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 第十七回︰驚天動地扯呼聲 火山刀海退雄兵(48)

作者 ︰ 天然一木

四十八

從十三騎拒清軍那聲「扯呼」,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雞」戰。戰火鑄就了夏侯候堅韌剛毅的性格,他身上留下大小傷口十幾處,跟隨他南征北戰,血灑疆場,馬革裹尸還的將士不計其數,他從沒掉過一滴眼淚。

夏侯候第一次落淚,是為那兩顆樹流的。

夢生這個名字,是夏侯候家族的族長起的。他剛出生不久,就被父母按照家族的風俗將他和另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女孩結為女圭女圭親。連話也不會說,路也不會走的他,就在家族的風俗里成為了「相公」。

家族風俗里,結為女圭女圭親後,雙方直到成婚才能見面。在家族風俗里,夢生成長著。

當時,武城高雞波大興《楊家將》的評書,七郎八虎血戰金沙灘,老令公頭撞李陵碑,已是家喻戶曉。楊家將滿門忠烈,精忠報國的故事,在夢生心里扎下了根。

除去練拳習武,舞刀弄棍,苦讀兵書外,他還知道在某一個村落,有一個女人已經在為成他的妻子而等待著。

自開唐以來,武城高雞波一帶一河之隔的兩個村落就紛爭不斷,出現過十幾次械斗。最後那次,官府出兵鎮壓才平息。起因是河西黃姓家族的幾個讀書人。他們為先人——後漢時期的蜀國五虎將黃忠建了一個廟,更可氣的是廟前提了一聯︰「義釋關公驚四海,刀斬夏侯鎮漢中」。

想當年,蜀、魏相爭,定軍山一戰,老將黃忠刀斬夏侯淵的故事婦孺據知,讓夏侯家族的人引此為恥。那副對聯,便引發了幾百年的紛爭。

官兵鎮壓後,兩族人又定了個「比武論雄」的約定。五年一小比,十年一大比,勝方便擁有小叉河的屬有權。這個習俗一直沿襲下來。

十六歲的夢生不僅長得虎背熊腰,重眉闊目,而且還弓馬嫻熟,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他是夏侯家族的驕傲。

那一年,他一人一槍戰勝了黃姓家族所有的練武人,還與族長的兒子黃望升結下了深厚友誼。

在兩人的努力下,懸掛在黃姓宗廟的那副對聯終于摘了下來。兩村也打破互不往來的習俗,過去的那些隔閡也逐漸消除。

然而,他卻沒有能力解月兌自己身上的枷鎖。

那年秋天,他和黃望升入縣城參加科舉歸來,在李家村村前的小酒肆里認識了那個叫楚楚的女孩,她美麗聰穎,博學多才,善于聯對。她出了個「白錫茶腰中出嘴」的對子,黃望升對了個「金竹筷身上刺花」。

但過于平庸,因為腰是人的軀干部分,嘴是人的五官之一,下聯的身上刺花有欠公整。

夢生靈光一閃,「紫銅鎖月復內生須」的絕對,贏得了姑娘的芳心。

兩人從相識到相知,漸漸地如膠似漆,如果有一天見不到對方,就仿佛少了什麼似的,坐臥不寧。

從楚楚的眼楮里,夢生讀到了一種燃燒的東西。他開始提醒自己,自己是一個有了家室的人;告訴自己,那個從未見過面的女子正在另外某個角落里等著他。

一邊是情感的發,一邊是家族的恪守,那是一種怎樣的煎熬和折磨?

夢生拼命的練武,廢寢忘食的讀書;卻無法月兌解那種相思在心頭苦苦纏繞,他終于病倒了。

楚楚托黃望升送來一封信,述說了對他的愛戀,但她小時候也被父母定了女圭女圭親,她也不能違背世俗——

秋水難渡,夢生的眼楮模糊起來,他仿佛看到同病相憐的楚楚幽怨的淚眼——

還有一件事,深深地傷害了他。

平庸的黃望升用父親的金錢,謀取功名。而他卻榜上無名。

仕途無望,他決定去參軍。

好男人志在四方。父母沒有作出挽留,卻開始張羅著給他成婚。就在他與某一村落等了他十七年的那個不知道模樣和姓名的女子將要成婚的一個月前,楚楚來了。

月上柳枝頭,兩人相約柳樹林。

篝火燃燒著兩顆年輕的心。

楚楚把美麗的**,毫無保留地呈現給他。

那一夜他們不知疲倦,暢快淋灕地渲泄著心中的激情。

一次真正的擁有,勝過一生的廝守。

楚楚抽出他身畔的腰刀,割掉了左胸那堅挺的**。

血流如柱,她哭著說要把一生的完美,永遠留給夢生——

風花雪月的日子終于過去了,激情被他們藏了起來,藏在了道德和理智深處。

終于,成婚的日子到了。他說服自己,決心按照家族的婚俗去用心呵護即將相伴自己一生的那個女子。

他平靜地來到那個女子家,迎出來的竟是楚楚!兩人都怔住了。

沉默,沉默,楚楚喜極而泣,他則傻笑不停

結婚的第二年春天,朝廷征兵。那時楚楚有了身孕,但夏侯夢生則要離開這個給他幸福,快樂、溫馨的家。

長相依,別依依。送別時,楚楚在院子里插了兩枝柳樹條。

她說,柳樹是生命力最頑強的樹種,就像她矢志不渝的等待一樣。

他說,樹兒長高長大時,將是他的歸期。

從軍的夏侯夢生,將名字改為夏侯候。秋天,他收到了一封家書,獲悉楚楚生了個女兒。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此後,便杳無音信。戰火燒掉了那些刻骨銘心的思念。

歲月流失,戰事倥惚,不覺已是鞍馬生涯十五年。再次回到故鄉,昔日的那個少年已變成了任臨安府兵馬都監的將軍。

二十名親兵帶著喜悅的神情簇擁著衣錦還鄉的他,但內心深處,這份喜悅卻無人與他分享。

十五年間,他的父母相繼去世,家院荒廢,楚楚和女兒也不知去向。只有那兩顆柳樹枝葉茂盛,頑強的成長著。一位族人說,楚楚耐不住寂寞,跟河西黃姓家族的黃望升到京城享受榮華富貴去了。

夏侯候決不相信這個事實,楚楚在他心中是那樣的完美。

他決心到京城找他。

又一場戰火,燒掉了他這個念頭。

滿清國十萬大兵壓境,在山海關一帶拉開戰幕。吳三桂提二十萬雄兵拒敵。

夏侯候晉職為左路軍主將,統領十萬大軍。

戰爭一開始,夏侯候就與主帥吳三桂發生了分歧。

作戰經驗豐富的他,認為這場戰事明軍雖然在人數上佔有優勢,但戰斗力不如對方。何況又是平原作戰,以騎兵為主的敵軍,對長槍步卒為主的明軍無異是一場大屠殺。

他堅持采用堅壁清野的戰術,先拖一個階段,避其鋒芒。

吳三桂不以為然,過于貪功再加上過于自信,導致山海關一帶第一戰,損失近十萬明軍。

兵敗如山倒,一發不可收拾,節節的敗退,使吳三桂喪失斗志,托病退出這個讓他身敗名裂的戰場。

接過吳三桂手中的指揮棒,孫友功帶著十萬騎兵,趾高氣昂地來到前線。這個胸無點墨之人,竟主宰著大明朝幾十萬將士們的命運,這幾乎是明朝所有的精銳部隊。

夏侯候終于見到了故交,已是禁軍校尉的黃望升。但戰爭的殘酷,讓他們拋下兒女情長。對楚楚和女兒的殷切企盼,他又深深埋在心底。

驕傲的孫友功,在全線進攻中嘗到了幾個小小勝果,便不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更听不進將軍們的任何覲見。

他一意孤行,急不可待地與敵軍在吳三桂敗過的地方進行決戰。

黃望升部的十萬禁軍主力陷入清軍的重重包圍。

夏侯候帶著他的左路軍,殺出一條血路,救出了身中十幾箭的黃望升。

在那個漫長的冬夜里,夏侯候無奈的看著這位故交的血一點點流干。

他的心也在流血!

楚楚在他走後的第五年,被幾個族人奸污。而族長卻以她水性楊花,不守婦道為由,將楚楚逐出了夏侯家族。

膽小怕事的娘家人又不敢收留她。在楚楚顛離流所時,是黃望升收容了她。

夏侯候被黃望升臨終前的那些話深深震撼。

「十幾年來,楚楚一直念著你。在她的眼中,你這棵大樹早在她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在那個小土丘後面,夏侯候熱淚盈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佛光寺最新章節 | 佛光寺全文閱讀 | 佛光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