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佛緣 第三十三章 佛桑香界Ⅱ

作者 ︰ 孰不依

火珠山。莊嚴沉默如一尊古佛。

麻姑領著佛桑香界弟子在掃葉樓前的廣闊之地習練「龍行十八式」。弟子們身背寶劍,分列兩旁,靜觀麻姑行雲流水般演練那一套精妙劍法。陰麗華傷勢已大為好轉,也站在一旁靜觀麻姑師祖那神出鬼沒的劍招。

麻姑將九天玄女創造的絕妙劍法如龍飛鳳舞般操演一遍,然後收劍入鞘。對眾弟子道︰「劍為兵家之祖,極不易學。第一要習之有恆;第二要練氣凝神,心如止水。等成功之後,十丈內外,劍氣所及,連落地的塵沙都能橫卷起來,為我所用。」

麻姑先激發眾人的興趣,然後話鋒一轉,「不過,練劍必先練內功。內功修練之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百日築基,煉精化氣,亦稱為小周天;第二階段為十月養胎,煉氣化神,亦稱為大周天;第三階段為三年哺乳,練神還虛;第四階段為九年面壁,練虛合道。這就是大家入門後最初十余年必須每日靜修的原因。」

麻姑停了停,又道︰「這些年過去,大家的內功已有一定基礎,‘龍行十八式’的招法也都爛熟于心。不過,大家要知道,‘龍行十八式’不只是單人劍法。更重要的是,九天玄女祖師當年苦心總結的‘龍行十八式’,還有一個不傳之秘。就是一旦與‘昆吾八劍’相結合,能夠感應天地、引出八部天龍。」

眾弟子大感振奮,躍躍欲試。麻姑趁機鼓勵道︰「從今天起,新入門弟子繼續練習‘龍行十八式’,陰麗華、柳紅葉等弟子開始跟我以‘昆吾八劍’習練劍陣之法!」

眾弟子按照麻姑的吩咐,迅速分開兩部分,各自操練劍法。麻姑招呼圍過來的陰麗華、柳紅葉等弟子道︰「大家練劍這麼多年,看看誰能對內家劍法講出什麼心得來。」

陰麗華作為大弟子,听著新入門弟子習劍時兵器磕踫的聲音,搖了搖頭,首先拱手回應道︰「師祖,內家劍法,斗劍時是絕對听不到兵器相踫的叮當做響之聲的,一把劍最多就是輕搭在對方的兵器上劃行。」

陰麗華指了指那些新弟子,「弟子以為,師妹們還不懂得,劍術的精妙全在于因敵而動,一擊成功。內家劍法里劍的動作並不多,練得是身法,特別是腰腿。與習練其他兵器確有不同。」

麻姑點點頭,掃視著其他弟子,道︰「你們大師姐所言不差,看來這些年大家對劍法的領悟確有進展。不過要補充一點,就是內家劍法一旦運上寸勁,也會劍嘯風鳴氣勢駭人。」

麻姑運上功力試了試,劍身果然震顫,發出低沉的雷鳴之聲。

麻姑食指往劍刃一搭,嗡鳴之聲頓消。然後道︰「我再告訴大家一點內家劍法的訣竅,就是劍招與內功的運用必須渾然一體。這種特點如果運用到劍陣之上,那麼整個劍陣就會將眾人的內力疊加起來,劍上的力量也會驟然倍增。」

麻姑有意識地頓了頓,然後加重語氣道︰「正是因為這一點,如果‘龍行十八式’劍法只是分練,威力就不能充分發揮。只有形成劍陣,相互感應、互為補充,才能將潛力發揮出來。當然,要想將劍陣的威力發揮到極致,一定要有獨步天下的神兵利器。當年我與你們師父不避艱險取得‘昆吾八劍’,就是為了將九天玄女祖師的這套劍法發揚光大。」

麻姑環視了一圈,嘆道︰「可惜你們的李師妹還沒有回來,否則你們就可以開始作一些合練的準備了!」

「師祖,誰說我沒有回來?」麻姑話音一落,遠遠便傳來了李若水的聲音!原來,李若水、蕭敬初緊趕慢趕正好趕到。

李若水對麻姑的聲音十分熟悉,哪怕一丁點聲音,也能分辨出來。所以既然師祖問起,便遠遠地向師祖回話。

陰麗華、柳紅葉等人都轉過身,隨眾人向門外疾步奔去,見到李若水落地,急切地道︰「七師妹,你回來了,傷好了嗎?」李若水忙道︰「謝謝各位師姐牽掛,我的傷已經好了!」

麻姑朝李若水看了看,皺了皺眉,道︰「若水,你受的什麼傷?」李若水被這一問怔住了,半晌才道︰「我受的是內傷。當時昏迷過去,被靖雲觀的蕭師弟帶著到西蜀治傷去了!」

「西蜀?」「對,是西蜀青衣郡蒙頂山。那里有條青衣江,景色極美。各位師姐今後如有閑暇,都該去看看才是!」

李若水與各位師姐七嘴八舌,說長道短,興高采烈!但麻姑臉色卻有些古怪,將蕭敬初招至身前,帶到旁邊,沉聲道︰「小伙子,我問你,若水到底是受的什麼傷?」

蕭敬初見麻姑祖師問話,心中緊張,結結巴巴地道︰「李師姐確是受的內傷。晚輩,晚輩尋了些草藥,給師姐療傷。」

麻姑緊緊盯著蕭敬初的臉,半晌才道︰「小伙子,西蜀蒙頂山有座天蓋寺,天蓋寺中有七株神茶,喚作仙靈神茶,你不是到那里求藥吧?」

蕭敬初一听,連連擺手,道︰「不,不,不是!」只覺心口怦怦亂跳,額頭上冒出冷汗。

麻姑又皺眉,道︰「小伙子,何必如此緊張。老身料想憑你的功力只怕也進不了天蓋寺,拿不到仙靈神茶,老身只是隨便問問就是了。」

蕭敬初擦了擦汗,暗想︰「看來我得趕緊離開,如果麻姑師祖這樣問下去,弄得不好會漏了嘴。」打定主意後,便對麻姑師祖道︰「前輩,晚輩已將李師姐平安送回佛桑香界。如無差遣,弟子想就此告別,回太白山靖雲觀。弟子想我師父多半也牽掛著這件事,該早些回去稟報,以免師父擔憂。」

麻姑想了想,道︰「既如此,那你去吧。」

蕭敬初謝過麻姑,又到李若水面前告別,道︰「李師姐,各位師姐,在下這就回靖雲觀去了。望各位師姐今後能到太白山坐坐,在下一定恭候。」

李若水見蕭敬初一頭汗,禁不住取出自己絲帕,替蕭敬初擦了擦汗水。眾人見到這一幕,笑道︰「蕭師弟是想請你的李師姐去靖雲觀作客吧,何必還扯上我們呀?」

蕭敬初窘迫得紅了臉,李若水忙出來解圍,對蕭敬初道︰「別听我這幾位師姐妹胡言亂語,不理她們,我送你走!」說吧,一拉蕭敬初,騰空而起,將蕭敬初送出佛桑迷宮後,才停下來,目送蕭敬初遠去。

麻姑待李若水回到掃葉樓前,道︰「若水既已回來,你們就按我的吩咐布陣吧。」

言畢,八名弟子各持手中寶劍,按照麻姑的指點,各自站穩天(乾)、地(坤)、雷(震)、火(離)、風(巽)、澤(兌)、水(坎)、山(艮)八卦方位!

麻姑拍了拍手中降妖劍,發出一陣清脆的劍鳴之聲,又用手一按,那清脆的劍鳴之聲嘎然而止。眾弟子知道麻姑師祖有話要說,便止了聲音。

麻姑這才緩緩道︰「你等所具方位不同,運劍之道也各有不同,所以對所在卦位一定要領悟精髓。‘乾’者天也,定于正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故而在劍道上變化繁復,包容萬象,劍勢高遠,空靈無極,為諸劍之首,萬不可失。還是由麗華佔住‘乾’位罷!」

麻姑掃視了一遍眾弟子,吩咐眾弟子往里靠靠,招近身旁圍作一圈。一邊以劍作畫,一邊徐徐言道︰「‘坤’卦為大地,守于正南,承天而動,故而劍道沉渾厚重,是極厲害的防守劍術。‘艮’卦為山岳,鎮于東南,劍道雍穆雄奇,但這路劍法很少獨運,多與‘兌’劍道合使。‘兌’為沼澤,防于西北,山澤相容,一正一奇,往往陷敵于無形。」

麻姑一邊迅疾運劍,在沙地上比劃出陣勢來,一邊繼續侃侃而談。「‘坎’為天下之水,游于東方,劍道自也深得水性,若江若海,若湖若瀑,要知天下莫柔弱于水、而至堅至強者莫之能勝,這路劍法見機而動,極得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的妙諦,堪稱最厲害的劍術。‘離’劍道則為火象,居于西方,霸氣十足,無所遮攔,可一旦使出,便似野火燎原,勢不可當。」

麻姑一口氣將昆吾八劍中六個卦位的運劍之道闡述了一番,唯有李若水的‘巽’位、柳紅葉的‘震’位只字未提。李若水心中急躁,道︰「師祖,那‘巽’位的運劍之道又當如何呢?」麻姑微微一笑,道︰「鬼丫頭,就不肯讓師祖歇歇嗎?」

麻姑頓了頓,對著李若水道︰「那你就听清了。‘巽’者風也,藏于東北。風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婬溪谷,無孔不入。是以‘巽’劍道變化多端,輕柔時有揚花拂柳之妙;但若是癲狂起來,則有碎石伐木、摧枯拉朽的大威力!」李若水听在耳中,對這路劍法雖不大了然,卻也十分喜歡,學來也頗用心。

麻姑最後對柳紅葉道︰「‘震’為雷霆霹靂,隱于西南,雷霆萬鈞,但只是一瞬!是以這路劍法只有一招,不出則已,出則無堅不摧。雲萍對敵之時以‘蓮花絡’策應各方,所以在昆吾八劍的運用上不宜分心,正好適應‘震’位!」

麻姑注視著柳紅葉,進一步解釋道︰「由雲萍守‘震’位,一則可以用‘蓮花絡’迷惑敵人,伺機出劍;二則只有一招,不必分心,一擊之後,飄然遠逸;三則雲萍內力極深,一旦出手必定狠辣迅疾,致敵死命,故而令雲萍守‘震’位。雲萍可願意?」

柳紅葉因為要練習「昆吾八劍」劍陣之法,已從師父那里取得了「昆吾八劍」中的「轉魄」劍。此時見師祖問話,忙連聲允諾。

麻姑將八個方位的劍法精要描述完畢,地上那一道八卦圖案也完全成形。麻姑右手持劍,左手運功,朝地上的八卦圖放出一道金光,那八卦圖居然隨之浮了起來。眾人凝神觀望八卦圖,八卦圖開始飛旋急轉,似乎每一個卦位都如麻姑剛才講的一樣動了起來。一道道電光流轉,幻化出無比奇妙的劍招,好象是八名劍術高手在持劍飛舞。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昆陽之戰•佛緣最新章節 | 昆陽之戰•佛緣全文閱讀 | 昆陽之戰•佛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