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八卷 濯足洞庭望八荒 第十三章 中場休息

作者 ︰ 康保裔

第十三章中場休息

「契丹‘鐵騎’終于來了?」

統平寺的大殿外面,郭煒听完了石嶺關都部署派來的使者匯報,兩手靠在背後轉身向西北虛望了一眼,口中喃喃自語著,嘴角帶著一絲譏諷。

在郭煒的心中,「契丹鐵騎」自然是要冠上一個「所謂的」前綴的。

在他的印象當中,無論是穿越之前讀史書帶來的印象,還是來到這個世界之後看到的戰史,契丹現在的鐵器冶煉技術仍然嚴重依賴漢人,尤其是之前的幽州。當然,從耶律阿保機開始,契丹已經連續三代堅持從漢地擄掠農夫工匠,在契丹的內地也建立起來一系列的城池,城池當中也有冶鐵工坊,現在供應一點兵器和馬具的能力的確是有的,但是距離郭煒印象當中的「鐵騎」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的。

這個時候的契丹騎兵還是一種貴族兵籍制,隸屬兵籍的正軍自帶馬匹、兵器、甲具等裝備,甚至連家丁都是自帶的,契丹朝廷也不負責他們的後勤供應,自帶的家丁需要不時地聯合起來出去打草谷來供應正軍。

在這樣的兵制情況下,契丹人當中有錢的自然是裝備齊整,祖上參與過搶劫中原的更是連後晉禁軍的各『『s 』』制式裝備都作為傳家寶傳了下來,倒也稱得上重騎。但是這些正軍里面更多的是沒錢的和一般有錢的,他們家里面家丁牧奴倒是有不少,牲畜更是『『t ng』』多的,唯獨各『『s 』』鐵制軍器少之又少,很多人能夠湊齊弓箭、釘槍和三匹馬的鞍轡就不錯了,箭頭沒有使用骨質的已經是比匈奴的一大進步,用于對付重甲敵人的鐵骨朵和斧鉞都未必有條件裝備,這種騎兵要叫成「鐵騎」純粹就是寒磣人。

但是因為唐末喪『『lu n』』,中原干戈不息,更有許多軍閥挾契丹以自重,特別是石敬瑭引契丹入寇,而後唐軍隊因為將領的各種『『s 』』心分崩離析,使得之後中原軍隊在契丹騎兵面前多有敗績,讓契丹軍在中原軍隊面前日益驕橫。

另外,騎兵的戰場機動『『x ng』』優勢也是確實的,軍心不定戰法僵硬的中原軍隊在河北平原上面對契丹騎兵,一旦自身的騎兵不夠,基本上就是被切斷補給線包圍起來的命運,而契丹騎兵即便是一時受挫,也可以見機遠遁而不至于大敗虧輸,更是在中原軍隊和契丹軍之間形成了某種心理定勢。[本章由為您提供]

即便是劉知遠的騎兵同樣不弱,後漢的軍隊甚至可以追溯到劉知遠任河東節度使的時候,都沒有在契丹軍面前吃過大虧,大周的時候同樣是如此,甚至在郭煒任上還取得了收回幽薊的大勝,但是這種心理定勢並未被徹底扭轉。

其實郭煒的心里面也是很遺憾的,北伐幽薊那一戰,固然迫使蕭思溫等人投降了,卻只能說是圍城與攻城的勝利,這本來就是中原軍隊的強項;高粱河一戰倒確實是擊敗了契丹騎兵,但是在最後投入了錦衣衛親軍馬軍的情況下,那一戰仍然只是重創和擊潰了契丹軍,而沒有形成一場殲滅戰,沒有與「張敬達于晉安寨全軍覆沒」、「杜威在滹沱河畔全軍投降」相當的戰果,兩軍相遇時的心理狀態就很難有大的改觀。

不過河東這里卻是一個機會!一個郭煒等待已久的機會。

周軍大軍進攻北漢,契丹一定會派出援軍,在沒有南京道需要保衛的情況下,甚至會派出主力軍,這是郭煒早就預料到了的發展,也是軍咨部根據各種情報得出的正常結論。

這就和當初的北伐幽薊差不多了,因為周軍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了「攻敵之必救」,契丹軍即便有戰術機動『『x ng』』的優勢,此時也不能任意地選擇戰場,不能隨意地回避主力決戰,其戰術機動『『x ng』』的優勢自然就被拉低了不少。

而河東的地形比幽薊更有利于周軍的發揮,不光是契丹軍一路過來的谷道都很不利于騎兵的大範圍穿『『ch 』』迂回,而且在關鍵地段的重要關隘更是可以讓周軍用有限的步軍進行長期的阻擊,從而為整個戰局爭取足夠的時間。

古話說「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現在還沒有出現的古話則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咱大周天子圍攻晉陽,真正的目標其實是你們這些胡騎啊!

郭煒心中得意地想著,不過這種心思就完全沒有必要宣之于眾了……對于其他部隊來說是時機不到,對于石嶺關都部署的阻擊部隊來說,則是沒有知道的必要。

「回去告訴李令公,不光是要謹守石嶺關和赤塘關,白馬山的山嶺也需要嚴防敵軍大股滲透,從三『『ji o』』口到百井寨的輜重轉運更是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疏忽大意!」

向著北面沉思了片刻,郭煒毅然轉過身來,對使者叮囑著各種注意事項,說到了最後,郭煒定了定神,又加了一句「告訴李令公,缺炮、缺霹靂彈都可以對朕講,錦衣衛親軍配給他也不是放在後面做樣子的,堅決地在白馬山一線堵死契丹軍才是要害。守住石嶺關,朕就在你們身後!」

「是!」听著皇帝飽含著的信任的囑托,這個才從武學結業一年多的少年兩眼熠熠發光,「誓死堅守石嶺關,決不後退一步!俺們身後就是陛下!」

…………

牧馬水的南畔,河灘邊枯草仍然豐盛,帳篷星羅棋布于其間,馬兒被牧奴趕著一群群地分別在飲水吃草。北漢給契丹軍提供的糧秣終究不可能太充足,作戰緊張的時候當然可以全靠『『j ng』』料來喂馬,但是在平常讓牠們嚼些草根補充一下還是好的。

在這些帳幕的正中間,一座大帳外面戒備森嚴,主帥的大旗就懸掛在一旁,那正是此次援漢行軍總管耶律屋質的大帳,前一天遭受挫敗的諸軍將領被耶律屋質召集到一起,合議著後續的作戰對策。

「總管,赤塘關真的是不好打!我萬萬都沒有想到,周軍有那麼勇悍善戰,他們的兵器又是那麼的犀利,而赤塘谷更不利于我軍展開兵力,實在是不好打。那些漢兒又實在太過膽怯了,吹起來就是什麼漢軍攻城能力遠勝過了我契丹,其實沖到赤塘關下被轟天雷轟了之後,第一個轉身往回逃的就是忻州軍。」

帳中說話的是耶律撻烈,此時他一邊向耶律屋質述說著昨日的挫折,一邊指責著北漢友軍的怯弱與不配合。

一如耶律屋質所料,走赤塘關方向的耶律撻烈所部與周軍接戰的時間比他們石嶺關這邊要晚了個半天,不過敗下來卻是差不多的迅速,赤塘關的守軍同樣有四架重型拋石機,赤塘關前擔負撲城任務的忻州軍和契丹軍家丁、牧奴同樣是在被鐵彈丸轟擊之後倉促出擊,同樣是在蟻附登城的時候被周軍的『『sh 』』彈兵通通打落,同樣是被城頭扔下來的震天雷轟垮,然後不顧一切地轉身潰逃。

十一月十三日剩下來的那幾個時辰,東西兩路都在忙著收攏潰兵和確定周軍的情報,耶律屋質一直到傍晚時分才派使者到西路軍這邊召集眾將開會,耶律撻烈等人把部伍安頓妥當趕來開會的時候則已經是十一月十四日了。

經過對潰兵的詢問與核實確認,周軍最後從城頭上扔下來的東西並沒有「天雷」那麼可怕,雖然這東西在人群之中炸響,引發了前軍的大潰逃,但是那東西只不過就是震天雷而已,有些家丁、牧奴在燕山的幾個關隘就已經見識過了,這一次還會盲目地驚慌逃竄,只不過是一種從眾行為而已。

這個事實很讓耶律屋質等人汗顏,蔚進、衛融二人更是因為部下的怯戰壞事而心慌。

听到一向自傲的耶律撻烈都是這麼說話的,耶律屋質的眉頭就皺得更緊了「嗯……石嶺關和赤塘關都是差不多的,我軍雖然可以在兩邊都派出數萬人,實際上能夠堆到城下與周軍接戰的就只可能有數千,其他人除了負土填壕之外,也就是等在後面被周軍的重型拋石機轟擊罷了。而周軍雖然只有數千人守城,卻能夠做到人盡其用,我軍空有兵力優勢也無從發揮啊……」

「這個……大王,我軍難道不可以用疲兵之術麼?」

衛融看耶律屋質一時間沒有追究忻州軍潰逃責任的意思,眼珠子轉了轉,倒是從耶律屋質的話語當中琢磨出一條計策來。

蔚進聞言大感尷尬,連忙咳了兩聲「咳……咳……衛知州,守在關城之上的周軍固然只有數千人,但是關城後面完全可以敞開了增援的啊……我可不相信周主敢于只派數千人前來阻擊上國的大軍!」

這個老宰相,論忠心和治政都是可圈可點的,忻州給契丹軍提供的糧秣比代州要多,甚至還提前準備了拋石機、雲梯等攻城器具,可見其能力還是相當全面的,但是文臣終究只是文臣,在具體的戰事上面就太缺乏常識了,居然以為疲兵之術就可以算得上什麼妙策奇計,還以為敵軍會蠢到連這種情況都不去防範。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