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佛緣 第三十九章 九軍玄冥陣Ⅱ

作者 ︰ 孰不依

九重門總壇地宮之中,燃著幾堆篝火。「闢啪」聲中,火焰吞噬著柴木,發出脆響,冒起了陣陣輕煙!

西門君惠、鬼母從滍水歸來後,便與項王、虞姬和亞父範增等人在地宮中日夜參習《太玄經》,苦苦思索布陣之法。

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時,範增曾與兩僮僕冒著殺頭危險,將一些珍貴的兵書秘籍從咸陽一路運到荊湘,秘密藏進石洞。為此,兩名僮僕還被秦宮侍衛所殺。但今日這些珍本古籍都被西門君惠差人找來,派上了用場,為範增研習《九軍玄冥陣》提供了思路。

西楚霸王項羽久歷兵陣、亞父範增又熟知兵法,兩人領悟自然也就最深。範增一邊捋須沉吟,一邊援起狼毫,在案上就著一張大幅粗布反復涂畫。

片刻之後,範增將狼毫往案上一擱,指著圖畫,道︰「布陣之法,如此即可。九陣分別為洞當陣、中黃陣、龍騰陣、鳥翔陣、連衡陣、握機陣、虎翼陣、折沖陣和中央戰陣。以項王的八千江東子弟兵為限,一千人為一旅,騎兵五百、步卒五百,其中步卒五百人分乘二十輛戰車,每陣設正副將各一名。」

項王領悟很快,馬上回頭望著諸將,逐一分配任務,指點道︰「龍且守洞當陣、季布守中黃陣、虞子期守龍騰陣、鐘離昧守鳥翔陣、章邯守連衡陣、董歙守握機陣、我項羽自領虎翼陣、司馬欣守折沖陣。亞父文弱,可領自家親兵五百坐鎮中央,策應八方。」

虞姬有點不高興,對項羽道︰「那我呢?」

項羽微微一笑,道︰「夫人與本王形影不離,自然陪伴我項羽守虎翼陣。」接著又道︰「九軍共組成一個營陣,行進時為陣,駐扎時為營,九軍聚合形成一個井字型的大軍陣。九軍彼此背靠背、面對面,四頭八尾,無論敵人從哪個方向進攻,受攻擊的一方就是陣首。諸位以為如何?」

虞姬仔細查看了一番範增畫出的草圖,謹慎道︰「依揚雄所言,仰而視之,在乎上;俯而窺之,在乎下;企而望之,在乎前;棄而忘之,在乎後,欲違則不能,嘿則得其所者,玄也。九軍玄冥陣並不固定在一個平面,可以臨機調整角度,在空中飄移不定;始終居高臨下,正面迎敵,可以佔據有利地形。亞父果然深悟《太玄經》,陣法處處透出玄機!」

虞姬贊嘆了一陣,才指著草圖道出自己擔憂的地方,「只是小女子以為,只有騎兵和步卒,威力尚嫌不足。不如再添些可載衣糧器械的偏箱車,每車配備弓弩刀牌甲士,如何?」

亞父範增得意地捋了捋胡須,微微一笑,道︰「虞姬莫急,老夫還未交待清楚。我軍戰車上可架設蹶張弩,弓弩梁上設八個龍頭,秘機藏弓弩柄把中。按一機扭,就有八龍張嘴接箭,只要腳踏發射,龍口中就會急劇地噴射箭頭。此箭可狂飛千步之外,氣勢十分驚人。這樣一來,虞姬以為威力何如?」

虞姬點頭,繼續在一旁默默觀看。此時又輕啟櫻唇道︰「兵陣之法,不能只攻不守。亞父,鎮守之法又當如何呢?」

範增面色自得,道︰「夫人所慮,老夫自然不敢輕忽。請看,戰車之上弓弩外罩皮帳,就是用來抵擋敵軍的弓箭。皮帳上繪有彩色神獸圖案,圖案上的眼楮實為觀察孔,用來觀察敵軍動向。戰車下方的玄甲,用來保護士兵的雙腳。」

「另外,在戰車前方的兩側上下各裝有長短不同的兩支槍,上長下短,長槍用來保護車上士兵,短槍用來保護馬匹……」範增怕解釋不清,取出一張專門繪制戰車的草圖,指點著一一說明。

範增頓了頓,接著道︰「至于駐營之法,九軍玄冥陣法也有所考慮。戰車的兩側裝設鐵鉤,不作戰時,可以用來連結其他戰車,聯結成臨時軍營。只留一個空當作為出入的門,便是轅門。」

項羽頻頻點頭,心領神會,喜不自勝道︰「每車配備二十五名士兵,平時由戰馬拉動,如果戰馬陣亡,還可由四人負責推動長竿,轉動車輪,驅使戰車前行。一人站在車頂瞭望敵軍,指揮弓矢發射方向,其余二十人分別持盾牌、弓弩、長槍及斬馬刀,排列在戰車兩側,每五人為一列,每側各兩列。盾牌兵在前,擋住其他人暴露的上半身。對吧?」

範增點頭。虞姬琢磨了一番,道︰「我想想,遇到敵兵,最前排是盾牌兵,其後是弓箭手和長槍手。敵人在百步以內,就用盾牌為掩護,弓箭手射箭;敵人逼近後,長槍手上前,長槍刺人,弓箭手改用撲刀自衛。踫到狹窄地形,戰車後撤,騎兵從兩側出擊。這樣,整個兵陣的運轉之法也就完整了!」

範增呵呵一笑,道︰「夫人果然英明!不過,老夫還有一個機關。就是臨陣之時,將蹶張弩埋伏在陣內。先用擘張弩發射小弩,敵軍見攻擊力弱,就會大膽進攻。敵人一旦靠近,就變陣推出蹶張弩,用強弩集中攻擊,形成一道箭雨。敵人就算身穿玄甲,箭矢也能射透洞穿而出。」

項羽、範增對九軍玄冥陣法逐一點評之後,對西門君惠道︰「西門門主,九軍玄冥陣法雖然玄妙,但我們這些陰靈全賴禹王九鼎護持。一旦禹王九鼎被破,陰靈無所依歸,那九軍玄冥陣法也就不復存在了!不知門主對禹王九鼎如何運用?」

西門君惠靜靜地道︰「諸位不必擔心,這個老夫當然知曉。臨敵之時,老夫與左右護法互為犄角,護持九鼎,羽衣人為耳目,通風報信。這樣一來,九鼎不失,則怨靈不死,戰陣不滅。項王、亞父以為如何?」

西楚霸王項羽見陣法已成,急不可耐地道︰「既然布陣之法已定,地宮之中又不乏秦軍暗藏的兵械車輛,何不招來大軍演示一番!」眾人拍手稱好!

項羽豪氣頓生,突然仰天長嘯,嘯聲清越狂傲,如鳳鳴九天,龍吟雲外,在地宮中打了數滾後傳了開去。一時天地間俱是項王豪邁的笑聲,直震的地宮之中簌簌作響,微微顫動!

禹王九鼎隨著嘯聲發出一片青煙,八千子弟身化流光,一陣陣寒風從鼎中撲出,森冷冷砭人肌骨!烏騅一馬當先,宛若電光石火,到了項王跟前。

項王拍拍馬背,飄身而起,一夾馬月復,驟然飛馳而出。那些禹王九鼎撲出的青煙已幻出人形,八千江東子弟森然列陣,見項王過來,大軍好似風吹長草般分開,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大喊,颶風般的聲浪遠遠傳出,呼嘯回旋,久久不絕。

虞姬手持莫邪劍、範增腰系青鱗玉帶緊隨項羽,龍且、鐘離昧、季布、虞子期、章邯、董歙、司

馬欣等人也縱馬狂奔,隨即趕到!項王到了陣中一勒韁繩,烏騅一陣嘶鳴,雙足騰空,將項王高高托起,項王一揮手中鐵脊鐵矛,大吼一聲道︰「兄弟們,听本王號令布陣……」

隨著項羽下達號令,地宮中頓時戰馬奔騰,淒厲的嘶鳴回蕩在地宮。八千江東子弟俱是輕疾悍亟之兵,至如飆風,去如收電,衣甲晃動,嘩嘩作響,戾氣漸重,殺性漸盛,不到半個時辰列陣完畢。

放眼一望,好一個九軍玄冥陣,箕張翼舒,鵝形鸛勢,象石分布,陣中七七四十九盞天燈,煞氣森森,巍然如岳。

兵陣一動,耳邊盡是山崩海嘯似的人喊馬嘶,嗓子里發出的聲息散在其中,就像大海里的一個水泡,瞬間就消失在浪濤深處。

雄壯的陣列轟然前行,四周鋒利的刀槍,蝟集而來!八千子弟兵陰陰杳杳,遮光蔽影!弓弩所到之處,地宮中原本堅硬之極的巨木都如紙屑一般四散飄飛,呼嘯之聲如晴天霹靂,震耳欲聾!

鬼母屹立于高台之上,望見這森然之陣,不禁嘆道︰「陽知陽而不知陰,陰知陰而不知陽。知陰知陽,知止知行,知晦知明者,其惟玄乎!」這是《太玄經》之經文,在鬼母看來,這九軍玄冥陣已經將《太玄經》化入其中,深得要髓!

西門君惠凝神觀望,心潮澎湃。背上的那一柄血色長劍,躍躍欲出,顯然是感應到西門君惠心中的肅殺之氣。

吸血劍彈躍之間,劍鋒如水,劍刃上血光流動,泛出一股淒厲的殺意,隱隱帶了一絲猙獰!

西門君惠看得興起,想測試一番九軍玄冥陣的威力,便大袖飄飄,憑虛御風,從高台之上落下,直撲劍陣之中,足未沾地,劍刃翁鳴,長劍已然出鞘!

鬼母擔心西門君惠失手,也將「照夜燈」提在手中,一縷青色的淡淡光輝在幽暗中凝結,籠著慘淡的燈光,朝陣中飄了過來!

九軍玄冥陣法一經啟動,或如江河奔流,洶涌疾走,氣勢如虹;或如一團龐大的烏雲飄移不定,被神秘的力量所支配,混混沌沌,吞噬陷入陣中的任何生命。

西門君惠剛近數十丈外,便覺銳利的殺氣幾欲撕裂衣襟,逼得全身汗毛倒豎,幾乎難以呼吸!破山弩的機括發出刺耳的悶響,矢石帶著激烈的勁風如狂風暴雨疾射而出,天地都為之黯淡!

鬼母一入戰陣,便被裹入無邊的刀光劍影和悲壯的號角聲中,只覺天地之間已無處可循,四面八方都是玄光飛竄,猙獰凶惡的幻像撲面而來!此時,項王、虞姬、範增見西門君惠、鬼母深入陣中測試陣法,也將各自手中的神兵利器舞動起來!

隨著項王手中那枝鐵脊蛇矛似緩而急的狂舞震顫,兵陣隨之而動。

天空更黑。通過連接地面的幾十處暗孔,地宮頂部竟然從外界吸入厚厚雲層,凝聚在九軍玄冥陣上方。雲層中間緩緩出現了一個巨大漩渦,像是幽冥的通道,漆黑一片深深不可見底的巨大漩渦倒掛在天際。原來項王是要將天地靈氣如巨龍吸水一般吸到那如寒光閃動的槍尖之上!

項王感覺槍尖凝聚的力量已十分沉重,便大吼一聲,道︰「西門門主小心了!」槍身一晃,迅疾往外遞出。隨著一陣低沉的嗡鳴之聲,震顫的槍尖之上強大的勁力如山崩海裂般奔涌而出,朝著撲入陣中的西門君惠席卷而去!

西門君惠低喝一聲,「來得好!」身形飄忽,扶搖直上,凌空急旋,一步數轉,那吸血劍在空中劃出一道炫目的弧線,形成一道暗紅色的光牆,將西門君惠罩在中央!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昆陽之戰•佛緣最新章節 | 昆陽之戰•佛緣全文閱讀 | 昆陽之戰•佛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