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八卷 濯足洞庭望八荒 第二十八章 馬逕

作者 ︰ 康保裔

第二十八章馬逕

「興王府北面群山連綿,東北四十里的飛鳳嶺山勢峻險,中藏群峰,下枕茭塘,外接洋海;西北二十里的石門山,兩山對峙如門,據南北往來之要沖;北面十五里的白雲山則高聳雲間,更與東北二十里之亂石山相連,而亂石山之高險尤勝于白雲山……我軍所在的馬鞍山則在這些大山之後,整座山在興王府的北面連綿成一線,自北而西有鳳凰、鴻鵠二嶺,自北而東有松柏、麒麟、望州諸嶺,唯獨在我軍立寨之處有一條明顯的山路出于群山之間,聯系著馬鞍山的南北。(.贏q幣,)」

正當馬逕的南漢軍營寨旁邊的望州嶺上,慕容英武手持千里鏡四下環顧,而植廷曉則陪在旁邊向他介紹著周邊的地勢形勝。

慕容英武眯眼觀察著千里鏡中的景物,听著植廷曉的講解,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說道︰「嗯,周軍從西北來,以興王府北面的群山形勢,其繞行到北面和東面攻城既延誤時日,又未必便利,其主將多半不會取此下策。近日斥候有報,周軍前鋒已經到了石門鎮,石門山險要不復我軍所有,看來周軍必定是會選擇走馬逕進取興王府了,將軍立寨于此,卻是所料不差。」

听到慕容英武這樣說,植廷曉臉上微現愧色︰「如果我軍兵力雄厚,原本是應該在石門山駐扎一支勁旅的,可惜原先我手中僅有三萬人,除了增築城池備御城防之外,也就只能在馬逕守一守了,石門山距離京師遠了一些。現在陛下倒是給我增兵了,還派了內中尉前來指導,可惜為時略晚,再派兵遠出前去和北軍爭搶石門山,卻已經是萬萬不及了,也就只能繼續增強馬逕的守御而已。」

「我並沒有責怪將軍的意思。」

慕容英武略感奇怪地轉頭看了一眼植廷曉,見到他臉上流露出來的那一絲愧意,心中倒是有些詫異,對于此人不覺高看了一線——比起他接觸過的那幾個內官武臣來,這個植廷曉倒是既知兵又肯擔責任,確實有一點真將軍的風采。可惜此人並不是內官,很難得到劉鋹的全面信任,就這一次給他增兵,劉鋹都要把慕容英武派過來監管,是寧願相信一個投奔不足兩年的內官,都不肯相信一個行伍出身打熬上來的外臣。(!.贏q幣)

這樣的國家,這樣的軍隊,能夠打贏才是有鬼了呢……

慕容英武在心里面默默地感嘆了一回,口中說出來的話卻是不離正題︰「兵力不足,本來就不是將軍的責任,手中有多少力量,自然就只能做多少事情,將軍看準了馬逕的重要,在此經營山寨重關,也是苦心孤詣了。如今我帶來的人雖然不算多,用的兵器卻甚為犀利,而且恰恰是利于守城的兵器,正可以大大增強馬逕的守御,希望將軍能夠用好。」

「廷曉自當盡心竭力以效臣節,只是廷曉對內中尉帶來的兵器完全不熟,還要內中尉多多指導啊……」

植廷曉看著慕容英武,眼中也有一絲欣賞之色,這個新投奔陛下的內官,雖然為了取寵而走了捷徑,算是在為人方面的一點缺憾吧,不過比起其他的內官來可是強得太多了。

先不提他搞出來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兵器了,植廷曉這些天也看過了那些兵器的演示,不得不說在守城守寨的時候,那威力有的強過了弓弩,甚至不比拋石機差了,有的則強過了滾木擂石,而且就算是不論其實際威力,光光在使用時發出來的雷鳴聲就足夠嚇人的了。

就說他手中的這件物事吧,名字叫千里鏡,當然實際上看不到千里之外,但是數里之遙如在眼前卻是一點不假,這種觀敵料陣的好東西也不知道他怎麼想到的,又是怎麼做出來的。听聞當初他投奔過來的時候,是把這千里鏡作為禮物呈獻給陛下了,這一次領兵到馬逕給自己助陣,他還是以作戰需要的理由才從陛下那里要了出來。

可嘆陛下一點都不明白此物的真正價值,只是將其當作了一件稀奇好玩的奇巧之物,實在是暴殄天物了,幸好慕容內中尉以作戰需要的理由還能再要得出來。

「內中尉掌中的這件奇物,真的是兵家至寶呢,若是主將和斥候都能人手一件的話,在知彼方面卻是會突飛猛進,戰場決勝肯定會多一分把握。」

植廷曉卻是有一點想到就說的脾氣,既然看出了千里鏡的妙處,又有些遺憾慕容英武手中只有這麼一件,于是就語含艷羨地夸贊了一句。

「指導不敢當,將軍業已見過那兩樣兵器的效能,我以為憑著將軍的行伍經驗,用好它們應該是不在話下的。這兩件兵器用得恰當了,對戰力何止是倍增啊……」

慕容英武說話間就想到了火器和千里鏡真正的創制者,還有它們在周軍手中發揮出來的威力,一方面有些神往,一方面則深感痛切。自己不光是沒有能力完美地復制出周軍手中那麼好的兵器,更沒有能力復制出第二件千里鏡,甚至連怎麼使用它們都還只能照貓畫虎而做不到別出機杼。

「……至于這個千里鏡麼,的確是兵家至寶,可惜我不會做,真正會做的是周人,真正用得好它的是周軍,主將和斥候人手一件正是千里鏡在周軍當中的使用情況,所以當年我在作戰當中從周軍手中奪來了兩件。可惜啊……」

真的是很可惜,在獐灣全殲了周軍的兩個指揮,竟然是慕容英武至今為止對周軍造成的最大傷害,而從他們的指揮使那里繳獲的兩件千里鏡,其中一件在皇甫繼勛手中只停留了不到一天就又被周軍給收回去了,而在自己手中的這一件因為已經成了孤品,結果居然讓自己根本就不敢進行拆卸研究,所以仿制之類的也就無從談起了。

還有從周軍手中繳獲的那近千桿火銃,最後也就是自己拚死留住了一桿,並且在明明研究明白了其中的原理之後,還是因為冶鐵以及制造火藥的能力不及周人而無法完美地仿制出來,否則的話自己所屬勢力的野戰能力哪里會差過了周軍那麼多。

慕容英武不經意間又陷入了回憶和怨恨當中,不過他剛才隨意的一番話卻是讓植廷曉听得眼珠子一突︰「這種千里鏡竟然是北朝人造出來的?!北軍的主將和斥候可以做到人手一件?!」

方才他還在為慕容英武手中的千里鏡欣喜,為他沒有更多的千里鏡而遺憾,這時候卻因為慕容英武的這一句話而手腳冰涼——這種兵家至寶,若是誰都沒有也就罷了,只有自己手里有當然更好,哪怕是只有一件,最可怕的情況不就是自己這邊極少,而敵軍那里很多麼?

方才還在為本方的知彼能力大進而欣喜,現在植廷曉才知道,真正知己知彼的其實是即將到來的敵軍啊……

…………

「馬逕的位置的確十分險要,南漢軍的山寨也是扎得相當講究,顯見得其主將頗為知兵,那些山寨的構築就是要迫使我軍只能取道山路正攻,從而在其堅壁之前折戟。不過我軍這些年什麼關隘天險沒有打過?這次洸口之戰,湞陽峽兩邊山上的棧道口爭奪,或許可以說是南漢軍疏于防範,但是當年滅蜀之戰,劍閣重險卻也是被我軍以正攻法擊破的。以我軍的各種火器和士卒們的奮勇敢斗,區區馬逕卻是阻止不了我軍的推進。」

說這話的是賀州道行營副都部署王繼勛,這個頗有武勇,在軍陣常用鐵鞭、鐵槊、鐵而被軍中目為「王三鐵」的人,對本軍同樣英勇的戰例倒是知之甚詳,雖然他指揮火器部隊的機會不多,但是並不妨礙他了解火器部隊的威力,尤其是這一次在南漢的連州招討使盧收手底下吃了一回癟之後,他更是對火器部隊艷羨無比。

其實這番話首先從王繼勛嘴里說出來,而不是王廷義先叫嚷起來,倒是有一點奇怪了,說實話,在听到王繼勛的這番話之後,王廷義登時就大有知音的感覺,這一次王廷義沒有如此放炮,完全是因為他一開始負責為諸將介紹基本情況,這才不適宜立即放炮,于是就被王繼勛搶先了。

「是啊,我軍有各種火器助陣,士卒又是奮勇爭先,馬逕雖險,卻也強不過劍閣,比金陵這樣的堅城也不見得就更強,到時候只要火銃兵壓制住南漢軍的弓弩手,霹靂投彈撲上去,至不濟還可以挖坑炸牆,任他怎樣的重險也都破了。」

對于王繼勛的話,最早實現全火銃兵並且用火器在攻守兩端都建立過殊勛的伏波旅顯然是舉雙手贊成的,伏波旅第六軍都指揮使張思鈞的作戰經驗讓他說這話的時候相當有自信。

賀州道行營的火器兵主力說話了,韶州道行營的火器兵主力焉能沉默,李延福的粗嗓門緊接著響起︰「我們金槍軍掩護過友軍炸楚州,打跑了象兵,壓制了敵船,再掩護友軍破馬逕也是不在話下。」。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