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佛緣 第三十三章 佛桑香界Ⅰ

作者 ︰ 孰不依

火珠山。

從前,位于八百里伏牛山東麓的火珠山雖然峭拔如劈,冷峻似鐵,古樹參天,鳥獸群集,但名不見經傳。自從名動天下的佛桑香界隱身于此,火珠山才一舉揚名。

山中佛桑樹隨處可見。顧名思義,佛桑香界多半以佛桑得名。佛桑樹的枝葉像桑樹,枝條向上勾曲,直上五尺,枝條橫出,樹葉旁生,蔥籠茂密,形如羽蓋。高五尺,又是這樣一重枝葉,共是五重。每一重的葉和椹都不一樣,令人嘆為觀止。

佛桑香界最美麗的季節當然是春季。佛桑樹花團錦簇,層層疊疊,香飄數十里。不過,秋天的佛桑香界也別有一番景致。落葉滿山,飛舞輕揚,地上鋪了一層厚厚的絨毯。

當年,淨瓶師太初到此地,便不忍離去,故而在此結廬授徒。後來又扎了一大圈籬笆,建了幾棟木樓。籬笆的柴門上鐵筆銀鉤題了四個字︰佛桑香界。

佛桑香界周圍種著密密麻麻的佛桑樹,淨瓶師太在這些佛桑樹上下了不少功夫。按照九宮八卦栽種的佛桑樹,構思巧妙暗藏機關,是一道天然的安全屏障。如果沒有熟悉地形的佛桑香界弟子引路,尋常百姓極難闖入佛桑香界。

佛桑香界最主要的建築喚做「掃葉樓」。掃葉樓前左右各有一座配樓,只是較掃葉樓略為低些。主樓與配樓之間有一大片空地,種著六棵大佛桑。這六顆大佛桑夏天都結大桑椹,只是不知何故,三棵結白的,三棵結紫的,讓人迷惑不解。

進得掃葉樓,經過一段不長的通道,方才進入後院。後院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天井,天井之中有一株老梅樹。樹高丈余,開花時如一樹絳雪,花落時藉地一寸余厚,煞是好看。越過天井,數步台階,台階上有兩只香爐,左右對稱。香爐高三尺,下面有一只托盤,盤里長著一枝鐵蓮花,水面浮著十二片蓮葉,每片蓮葉上隱約浮現一種靈禽異獸。

淨瓶師太居于後院樓上,屋中陳設簡單而優雅。臨窗的幾案上有一部古箏引人注目。

淨瓶師太帶著陰麗華、柳紅葉返回佛桑香界後,找到麻姑徹夜長談,對九重門的強大力量深為憂慮。宛城之戰,三大門派精英盡出,堪堪只能與西門君惠和哀章戰平。如果鬼母和西楚霸王項羽等人趕來,三大門派多半要落敗,回想起來有些後怕。

最讓淨瓶師太忌憚的,是血魔哀章的《九幽魔功》。這個哀章功力增長之快,簡直難以置信。與自己結怨之深,更是盤根錯節。等到血魔《九幽魔功》煉成,佛桑香界如果還找不到有效的克制方法,不要說九重門,就是血魔哀章單獨前來尋仇,只怕也難以抵擋。

麻姑听了淨瓶師太的憂慮,沉吟道︰「一百多年前我在水月庵曾經試驗了一種陣法,幾顆小小的豆兵竟然困住了桓景,想必瓶兒還記得這事吧?當時那個簡單的陣法,就來自九天玄女圖策所記載的一種喚做《降魔座》的兵法。娘的意思是說,或許我們能夠從九天玄女圖策當中發掘威力更大的劍陣,作為佛桑香界的鎮山法寶。」

淨瓶師太點點頭,遺憾道︰「娘親說的是,的確有這回事。當時孩兒也很感興趣,可惜後來放下了,整天忙忙碌碌于瑣碎事務,沒有進一步深研。」

麻姑深有同感,嘆息道︰「娘也是最近這些日子才回想起這件事。不過,我這幾天反復琢磨,發現當年只領會了《降魔座》的一些皮毛。如今想起來,《降魔座》其實濃縮了《天乙遁甲陣法》的精髓,深藏玄機,大有可為。」

麻姑不想讓淨瓶師太過于憂心,站起身來,走到窗邊,輕輕撫模兵器器上那柄「滅魂」劍,尋思著給淨瓶師太打氣。「娘相信,如果我們能夠修煉成《降魔座》,再輔之以昆吾八劍構成的劍陣,一定可以與《九幽魔功》抗衡!」

淨瓶師太一听來了信心,心底的斗志被激發起來,道︰「娘親言之有理。既然這是一條路子,待弟子們歇息數日,我們就開始修習這種陣法,以備不時之需。對了,這幾天孩兒閉門修習九天玄女圖策,先把《降魔座》精髓吃透,請娘親多關照一眾弟子。」

淨瓶師太果如其言,一連閉門數日,按照九天玄女圖策,苦苦尋覓與《九幽魔功》相抗之法,將關于《降魔座》的記載翻來覆去琢磨了若干遍。第四天,麻姑到淨瓶師太房前敲門。淨瓶師太出門,迎麻姑至房內坐定。

未等麻姑開口,淨瓶師太便對麻姑道︰「娘親,我看九天玄女圖策記載的《降魔座》陣法過于繁雜,我們也沒有那麼大的力量來組創陣法。不如稍加變通,把規模縮小一些,沒準更加精煉、更加靈巧。」

麻姑本來想談談自己這幾天的感悟和認識,見淨瓶師太頗為自得,便道︰「那你先說說吧!」

淨瓶師太也不客氣,一邊給麻姑遞茶,一邊道︰「千軍萬馬的兵陣我們肯定是擺不了,但可以把《降魔座》的精髓抽出來,從眾多門人中挑選出十六名根基較深的弟子來組建這個兵陣。」

「哦,十六名弟子就能辦到?」麻姑疑惑,問道。

淨瓶師太點點頭,「十六名弟子每兩人一組,按天(乾)、地(坤)、雷(震)、火(離)、風(巽)、澤(兌)、水(坎)、山(艮)八卦方位布陣。每組當中,一人持龍笛、胡琴、琵琶、響板,奏誦天籟之音,以法力傳送四方,目的是壓制魔音,促天地為之肅然。這樣,西門君惠的《攝魂簫》或者血魔哀章的《鬼獄陰風吼》都可以破解。」

麻姑眼楮一亮,頻頻點頭,但也質疑道︰「哪另外八名弟子呢?難道僅憑那八名弟子就能護佑《降魔座》?」

淨瓶師太不慌不忙,繼續將自己的構思一一托出。道︰「八名弟子護衛《降魔座》雖然有點少,但她們持昆吾八劍,可以設法招喚八部天龍和天罡神將,一起護衛《降魔座》。昆吾八劍一母所生,感應能力極強,就算沒有八部天龍和天罡神將相助,孩兒認為,也可以確保‘龍行十八式’劍陣天衣無縫。」

麻姑緊繃著臉,思索淨瓶師太的話,未置可否。

淨瓶師太自己信心卻很足,道︰「孩兒料想,昆吾八劍如果能夠人劍合一,即便經受天下最厲害戰陣的攻擊,這《降魔座》仍然可以確保堅不可摧。我和娘親則可居于《降魔座》陣法之中,一是調度昆吾八劍抗敵,二是見機而動,乘隙出擊,攻敵不備。」

麻姑听完淨瓶師太對《降魔座》陣法的設想,沉吟半天,提出疑問道︰「依照九天玄女圖策,這種設想也有些道理。不過瓶兒這種設想,有幾個要件,就是必須以千葉蓮台為座,以夔牛之皮為鼓,這些條件我們尚不具備。另外,《降魔座》不能陰柔之氣太盛,必須補充陽剛之氣,求得陰陽平衡,此事不可不慮。」

千葉蓮台乃佛門至寶,極為難得,所以麻姑才再三作難。淨瓶師太也明白原委,道︰「千葉蓮台需要機緣巧合,眼下的確是無處可求。但夔牛之皮,我听說八百里伏牛山中曾有夔牛出沒,或許可以擒之,獲取夔牛皮。至于《降魔座》陰盛陽衰的事,我也有一個辦法。」

「哦,什麼辦法?」麻姑問道。

「娘親莫非忘了?大弟子桓景手中的‘真剛’劍陽剛至極,又得桓景煉化數百年,如能取來,想必足以彌補陽剛之氣。」淨瓶師太胸有成竹,立即回話。

麻姑听了,點頭道︰「言之有理。不過,既然千葉蓮台沒有眉目,演練《降魔座》陣法似乎不必急在一時。依我看,當務之急還是先督促弟子們練好‘龍行十八式’。時機成熟後,再差人尋桓景取回‘真剛’劍,順便到伏牛山中設法收服夔牛。唉,這些都還好說,但能不能得到千葉蓮台就得看上蒼的意願了!」

淨瓶師太站起來,搖了搖頭,「娘,孩兒有一種預感,千葉蓮台說來就來,一定可以獲得。打造《降魔座》陣法可以預先準備,不必等到萬事俱備方才著手,孩兒深恐按部就班會貽誤大事。」

麻姑聞言,沉默半晌。淨瓶師太推開窗,窗外奇峰若雕、碧水如畫。淨瓶師太遙指蒼天,對麻姑道︰「蒼天有眼,一定不會難為我們。」

李若水服下仙靈神茶沉沉睡去。蕭敬初到青衣縣照著李若水身上衣裙,買了一套一般樣式的衣服給李若水換上。看著李若水冰清玉潔的身子,蕭敬初流著淚親了親,心都在顫抖。破碎的衣服換下來後,蕭敬初打成包拎到僻靜處,陰沉著臉一把火燒了,試圖驅逐晦氣。

第二天,李若水才慢慢醒來。

李若水一眼看見蕭敬初坐在身旁,趕緊整衣而起,又向四周打量一番,對蕭敬初道︰「蕭師弟,我們為何會在這里?」

蕭敬初一听,知道李若水果然已經忘記近日遭遇,忙撒了個謊︰「我們在宛城追擊血魔哀章,師姐為救我,不巧被那魔頭所傷。我扶著師姐趕緊逃走,一路狂奔,慌不擇路,就到了這里。這幾日,我尋了些草藥,為師姐療傷,今日總算醒了!」

李若水緊皺眉頭,搜索往事,卻始終沒有這幾日的任何印象,不覺自語道︰「真奇怪,我怎麼一點也想不起來?」

蕭敬初心中一動,道︰「或許是因為被那魔頭傷了神經,加之又昏迷了幾日,才忘記了受傷的情形吧。」

李若水實在想不起什麼,只好道︰「咳,就算被那邪魔所傷,也不該逃得如此狼狽。蕭師弟今後還得多加歷練才是。哦,對了,我們到這里幾日了?」

蕭敬初想了想,道︰「三日了。」李若水一跺腳,急道︰「那我們還在這里呆著干什麼,想必師父早就回佛桑香界去了!我們趕緊回去吧,否則,師父又要責怪了。」

李若水、蕭敬初在空中向北疾飛,李若水低頭向地上看了看,嘆道︰「這是什麼地方,雨霧蒙沫,處處錦繡?」

蕭敬初略一遲疑,道︰「師姐,這里是青衣郡境內。那座山叫做蒙頂山,山下那條江,喚作青衣江。」

李若水聞言,禁不住嫣然一笑,道︰「我說蕭師弟,就算要避開那魔頭,也用不著逃這麼遠,是不是?你溜得倒是挺快,可真有些本事!」

蕭敬初見李若水笑話自己,卻並不生氣,道︰「我只想多跟師姐呆一會,才逃這麼遠。」李若水一怔,道︰「真是這樣?」蕭敬初使勁點了點頭,李若水輕嘆一聲,道︰「真是個傻師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昆陽之戰•佛緣最新章節 | 昆陽之戰•佛緣全文閱讀 | 昆陽之戰•佛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