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野風流 第八十章︰冷梅尋子

作者 ︰ 鄉村小官

冷梅博士「建立中華古文化博覽園」的可行性報告已經有關部門審查通過。

她和崔浩一塊去了北京,又給在那學習的曲洪波書記詳細作了匯報。曲書記很高興,他認為這不但搶救了中國的古文化,作為觀光游覽區也將會有力地促進平原地區經濟的發展。他在報告上作了批示︰完全同意。有關事宜請與尤縣長、桑野鄉書記呼秋冬詳談。曲洪波。

從北京回到省城,她對崔浩說︰「浩兒,趁著這一段時間,我要打听打听你丟失那哥哥的下落。小梅給我開車,你在黨校好好學習吧。」

于是,冷博士踏上了尋子路。

冷博士思想上是有考慮的。前段她的臨水一行,感觸頗深,她似乎捉模到了什麼東西。

尤明縣長、呼秋冬書記、岳王廟竟在她腦海里乎明乎暗地連接著。尤明那長像,呼秋冬那長像,使她一眼就看出,尤明是尤奇的兒子,呼秋冬就是自己與尤奇共生的孩子。但世事蒼桑,怎麼能使他相信呢,沒有證據能使他們相信嗎?當時岳王廟的見證人還在嗎?洪嫂還在嗎?四十年了,她還記得我嗎?但,這是唯一的途徑。找他們,一定找他們,一定找到我的兒子。一股念子的深情使她激動和沖動。于是,她帶住女兒崔小梅,終于踏上了尋子路。

車到岳王廟。當年的街道已完全變了模樣。她在一個嶄新的——沒有了爛磚破瓦毛草屋的嶄新的岳王廟在尋找著古老的、破舊的、早已被人們遺忘了的舊有的稱呼——洪嫂。

洪嫂是誰?人們用異樣的眼光在打量著這位穿戴奇特的異樣的老人。

她終于想到了,她用四十年前的表達方式已不被現代的人們所接受。她絞盡腦汁想起了當年那個小學教師的名字——洪秀學。于是,她問起了洪秀學。有人搖頭,有人拍腦,終于有人歉意地說,他早死了,他老婆還在,他的家——那個在幾所現代樓房擠壓下的瓦屋。

于是,一群樓房擠壓下的瓦屋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一位華僑,一位穿戴講究的老女人去找當年的洪秀學女乃女乃了。

洪女乃女乃——當年的洪嫂還在。她正在家拄著拐杖觀看著石榴樹上結了幾個果。她一個一個地查著,突然有人叫她了——洪嫂,幾十年已沒人叫的稱呼。

洪嫂那深深皺紋里閃動著的雙眼,從石榴樹上的花花綠綠移到了一老一少身上的花花綠綠。她用驚愕的目光審視著他們,她也把思緒鑽進時間的隧道去尋找失去了幾十年的稱呼——洪嫂。她好像已有所悟,只是那悟仍很模糊。

冷梅從老人的臉形輪廓已認出了她就是當年的洪嫂。她激動地抱住老人,眼里噙滿了淚水,情不自禁地對老人說︰「洪嫂,我是冷梅,當年住岳王廟那個冷梅,從北京下放勞動改造的那個冷梅。」

老人終于從時間的隧道里走了出來,她想起來了,她認出來了——是她,她是冷梅。

「妹子呀,真的是你呀,你也老了,這些年去哪兒啦。」老人嘮叨著便找凳子讓坐下。崔小梅把帶的禮品放到了屋里。老人看那花花綠綠的盒子,她感到這是一輩子得到的最高禮遇了,便說︰「你還想著洪嫂啊,那東西得值幾百塊吧。」「洪嫂啊,都幾十年沒看你了,我還不該嗎?」「回來不走了?」「不走了。」「那就住咱家吧,老頭子也走了,家就我自己。」「洪生和洪亮呢?」冷梅問的是洪嫂的兩個兒子。

洪嫂說︰「大孩子洪生,去縣城給人砸鐵桶、焊鐵壺安了家,得病沒得治好也走十多年了。小孩子洪亮有兒有女一大家。」她指指前邊一家︰「我免得孩子們嫌責,就自己住。」

「洪嫂啊」冷梅終于憋不住,提起了當年的事,提起了她臨走時把孩子交給刁寡婦——苗青姐的事。她說︰「我把孩子交給了青姐,還有尤明留下來的那個見證物——青銅鹿,就不忍心地走了。那時,咱大陸和海外不通郵,就斷了音訊。改革開放後,我給村里也來兩次信,都回信說,沒有此人,也不知此事。我絕望得害了一場大病。洪嫂啊,你一定幫我打听打听那孩子的下落。」冷梅已聲淚俱下了。

洪嫂在尋思、在回憶,刁寡婦是哪年死的,孩子交給

了誰?她想起來了,她把想起的事情說給了冷梅。那一年岳王廟里起了一盤打鐵爐,她也曾去打過杴,埋刁寡婦那一天她也曾去給刁寡婦洗了臉。對,是那個呼鐵匠把刁寡婦給埋了,是呼鐵匠——呼家村的呼鐵匠,她就是把孩子交給了呼鐵匠。

冷梅的感覺和猜測與洪嫂說的基本吻合了,她心里一陣激動,只是有一點,孩子額上那塊疤是怎麼回事,孩子一定遇過禍,要找呼鐵匠問個明白。

「洪嫂,呼鐵匠在嗎?」

洪嫂不太清楚只是說︰「听說,他家出了個大官。」

「好洪嫂,咱一塊去見見他好嗎?」

「中,咱就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鄉野風流最新章節 | 鄉野風流全文閱讀 | 鄉野風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