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九卷 金甌已缺總須補 第四章 絕望

作者 ︰ 康保裔

第四章絕望

正在前沿與周軍苦戰的那些北漢軍士卒,本來就左支右絀的十分辛苦,再一听到袍澤垂死的慘叫和敗退的呼號,還有周軍的這些勝利宣言,哪里還有繼續硬抗的勇氣,即使在同時也听到了都虞候的軍紀威脅,這時候都顧不上在乎了

就連馮本人都深受打擊,他剛剛才砍了兩個臨陣月兌逃的副兵馬使,猛然听見周軍那「活捉劉繼業,打到太原去」的口號,差點憋不住一口老血噴了出來這些周軍當真是目中無人

前沿的軍士在不斷地後退,周軍就這麼硬生生地壓了過來,有許多被嚇破了膽的軍士撥馬轉身就逃,兩個……五個……十多個……看著越來越多的逃兵,馮只感到一陣手軟,這樣的逃兵規模真的是殺不勝殺,豈是他一個人用軍紀可以堵得住的?

馮又是猛地一咬牙︰「兒郎們,為主盡忠的時候到了,都隨我沖」

說完之後,馮一擺自己的馬槊,領著十幾個牙兵往兩軍交鋒的地方沖了上去,雖然在不斷有人逃跑陣亡的地方再填進去十幾個人根本就是于事無補,但是被絕望憤懣充溢心頭的馮已經想不到那麼多了

馮和身邊的十幾個牙兵在往前沖,身邊則不斷有人向後逃,他們很快就直面了正殺得性起的周軍,兩邊再一次狠狠地撞在了一起

數千人的戰場,數百人的交鋒線,十幾個人實在是有點微不足道,盡管馮是帶著一股血勇沖上來的,盡管牙兵們和主將一樣勇猛,奈何其他友軍都變成了豬一樣周軍的前沖之勢在馮領頭的反沖擊面前只是稍稍一滯,隨著馮這一小股人馬兩側的北漢軍紛紛潰逃,多的周軍向他們圍了過來,讓這些護在馮身周的牙兵每個人都得面對好幾樣兵刃

以命換命的戰斗進行得飛快,馮身邊近十個牙兵的陣亡也就是換來了周軍七八條性命,但是多的周軍還在從前面蜂擁而至看著完全無懼于傷亡的周軍,馮突然之間冷靜了下來,冬日的寒氣第一次在他身上生效,一股冷意刷地一下從頭落到了腳,讓馮能夠正視自己面臨的局面

戰場上的喊殺聲已經漸趨稀疏,或者說只剩下了周軍的喊殺聲,自己麾下的士卒要麼已經轉身逃竄,要麼已經化作了尸體,剩下來還在戰線上苦苦支撐的也沒有勁頭喊殺了,只是在那里悶聲苦斗,然後隨著一聲聲慘叫陣亡

要命的是,護在自己身遭的牙兵已經不剩下幾個了,兩側各有兩三個護著,還有兩個擋在身前,然後就再也沒有了……

馮只感到心頭一寒,以這樣的兩軍對比,別說是以自己的奮勇爭先來扭轉局勢了,再繼續這麼傻下去,就連命都要保不住了想通了這點的馮再無猶豫,也不再向殘余的牙兵打一聲招呼,撥馬回頭就跑

「兀那敵將,不要再跑了,你跑不掉的,投降不殺」

康保裔帶著自己的牙兵趕過來的時候,方才差一點動搖戰線的這一小股北漢軍已經宣告覆滅——除了那個轉身逃跑的大將之外康保裔當然不甘心讓敵軍的大將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跑掉,反正此刻戰場上已經是一邊倒的摧枯拉朽,維護戰線什麼的已經不重要了,正好由自己發起追擊,于是領著牙兵就追了下去

然後康保裔是越追越佩服——佩服河東的馬匹比中原的為雄駿,明明敵將是從太原城一路跑到了這里,而自己則只是從百井寨過來的,明顯敵將的坐騎消耗大,但是那馬兒就是不減,自己就是一直追不上

雖然說追不上也得追,但是一邊追一邊勸降是很有必要的,投降不殺,這是皇帝的旨意,是當今皇帝登基以來禁軍作戰的基本方針,其效果也是相當好的,這不,隨著軍中的呼喊,不少奔竄無路的北漢軍士卒紛紛下馬解甲跪伏在地,倒是省了許多追剿的兵力

然而前面的那個北漢軍大將對這些勸降聲卻是充耳不聞,也不知道是因為專心致志地逃跑而沒有听到呢,還是堅決地寧願逃跑不願投降康保裔雖然心頭有些佩服對方,不過終究是追得大為不耐了,根據三交口那邊的狼煙來判斷,這次來的北漢軍應該有萬人規模呢,現在被擊潰的才三千人,很顯然大頭還在後面,接下來還有硬仗要打,哪里有那麼多閑工夫照顧這麼一個敵將?

也不知道這人是不是皇帝叮囑過要生擒的劉繼業,如果是他的話,生擒的功勞就很大了不過按說劉繼業是河東侍衛親軍的都虞候,應該不會跑來做先鋒將的,如果實在追不上的話,那就殺了得了,就算這人是劉繼業,皇帝的交代也只是講要盡量生擒,可沒有說不許殺

想到了這里,康保裔再不猶豫,掂了掂手上的馬刀,然後月兌手向前擲了出去

在投入武學之前,康保裔可是以善射而知名的,現在手頭沒有了手銃,軍中也沒有裝備弓箭,遠程射擊似乎是無計可施,但是他很自信,即便是拿馬刀當作投擲武器來用,自己的準頭也會是第一流的

果然,從康保裔手中飛出去的馬刀只是在空中一閃,飛快地越過了十幾步的距離,一頭扎入了前頭那員北漢軍大將的脊背

馮拚命驅馬向南狂奔,大風從耳旁呼呼地刮過,周遭的聲音仿佛都已經消失了,他的腦海中就只有一個念頭——趕快回到中軍向蔚刺史稟報周軍的詳情,然後群策群力迅找到一條應對之法然而就在這時,他突然感到背脊處一股寒意竄了上來,背上的肌肉一緊,似乎有什麼危險臨頭,緊接著就是身後一震,一種利刃入體的感覺從背後襲來,然後就是一陣難耐的劇痛

「什麼兵器這麼鋒利,就連背甲都沒能擋住?」

在劇痛導致的昏迷之前,馮的腦海中浮現出來的最後一個念頭就是這個

看了如同一個沉重的沙袋一般墜落馬下的敵將一眼,康保裔撇了撇嘴︰「我的戰功就這樣小了一庴……不管了全軍稍事歇息,然後繼續向南進發,通知中軍,前路暢通無阻」

…………

蔚進在馬隊中間急急奔馳,身後的周軍騎兵一直在緊緊地跟著,距離後軍就只有一二里,而前軍卻遭遇了又一股周軍的攔截,據其傳回來的旗語看,來者兵力很多,而且是在正面堵住了道路,屬于非接戰不可的範疇,如此凶險的局面,還在他從軍以來第一次踫到

蔚進和周軍不是沒打過仗,當年他還是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的時候,在遼州左近與周人的昭義軍、成德軍、邢洺軍交鋒的次數可不會少了雖然遼州到最後還是丟了,但是他在周軍的得勝之師追擊下依然實現了順利轉進,可沒有被這樣圍堵過

沒想到今日在距離太原城只有幾十里的地方,自己卻會遭遇這樣險惡的局勢現在回身和追兵作戰,讓本軍分成兩股南北出擊,這顯然是極不妥當的做法,暫時不顧追兵,盡快趕過去接應前軍,爭取合力將堵截的周軍擊潰,然後再想辦法回身與追兵作戰,或者折向西面的山麓以甩開追兵,這才是眼下唯一的生機

然而從前軍傳回信號之後,已經過去了半盞茶的時間,原先隱隱約約听得到的號角聲都平息下去了,前方卻再無信號傳來,蔚進此刻心中十分的忐忑不安

前軍這麼干脆利落地擊敗了當面之敵?他完全不敢想象,蔚進再怎麼對己方的馬軍戰斗力有自信,也不認為在兩軍兵力相當的情況下可以勝周軍,馮傳信的旗號可是說了來者兵力很多的而且前軍如果勝了,那是不可能不給他報信的,現在前方一點信號都沒有,這事當真讓人焦急

前軍這麼干脆利落地被當面之敵擊敗了?他同樣不敢想象,也不願意相信雖然這些年北漢軍在周軍面前就沒有佔到過上風,遼州的爭奪戰也敗了,但是在具體作戰的時候,兩軍還算是有來有往的,並沒有哪一次會敗得如此之快,最終失去遼州也是因為兵力的差距——對于這一點,蔚進堅定地相信了很多年

正因為蔚進對這兩種決的情況都不敢相信,所以他特別疑惑于前方象征著戰斗的號角聲居然會平息下去了,這到底是意味著一個什麼場面,他不敢深想下去

不過事態的發展很快就讓蔚進無需心中忐忑了

前方出現了雜亂的煙塵,然後就是許多散兵游勇慌不擇路地馳突而來,讓蔚進看得心中一涼

「你們過去將他們攔下來,好生詢問一下,前軍到底出了什麼事?」

盡管心中已經有了一絲明悟,蔚進此時也只能強打起精神來,命令中軍官率人過去阻擋那些潰兵,防止其沖亂中軍陣營,當然,同時也防止某種必然的「謠言」驚擾軍心——這種「謠言」,只要中軍官和自己掌握就可以了

中軍官很快就回來了,他的任務完成得很順利︰「蔚刺史,前軍已經徹底敗了,馮都虞候陣亡……堵路的周軍多達數萬,而且一戰之後並無大損,正在追擊潰兵而來」

听到中軍官壓低了嗓門的匯報,蔚進猛地吸了一口涼氣,抬頭看了看前方,再轉頭看了看身後那漫天的煙塵,心中已經滿是絕望

百度搜索的。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