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八卷 濯足洞庭望八荒 第十七章 兵臨城下

作者 ︰ 康保裔

大蜀廣政二十八年的正月初四,黃昏,在經過了兩天多時間的行軍以後,孟玄終于領著他的萬余精卒來到了漢州的德陽縣(今四川省德陽市)。

德陽是個位于綿水西岸的小城,居民不過數千,城牆周長不過五里,在蜀中州縣里面並不算起眼。不過德陽正處在成都府通往綿州的中間,從這里過綿水渡橋,再過九十里地就是綿州的羅江縣了。

然而要是說起德陽縣北面的古城綿竹,那就頗為有名了,因為那是諸葛瞻父子最後敗于鄧艾的地方。德陽縣古來屬于綿竹縣(今四川省綿竹市),在唐武德三年從綿竹縣拆分出來,綿竹城卻是分給了德陽縣。[搜索最新更新盡在不過孟玄並沒有去綿竹城憑吊古戰場,一則他並不知道有這個掌故,二則他也沒空專程往北折道走一趟。

雖然這萬余精卒行軍不快,但是他們終究還是負有馳援劍門關的使命,孟玄怎麼也不能為了憑吊一下古戰場就改變行程,要游山玩水,只要沿著預定的行程就已經足夠了。

德陽城太小,萬余大軍難以進駐,就在城郊渡橋邊擇地扎營安寨,孟玄自然是不能像大兵一樣宿在軍帳之中的,于是帶著他那幾車姬妾、伶人就進了城,隨行的還有他的副手李廷珪。

小城本來並沒有什麼景致,又是在正月里,各家自關門過年,縣城中毫無風景可看,不過孟玄難得離開成都府,又隨行帶了那麼多伶人,卻也可以自得其樂。

車隊進了城門就折向縣衙,為了招待好太子殿下,縣令縣尉忙前忙後的,這縣衙當然也得騰出來為太子殿下免除旅途勞頓了。

只是今日卻有煞風景的來沖撞太子儀仗。

叮當叮當……急驟的馬蹄聲伴隨著馬鈴鐺,向街道上的行人車馬宣示著避讓的要求,孟玄本人還有些無知無覺,不過那些車夫都是懂的,這種加急驛報,太子的車隊一樣得避讓,若是避讓不及時阻擋了驛馬,太子殿下本人當然是沒事,車夫們可就難保了。

幾輛車剛剛擠攏到了街邊上,就見一人一騎自前面街心處轉出來,像一陣風一樣地從車隊邊上刮過,迅速消失在城門口,整個過程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車隊中人連那個騎手和馬匹的樣子都沒有看清楚,一切都猶如驚鴻一瞥,唯有馬鈴鐺的響聲和馬蹄濺起的煙塵還留在原地。

「這是何種狀況?」

太子不懂的事情還挺多,而且還不恥下問,這一句問話就是對著陪侍車邊的縣尉說的。

「此乃驛傳的加急傳舍,非有重大軍情不用。」

縣尉倒是恭恭敬敬老老實實地照本宣科,絲毫不以太子殿下的無知為意,只是在答完了話之後才是心中一個咯 ︰「重大軍情?」

縣尉又看了看孟玄,他當然知道太子殿下此去是做什麼的,所以這時候就難免心中狐疑起來,劍門關那里莫非有什麼重大變故?

孟玄卻是顢邗得很,听了縣尉的解釋再沒有多話,只是點了點頭,然後就自顧著在車中教姬妾去了。

車隊剛到縣衙,卻見主簿急匆匆地從里面閃了出來,也不管太子殿下怎麼樣,抓住了縣令就是一通說,說話的聲音壓得低低的,不過听得出語音急切,而且面上神情焦灼。

「什麼?!」

縣尉正引著孟玄和李廷珪二人進府,縣令那邊冷不丁的一聲驚呼,登時就把眾人的目光吸引了過去。

見眾人都駐足向自己這邊看過來,縣令也沒有辦法了,听主簿又嘀咕了幾句,然後就硬著頭皮走向了孟玄等人。

「殿下,劍州傳來急報,北軍攻破劍門關,知州遣使傳信的時候,北軍已經兵臨劍州城下了。」

盡管不情願,縣令還是不得不把這個噩耗告訴孟玄,雖然這個消息很明顯會嚴重破壞太子殿下的興致,但是如此軍情隱瞞不報的後果更嚴重。

「什麼?!」

「此話當真?」

現在輪到孟玄和李廷珪驚呼起來了,而縣尉在一旁听了雖然也很震驚,但是那震驚的表現卻是遠遠比不上身邊的這兩位大人物。

「千真萬確!方才在路上遇到的那個驛卒就是跑本縣這一段加急傳舍的,他手中的那份文會直遞京師,沿途州縣則另有驛卒分別傳訊。」

縣令都已經反復確認過了,此時自然只有照實說出來。

「孤本是受命領軍馳援劍門關的,可是連一半的路途都還沒有走到,劍門關卻已經被破了,這可要如何是好?」

孟玄說這話的時候已經臉色煞白了,他很想埋怨一下王昭遠是怎麼守劍門關的,但是話在嘴邊轉來轉去,卻就是說不出口,最後說出來的就只有這樣茫然無助的話。

「劍門乃是我大蜀面對北軍的最後一道天險,過了劍門關之後,從劍州到京師六百多里幾乎就是一片坦途,其間就只有涪江可以稱得上江寬水深,但是在綿州那里也有浮梁可渡。」

李廷珪要稍微冷靜一些,不過越是冷靜的分析,結果卻越讓眾人感覺恐慌。

「王昭遠領三萬大軍,卻守不住劍門天險,北軍戰力可想而知!如今北軍面前一片坦途,孤的麾下卻只有萬余精卒,這可該怎麼抵擋?」

孟玄這回倒是把埋怨王昭遠的話說了出來,不過一句話說完,最後還是變成了對眼前形勢的哀嘆。

太子殿下的這句問話,德陽縣的幾個官員卻是答不上來,也不敢答。太子殿下手中好賴還有萬余精卒,這沿途州縣卻是戰備疲弊,面對戰勝了三萬大軍的北軍,誰知道應該如何相抗啊……

「為今之計,一是退兵回京師,會同留守京師的數萬大軍,太子殿下和陛下共同守城,等待各處勤王軍齊集,然後迫使北軍知難而退;二是太子殿下率軍退保東川,與京師成掎角之勢,然後在外召集勤王大軍,最後赴京師與北軍決戰。」

危急關頭,李廷珪多少還能夠有一些主張,連著提出來的兩個選擇,表面文章都是很漂亮的,至于背地里有什麼特別的意味,李廷珪相信太子殿下明白得過來。

「也好……」

孟玄臉色變幻,咬牙切齒地思忖了半晌,最終還是下了決心︰「京師尚有數萬大軍,足以守住城池,不缺孤麾下這萬余人。孤決意率軍退保東川,待勤王大軍會齊之後,再趕赴京師與敵決戰!」

「殿下退往東川之前,還需傳令劍州到京師的沿途各州縣,命其盡焚廬舍倉廩,堅壁清野,務必使北軍不能從沿途得到任何補給,讓其只能仰賴棧道轉輸輜重糧草,如此我軍則只要堅守得數月,北軍自然會糧盡而退。」

李廷珪的這個主意卻是那個當代諸葛亮一直都沒有想到的毒辣,不光是對周軍狠,對自己也狠。

…………

計劃很美妙,但是現實很殘酷。

孟玄和李廷珪計議已定,這一晚怎麼都睡不安穩,到了第二天早上,孟玄就頂著個熊貓眼出來,出城召集了軍隊,監督著德陽縣焚毀糧倉,然後就折向東面的梓州(今四川省三台縣),意圖退往東川自保。

然而僅僅過了一天時間,孟玄就後悔了——在隨時會有強敵逼近的心理壓力下面野外行軍,和之前游山玩水一般的馳援劍門,那種感覺完全就不一樣,現在的他,有再多的姬妾伶人在身邊,都已經提不起絲毫的興致來了。

這樣的生活並不是他所想要的,他根本就做不了亂世梟雄,他的理想生活還是應當在成都府。

所以他在正月初五一早率軍折向東面,到了正午時分就棄軍西歸,和親兵騎馬奔回了成都府,連那些姬妾伶人都扔下不要了。

…………

「計將安出?」

皇宮大殿之上,孟昶面色惶然,看著同樣不知所措的群臣,聊勝于無地問道。

正月初五,劍州的信使趕到了成都府,孟昶和群臣也就知道了劍門關已破、王昭遠兵敗的消息,而到了正月初六,太子孟玄又孤身跑了回來,這也就是說,在這短短幾天時間內,兩支大軍就這麼化為烏有了,而周軍則在日日迫近。

殿內一片沉寂……良久,才有一人出列,緩緩說道︰「北軍遠道而來,輜重糧草都仰賴于棧道轉輸,其勢不能久,陛下只需聚兵堅守以弊之,北軍糧盡自退。」

「聚兵堅守以弊之……」

孟昶喃喃復述了一句,看了一眼獻策之人,又是老將石奉頵……滿朝文武,忠臣良將就只剩下這一個六旬老將了麼?

據悉劍門那邊過來的周軍才不過三萬,可是自己在興元府的數萬大軍、利州的上萬軍隊和王昭遠的三萬大軍,兵力既不弱于敵軍,又都有天險可恃,結果還是遇敵即潰,太子帶去的萬余精卒就更是望風而潰,這樣的將士怎麼依靠?

孟昶想到深處,不由得倍感絕望,忍不住喟然長嘆︰「吾父子以豐衣美食養士四十年,今日一旦遇敵,卻不能為吾東向發一矢,現在即使固壘堅守,又有誰真的肯為吾效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