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九卷 金甌已缺總須補 第二十章 風雪雁門關

作者 ︰ 康保裔

電子書下載功能暫停使用!預計需要到下周完成!

第二十章風雪雁門關

雁門山上,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之西陘關,亦曰雁門關。雁門重關,山巒在,霞飛雲舉,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飛雁出于其間。

雁門山絕頂上的這一道門其實是人工開鑿而成,叫作鐵裹門,連通了山南山北的雁門古險道,道路盤旋崎嶇,兩側峰巒疊蟑,怪石凌空險惡,所謂的每年大雁必須通過此門往返南北,自然只是文人的浪漫想象而已。

不過鐵裹門以及雁門關城的險峻則絕非文人的想象。

鐵裹門為人工開鑿關隘,因石峽呈黑褐色而得名,關口呈「v」字型,頂寬十丈,底寬一丈,谷深數十丈,長十五六丈。雁門關城即位于雁門山頂鐵裹門外,所建關城形勢險要,壁壘森嚴,東西寬約六七丈,南北長約六十多丈,城牆高達三丈,由此可見當初所費人工之巨。

在顯德十五年的十二月,前朝在雁門山絕頂處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終于有了合理的回報,守在關城之內的伏波旅第五軍憑借著這座險峻的關城,將三萬多攻城的契丹軍視若無物,即使他們是從山南而不是山北發起的攻擊。

其實在都指揮使錢守俊看來,即便是雲州的契丹軍聞訊趕來接應,第五軍讓契丹軍南北夾擊了,僅僅憑著這座關城的險要和城內儲存的糧草食水,還有前一段時間義武軍緊急運補上來的銃子、霹靂彈,他都有絕對的信心在此堅守逾月。

然而連續三天打退了契丹軍的猛撲之後,伏波旅第五軍在二十三日終于迎來了真正的考驗。

昨夜北風肆虐,山頂的氣溫驟降,然後就是大雪紛飛,就算是棉衣棉被裝備齊全的伏波旅將士也能感覺到濃重的寒意,在這種天氣里還要身著鐵甲走上城頭去作戰,無疑是一樁極苦的差事。

但是他們必須這麼做。皇帝辛苦籌劃的對十萬契丹援軍的圍殲戰,守住雁門關堵絕其歸路是計劃實現的重要環節,伏波旅第五軍肩負的是重大而光榮的使命,在錢守俊看來,這一次的任務比他當年堅守燕灣重要得多,也艱巨得多。這樣的任務容不得他們稍有懈怠,不穿鐵甲就上城這種會明顯增加自身傷亡的行為當然是不被許可的,而縮在營房中不上城就更加不行了。

不過剛剛才打退契丹軍的一次進攻,錢守俊就被千里鏡視野中潮水般涌來的敵軍驚得心頭一跳︰「嘶……乖乖不得了,胡虜這是把攻代州城的那些人全都拉到了山下啊!他們不準備攻打代州城了?這是要拚死一搏全力撲擊我雁門關城了……」

「都校,胡虜全都到山下來了?」

牙將王德站在錢守俊的側後方,雖然看不見山下的情形,卻把主將的自言自語听了個一清二楚,當下也是一驚。這次被他們第五軍堵住退路的契丹軍多達十萬之眾,軍中是早有傳言的,這些人全都到山下來了,顯然不會是到這里睡覺來的,肯定是契丹主將要全力撲城了,此事想想都令人心驚。

「嗯……沒有全部來吧,包括前幾天到山下的,現在總也有六七萬人的樣子,大概除了數萬精騎在戒備代州城之外,其他的人都過來了……」錢守俊一邊掃視著山下的營盤,一邊估算著當下的局勢,突然就是精神一振,「我明白了!定是南邊的錦衣衛親軍快要到了,胡虜攻代州城不下,攻我雁門關也不能下,瀕臨絕境之余才不得不行險,打算傾盡全力攻破雁門關,為自己尋得逃生之路。」

王德聞言是又驚又喜︰「錦衣衛親軍就快要到了?胡虜打算用六七萬人來攻俺們據守的雁門關?」

錢守俊倒是顯得輕松了許多︰「不錯,肯定是錦衣衛親軍從南邊一路逼了上來,胡虜就快要走投無路了!六七萬人來攻又算個甚,從太和嶺口開始,勾注塞古道百步九折,左右峭壁如削,一次攻擊也沒法投入太多的人手,只要我軍輪班歇息,以關城內糧草器械的充足完備,不說守上一個多月,守個十天半月的總不成問題。有這十天半月的時間,南邊的錦衣衛親軍怎麼也能到了,那時候就看這些胡虜葬身于雁門山下吧!」

「這倒也是……以這雁門關的形勢,六七萬人前來攻城,和一兩萬人也沒大差,頂多就是多有些人可以輪換,能夠保證連續攻擊罷了。兒郎們這幾日辛苦些,怎麼也能熬下來,到時候錦衣衛親軍在山下全殲胡虜,俺們倒是要居首功!」

主將的輕松樂觀情緒顯然影響到了王德,方才听聞契丹軍勢盛時產生的一絲憂慮已經無影無蹤,此時變得相當的樂觀了。不過才歡欣鼓舞了一陣,王德轉而又為幾天前第六軍襲取雁門關的成功慶幸起來︰「幸好第六軍奔襲雁門關的時候,駐守這里的河東軍不光是人少,還完全缺乏防備,不然的話,那一個都的守軍也不見得好打,說不得就要把城牆給炸壞了……那樣的話,這幾日俺們就要守得更辛苦了。」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老天爺和我大周是站在一起的!」此時的錢守俊無疑是胸有成竹了,比起當初臨危堅持燕灣陣地的時候要自信得多,「整個戰場局勢盡在陛下的掌握之中,一切走向變化都不出運籌司的計算,這些胡虜就等著覆滅的那一天吧!的確如你說的那樣,全殲這十萬胡虜,我伏波旅居于首功,而我第五軍又是伏波旅的首功!等到胡虜援軍盡滅,河東大概就會應聲而下了……」

…………

「大王,人算不如天算,晉陽救不得也就救不得了,我一定會拚盡全力保證上國大軍順利回國的。雁門關雖險,今日卻有風雪助我,正如大王所言,周人賴以守城的震天雷在風雪當中將會威力大減,正是我軍拚力之時!」

雁門山南麓的太和嶺口,待命攻擊雁門關的部隊正在集結,而負責指揮總攻的衛融正在向耶律屋質做著保證。

若說一開始隨同耶律撻烈回軍攻打代州城的時候,衛融還對契丹軍在奪回後路之後繼續南進救援晉陽心存幻想,到了耶律屋質完全放棄南路和契丹軍主力會合以後,衛融的這個幻想就已經徹底破滅了。

上國援軍放棄了對晉陽的救援行動,衛融無疑是非常失望的,然而上國畢竟是上國,河東終究是要倚賴上國的庇護而求存的,所以他還不能對耶律屋質的決斷有絲毫的怨言,甚至要為他們的撤退行動傾盡全力。

眼下就是他為此而出謀劃策的時候,哪怕因此而在局部問題上與上國的北院大王有所齟齬︰「不過雁門關的關城畢竟是建在了雁門山的絕頂之上,地利盡在守軍,即使其守城軍器的威力因為天氣而頗受影響,攻擊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我忻州、代州兩軍經過白馬山和代州城外的苦戰,如今已經成了殘軍,若是在此一次性投入攻城,恐怕會轉瞬盡滅……」

「嗯?!」

耶律屋質听到衛融如此辯駁,只是輕輕地嗯了一聲,翻動眼皮瞟了衛融一眼,雖然神情看不出來有什麼變化,其中的意味卻已經十分明顯了。

「大王!我不是在簡單地為忻州、代州兩軍心痛,若是可以一舉為上國大軍打通歸國之路,這些殘軍滅了也就滅了……然則大王軍中還有什麼擅長攻城的將士?忻州、代州兩軍如果一戰盡滅,後面的攻城還能有什麼希望?」

衛融此時已經顧不上某些話語會惹得上國貴人不滿了,以最大的努力爭取抓住那一絲渺茫的希望,才是他目前最看重的。

耶律屋質眼皮子一挑,這才正視著衛融問道︰「嗯,衛知州所言倒也有理,那麼照你所見,卻要怎麼攻城呢?」

「大王,不如將忻州、代州兩軍分隸上國諸軍,讓他們在上國大軍之中指揮攻城,發揮他們的特長。如此一來,雖然第一波攻擊的力度肯定不如大王定計那般猛烈,後面的持續攻擊卻能保持足夠的強度,如此晝夜不息地攻上兩日,卻是大有機會攻破關城!」

衛融的這個建議或多或少有些私心,想的的確是盡量避免忻州、代州兩軍的全軍覆滅,但是這個提議對作戰的益處也是有的——只要契丹人肯接受河東軍士的指揮,那些不擅長攻城的家丁、牧奴的作用肯定會得到極大的增強。

耶律屋質聞言沉默了半晌,終于還是點了點頭說道︰「好吧……就如衛知州所言,將忻州、代州兩軍的軍士分入各軍,我自會在各軍都安排下通事,下令眾人听從這些軍士的指揮。這里有家丁、牧奴合計近六萬人,即使一次攻擊只能投入數千,對關城內的周軍形不成重大殺傷,但是眾軍輪番攻擊,晝夜不息的話,我卻不信這三千不到的周軍是鐵打的!」

「大王英明!我一定竭盡所能,拚死也要為上國大軍砸開這道堵路的關隘!」

衛融心中一松,大聲地向耶律屋質作出了保證。

#c。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