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佛緣 第四十二章 黑帝Ⅱ

作者 ︰ 孰不依

但這種感動只維持了很短的時間。盡管王莽初衷很好,劉歆的心情卻十分沉重。王莽書生意氣濃厚,最致命的弱點是說話辦事不切合實際,常常主觀臆斷。王莽的王田令雖然受到多數大臣的消極抵制,他卻始終不肯放棄。總以為自己所作所為大公無私、理由充足、無可辯駁,朝野上下沒有理由反對。只要登高一呼,必定天下響應,哪有不成的道理。

劉歆被王莽挾持在宮中苦苦爭辯王田令的利弊得失,已數旬之久,對王莽的剛愎自用已經有些厭倦。

劉歆又深深一揖,道︰「請恕為臣斗膽,願再與陛下商榷。陛下博覽群書,見多識廣,但不應拘泥于聖人之言而不察實情。陛下聖心仁厚,令人欽敬。可是陛下應該明白,朝廷的新法需要官吏們具體實施,誠如王邑大人所言,王田令觸及官僚豪強切身利益,他們必定不會認真執行,極有可能互相串通,欺蒙陛下。」

劉歆面色憂慮,進一步分析利弊得失。「新法無法真正落實,萬民不能受益。到那時百姓反過來會認為朝廷令行不一,欺世盜名。一旦官紳反對,百姓埋怨,就會人心紛亂。如果新朝盡失人心,又怎麼能企求國家穩固呢?」

王莽不听劉歆言語,一臉怒色回到案前坐定,將幾案一拍,道︰「諸位反對朕頒行王田令,莫非是舍不得自己家中的田地、奴婢?還總拿新朝天下安危來駁斥朕的主張?朕不能眼看著大新天下沉淪。為了大新天下的長治久安,對阻撓改革的人朕絕不會手軟!」

王莽對漢朝的歷史十分精通,他以為漢武帝時敢于打擊、限制豪強大姓、富商大賈,才遏制了土地兼並和地方勢力坐大一方;昭、宣帝不敢堅持強干弱枝的國策,對豪強地主處處讓步,切中時弊的建議無法施行,還縱容他們結黨營私,奢侈腐朽之風蔓延,才釀成了國疲民窮、危機四伏的局面。所以想以鐵腕手段推行改革,才說了一堆狠話。

王莽發了一通怒火,又慢慢克制了些,道︰「還有人說朕什麼食古不化,這是什麼話?俗話說讀書不可無師承、立論不可無依據,朕以《周禮》為據,難道不可以嗎?就算頒行王田令影響天下安危,那也是朕的天下,不勞諸位煩心。眼看天下蒼生哀鴻遍野而無動于衷,朕還算是天子嗎?」

劉歆「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淚流滿面,道︰「臣等豈敢為自家盤算,只是頒行王田令確乎艱難,成敗難料,才一再勸諫,絕無二心。如果陛下定要推行改革,不妨先做一些基礎性工作,等到將來條件成熟後,讓後人再解決這些弊端吧。」

王莽連連搖頭,「此言差矣,難道兒孫輩就一定比我們這代人聰明能干?朕看自己幾個兒子沒一個成器!與其把希望寄托在後人身上,不如我們自己拼力一搏。我看劉愛卿還是有點患得患失吧!」

王莽望著跪在下面的劉歆,發覺這幾日他頭發又白了不少。心中不忍,臉色略為緩和了些,起身去扶劉歆起來。道︰「既然是成敗難料,那為何就一定不會成功呢?朕意已決,劉愛卿明日便著手擬詔,朕定要頒行王田令。」

劉歆跪了許久,才叩首退出。在宦者引導下,一臉愴然出了未央宮。

王莽見劉歆已去,仍不肯歇息。還想稍事休整後再批閱些奏折,披衣推門獨自出門,換口新鮮口氣。

夜風習習,隱約帶著一絲芬芳。

王莽起居寢殿東西各有一座雙層高閣,以數十間廊廡連接,廊引人隨,水石其間。這些廊廡樓閣移步換影,幅幅成圖,夜色燈影中更加美妙迷人。

王莽出了宮,沿曲折幽深的小徑,逐漸出了後花園。又順著高牆台階登上城樓,獨自踱步,仍舊沉浸在自己的王田令當中。

黑帝見王莽走到城牆邊,向自己隱身之處而來,已經月兌離了九門禁制的護衛,心中一動,明白出手正是時候。

黑帝心念剛動,卻又猶豫起來。但稍一猶豫後,耳中又恍惚听到三界之中的紛擾傳言,感覺如果靈蛇珠真相敗露,自己在九天諸神面前脊梁骨都會矮三分,那可不是小事。想到這里,黑帝心中剛才還縈繞心頭的猶疑風流雲散。

黑帝心腸一硬,雙手畫起印訣,念動真言,朝著王莽遠遠地運了口罡氣。王莽被那罡氣一吹,昏昏欲倒,黑帝身形一飄,大袖一揮,將王莽卷了過來。

黑帝將昏睡的王莽挾在懷中,略一頓身,枯瘦身子霍地拔地而起,*****雲天之中。

黑帝挾持王莽到了城外一處荒廢廟宇,將王莽放下。四周僻靜無人。黑帝盤腿而坐,疊一個驅神的印訣,口中念念有詞,然後喝聲︰「疾!」雙手放去,只見一道淡淡的白光射出,籠罩在王莽頭頂。

白光慢慢凝聚,越來越亮,逐漸形成一道漩渦模樣。一縷光柱從王莽天靈蓋而入,肉眼便能看見那縷縷白光在王莽體內游走,漸至丹田。

那白光到了王莽丹田之處,便不再游走,而是又凝聚成形,成為透明的光球。過了一會,光球之中一顆黑色的珠子慢慢顯現出來。

黑帝瞥見那顆黑色的珠子,面色一喜。又低沉地念了一句符咒,天際似有無數梵音隱約響起,空氣中竟淡淡有股檀香味。那白色光球托著黑珠從王莽丹田順著經絡冉冉上升,漸至頭頂。

黑帝見黑珠已至王莽天靈蓋百匯穴,面冷如水,神色肅然,更加小心翼翼。黑帝雙掌一翻,深深地吸了口氣,而後輕描淡寫隨手一抓,看似緩慢,實是迅捷無比。

那黑珠好象被什麼強大的力道吸引,噴薄欲出,又被白色光球借勢一托,便從百匯穴躍然而出。黑珠一浮上半空,頓時泛地一圈淡淡的青光。

黑帝見那黑珠已經浮出王莽軀體,長吁了一口氣,手一招,那黑珠便滴溜溜地飄過來,落在黑帝手中。黑帝面帶喜色,將黑珠托在手中,注視良久,自語道︰「下不為例,今後不能再離開黑帝宮了。」而後將黑珠小心包好,揣進懷中。黑帝正要起身,卻又想起什麼,便再坐了下來。

王莽雖在昏睡當中,但身上的「靈蛇珠」被黑帝取走後,真氣四處游走,面容一下子顯得痛苦不堪,似乎蒼老了許多。

黑帝有些不忍,故而坐了下來。黑帝再次默然念咒,凝神運氣,將自己的內力輸入王莽體內,憑借這股內力又將白色光球壓回王莽丹田,抑制約束散亂的真氣。王莽憑借黑帝輸入的內力,將周身亂竄的真氣和白色光球拘于丹田之中,神色也就舒緩了幾份。

黑帝雖然大耗內力,但見王莽已無大礙,還是顯得欣慰許多。慢慢站起身,伸了伸懶腰,吐了一口憋在心中的氣息。

黑帝大袖一揮,將王莽又卷了過來。自語道︰「莽兒,舅舅對不住你了。可舅舅也實在是沒辦法,不得不取回靈蛇珠,不然天庭追究起來沒法交代。你也別怪舅舅,舅舅護住了你的經脈,你娘有辦法恢復你的靈力!」說完,身形一動,飄然而起,沿原路返回到未央宮。將王莽輕輕一拋,落在城牆之上。

過了片刻,王莽悠悠醒來,發現自己獨坐牆角,不明究竟。以為是自己過于困倦的緣故,才靠著城牆睡了過去。便拍了拍衣袖,徑自回宮去了。

如此過了一宿,鬼母偶然來到宮中。一見王莽,頓時大驚失色,急忙道︰「莽兒,你這是怎麼啦?為何靈力全無,還掉了這許多頭發?」

王莽也是早上才發現一夕之間,發落千睫。正準備在頭幘屋上施上巾帕,戴在頭上,希望能罩住整個頭部。

王莽心中雖然納悶,卻搖了搖頭,道︰「母親不必多慮,或許是昨晚孩兒過于勞累,在城牆上睡著受了風寒,才掉了這許多頭發吧,不礙什麼事!」

鬼母並不說話,而是迅疾飄至王莽身旁,伸手一搭王莽脈門,臉色驟變,怒道︰「一定是大哥來過。這‘靈蛇珠’除了黑帝宮,無人能夠驅使。大哥真是絕情,竟然不顧外甥死活,偷偷取走了靈蛇珠。不行,我一定要跟大哥理論理論!」

王莽听得糊里糊涂,還來不及向鬼母發問,鬼母便已御空而去,往長白山尋找黑帝去了。

黑帝取了「靈蛇珠」後,連夜風馳電掣趕回長白山。黑帝剛剛回到黑帝宮,將「靈蛇珠」安頓好,休息了數個時辰,便听得門人驚報,說鬼母已經闖宮而來,眾人攔不住鬼母,鬼母已經到了黑帝居住的石室之外。

黑帝嘆了一口氣,對門人道︰「這個妹妹真是不曉事,淨給我這個兄長找麻煩。既然來了,你們就不要攔她,讓她過來吧!」

鬼母已疾奔到門外,听得黑帝的話,一肚子的不高興。見到黑帝就大嚷道︰「我給你找麻煩?你是我的兄長,是你外甥的親舅舅。那你這個當舅舅的倒是好好說說,你外甥被‘斬蛇劍’無辜誅殺,你都做了些什麼?我數百年間到處求醫問藥,你關心過一句沒有?天庭三番五次羞辱白帝宮,你這個當兄長的什麼時候給妹子說過公道話?」

鬼母越說越怒,不由得指著黑帝道︰「大哥,你別不耐煩,你再听我說說!自從西門兄弟為白帝宮出頭以來,連非親非故的項羽、哀章等人,都出于義憤共攘九重門,你這兄長卻像躲瘟神一樣躲著我!我早料到你不敢將靈蛇珠借給我,所以我偷偷取走,免得給你添麻煩!沒想到你這個舅舅當得好啊,將外甥救命的東西又奪了回來,天下有你這樣絕情的舅舅嗎?」

鬼母念起這許多傷心事,一邊大吵大嚷,一邊號嚎大哭起來。鬼母邊哭邊道︰「你這個兄長當年連母親的話都不听,今天自然是不會認我這個妹子,我怎麼這麼命苦啊!」

黑帝是北方之神,早年修煉道法時,母親一直以為黑帝不務正業,故而千般阻撓。黑帝為割斷母子親情,便背家出走,來到中原。黑帝倚于北氓之巔,身體倒立,凝視北方,頌道念經。但哪知黑帝剛剛翻開經書,母親還是一路風塵攆他而來。

黑帝看著母親勸他返家的酸楚淚水,心里雖然難過,但悟道之心堅如磐石,不可動搖。黑帝既然鐵心已定,便抽出天魂劍橫空一劃,一道黃河奔騰洶涌,將母子二人隔在黃河南北不得相見。黑帝母親無奈,只得哭泣歸去。黑帝的絕情,從此在九天諸神當中廣為流傳。鬼母說的就是這一段往事。

黑帝雖然鐵心修法,終有大成,卻一直就是一個懦弱之人。見妹子痛苦得聲淚俱下,一時慌了手腳,嘟噥著道︰「你籠絡西門君惠、重瞳子、血魔等人,成立什麼九重門,不听天庭號令,還暗中演練九軍玄冥陣,血洗了普陀山,這分明是逆天而動,明擺著是想把事情鬧得不可收拾。」

黑帝有些心虛地瞟了鬼母一眼,又道︰「黑帝宮一

向安分守己,怎能與九重門勾搭在一起背叛天庭,禍亂蒼生?我不能壞了黑帝宮的聲譽!現在三界之中都傳聞我黑帝幫助九重門謀逆,如果玉帝借機問罪,黑帝宮數千年基業,豈不是要毀在我的手上,今後我還怎麼在三界立足?」

鬼母擦了一把眼淚,道︰「你為了這個黑帝宮,連你親妹妹都可以不管,親外甥的命都可以搭進去,是不是?」

黑帝臉色一紅,卻不認帳,大聲道︰「妹妹你休要激我。你要與天庭為敵那是你不听兄長勸告,怪不得我!至于外甥那里,我知道你手中有‘鳳凰膽’,那‘鳳凰膽’乃黃帝之物,天下異寶,比靈蛇珠絲毫不差。就算我取回了靈蛇珠,只要你將‘鳳凰膽’種入外甥體內,肯定能夠再次激發外甥的靈力……」

黑帝說到這里,放低聲調,嚅嚅道︰「再說,我已將自己功力輸給外甥,就算沒有‘鳳凰膽’和‘靈蛇珠’,尋常人也殺不了他,所以絕不會輕易丟了性命!」

鬼母听到這里,卻住了眼淚,驚道︰「你怎麼知道我這里有‘鳳凰膽’?」

黑帝見鬼母不哭了,頓時氣壯了許多,道︰「你忘了?我黑帝乃龜蛇同體,三界之中凡在地下爬行的蛇族,莫不听令于黑帝宮,所以我這個兄長對蛇族的消息自然極為靈通。‘鳳凰膽’埋于地下,凡人並不知曉,但早就有蛇族在打‘鳳凰膽’的主意,蛇族對‘鳳凰膽’的去向一清二楚。自從‘鳳凰膽’落入你手中之日,我就知道了。」

鬼母得到「鳳凰膽」,不曾想到黑帝會奪回「靈蛇珠」,所以也就不會琢磨利用「鳳凰膽」維持王莽靈力的事情。今日黑帝一提醒,鬼母才恍然大悟。用「鳳凰膽」取代「靈蛇珠」,應當更能激發王莽的靈力。想到這里,剛到黑帝宮時那一腔怒氣便消了許多。

不過,鬼母終究是嘴不饒人,道︰「我就知道你這個當哥的膽小怕事,什麼事都偷偷模模的,不敢光明正大。算了,這顆靈蛇珠雖然我有也份,今日也不跟你爭了,你就拿著吧。將來也好對三界仙眾爭辯,說自己不把妹妹、外甥當一回事,是死是活都跟你無關。哼!」

鬼母不再理睬黑帝,「轟」地一聲猛推了一把石門,飄然出了黑帝宮,徑自回長安去了。

黑帝與鬼母在黑帝宮中吵架,完全不曾料到隔牆有耳。但黑帝與鬼母這一番話,卻就偏偏被另一個人听在耳中。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迦葉尊者。黑帝吩咐門人放鬼母入宮時,宮中弟子放松了警戒,迦葉尊者方能緊隨鬼母乘隙而入。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昆陽之戰•佛緣最新章節 | 昆陽之戰•佛緣全文閱讀 | 昆陽之戰•佛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