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年代背景是五代十國時代,很多人人對于這個時代了解不多。搜索也比較麻煩。所以有必要將背景講述一下。便于讀者了解。
五代十國他既不像是秦王漢武那樣激越飛揚,也不像唐宗宋主成吉思汗那樣氣勢磅礡。更不像是三國明清那樣耳熟能詳。甚至有些灰暗。但是所謂亂世見英雄,正是政治的灰暗,才更呼喚聖主,亂極必治,是民心所向也是歷史必然。
五代十國編年大約在西元907年——960之間年,歷時54年。前邊是亂極求必治,如果計算戰亂紛飛的歲月會比編年更長一些。
五代時期的戰亂其實是唐末安史之亂的延續,中晚唐政治日漸衰敗,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宦官當權,弊政使得唐政權中央逐漸失去對地方的控制能力,風雨飄搖,岌岌可危,藩鎮之間爭戰不休,這個時間歷時將近一百多年,直至黃巢起義之後唐朝政權名存實亡。
朱溫原為黃巢起義的將領,叛唐後被授予右金吾大將,並賜名全忠。劫唐昭宗又廢帝另立,907年廢哀帝自立後梁,結束了歷時290年的唐王朝。開始了五代十國時代。
五代分別為梁、唐、晉、漢和周五個朝代,直至960年趙匡胤廢周改宋,這短短的五十幾年間,政權更替頻繁,每個朝代只存在十幾年。你方唱罷我登台,窮兵奪權,戰火不止。在政治上明爭暗斗,人人自危,父子相弒,兄弟反目,層出不窮。老百姓如驚弓之鳥,朝不保夕,盜匪橫行,民不聊生。這是中國封建政治最黑暗的年代,被歐陽修稱為「禮樂崩壞,綱常淪喪的年代」。
十國割據︰
十國勢力的割據其實是中晚唐藩鎮割據延續,真正割據的年代要追溯到唐朝,一些軍事割據,在五代之前早就已經存,在五代歷史變遷中,爭奪更加厲害,獨立建國後,也是相互吞並,征戰不休。亂局遠甚于三國魏晉。
歷史上的十國指的是︰南唐、吳越、南楚、南漢、北漢、荊南、吳、前蜀、後蜀和閔。實際上還有一些相對勢力較小的割據勢力,如趙、歧、燕、殷、定難、朔方、靜海等等,並不局限于十國。
民族割據︰
這個時期少數民族勢力主要有遼(907——947稱為契丹)、吐蕃、回鶻、大理(937年前稱南詔)、西夏等。
西南的738年南詔統一六詔,西南統一。902年被大長和替代,937年後段思平建立大理國,大理段氏統治大理317,滅于元忽必烈。
937年靜海從南漢分裂出去獨立,稱大越國(今為越南)。
女真受遼國的壓迫在宋初年建立後金,最後滅遼。
三苗後裔黨項人,拓跋氏佔據定難獨立成為西夏。
特別提的是少數民族大多是經過漢化,漢強的過程。有一些獨立,有一些卻融合了成為漢族。比如沙陀人,沙陀是匈奴的後裔西突厥一部,漢化後並入中原稱為沙陀人,五代的三位開國皇帝都是沙陀人,匈奴從古至今都是好戰的民族,這也是黷武時代的特征。
政治軍事︰
受唐朝幕府天策軍已經衰敗,但是各地藩鎮重兵在手。各方勢力手握強兵,動亟兵戎相向。五代十國時期奪取政權的大多是武將,政治上可以說是一片灰暗。不過也不乏一些相對開明的、心系百姓的,比如南楚王馬殷、吳越王錢繆、閔王王審知、南漢王劉龔,執政期間基本上從民生考慮,任用賢能,發展經濟,使得相比較起來算是政治穩定。所以相對年限也長一些。
小說的時代發生年限基本上是朱溫建梁後的幾年,準確的應該是朱溫的四子朱友貞殺兄朱友圭而自立的一段時間,一直延續道北宋初年。書中大部分的重要歷史人物采用的是真名,當然個別有一些變動,歷史年限上只按照大概,進行模糊處理,重要的歷史事件也做了一些虛構嫁接,這都是為了小說創作的需要,要提前說明。參考了一些野史,盡量的依照原貌,這也是為了照顧了解這段歷史的讀者的感受。
按照男頻作品進行創作,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宮斗戲份。最初的創作意圖是重玄幻仙俠,後逐漸改為重歷史而輕玄幻。開頭有些玄幻的底子,開局之後將以注重權謀為主,以求符合《仙師謀國》的文名。
主角原本也不太需要修煉,他身懷神力,只需要覺醒就可以了。
本書女主大約有四到五位,但是主角最終和誰有美滿結局,還是看情節發展吧。
不可避免的要成為種馬,卻不想讓主角感情太泛濫。還是要重情誼一點。主角不是聖人,也不是聖主。一個瀟灑耍一回的仙師。所以不免一些搞笑設計。
主人翁本是一個平凡的人,偶然獲得了力量,又把他推到了歷史漩渦中,被動中慢慢的覺悟,從傻瓜、白痴、花痴、妖怪一點點變成一代宗師。但注定了他不是一個「偉大」的人,反而有些小人嘴臉,
不喜歡完美的角色,雖然本人是完美主義者。如果您不滿意,或有異議,歡迎指正,可以罵我,我願意接受雞蛋。多多的砸我吧!
5、章節更新︰本書計劃分為五到六卷,一般一更在4——5千字以上。每天保證一更,爭取兩更。更新盡量在每天中午,如果特殊再臨時個別調整,發誓絕不斷更。新人還是挺看重讀者的!
最後祝大家閱讀愉快,多多支持!多多點收,推薦!
附︰
五代(公元907-960)
1、後梁十七年朱溫、友珪、友貞
2、後唐十四年李存勖(這個字不好打)、歷莊、明、閔、末四帝
3、後晉十一年石敬瑭、少帝石重貴
4、後漢四年劉知遠隱帝劉承祐
5、後周十年郭威、柴榮、宗訓
十國————
前蜀︰成都王建開國歷二帝35年滅于後唐
吳︰揚州楊行密開國歷四帝46年滅于後唐
吳越︰杭州(錢塘)錢繆開國歷四帝84年滅于北宋
北漢︰太原劉崇開國歷四帝29年滅北宋
楚︰潭州(長沙)馬殷開國歷六代56年滅與南唐
南漢︰興王(廣州)劉龔開國追父歷四代76年滅于北宋
閔︰福州王審知建國歷六代49年滅于南唐
荊南︰江陵高季興歷五代滅于北宋
後蜀︰成都孟知祥歷二代41年滅于北宋
南唐︰金陵(南京)李開國歷三代滅于北宋
燕國︰北京劉仁恭歷二帝19年滅于晉
歧國︰鳳翔李茂貞38年滅與後唐
其他一些小割據︰
定難獨立建西夏、朔方、歸義、河西滅于西夏,
鎮州趙國、北平國(河北定州)、殷國(福建建甌)滅與後唐,
靜海獨立成大越國
附錄二
北宋960-1127歷九帝168年都開封;南宋1127-1279歷九帝153年都臨安
遼907-1125歷九帝219年947年前稱契丹都上京(遼寧)後南京(北京)
金1115——1234年120年都中都(北京)後開封
西夏1023——1127196年都興州(銀川)
大理國,中唐至五代前期稱南詔,3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