷南唐可能的援軍,並不加入攻城作戰。

濠州城北淮水中的水寨一方面為濠州守軍提供了後路,一方面仍然有可能接應淮水下游的援軍,必須予以攻拔,以徹底困住濠州,並且從淮水方向兵臨濠州城下也是對守軍的極大震懾,所以這一路是當天的攻擊重點。在這個攻擊方向上,右驍衛大將軍王環和光州刺史何超統領水軍,右武衛大將軍李繼勛和右神武統軍宋延渥、同州節度使白延遇各自領軍協助,殿前司控鶴右廂都指揮使王審琦和侍衛親軍虎捷左廂第一軍都指揮使馬令琮各自率領殿前司和侍衛親軍司部分步軍伴隨水軍作戰。

濠州城的南面,佔領了南關城的李重進率領隨駕出征的侍衛親軍司大部步騎佯攻,以牽制濠州守軍的調度。

濠州城的西面是郭榮親自督戰,前線由右龍武統軍趙匡贊負責統一指揮,錦衣衛親軍金槍軍擔負火力壓制任務,龍槍軍遮護其後,隨時準備封堵可能開城出擊的濠州守軍,濠州行刺史唐景思率高平之戰中北漢降軍編成的效順指揮為先鋒主攻。

攻守雙方都是厲兵秣馬滿懷信心,準備投入一場大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