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八卷 濯足洞庭望八荒 第二十八章 提名

作者 ︰ 康保裔

第二十八章提名

「範陽軍和成德軍的節帥的確不能不和,只是範陽軍重鎮處在燕山防線的核心地位,正面擔當抵御契丹南侵的重任,兼且其側後的義武軍也新喪節帥,兩鎮同時以新帥上任,要想平穩交接不給契丹與河東可乘之機,非用宿將不可。(.贏q幣,)然而陛下懲于前鑒,一力要派遣年富力強之人,如此則可選範圍就很小了,不用張駙馬,臣一時想不到何人可用。」

次相王溥是很少和郭煒唱反調的,不過現在郭煒並沒有明確地表達對提名張永德出任範陽軍節度使的反對意見,而只是略微顯出來一絲猶豫,所以王溥還是委婉地表示了自己的支持。

只是王溥領會的意思也差了太多了……郭煒在心中無奈地搖了搖頭,大概還苦笑了一下,然而在表面上卻只能保持著不動聲色,淡淡地說了一句話︰「北疆要換節帥的重鎮不只是兩個。盧龍軍節度使王全斌勞苦功高,而現在又已經年過六旬,實在不宜繼續在北地頂風冒雪,朕有意將他召入朝中,故此範陽軍、盧龍軍和義武軍都需要精心選擇堪當重任之年富力強新帥。」

說實話,幽州的李筠和定州的李萬全幾乎在同時身故,還是挺讓郭煒嚇了一跳的。這是好在如今正逢春夏之際,契丹很少會選擇在這種吃草的馬兒就快要餓死的季節興兵,所以北疆應該不會出什麼大事,要是這種事情發生在夏末秋初,可指不定燕北的契丹部族軍會不會借著這個機會有什麼蠢動。

所以還是趁著眼下沒有出事的良機,干脆就把三個節度使全部換成比較年輕一些的人好了。王全斌在另一個時空中死在什麼時候,郭煒是記不得了,不過這人生于大唐天祐五年(其實就是後梁開平二年),到現在已經年滿六十,虛歲可以算六十一,這一點肯定是不會錯的,既然差不多年歲的郭崇已經在鎮州亡故,李萬全也剛剛在定州故去,還讓王全斌身歷北疆的風霜就不是很妥當了。

當然,目前在任的節度使當中,年過六十或者年近六十的人還有不少,郭煒的確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把他們全都換掉,不過郭從義、武行德、白重贊、魏仁浦這些人的鎮所除了在關中的,就是在江淮,都不是用兵的急所,卻是不怕節度使驟然亡故會招致什麼邊患。(!.贏q幣)在那些地方,郭煒還更願意讓這些老將老臣繼續任職,等他們一個個在任所故去之後,再很自然地順勢換成文臣知州,而以少壯軍官去擔任當地的兵馬鈐轄,從而逐步實現軍民分治。

王著從最末位的次相升至首相以後,已經一改當初熱衷主動放炮為郭煒代言的風格,變得謹言慎行了許多,他原先的那個職能早就交給了接替他的呂胤。不過當會議進行到現在,听到郭煒最新的這一番話,看著郭煒的神情,他確信自己已經把握住了這次會議的基調,于是很適時地站了出來。

「自從顯德十年我朝收取荊、湖之後,禁軍中高層已經是多年未動了,而在此之後,禁軍在平蜀滅唐以及最近的征伐嶺南等諸多作戰當中立下了許多功勛,也到了按照積功給一些大將正授節鉞的時候了,不如就趁此機會給禁軍的四個軍司來一次全面的升賞,卻是正好可以從禁軍當中選擇年富力強者補缺,而禁軍當中出現的官缺也可以逐級遞補,這幾年從武學結業的少年在軍中實習過一段戰事,補任基層軍官當不會有損禁軍戰力。」

王著的這個建議看似平常,正好一方面照顧到了郭煒的要求,可以為最近出現的節度使空缺提供足夠多的合格人選,另一方面又可以讓四五年時間內幾乎都沒有什麼大動的禁軍中高級軍官獲得比較普遍的升遷,滿足他們建功立業的夙願。

不過王著話中並未宣之于口的一些東西,在他的話剛剛說完的時候,滋德殿中的文武差不多的人都有些領悟了。

首先領悟過來的或許不是王溥,但是首先發話表示支持的卻是他︰「對啊因為有陛下創制的那些火器相助,還有樞密院偵諜司、兵部職方司的隱蔽支持,以及樞密院運籌司精心多年的詳細計劃,禁軍在這幾戰當中確實相當輕松,不過連續為朝廷兼並蜀地、江南和嶺南,再怎麼輕松那也是頗大的功勛。如今四境幾近歸一,陛下可算是初步完成了先帝混一天下的夙願,我朝疆界已經不輸于漢唐,是該論功行賞的時候了……臣之前想得差了,禁軍四個軍司當中無論是在知兵還是在年富力強方面堪比張駙馬的人選還是不少的。」

嗯,雖然王溥一下子還想不到郭煒屬意于誰,但是這並不妨礙他表態支持,王著的意思應該基本上就是皇帝的意思,不管是因為無條件地支持皇帝,還是出于文臣系統加強對武人控制的心態,王溥支持起來都是毫無心理障礙的。

看來皇帝的意思是又要對禁軍的官職進行一次大動作,而且還會對一些節鎮進行大輪換,前者顯然會削弱那些長期擔任某個軍職的大將在禁軍當中的影響力,從而加強皇帝本人以及文臣對禁軍的掌控,而後者則可以及時地斬斷節度使在當地形成盤根錯節的勢力,有助于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度,再加上皇帝這幾年不斷地在非軍事要地換派文臣知州,並且派出京官通判諸州,對消除地方割據的隱患顯然是非常有力的措施。

皇帝這樣的做法,王溥當然是要毫無保留地支持了,即便他現在還不知道皇帝將會提名的人選。原則性的問題才是最關鍵的,至于具體的人選,反正王溥在軍中也是插不上手的,就不需要太關切了。

「哦如此倒是頗為可行,適合的人選還是相當多的。」

李崇矩比王溥更清楚禁軍的狀況,話說到了這里,其實在他的腦海中早就已經浮現出來了好幾個合適的人選,不過這時候讓他來提名就顯然很不合適了——皇帝到底是打算落去誰的軍職,李崇矩不敢說自己很有把握猜得到,而這些人又甘不甘願離開禁軍出鎮地方,李崇矩也是心中無數。

有資格有能力出任範陽軍節度使的禁軍大將,不外乎禁軍四個軍司的正副主官,甚至錦衣衛親軍司的資歷還略顯得淺了一些,出任的可能性很低,于是這些人選就呼之欲出了。

侍衛親軍司的副都指揮使袁彥、都虞候柴貴,殿前司的都指揮使高懷德、副都指揮使劉光義,漁政水運司的副都點檢石守信,也就是這幾個人了。其中袁彥的年齡偏大,比王全斌還大了一歲,明顯不符合皇帝提到的「年富力強」這個條件,而根據李筠這個先例來看,最有可能的其實就是兩個人——柴貴和高懷德。

這樣兩個人目前可都在滋德殿參與擴大會議呢,若是他們心中並不情願落去軍職離開禁軍,那李崇矩要是貿然地提名某個人,豈不是會把他給得罪狠了?即使李崇矩作為樞密使並不怕他們,而且要盡到樞密使的輔弼之責,那也沒有必要做當面得罪人的事,如果會議上定不下來,在會後單獨向皇帝提名又不是不可以。

「嗯……如此倒是豁然開朗,不過哪些人更合適呢?加上盧龍軍的話,現在就是四個節度使的空缺和一個禁軍的軍職空缺了,再有禁軍歷年積功的升賞,怕是今日這樣的會上難以決定下來吧……」

王贊坐在那里打量著幾個禁軍與會人員,心中默默地思忖著,他卻是不像李崇矩那麼擔心得罪人,也不像王溥那樣避嫌不向禁軍插手,作為樞密副使,在軍事和軍隊建設方面為皇帝分憂是他的職責,而當年他巡視河北讓地方守臣頭痛畏懼也足以說明,他王贊就是為皇帝得罪武臣的合適人選。

只是王贊出任樞密副使的時間不算長,對禁軍將領還不是太熟悉,再加上根據宰相的說話、皇帝的意思,這一次要弄的動靜實在是不小,以王贊的行事風格,處斷果決那是應該建立在前期謹慎研判的基礎之上的,不可能會在今天這樣的一場會議中就對如此重大的一系列人事變動作出倉促的決定。

呂胤當然也不是一個魯莽的人,不過他目前擔任的職位和他與皇帝的關系決定了他要沖在前面,再說眼下最急迫的其實就只是敲定範陽軍節度使的人選而已,並不需要一次性地作出一攬子人事變動提名。

只要定下來到底從禁軍當中選擇誰落去軍職出鎮幽州,後續的提名無疑將會輕松容易得多,所以呂胤當仁不讓地說話了︰「臣以為,高駙馬無論是資歷威望都不弱于張駙馬,而在知兵與作戰經驗方面猶有過之,而且和李令公宿無積怨,又同為戚里,出鎮範陽軍再合適不過。」

這個「李令公」當然不是指的李筠,而是另外一個兼中書令的節度使李重進了。呂胤提名高懷德,其身份地位倒是和張永德差相仿佛,一個是莒國大長公主的夫婿,一個是晉國大長公主的夫婿,一個是現任的殿前都指揮使,一個是前任的殿前都點檢,高懷德也就是在軍職上差了半線,但是在軍中資歷方面卻是勝過了的。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