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八卷 濯足洞庭望八荒 第九章 李重興

作者 ︰ 康保裔

第九章李重興

落日掛在西邊白馬山的山頭,把白馬山上茂密的落葉林照得紅彤彤的,東邊一直延伸向東北的叢『m ng』山更是顯得『y n』森靜謐。器:無廣告、全文字、更在兩山之間的馬鞍部,一座關城正卡在中間,將從忻州到晉陽的官道截成了兩段。

關城的城牆把位于馬鞍部的兩三個小土丘連成了一體,此時更有一堵矮牆從城牆的兩側向東西兩翼延伸,橫亙于兩山之間的唯一平坦處,一直伸展到了白馬山和叢『m ng』山的山巒之上,將所有繞過關城的可能『x ng』一起截斷——即便從關城兩側繞行對于大隊人馬來說已經是極為不便的了。

這就是石嶺關,在這一戰當中為兩面三方共同矚目的石嶺關。

深州刺史李重興正站在關城的北『m n』向西北方向眺望,自從受命據守石嶺關之後,李重興就把自己的指揮位置直接定在了這里,雖然胞弟李重進並未提出這樣的要求,雖然他大可以在山下立寨歇息。

不過山南依然立下了營寨,因為石嶺關住不下這麼多軍隊,所以李重興只帶了成德軍的四個指揮長期駐守,剩下的六個指揮則在山下的營寨當中待命,還有大量的補給與保障軍隊的民夫也同樣留在了山下的營寨當中。

皇帝指派李重興的胞弟李重進擔任石嶺關都部署,統一負責在晉陽的北面阻擊契丹援軍的任務,並且還給他增強了兩萬人的錦衣衛親軍,但是李重進並沒有把這支強大的軍事力量投放到關城守御上面去。

負責守衛石嶺關的是成德軍,李重進把自己的胞兄李重興派到這里擔任關前巡檢;負責守衛赤塘關的則是邢州、洺州等地的州郡兵,由石嶺關副都部署、洺州防御使郭進統一指揮。

至于那兩萬錦衣衛親軍,李重進留了一部分在自己的駐地百井寨,作為隨機應援部隊,不過更多的錦衣衛親軍還是在錦衣衛親軍都虞候馬仁瑀的率領下負責保護整個石嶺關方向的後勤轉運,從晉陽北面的三『ji o』口一直到百井寨,甚至包括從百井寨到石嶺關、赤塘關的整條運輸線,都在馬仁瑀的職責範圍之內。

當然,李重進的這種布置安排,並不是為了照顧錦衣衛親軍,讓他們不必親臨一線作戰,更不是托大,而是因為石嶺關與赤塘關的阻援作戰在他看來要害在于後勤。e^看守御關城乃至沿著山嶺隔絕南北的任務,成德軍和邢州、洺州等地的州郡兵足以勝任,後方的轉運通道始終保持安全無阻,糧餉與各種軍器能夠及時地運到前線,從而保持前線充足的戰斗力,這才是此戰的關鍵。

更何況李重進的心思很大,對比其他將領受命攻略北漢的城池,禁軍大部隊圍攻太原城,他並不覺得僅僅是在石嶺關一線頂住了契丹援軍的攻擊能夠算得上什麼大功,他可是隨時都準備在時機到來的時候向北線發起反擊的,而這兩萬人的錦衣衛親軍顯然是反擊發起時的主要預備隊。

不過李重進還沒有把自己的反擊打算滿世界張揚,就連李重興都還不知道,他只知道石嶺關這邊的防御完全歸自己負責,而赤塘關那邊就是郭進的事,馬仁瑀則只管讓他們兩人的手底下糧彈不斷。

李重興並沒有覺得胞弟『ji o』給了自己一件多麼艱難的任務,只要自己這邊糧彈不斷,在石嶺關的關城左近靠著這五千人頂住契丹援軍的沖擊,李重興對此很有信心。在糧彈充足的情況下,五千成德軍都足夠在十多萬敵軍的重圍之下守住一座小城了,更不要說現在只需要防護北面這一個方向的敵軍,南面與己方的聯系一直都不會斷。

對于負責守備赤塘關方向的郭進,李重興同樣是信任有加,他可不會認為那個宿將竟然會守不住,以致于讓自己的側翼暴『l 』在契丹軍面前。

當然,李重興的信心並非毫無來由。

拋開成德軍的實際戰斗力如何如何強悍這樣的自夸不提,向北面撒出去的斥候一直在回報著契丹軍的接近。契丹步騎一共來了有十多萬,這個情報已經是獲得了多方的驗證,這種來勢似乎是『t ng』駭人的,不過契丹軍當中並沒有以攻城見長的渤海軍和漢兒軍,這樣明確的情報就已經讓李重興放了不少的心。

不過這支契丹軍以北漢的代州軍為先導,而代州軍差不多有四五千人的樣子,再加上北漢的忻州軍屆時肯定也會協同契丹軍行動,那麼來犯之敵當中富有城池戰守經驗的大概會有一萬人左右,不算有多麼可怕,但是終究令人頭疼。

更何況石嶺關北面的地勢必然會讓敵軍的人數優勢大打折扣。

在石嶺關的北面十多里處,發源于白馬山西北的牧馬水自西向東流過,雖然河流不急不深,但是對行軍多少總是個阻礙。過了牧馬水之後,地勢就會逐漸抬高,尤其是到了石嶺關北面的一二里,白馬山和叢『m ng』山的余脈讓周邊的地勢陡然升高,只是在石嶺關的西北方向留下了一條稍微平緩一點的坡地峽谷,這樣的峽谷根本就不允許北面的來犯之敵大規模地展開兵力。

「承『m ng』陛下的重視,成德軍在這幾年漸次更換了軍器,現在已經從之前使用刀槍弓弩換成了火銃槍頭,還有守城必備的霹靂彈,雖然駐守關城的不過才兩千人,加上山南的預備隊也不過五千人,但是守城的威力依然不可小覷,我倒是要看一看胡虜的十余萬人馬怎麼攻上來!」

李重興正對著西北方向的那個峽口喃喃自語,然後就看見峽口外面塵頭大起,十多騎風一般地從外面卷了進來,向著自己這邊疾馳而來,馬蹄聲似乎在城頭已經听得到了。

「最後一批斥候回來了?」

李重興舉起手中的千里鏡看了看,確認了自己方才的猜度,果然是自己派出去的斥候。今天自己守在城頭上看著他們一批批歸來,這就是最後一批了,其中有不少傷亡,但是就沒有全滅的。

…………

「報告巡檢,十多萬胡虜在今日早間全部從忻州開拔,驅使偽漢的代州軍與忻州軍為前導,一路向南而來……」

石嶺關關城的北『m n』城頭上,剛剛返回的斥候隊長大聲地向李重興做著匯報。

李重興抬手止住了斥候隊長的話「好了,這些我都已經知道了,如今軍情甚急,你就直接講一下胡虜在渡過牧馬水以後的動向吧。」

經過前面幾批斥候的匯報映證,李重進已經可以完全確認契丹軍全體出動的消息,北漢的代州軍、忻州軍突前的情報也絲毫都不令人意外,這時候就已經沒有必要去再听一遍了。現在李重興不清楚的也就是契丹與北漢聯軍涉水渡過牧馬水之後的動向,這最後一批回來的斥候或許在這方面會有一點新東西。

「是!」斥候隊長聞言,馬上就止住了準備好的長篇匯報,重新在心中組織了一下相關的情報,「胡虜在渡過了牧馬水之後,將兵力分成了兩股,一股數萬人馬,其中以馬軍居多,以偽漢的代州軍為前導繼續向南,直奔我石嶺關而來;另一股數萬人馬則以步卒為主,以偽漢的忻州軍為前導溯牧馬水而上,看情況是想要取道赤塘谷前去攻打赤塘關。」

「嗯……契丹的這個北院大王還真不是一個善茬啊……他定然是知道了,在石嶺關前終究是擺不開多少兵力的,所以就將大軍分成了兩路,而且多半是要驅使偽漢的軍隊首先來撲城了……」

李重興一邊念叨著,一邊在心中估算雙方的戰斗力對比,那些契丹軍還真沒有什麼可怕的,即便奔著石嶺關而來的是數萬虜騎,真正讓人頭疼的還是北漢代州軍的那四五千人,其中即使是騎兵,以其城池攻守戰的經驗,多半也會被契丹將當作步卒來用的吧?

「也罷!左右不過是五千人而已,與我軍人數相當,擔心個甚……就算那些虜騎都發了瘋,要棄馬撲城,也不過是十倍于我,石嶺關雖然不敢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抵擋不擅攻城的十倍之敵還不算難事。」

相對而言,其實李重興更為赤塘關那邊擔心,畢竟北漢的忻州軍就比代州軍的步卒要多,而契丹軍分過去的也以步卒為主。根據大周這些年對契丹軍制的打探分析,虜騎多半就是契丹軍的正軍,而步卒則多半是家丁甚至牧奴,前者契丹將還未必肯不顧一切地用于撲城,後者可就是死起來一點都不心痛的消耗品了,大不了消耗完了再去契丹之外的國家、部族擄掠人口來補充就是。

「巡檢不可大意!」斥候隊長听到了李重興的這番言語,卻是趕緊『ch 』話,「末將在哨探的時候曾經自己驅馬從胡虜的側翼掠過,似乎看見其軍中有十多架拋石機!這在之前的情報中是肯定沒有的,多半就是偽漢的忻州守將為其提供,今日胡虜的行軍速度比往日緩慢,末將以為也是因為要運送拋石機的緣故。」

*7430225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