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八卷 濯足洞庭望八荒 第二十二章 親王議婚

作者 ︰ 康保裔

第二十二章親王議婚

「軍咨部陳侍郎的**,我倒是從未見過,也沒有听說過,不過宋節度的長女我倒是見過,以我所見,宋家的女郎君的確是柔順好禮品貌雙全,官家的眼光應該是不錯的,那陳家的女郎君想必也不會差了。(.最穩定,)」

听到郭煒提出的是這樣的兩個人選,符昭瓊略微地搜索了一下自己的記憶,登時就感覺大為放心,看樣子皇帝確實是真心地在為兩個弟弟擇偶了。

這兩家的家世那都是不必說的,宋延渥是後唐明宗的外孫、前朝高祖的女婿,母親是後唐的義寧公主,夫人是前朝的永寧公主,即使在西京和東京的這些顯貴當中,其貴盛都是鮮有其比的;陳思讓要稍微差上一些,其父最後只做到了後晉的金州防御使,不過陳思讓本人自後唐莊宗的帳下親兵起家,居禁衛、為都監、為守臣,久歷方鎮,一直到郭煒在樞密院新設軍咨部這個機構,將他調入京師擔任軍咨部侍郎,那份資望也是不低的。

陳思讓的**到底怎麼樣,符昭瓊是根本沒有見過,就是她的母親如何,符昭瓊也是心中無數,因為每年代表陳家入覲的外命婦不可能是她的母親——陳思讓都六十多歲的人了,他的兒子香藥庫使陳欽祚都快有四十歲了,長孫都不會比這個**小幾歲,可想而知她的母親根本就不會是陳思讓那個老態的正妻。

不過也不能挑剔這人並非陳思讓的正室所出,畢竟大多數的文武大臣做到顯貴位置的時候都已經年歲不輕了,還要求他們有適齡的女兒是正室所出其實是比較難辦的,皇帝既然選中了她,那麼就說明她在陳家的地位不會很低。

因為同時選中的宋家長女可是真正的嫡親顯貴出身,她的母親正是宋延渥的正室、前朝的永寧公主。

宋延渥比陳思讓小了有二十多歲,今年才四十出頭一點吧,他能夠有今日的地位,更多的是因為其出身而不是戰功,所以他的年齡才不是那麼老,他的正室所出才會適齡,而皇帝恰恰就選中了她,可見皇帝是真心為弟弟著想的。(!.贏話費)

宋家的長女符昭瓊是見過的,她的母親在入覲的時候就多次帶她入宮,听說在廣順年間,不滿周歲的她就曾經隨母入見太祖,還被太祖賜以冠帔。在符昭瓊的眼中,這雙母女都是很耐看的,而且作為前朝皇家出身,更前朝的軍將顯貴之家的教養,她們在禮儀品行方面同樣是無可挑剔。

想到這些,符昭瓊頓時大感滿意,心中對于這兩樁婚事立刻就通過了,這兩家就很不錯,也不必再去挑挑揀揀了。至于後續的事情,想來有皇帝親自出面,還有太後的意思,剩下來的程序應該是不會有任何的波折了,宋、陳兩家在面對欽使前來提親的時候,總不至于還能拒絕,更何況兩個女郎君的年紀也不算小了,難得有這個適齡出嫁的機會。

「既然娘娘也認同,我這就安排人前去兩家提親,只是對于婚期和婚禮的事情我就不甚了了,到時候還得娘娘出面與有司商定。」

符昭瓊反對這兩樁婚事的可能性,郭煒壓根就沒有考慮過,他的這些選擇可是費了好一番心思的,就著那些資料已經用各種推演平衡了他能夠想到的方方面面,為的就是在家人面前好生地建設一下自己的形象——讓他們意識到自己除了是一個明睿英武的皇帝之外,還是一個效順恭敬的兒子,一個威嚴慈愛的兄長,讓符昭瓊少想些天家的冷酷無情,讓幾個弟弟在自己面前少一些戰戰兢兢和拘謹。

當然,對于宋延渥的這個長女,郭煒並非沒有想過留作自用,因為他依稀還記得這人應該就是曾經的歷史中趙匡胤第二個真正的皇後,不管是從她的出身還是歷史名氣方面來講,有一點歷史名女人收集癖的穿越者大約都是不會錯過的。

只是郭煒在這方面的癖好不算很重,這樣的歷史名女人在他來說並不是非收集不可的,就像那個啥著名的花蕊夫人,因為他不愛女,那就免了嘛,為此甚至孟昶到現在都活得好好的;歷史上著名的大周後,現在當然不是啥周後了,只是翰林學士李從嘉的夫人,雖然因為各種蝴蝶效應而沒有因病夭亡,但是郭煒也沒有打過她的主意,她倒不算什麼女,比郭煒大五歲的**目前還算可口,可是殺人奪妻這種憊賴事郭煒真是做不來的;至于周嘉敏,那是當時南唐送上來的國禮好唄,真真是卻之不恭啊……

嗯,還有符六娘和王饒家的三娘,在郭煒曾經的歷史上也算比較有名的皇後了,郭煒同樣沒有去收集。哦,前者倒是不太方便蠻來,符彥卿的女兒、太後的妹妹,輩分上在這錯著呢,只要不是對方主動情願,郭煒是不打算動的;至于王三娘麼……事實證明郭煒對王家遺傳的擔心一點都沒錯,他的長女死了才不到一年,三女就接著死了,搞得趙匡胤在出母孝之後,才被任命為朔方軍節度使的時候還得忙著第二次續弦。

收集歷史上的名女人,在自己穿越之後的那個世界上打造一個大大的後宮,這種志向乍一提起來似乎還是蠻令人熱血沸騰的,不過當真正面臨這種選擇的時候,郭煒才發現還是不要勉強自己的好。

首先是不能勉強自己的審美情趣。歷史上的名女人,哪怕是著名的美女,那也未必就會符合了自己的審美觀,即使能夠符合自己的審美觀,那年齡也未必合適,年齡小了還好辦,大不了搞蘿莉養成,這要是年齡大到女以上的級別,勉強自己就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了。

其次就是不能勉強自己的道德底線,雖然說如今郭煒作為皇帝自由度相當的大,一般要納個妃什麼的十分容易,但是殺人奪妻這種事情他還是干不來的,即使要殺的人是降王俘虜也罷。

最後就是不能勉強自己的身體了,雖然郭煒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就一直在堅持好好學習鍛煉身體,但是他終究練不出一個金剛鑽來,如今宮中的這幾個嬪妃差不多就夠了,不管是**轉換思路,還是單純解決生理問題,或者是為皇家解決繼承人問題,郭煒都不覺得現在就有增加後宮人員的必要。

所以他根本就沒有把宋家的這個長女視為禁臠。

自己不打算要,她的年齡也到虛歲十七了,隨時都會有出嫁的可能,那還是讓她嫁給自己的二弟好了。想來宋家能夠給郭熙訓一些支持,足以讓性情稍嫌柔弱的郭熙訓在自己親征的時候擔起一點責任來,卻又不至于結合起來心生什麼妄念,大概是因為出身的關系,宋延渥的政治嗅覺簡直可以說是第一流的,在這方面可是明白得很的。

至于陳思讓的**嫁給郭熙讓,一個是這人在各個方面都遜于宋家長女一籌,挺合適嫁給老三的,另一個就是陳思讓、陳思誨兩兄弟同樣是識時務的人,權柄也差不多是恰到好處。

…………

郭煒的慈壽殿之行順利之極,符昭瓊很快就和他談妥了選派欽使前去說親以及嗣後的婚禮安排,接下來的事情就完全不需要他來勞神了。宋家和陳家拒絕這門親事的可能性幾乎就沒有,郭煒現在和符昭瓊談妥了,也就意味著這件事基本上已經定居,後面只需要幾家人對婚事作出具體的安排而已,郭煒對這事可就不擅長了。

在後面的那些程序當中,郭煒就從決策者變成了橡皮圖章和吉祥物,配合著有司完成整套禮儀,至于這些禮儀的淵源與含義都是什麼,如同木偶一般被擺布的郭煒就像當年他自己的婚禮一樣沒興趣去追根究底了。

不過郭煒操心兩個弟弟的婚事,親自為他們搜集資料篩選對象,這件事不光是讓符昭瓊對他的感覺大好,而且連郭熙讓都對他更為親近了。郭煒辦這些事情倒是沒有大肆宣揚,只是符昭瓊自然不會去瞞著郭熙訓兩兄弟,得悉皇兄為了他們的婚事那麼殫精竭慮,向來親昵郭煒的郭熙訓自不必說,郭熙讓後來在面對郭煒的時候都不再像從前那麼拘謹和謹小慎微了。

這個收獲其實是在郭煒的意料之中,對于包辦婚姻的怨念,那可是社會交往頻繁、接觸同齡未婚女性機會極多的情況下才會產生的奢侈感情,郭熙訓兩兄弟即便是貴為親王,在這一點上也沒有太多的特別。

既然不存在對包辦婚姻的怨念,那麼皇兄如此盡力地為他們的婚事費神,盡顯其長兄本色,換來的當然就是他們對郭煒的親情,而不僅僅是對皇帝的敬畏。

六禮的程序、宋家把長女從鄧州送到東京……時間就在這樣的熱熱鬧鬧中過去了一段,陳家倒是簡單一些,畢竟陳思讓現在已經是京官了,全家都是住在東京的——其實大多數節度使的家人也是住在東京,只是宋延渥身份尊貴,向來受到例外處理,夫人和女兒都是隨行的。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