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八卷 濯足洞庭望八荒 第十九章 火帽銃

作者 ︰ 康保裔

第十九章火帽銃

「雷公?就這麼一小粒,炸響起來已經挺駭人的了,確實當得起雷公電母之稱,難怪先前陛下百般囑咐,又是不可大量堆積,又是要自然晾干,不可加熱,不可暴曬,不可撞擊,不可遇明火,還要用木筷移動。若是以此填充霹靂彈,那一枚就可以崩掉半邊牆了吧?」

楚天舒被方才那聲響動很是嚇著了一回,所以听郭煒說話的時候就把音調給听岔了,好好的一個「雷汞」愣是給他听成了「雷公」,竟然還由此大大地發揮了一通。

郭煒搖了搖頭,這人聯想能力倒是挺豐富的,創造『性』很強,可惜就是偏于『毛』糙了,完全忘記了郭煒吩咐的那些個禁條到底意味著什麼。

楚天舒的想法從某一層面來說也不能算錯,雷汞這玩意兒如果不是太過于敏感的話,倒真是可以用來做炸『藥』的,而且是效能比較高、威力相當猛的炸『藥』。

可惜,雷汞的問題就在于其過于敏感了,就這麼一小粒,用鐵錘砸一下就會炸響,要是再多一點的話……在敞開條件下,雷汞的堆積量超過數錢或者數克,如果受到撞擊、摩擦、明火,就會立即發生爆轟,哪怕數量再少一點,只要點燃就會發生爆燃,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物品。

如此危險敏感的易燃易爆品,郭煒哪里敢把它作為霹靂彈的裝『藥』哦~

光是為了把它晾干,郭煒就已經反復叮囑軍器監的人,說了那麼多的「不可」,這要是作為霹靂彈的裝『藥』的話,「不可大量堆積」這一條就必須打破,而在制造的時候,明火或許可以嚴禁,偶爾的撞擊卻是難以避免,到時候可就不是制造霹靂彈了,郭煒穿越前所知的明朝時候北京的那一次大爆炸估計就會在東京提前上演。

不過,雷汞這麼危險,卻也不是一無是處,郭煒之所以要在初具條件的時候就用定向突擊的辦法把雷汞弄出來,要用到的就是它那個敏感的特『性』。

雷汞是一種高燃速極易爆的化合物,非常敏感,也就意味著它的傳火速度快,發火的可靠『性』相當高,這當然就是一種極佳的發火『藥』了。

和燧石+擊砧的燧發槍點火方式比起來,用雷汞當發火『藥』制作的發火裝置,其可靠『性』要高得多,尤其是在雨天和『潮』濕環境下,燧石很難打著火星引燃『藥』池中的黑火『藥』,而雷汞在撞擊下的爆燃並不存在太大的問題。

不光是發火的可靠『性』更高,而且雷汞的傳火速度更快也意味著從士卒瞄準到火銃擊發之間的時間間隔更短,因此『射』擊的準確度也有一定的提高。

雷汞只是用來作為發火『藥』的話,那就不需要太多的用量了,這樣雷汞的危險『性』無疑是降低了許多,如果再用油脂蜂蠟之類的東西對其進行一定的鈍化,再用清漆之類的東西將其密封,也就可以使其只對撞擊敏感,這樣就可以揚長避短了。

「呵呵,此物名為‘雷汞’,卻不是‘雷公’。以汞為原料制作的,聲如響雷,故此名為雷汞……不過此物萬萬不能用于填充霹靂彈,朕已經說過了,此物不可大量堆積,不可撞擊,若是將其填充霹靂彈的話,那到底是要去炸敵人還是炸自己?」

雖然說在很多時候,一樣東西的危險『性』光是靠預先強調根本就引不起一般人的警惕,只有真正發生了慘烈的事故之後,人們才能從中汲取教訓,但是郭煒還是不希望軍器監得通過事故去體會雷汞的危險『性』,所以他更願意反復告誡一番。

楚天舒固然『毛』糙,卻也不是傻的,听郭煒這麼一說,聯系方才那一小粒雷汞在敲擊之後發生的爆響,再設想了一下數十粒雷汞因為意外撞擊而同時爆轟的場景,也不由得臉『色』一白,腦袋一縮,訕訕然地嘿嘿一笑,不敢再繼續『亂』吹什麼了。

「陛下是說……此物極其危險,堆積了一定的量之後,只要稍有撞擊就會猛烈爆炸?那制作此物又有何用?光是儲存和運輸就已經非常危險了。」

听到郭煒的這番話,再想一想先前郭煒叮囑的那些注意事項,看一看用小琉璃瓶存放雷汞的小心翼翼,王昭誨卻是陷入了疑『惑』之中——這種危險得隨時會炸到自己的東西,又不能用于兵器之中,那又為什麼還要去造出來呢?

「這就是馬待詔的事了……」

郭煒轉頭看向馬林溪,表情轉為嚴肅地說道︰「雷汞固然極端危險,卻也自有其用場……」

接下來,郭煒自然是向他們闡述了如何利用雷汞的長處,以及如何規避風險,主要是向馬林溪交代了最新的研制任務——銅火帽和擊錘+火帽的火銃發火裝置,當然,還有研制成功之後的舊式火銃改裝任務。

用雷汞發火引燃銃管內火『藥』,其中雷汞的最小用量和安全用量,那是可以通過試驗去尋找一個合理數值的;用油脂、蜂蠟鈍化雷汞裝入銅質火帽,這種成功的方式則不必反復『模』索試驗了,郭煒很自然地就從自己的軍史知識中借鑒了過來;銅質火帽當然可以用黃銅片敲出來,雖然需要用到銅料,這點付出卻也是必須的,好在所需的銅料並不多。

至于那個擊錘,基本裝置其實和燧石擊砧也差不多,只是在它的頂端不再是夾著燧石,而是一個空心桶狀的錘頭,擊打火帽的同時就將火帽包絡在鐵質的擊錘內部。

這種設計,是因為雷汞在受到撞擊爆炸時極易將厚薄不均勻的銅火帽炸碎,碎片四濺時會傷及『射』手的臉部甚至眼楮,這種事故的危險『性』和炸膛已經沒有區別了。而有了這個設計之後,火帽即使爆炸也不會碎片四濺,曾經的歷史上走過的彎路,郭煒自然是不必再走的了。

馬林溪真正需要做的,也就是將原先燧發火銃的火『藥』池和引火孔改造成安裝銅火帽的引火孔,郭煒雖然在穿越之前是一個比較優秀的工程師,卻也不願意太過事必躬親了,這點事不存在什麼彎路,自然是交給馬林溪這些工匠來做。

郭煒這一番細致的交代,足足說了將近一個時辰,其間還伴隨著寫寫畫畫,好在馬林溪等人這幾年早就學會了郭煒的這種制圖規範,對郭煒隨手畫出來的裝置簡圖倒是一看就懂,對于郭煒提出來的設計要求也是一听就明白。

「好了,具體的設計就要馬待詔組織人手趕快干出來,在此之前,軍器監先暫停火銃的生產,等到設計出來之後,你們先做三桿這種使用銅火帽的火銃出來看看,待朕審核定型之後,軍器監新制作的火銃都要改成使用銅火帽,原先禁軍裝備的火銃也都要逐步送回軍器監改造。」

說到最後,郭煒如此交代著。將火銃從燧發改成火帽擊發,總體的改動並不大,但是其中一部分改造卻是在火銃的關鍵部件——銃管上進行,這個工作量卻不能算小,所以在有了新的設計之後,郭煒寧肯暫時停下火銃的生產來,等待著新式火銃的定型。

好在禁軍和主要邊鎮的大規模換裝已經結束,就連大規模戰爭導致的火銃告訴損耗也已經告一段落,暫停幾個月的火銃生產,卻是並不會嚴重影響軍隊的戰斗力和戰備情況。

使用尖頭擴底鉛彈的線膛銃管,發『射』次數到了一定的限度,線膛就會被融化的鉛堵住,從而變成類似滑膛的銃管,失去了尖頭擴底鉛彈和線膛銃管相配合的意義,嚴重影響火銃的精度和威力,這時候就只能報廢火銃,至少是要報廢銃管。

軍器監在這一段時間的火銃生產,其實主要就是為了替換這種報廢,所以生產量已經比前期的高峰下降了不少,此時暫停生產確實會稍微影響到禁軍現役火銃的正常報廢,不過在大規模戰爭結束之後,光是禁軍日常的訓練,那些火銃報廢的速度卻也沒有那麼快了,這種影響倒是並不嚴重。

等到新式的火帽銃定型之後,軍器監只要稍微集中突擊生產一下,讓禁軍稍稍加快一點原有火銃的報廢速度,全軍的換裝其實並不需要付出多少額外的代價,禁軍的戰斗力是可以做到平滑過渡的。

火帽銃比起燧發銃來,無論是可靠『性』還是準確度都要高得多,從這些方面來看,對禁軍的戰斗力肯定是增幅的,只是士卒的攜行裝具會增加一批銅火帽,考慮到其中的安全『性』,後勤方面會稍微多一點麻煩。

不過相比起戰斗力方面的提高,這一點後勤方面的小麻煩就完全是值得的了。

「還有,楚待詔這邊要抓緊雷汞的生產,和陳待詔盡快整理出規範的生產流程,培訓足夠的生產人員。試驗可以只有陳待詔一個人做,生產上只靠他一個那可是萬萬不行的,全軍十多二十萬人,將來會有數十萬桿的火銃,數百萬的銅火帽要生產,幾個人生產是根本不夠的。」

酒精、水銀和硝酸這些東西可以讓各地的作坊鋪開了做,雷汞和火帽可不行,這東西一定得掌握在京師的軍器監作坊,最大的秘密就在這呢。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