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傾國戰神亂長安 名花傾國兩相歡(一)

作者 ︰ 莫非小勵

貞觀二年,三月,猶是春寒料峭。

大漠的蒼茫雲海間,一輪紅日初升,照耀在繁華富庶的高昌王城上。

這座曾經匯聚了無數絲路傳奇的西域重鎮,今日格外熱鬧。檀香繚繞,梵樂悠揚,一片華蓋,滿眼錦繡。

但這盛景不是為了歡聚,而是為了離別。

城外,交通東西的驛路上。全城的達官顯貴,都恭敬地侍立著,陪同他們的國君傾訴離殤。

一身錦繡王袍的文泰,拉著一個清瘦飄逸,俊秀從容的漢家僧人垂淚話別。青年國君一心要成為修成護法正果的佛教聖王,指望著能有神佛的力量護佑自己苟延殘喘的王權。

眼前的僧人卻去意堅決。

這僧人雖只有二十七歲,卻已是名滿天下的法師。他俗姓陳,名,法名玄奘,是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也唯識宗的創始人。

玄奘自幼投身佛門,亦通儒道百家典籍。隋唐之際,天下大亂,他遍歷隴、蜀、荊、趙諸地,看過了人世間爭奪殺戮,貪嗔痴戀的諸般苦厄。心憂眾生,遍訪名師尋求度化之法,卻發現各派紛歧,難得定論,于是決心要做一件前人從未做過的事情——西去天竺,問惑辨疑。

貞觀元年,他請允西行求法,卻未獲天子批準。然而宏願既發,禪心似月,玄奘早有舍身求法的覺悟,于是冒越憲章,偷偷出了長安,孤身涉險,歷盡艱難,踏上了十萬里取經之路。

他從瓜州過五烽,在沙海里斷水絕糧了四天四夜,九死一生,才進入小國伊吾。高昌王久慕法師,一听他到了,如獲至寶,敕令伊吾王把玄奘送去。玄奘只好更換良馬,繼續行進,趕到了高昌王城。

文泰恭敬萬分,自稱「弟子」,和隨從的人前後列燭,親自出迎。讓玄奘坐于重閣寶帳中,接受自己和文武百官的頂禮。

「沙路艱險,法師竟能孤身來此,一定是佛祖庇佑!」

高昌雖世代崇佛,卻是玄奘的西行求法,才第一次讓文泰體會到了「佛法無邊」。他挽留玄奘,想把這種力量留在自己外表光鮮繁榮,內里風雨飄搖的王國。他先提出供養一生,尊為國師,甚至嫁與公主的種種利誘。玄奘毫不動搖,一心西去。文泰又威脅,若不留高昌,就遣送他回唐國。玄奘卻寧為玉碎,不懼強權。

高昌王的招待更加隆重,每天王親自捧盤奉食。玄奘卻絕食入定,以示西去決心。文泰這才知道。佛法的力量早在年輕法師的心里深深扎了根,讓他超越了名利,甚至無懼于死亡。

文泰迷茫了,也退卻了。

他決定放他西去,並與他結為兄弟,只求玄奘講一講他那神奇的「佛法」,度化跟他一樣迷茫的高昌國人。玄奘也看出這個國君內心的惶恐,為其誠意感動,便講了一月消災祛難的《仁王般若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菩薩蠻︰傾國戰神亂長安最新章節 | 菩薩蠻︰傾國戰神亂長安全文閱讀 | 菩薩蠻︰傾國戰神亂長安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