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津坊到港留求紅糖價格略有上漲!海東甜食、蜜餞價格未變!」
「福江港虎骨、熊膽、人參需求量暴增!雪狐皮一搶而光,一張可換上好湖絲一石!」
「丁州屯民私墾案已經審結,人犯罰判三月苦役並處罰金二十貫,私墾田畝已被搗毀!」
如果說在福江、嚴原出沒的說書人口中的各種小書單回本不過是張煌興之所至為了哄妻兒才從記憶深處調出的故事梗概並有新招募的文人加以填充形成的話,那現在這份充滿了各種商情和地方新聞的《東海商報》才是張煌處心積慮的控制輿情的手段。不過受制于各種新聞傳遞的便捷性,目前這份由內務廳發行的《商報》還只是周刊,然而其配合馳廢商禁的作用卻是極大的。在其展示的種種利好的信息的刺激下,作為中國歷史上商業氣氛最為濃烈的兩宋的延續,馳廢商禁後的東海很快就出現了農商並舉的繁榮景象。
這種繁榮的景象甚至刺激了剛剛從蒙元控制區中逃離的新移民,其最直觀的數字就是從東海四年以後新授田的移民數量首次低于了投身工商業的新移民數量,這些投身工商業的新移民在為東海創造了大筆的財富的同時也同樣減輕了東海官府在總量已經不多的可耕屯田授予方面顯現的壓力。
不過雖然無商不富,但畢竟無糧不穩,在隱岐、淡路、佐渡以及統門河城等開拓地尚有戰爭陰影威脅的情況下,東海上下把唯一能安全擴展的目光投向了大小琉球。東海五年九月,東海決議在大琉球的北部設立南京應天府,置留守和正五品府尹,由此拉開了對南方寶島的正式開發進程。
「睿梫兄。」在小琉球本島上,身為正四品琉求道大都護兼南京留守的沈鴻沖著由快船送來的應天府尹苦笑著。「這次主上可是交給你一個苦差事啊。」原殿前都班直、前長水軍都指揮使、護軍都尉嚴應芬眉頭挑了挑,不知所措的看著沈鴻,就听他解釋著。「南京濡濕,即便是江浙的移民也未必受得了這種氣候,更不要提你帶來的三千北地功民屯戶了。」隨著陸陸續續招募來的女真騎兵,張煌終于對僅剩下的漢軍動手了,這一批被派往南京的功民屯戶中就一千戶是老漢軍。「這是其一,其二,雖然南京沒有日本人一樣的國家,但生番卻是不少,這些生番和小琉球上的熟番還不一樣,一個個樹汁涂臉,生食人肉,有如鬼魅一樣。」嚴應芬的眉頭開始緊鎖了起來。「其三,南京靠近福建,雖然蒙胡尚未登島,但窺視之心不減呢,恐怕你還要防著對面的大軍。」
「沈大人,听你這麼一說我心中有底了,萬事開頭難嘛,不過好歹這次拓殖也有幾萬人。」三千功民屯戶都有配妻,再加上無息賒賣給他們每戶的四名倭奴、倭女這就小兩萬人了,再加上還有三千戶移民屯戶以及隨行的黑旗軍、翊衛軍的一千守備部隊和一萬官奴,這浩浩蕩蕩的人馬想來也不是幾個生番敢輕易招惹的。至于濡濕的環境和肆孽的蚊蠅,張煌也命人準備好黃花篙等藥物,有著萬全的準備。「即便有些挫折,想來也不會影響大局的。再說了,這可是主上的決斷。」除了張煌的命令之外,嚴應芬還有一份功利之心,畢竟自己已經是護軍都尉了,離開男爵只是一步之遙,但現而今陸上沒有大戰,水軍也相對平靜,要邁過這道坎,不搏一下又怎麼可能。「至于蒙胡方面嘛?新編的驍勝軍就要編入南州水師了,」南州水師也是一個過去式的稱呼,新的名詞應該是琉球水師。「到時候有了水軍的助力,蒙胡未必能尋得什麼好處了。」
「總歸還是要做得隱秘些好,畢竟時下公國還沒有做好與蒙胡大戰一場的萬全準備。」話雖如此,但幾萬人的動靜相隱瞞也不是那麼好隱瞞的。「睿梫兄你且來看。」提醒歸提醒,沈鴻也不好一味的潑冷水,認為張煌此舉是操之過急了。「這是水軍方面探畫的大琉球地圖。」沈鴻展開一張圖紙,盡管島嶼的形狀並不精準,大小比例也不盡正確,但切切實實能讓人看出這片海域的情況。「這張地圖我就送與睿梫兄,希望日後拓殖成功了,睿梫兄再送我一張更加精準的南京輿圖。」
事實上嚴應芬手中已經有了一張張煌贈送的類似地圖,但是沈鴻的好意他不能拒絕,所以他只能接過來,沖著沈鴻一禮。「伯鸞兄,公國官制中留守一職主管南京軍務,所以一切防務還要拜托伯鸞兄了。」
「你切莫要偷懶,」沈鴻搖搖頭。「我人在小琉球恐怕也一時鞭長莫及,所以駐軍各部還要你自己親自指揮,你是老行伍了,又當過長水軍的都指揮使,其他的話我就不多說了,但是有一點我還要多說兩句,對于生番,能將其開化為熟番的自然最好,若是不能,斷不可有絲毫的手軟,務必要除惡殆盡!」
先登陸大流求是黑旗軍和翊衛軍及其他們指揮的一萬官奴,他們首先放火燒出一片空白的荒地,隨即在海灣邊建起簡單的港口,並用砍伐下來的木料修築起臨時的倉庫以及警戒的箭樓和單薄的圍牆,等到運輸船隊將所有的物資都搬運入之後掉頭而去運輸下一批的拓殖者的時候,對于近處不友好的生番部族的打擊開始了。
利用超過生番土弓的精良弓箭,東海軍粗粗將控制範圍擴展到了距離港口兩天的路程。初步穩定了第一片控制區,嚴應芬隨即派人聯絡周邊的部族,在東海軍武力威懾之下,除了極少部族殺害了前去聯絡的使者外,絕大部分的生番暫時同意了和東海和平相處。
既然有人不識相,嚴應芬的打擊接踵而至,兩個部族被徹底抹去,一個成為了東海官奴的一份子,還有一個被迫遠離了東海的控制區。這個時候,從南州開來的移民船隊也開始到位了,接下來分田劃界築路修屋,嚴應芬和南京諸官忙得不亦樂乎,而移民初期的物資匱乏又讓他們打起了還處于刀耕火種和漁獵階段生番的主意。
于是乎不對等的交易開始了,一面銅鏡可以換二百斤的肉干,一個瓷碗可以換來成堆的葛根以及不知名的果子,至于沙金和鹿皮這樣的值錢貨也不過幾把牛角梳和十幾斤粗鹽就可以換來的,更不要說珊瑚和珍珠了,幾件價值遠遜的鐵器就可以換來數不清的寶貨。
生番人傻錢多的消息又刺激了更多新移民的涌入,僅僅到了年底,南京的戶籍人口就超過了一萬,再加上往來的商人和奴籍的官私奴隸、駐軍、官吏,五六萬人和二十萬頃熟荒地已經形成了一個初步自給自足的小社會。
「向臣服的生番收稅,將不肯臣服的生番向南驅趕。」看初步已經擁有三縣轄地的南京應天府的輿圖,嚴應芬仿佛看到自己的爵位已經變成了男爵,子爵,為了即將到手的封地他大聲的命令著。「兵力不足立刻向琉球道和主上求援,明年一定要將東鯷(注︰即琉球北部地區)全部歸入我東海治下!」
不過南京的喜訊並不能沖淡海東城里的陰霾,世子得了天花並不是一個秘密,除了焦急的潛氏以外,文武百官們也在注視著勢態的發展,畢竟張煌現在有四個兒子,但嫡子卻只有一個,萬一世子不治,東海政治恐怕就有一場大變。
「太醫怎麼說?」張煌看著兼領醫政院知院的汪涵。「種痘法是否可行。」
「主上,種痘一說雖然在前朝真宗的時候就已經流傳了天下了,但是牛痘的說法卻是子虛烏有。」由人痘接種法並不安全,所以張煌一時也沒有想到給孩子們接種,但是現在突如其來發現昌哥發了天花,張煌不得不考慮身邊人的安全,而從小白領張煌的記憶中種植牛痘是最好的辦法。
「空**來風未必無因,命令太醫立刻試驗,若是不累及性命,立刻替宮中所有人都種上,」張煌頓了頓。「就從孤開始。」汪涵大驚欲勸,張煌拂拂手。「孤只恨早一點沒有想到此事,讓昌哥受苦了。」這麼一說汪涵也不多說什麼。「命令下去,每半日替昌哥更換一次衣物潔身,換下的衣物一律火焚了,」張煌的目光透過重重的宮牆,仿佛看到了站立不寧的潛氏。「每半個時辰替昌哥灌一杯煮沸的溫鹽水,凡是伺候昌哥的宮人也要每天清洗全身,衣物一律用沸水煮開後才能再穿。」汪涵唯唯諾諾的退下,張煌轉身回到宮中,看著妻子,他勉強的一笑。「放心,太醫說了,皮疹出全後再有兩三日漸為水皰,此後皰疹灌漿漸成膿皰,再到膿痂漸干縮或破裂結痂終成痂蓋也就好得差不多了,前後總要個把月的時間。」
「公爺,萬一,昌哥?」潛氏泣不成聲的說著。
「放心,他是孤的兒子,他應該撐得下去,」張煌抓住潛氏的手,輕輕捏了一下。「就算真的萬一,你我春秋還長,自然會有孩子的!」
「公爺!」張煌都這麼說了,顯然太醫也也已經無能為力了,看看窗戶內孩子因為高熱而發出的驚心動魄的申吟聲,一時間,潛氏淚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