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正文 第十四章 靜坐戰爭

作者 ︰ 康保裔

廣武城寨,白草口,夏州李家最為關注的熱點地區,慘烈的攻城戰並未發生,似乎是早已成竹在胸,又似乎是畏懼于遼國在廣武城寨的精心經營,進抵白草口的雁門關巡檢賀懷浦及其所部並沒有貿然地大舉攻城,無論是周軍近些年常用的火藥爆破手段還是千百年來蟻附登城的老套路,賀懷浦都沒有急切地運用起來。[無限升級]

既然佔據了兵力、兵器優勢並且處在進攻主動地位的周軍都近乎于磨洋工,躲在白草口營寨里面不知道忙些什麼,就是不上來大舉撲城,手底下滿打滿算只有兩千人的廣武城寨守軍當然更不會吃飽了撐的沖出城寨向周軍挑戰,皇甫繼勛可還記得周軍的野戰能力呢

當然,廣武城寨沒有規劃出南門來,守城的遼軍也不方便直接出城向白草口的周軍發起挑戰,而且城寨的守軍以漢兒軍為主,以步卒為主,軍力配置也是適合于守城而非野戰的。

皇甫繼勛可以說是遼國西京道諸將當中對周軍作戰經驗最為豐富的第一人了,這自然是從樂觀的角度而言,如果轉換到悲觀的角度呢,那就是皇甫繼勛基本上已經被周軍打得膽戰心驚,就是說一句被嚇破了膽子也並不過分。

這樣的作戰經驗和精神狀態,要讓他勇于進取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不過好在皇甫繼勛眼下擔負的只是守衛廣武城寨的職責,防守總是比進攻對膽略士氣的要求更低一些。更何況經過了這麼些年對周軍火器的刺探,遼軍多少也想到了一些防御辦法,陣戰固然還是缺乏底氣,守城的信心倒是增強了不少。起碼皇甫繼勛對自己守住廣武城寨還是有一點自信的。

總而言之,無論是從城寨的建築、守軍的兵力兵種配置來看,還是從主將的特點與作戰意志來看,這里的局面就是周軍主攻、遼軍主守,只要大局沒有重大變化,逆轉的可能性就幾乎不存在。

即使是城頭的守軍遭遇到了白草口方向的炮擊,這個基本態勢依然沒有發生變化,皇甫繼勛一門心思抱定了堅守不出。哪怕是被零零落落的鐵彈丸轟擊著呢,他還是情願以不變應萬變。

當然,這也是因為周軍的炮擊還可以忍受,雖然在城頭上看不清楚白草口營寨里面到底有多少火炮(遼國君臣如今已經知道了。[我搜小說網]周軍這種能夠發出轟鳴、拋射鐵彈丸的兵器不是什麼重型拋石機,而是一種叫作「火炮」的東西),但是皇甫繼勛從每一輪落到城頭的鐵彈丸只有三四枚也可以看出來,對面周軍的火炮不會超過四門,而且威力並不是如何的驚人——起碼沒有韓知範描述的轟擊太原城的那些個重炮可怕。

根據經歷過太原守城戰的韓知範描述。當年周軍堵住太原四門大肆轟擊的重炮射程可以達到兩三里之遠,發射彈丸時的響動完全可以用雷鳴巨響來形容,甚至在城頭上都能夠感覺到那些大炮發射彈丸時造成的地面劇烈震動,而且發射出來的鐵彈丸重達十余斤。並且飛行起來迅猛得很,砸到地面和城牆的立面上就是一個深坑。人站得和彈丸的落點近一些都可以感受到那種強烈的震蕩,至于彈丸直接砸到女牆垛口的話。那基本上就是粉碎性的。

總而言之,若是韓知範的描述一切屬實,那麼周軍攻打太原城所用的重炮射程比任何拋石機都要來得遠,威力比任何拋石機都要大,在這種可怕的兵器面前,即使是太原那種堅城都堅持不了太久。

然而白草口的周軍使用的火炮並沒有那麼可怕。

從白草口到廣武城寨只有一里地,當然,火炮能夠安置在營寨中將彈丸拋射至一里地之外的城頭上,那還是強過了大多數拋石機的,不過給皇甫繼勛造成的震撼就沒有那麼大了。

白草口的周軍火炮發射起來也沒有韓知範形容的那麼大動靜,隔著一里地也就是能夠听到一串悶響,還談不上雷鳴,更不可能說發射彈丸時的震動可以通過地表傳到一里地以外去。

最關鍵的還是,拋射過來的鐵彈丸並不算太大,根本不可能有十多斤重,了不起也就是四五斤的樣子,砸到地面和城牆的夯土立面上確實能夠形成一個小坑,如果砸到青麻石上則會造成石塊表面的碎裂,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了。廣武城寨終究是對周軍的這種鐵彈丸轟擊戰術有所準備,城牆立面自然是條石和夯土交錯壘成,女牆垛口卻全是夯土,而且上面還用草袋填土多壓了一層,倒是不虞鐵彈丸砸上去濺起碎石傷人,而且鐵彈丸不是那麼大,夯土的垛口也不會一下子就被砸碎了。

這種程度的炮擊,比起當年太原城的遭遇可就要好得多了,而且周軍使用的火炮不要說威力不如攻打太原城的,數量也要少得多,皇甫繼勛倒是還有一點信心守住。

再說廣武城寨又只需要面對來自南面的攻擊,全城並沒有被周軍包圍,盡管皇甫繼勛心知肚明守軍已經被遼主的作戰計劃半拋棄了,但是後路通暢總是事實,所以他眼下並沒有怎麼慌張。

如果周軍就是用這種狀態攻城的話,皇甫繼勛卻是有信心守個一兩年的——每天被四門大炮砸上一兩個時辰,頂多也就是有兩三名守軍倒霉催的被彈丸砸個正著,這種程度的消耗估計最後受不了的會是周軍。

的確,現在遼主是不打算向前線增援的,沿邊城池的漢兒軍基本上被看作了消耗品,純粹是為了消耗周軍的兵力和物資,再加上拖延一點時間,不過以廣武城寨最近兩天來的戰況看,周軍的百多枚鐵彈丸才換到遼軍不到兩位數的傷亡,頂多還有城防的少許損傷,這樣的交換完全做得過。皇甫繼勛又不是完全不懂的人,鐵料的生產有多難他也是略知一二的,真要是雙方這麼用鐵彈丸和人命互相消耗下去,最後多半是周人撐不住。

而且一旦拖到了秋後,說不定遼主就會改變主意向前線派出援軍了。

因而在被周軍連著轟擊了兩天之後,皇甫繼勛的情緒反而更趨樂觀,對周軍火器的恐懼感有所削弱,對守住廣武城寨的信心大為增強。

「周人怎麼沒有把當年轟擊太原城的重炮搬過來用呢?現在的這四門火炮一點都不可怕啊……廣武城寨或許還比不上數十年經營的太原堅城,但是各種針對火器的改動可是相當的有效,周軍若是只有這麼一點本事,還真是會成就我的‘鐵壁’之名呢」

皇甫繼勛藏身于垛口後面,縮在草袋下遠眺白草口的周軍營寨,心中暗暗地思忖著。通過這兩天對彈丸落點的分析判斷,他已經知道,現在這個位置的安全性不亞于城寨的北面,有垛口的阻擋和草袋的防護,落到城頭的彈丸是無法直接命中的,至于被砸壞的沙土掩埋,這種無妄之災就不是龜縮起來能夠躲得過去的。

…………

「巡檢使還有多久才能迂回成功呢?這座廣武城寨修得如此講究,我軍常用的掘地爆破攻城之法未必管用,以白草口營地的三四千人又無法支撐蟻附登城的傷亡,而且在其他策略用盡之前也不值得用兒郎們的性命去生拚……」

當皇甫繼勛縮在廣武城寨的城頭垛口後面打量白草口周軍營寨的時候,營寨中賀懷浦也正通過千里鏡觀察著城頭,研判著火炮的攻擊效果,並且思索著各種攻擊方案。在千里鏡的圓形視域內,廣武城寨上面冷冷清清,只是在個別垛口後面能夠影影綽綽地看到幾個人頭閃動,垛口上增設的一層草袋正向他宣告著遼軍也會進步,也會逐步學習怎麼防範火器。

看了半晌,賀懷浦放下鏡筒,對天長嘆了一聲︰「可惜很難把太原城郊的那十多門攻城重炮運過來,白草口這里也擺不開那麼大的陣仗,不然的話,一次十多枚十幾斤重的鐵彈丸砸過去,就算這里的遼軍守將再怎麼懂得防範,條石和夯土交錯壘成的城牆再怎麼結實,城頭總得被我軍給轟平了!只要遼軍在城頭站不住腳,那麼我軍硬爬上去也不會有多大的損失。」

在這一刻,攻守雙方心有靈犀地想到了一起,太原城外的攻城重炮無疑是見識過那等場面的周軍將士心中的神器,也是見過、听過它們威力的敵軍心中不滅的夢靨。

不過很遺憾,那些重炮真的是太重了,雖然只要下決心動用千萬民夫還是可以搬運的,太原距離雁門關也不算很遠,但是勾注塞古道卻不是那麼好通行的,樞密院經過綜合衡量,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卻是並不打算把那些攻城重炮運上去。

畢竟戰爭並不是唯武器論的,一個小小的廣武城寨不應該會成為天塹,周軍更不應該是一支只能依靠神器作戰的軍隊。(未完待續……)

p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