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野風流 第五十六章︰冷梅博士回國

作者 ︰ 鄉村小官

崔浩雖然在省黨校學習,但鄉里的情況他掌握得一清二楚。前幾天,崔剛給他打電話說,破了一個案件,得了一個寶貝,這寶貝可以置呼秋冬于死地。崔浩交代,絕密,只能說這一次。還說,過幾天伯母要回來,到時你開車來接俺。

現在,崔浩正在省城國際機場,翹首仰望藍天。他在等一位親人,一位從大洋彼岸回來的親人,他的後邊站著崔剛。

他看看表還差十分鐘,便仔細審視起手中的照片。這是他從沒見過面的大伯崔中道和伯母冷梅的合影照。男者高挑身材,西裝革履,一副眼鏡配上稀疏銀發顯現著十足的學者風度。女者微胖,一頭白發,有著男人那樣充滿智慧的高額頭,一身紅裝展示著夕陽般的美麗。

大伯他永遠見不到了,只能見到照片上可捉模又不可捉模的大伯,只能見到伯母抱回來的骨灰盒——大伯已在去年因患癌癥去世了。

一架銀白色的飛機降落了,就是這趟航班。

他睜大眼楮不放過一個人,一個人一個人地同照片相對照。十多人過去了,三十多人過去了,五十多人過去了他突然想到忘了什麼,就趕緊把兜里裝的寫有「我是崔浩」的紅布條幅掏出來,兩手橫扯著,還把照片面向人流。

一位女士駐足觀看,帶著驚疑和欣喜地觀看。

她是一位近七十歲的老人,一副華僑模樣。

崔浩注意到了,崔剛也注意到了,兩雙目光對視著,三雙目光對視著。是她,她就是伯母,是和照片上一模一樣的伯母。老人手中也拿了一張崔浩的照片,她又仔細地看看照片,是他,他就是迎接我的浩佷兒。

「伯母?」「浩佷兒?」

「我是您浩佷兒。」

「孩子」老人熱淚盈眶伸開雙臂擁抱她的親人,崔浩也撲向伯母的懷抱。伯母介紹了隨她而來的女兒崔小梅,崔浩介紹了隨他而來的堂弟崔剛。四人相互認識後,便由崔剛駕車回平湖鄉老家舉行崔浩大伯的骨灰安葬儀式。

伯母從皮箱里取出了大伯的骨灰盒,這是用紅綢布裹的檀木盒子。她雙手緊緊抱著他,像抱著一部歷史、抱著幾十年的風雨滄桑和情感波瀾。

離家四十年了。四十年前的她還是風華正茂,青春無限的年齡,在青春無限的年齡里給她留下的一段辛酸記憶使她終生難忘。

她出生在河陽市的一個書香門第。父母是河陽大學的歷史系教授。後來她卻考入了北京大學歷史系,與崔浩的大伯崔中道是同學。他們專業研究中國古代史。共同的愛好使他們有了共同語言,共同語言又觸發了他們的共同靈感,于是愛的火花閃光了。為了事業,為了成就,他們把愛控制到極致以下,專心著書立說。他們共同發表的論文受到了著名歷史學家簡文伯的大力推崇並在學術界引起強烈共鳴。後來的一場政治運動像一場大地震,使很多歷史學界的人士倒在了一片廢墟中。簡文伯作為極右派被打入了冷宮,她和崔中道作為極右派的黑爪牙也被打成右派。再後來,他們倆被迫分開下放到農村。她被下放到岳王廟農場,他則被下放到大別山區。下放改造的幾年苦不堪言,四年後才見到崔中道。

簡文伯在香港的朋友通過多種渠道把崔中道接到了香港,之後又多方打听她的下落。當她接到崔中道要她去香港的信函,她真的不相信他還活著——因為她听人說他在山上被狼吃掉了。她被四年的感情折磨已泯滅了的愛情火花終于重新亮起。于是她在隱瞞了一個最大的人生秘密後,投入到了崔中道的懷中。

簡文伯的朋友看她倆是天才,便資助她倆去美國深造,最後在那里定居。他們是少有的華裔中國古文化的專家。祖國改革開放後,因崔中道身體一直處于半癱瘓狀態,終沒能實現回家的願望,去年他患癌癥去世,按照他生前的遺願,死後一定把骨灰埋到老家祖墳里。

伯母擦一下淚水,問︰「浩佷兒,這是走到哪啦」?

崔浩說︰「伯母,已進臨水縣了,前邊是南崗鄉」。

「南崗?」伯母似有所悟,她抬頭仔細地瞅著公路兩沿。

突然,一個公路標牌的出現使她驚訝一聲︰「岳王廟?」

誰也沒注意,車繼續向平湖鄉駛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鄉野風流最新章節 | 鄉野風流全文閱讀 | 鄉野風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