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虎城等並非西北軍
關于西北軍都包括了哪些部隊,歷來存在十分混亂也十分錯誤的說法,即許多涉史不深者是將馮玉祥任西北邊防督辦以後,一直到中原大戰馮氏戰敗為止這一個時期內,凡是曾列入馮指揮序列內的部隊統統稱作西北軍。這樣,則岳維峻、鄧寶珊、龐炳勛、楊虎城、方振武、馬鴻逵、劉鎮華、徐永昌、孫殿英等,便都被稱作西北軍了。現在網上流傳著一個「西北軍一百零八將」的帖子,就更是東拼西湊,俗不可耐,其中的有些人與西北軍八桿子都打不著。
近些年來,隨著一些影視作品的歪曲和某些網絡寫手的浮澡,這種說法更形普及,真可與**在解放戰爭中穿美英式軍服的謬誤有的一比了。
那麼,持此說法的人又是根據什麼理由呢?
我猜想,可能主要的理由,是因為西北軍這一稱法是在馮任西北邊防督辦後叫起來的,而這之後的國民軍各軍都曾經長短不同時期地受其節制,所以,凡曾隸國民軍各軍旗下的,便都歸入西北軍的認定範圍了。之後馮率師參加北伐,組建國民軍聯軍,後又改稱第二集團軍,再後來又組織反蔣軍,但西北軍一稱已經叫響,那麼在這一時期編入馮軍作戰序列的所有部隊,也就順理成章地統統歸入西北軍的認定範圍了。
是不是還有其它別的理由我不知道,但這看起來有些道理的說法卻是錯誤的,雖然持這種說法的人很多。
國民政府時期極類似東周時期,看起來國府只有一支軍隊,即國民革命軍,但實際上是各種旗幟的軍隊並存的。而稱某某人屬于什麼什麼軍,則是一個事關旗幟的問題,是一個跟誰走的問題,是一個十分敏感的萬萬不能馬虎的問題,所以這就有必要較真了。
彼時什麼什麼軍的叫法,不外兩種,一種是有著獨立的軍政體系和權威的領袖人物的。東北軍、晉軍等就屬于這一種。其特點是使用這個名稱的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另一種則是對源于某一個省區的多個軍隊派系的統稱,是同一名稱下不同軍系的集合。如川軍、湘軍、陝軍等。其特證是沒有統一的軍政體系,也沒有共同擁戴的領袖人物,即使有時也曾建立聯合的指揮機構,對外采取統一的行動,也不過是個聯盟而已,充其指揮者,亦不過盟主而已。這很有點象某些邦聯制國家的體制。
西北軍是哪一種呢?
有的說法是將這一時期凡與馮同屬于一個戰斗序列的部隊統統看成是西北軍,將楊虎城、馬鴻逵、方振武、劉鎮華等部與馮之基本部隊一同看作是組成西北軍這個集團的並列的單元了。也就是說,將西北軍看成是象川軍、湘軍那樣是同一個軍號下多個軍系的集合,就象我們經常說起的劉湘部川軍、楊森部川軍、唐生智部湘軍、賀耀組部湘軍一樣,將楊虎城、方振武、龐炳勛等也同馮玉祥一起分別稱作西北軍中的一支。也有的人說西北軍有大小兩支,大西北軍是馮玉祥,小西北軍是楊虎城,這個說法是近年來網絡上才有的,算是新創。
但這樣的話問題就來了。如果將西北軍歸入象川軍、湘軍一類的多軍系的集合的話,那麼西北軍的領袖或者說首領就不應該只有一個而是多個,就象川軍中有劉湘、劉文輝、楊森、劉成勛等多個,湘軍中有程潛、唐生智、賀耀組等多個一樣。但多年以來,即是采廣義西北軍說法的,大概也只承認馮玉祥是西北軍唯一的領袖,而並不將楊虎城,方振武,馬鴻逵等也同時認作西北軍的領袖或首領,這顯然是個矛盾。所以將其歸入這一類不妥。
當然采大小兩支西北軍說法的人可能會說,西北軍的領袖不只馮一個,楊虎城也是西北軍的領袖,或者也有人說馬鴻逵也是西北軍的領袖,劉鎮華也是西北軍的領袖,孫殿英也是西北軍的領袖,反正都是後人人為定義的,是什麼軍不是什麼軍不重要。要是這麼說就是抬扛了,因為或許有些軍系是後人們為了研究和區分的方便而定義的(但西北軍絕對不是),但同樣也是要遵循一個科學的客觀的並為歷史所認可的道道的,不是可以隨便定義的。就比如火星與木星都是人為定義的一樣,將他們的名字掉換一下從本意上講也並不影響天文學的研究,但即使這樣,大概也不是我們誰隨便想怎麼掉換就可以怎麼掉換的吧。
當然也許會有人說,這有什麼不可以,你看網絡上地灘上說楊虎城是西北軍的不是大有人在嗎?但我還是要說一句,說的多的並不一定就是正確的,還要看都是什麼人在說,現而今影視上許多大陸時期的**穿美英式軍服,許多長征時期的紅軍使用斯登式沖鋒槍,但它並不代表歷史就是那麼回事。
西北軍在中原大戰失敗以前,是以馮玉祥為首的獨立存在著的統一的政治軍事集團,獨此一家,別無分號(中原戰敗後的西北軍是另一碼事)。它是以馮玉祥為圓心,以十六混成旅為半徑劃定的一個小圈子。這個小圈子獨立自主,狹隘偏私,家長制作風十分的典型,馮玉祥就是西北軍這個小圈子里獨一無二的領袖。而不是象川軍、湘軍那樣是多個派系的集合體。至于國民聯軍和第二集團軍時期隸于馮氏大旗下的部隊,它是個聯合體,這一點沒錯,但這個聯合體不叫西北軍,而應稱作西北軍與各路雜軍的聯合體,只不過他在這個聯合體中所佔的股份要遠遠大于其它加盟者,這個聯合體時期的馮玉祥,實質上是個盟主,不過而已。這就象你總不能因為馬濟、劉志陸、曲同豐、楊清臣等都曾隸于張宗昌直魯聯軍大旗下就稱他們是直魯軍一樣的道理。
因劉湘、楊森、劉文輝皆川人,故將其部隊稱作川軍;因唐生智、賀耀組、葉開鑫等皆湘人,故將其部隊稱作湘軍;因陳濟棠、陳銘樞、張發奎等皆粵人,故將其部隊稱作粵軍,那麼,楊虎城、岳維峻、馬鴻逵、井岳秀等都是西北人,他們的部下官兵也多為西北人,其部隊發展壯大在西北,活動地區主要也在西北,能不能因此而將楊虎城等都稱作西北軍呢。
這樣更不妥。前面說過了,西北軍不是象川軍、湘軍那樣屬于源于某個省區的地方性軍系的集合,也不是以地城區分的作戰編組,西北軍是以馮玉祥為首的獨立統一的以軍事作實力的政治派別,這一定性就注定了它並不是以其首領或部下將領的籍貫和部隊的活動地域作為其認定的標準的。稱馮的部隊為西北軍,最早是因為馮任西北邊防督辦而叫起來的,以後就沿習下來。其實在這之前馮部的發展壯大與西北並沒有多少關系。馮不是西北人,其部隊骨干中西北人也極少,而主要是冀魯豫皖幾省人,而尤以河北人居多。比如五虎上將中,河北人佔了3個,河南、山東各佔1個,十三太保中,河北人8個,山東人2個,安徽人2個,吉林人1個,全沒有西北人。當然,如果它不叫西北軍而叫別的什麼軍行不行?也行。一個軍系稱作什麼什麼軍,不過是一個符號,但這個符號一經使用于哪一個軍系,就等于注了冊。就好比蔣中正不叫蔣中正而叫別的什麼名行不行,**不叫**而叫別的什麼名行不行,我看也沒什麼不行,但人家已經這麼叫了,我們今天非要給人家改過來,行嗎?不行。
能不能把西北軍看作一個母系統,把馬家軍、鎮嵩軍、國民軍各軍等看成是這個母系統之下的子系統呢?
我看不能。第一,從歷史上看,馬家軍、鎮嵩軍都早于西北軍許多年便已獨立成軍,國民二軍、三軍則與馮玉祥的一軍一同成軍,斷沒有把年長的看作是年少的兒子的道理。
第二,從上述各軍與西北軍的關系上看,雖然因實力不及,各軍都曾依附于馮軍,但更多的是互相借重與合作的關系,真正死心踏地依附的極少。如果他們誰真的把馮軍看作親爹那樣誓死效忠,那到是可以另當別論了。再退一步說,即使這關系是松散的,但只要他們在表面上還從始至終地共擎西北軍這面大旗,就象某些邦聯制國家那樣,也可以看成是母系統和子系統的關系。但實際的情況卻是,他們對西北軍的依附不僅是牽強的,而且是短暫的。而且在月兌離馮軍後,又很快地找到了新的主子,加入了新的陣營。他們之中,除龐炳勛曾自稱為西北軍外,馬鴻逵、楊虎城、方振武、徐永昌等都絕口不認西北軍是自己的所屬(一些表面上的應酬或酒桌上的恭維話不能算)。察哈爾抗日時,當時受方振武領導而出身于老西北軍的張人杰為表示對方振武的不滿,故意當著方的面說自己是老西北軍,要听馮老總的,曾使方振武與張人杰二人的關系鬧的很僵,從這件小事就足以看出方振武對西北軍的態度了。
實際上,盡管西北軍最盛時擁兵數十萬,劉茂恩、井岳秀等不及馮軍十分之一,但各軍之間絕對不是母子關系,而是平行的兄弟關系,這還僅僅是說的合作關系存在的時候。真的要說母子關系,則馮玉祥西北軍與後來分成多股的宋哲元西北軍之間,與韓復 西北軍之間,與孫連仲西北軍之間,才符合這樣的比喻。
上述各軍在不同時期都曾接受過馮玉祥的指揮,從戰斗序列表上看,楊虎城為第十軍軍長時,韓復 為第六軍軍長,方振武為第三方面軍總指揮時,孫良誠為第一方面軍總指揮,那為什麼楊虎城、方振武等就不能和韓復 、孫良誠等同樣稱作西北軍呢?
原因很簡單,是不是一個軍系並不是單純從戰斗序列上看的。因為馮與楊等的關系僅僅是指揮關系,而馮與韓等的關系則遠遠不僅僅是指揮的關系。同在一個戰斗序列中而軍系不同的情況在這個時期可以舉出很多例子。如果說上述各軍都曾加盟過以馮玉祥為盟主的同盟軍,便因此將其劃入西北軍的陣營,那麼,蔣唐戰爭時期,曾隸屬于以唐生智為總司令的反蔣軍序列的魏益三、高桂滋、劉桂堂等是不是也可以稱作湘軍呢?要是可以這樣稱的話,中原大戰中曾列入以閻錫山為總司令的反蔣軍序列的李宗仁、張發奎、鹿鐘麟、孫殿英等,又該以什麼軍稱之呢?其實,這就跟諾曼底登陸作戰時艾森豪威爾指揮下的軍隊並不能統統看作是美軍完全一樣的道理。實際上,並沒有誰把曾受唐生智指揮過的所有軍隊全部的稱作湘軍,也沒有誰把列入閻錫山指揮序列的所有軍隊統統地稱作晉軍,更沒有誰把艾森豪威爾指揮過的盟軍一概地看作美軍,可人們卻往往把曾受過馮玉祥指揮過的軍隊不管受馮指揮的時間長短也不管與其合作的關系好壞一古腦地稱作西北軍,讓人感到十分的不解。
同樣是隸于馮玉祥的部下,又同樣是背馮而附蔣,楊虎城、方振武們與韓復 、石友三們的區別又在哪里呢?
看一支部隊是不是獨立的軍系或者屬于哪一個軍系,主要的不是從軍令系統看,而應該從軍政系統看。也就是說,看某一支軍隊是不是屬于某個軍系,不能光看它在作戰編組中屬于哪一個軍隊序列,甚至不能光看它的隸屬關系,而應該看他的軍政體系是獨立的還是統一于誰的,看它的政治立場是怎麼樣的。以第二次北伐為例,當時的孫良誠配屬于第一集團軍在津浦線作戰,那麼從軍令系統看,孫良城部就屬于蔣集團,而且由于此時正處在蔣馮二人的蜜月期,孫部作戰行動唯蔣之命是從。但再從軍政系統看呢,則蔣對于孫部卻不能干涉分毫,即是一個連的編制,一個排長的任免,恐怕也無從插手。還不僅僅是對于孫良誠部,即使是對于隸屬于第一集團軍的賀耀組、陳調元等部,蔣所能控制的也僅限于作戰行動而已,對于賀、陳等部的軍隊建設,至少在此時還絲毫插不進去。換句話說,在同一個戰壕里作戰的,並不一定就是一個軍系,就是這個道理。
對于西北軍這一具體的軍系而言,看一個將領是不是西北軍,可從以下三點來考查︰第一,看他是不是十六混成旅出身,或者看他的成長是不是與馮玉祥有直接的關系。是,就是西北軍,哪怕他後來背叛了馮玉祥,也改變不了他的出身,如韓復 、石友三等。
第二,如果他不是十六混成旅出身,他的成長也與馮玉祥沒有關系,就看他在投效馮部後所帶的部隊是否還是原班人馬,是否經過了馮的整編改造而月兌胎換骨了。如果他雖然還被馮用作帶兵官,但其部隊骨干卻早已換成了馮的人,整個部隊已經經過了完全的改造,那他就是西北軍,如秦德純、呂秀文等。
第三,如果他既非十六混成旅出身,其成長過程中與馮也沒有任何關系,其部隊也沒有經過整編,就看他是不是堅定地站在西北軍這個團體的立場上忠貞不二,站對了,就是西北軍。這方面的例子在西北軍不好舉,幾乎沒有。因為楊虎城等與馮在一起的時間都極短暫便離他而去了,馮又在部隊發展到顛峰時很快地失敗,也不好驗證。在別的軍系中,到可以舉出類似的例子,比如原為直軍後投靠奉軍暨東北軍的于學忠,原為西北軍後投靠田頌堯川軍的王志遠等,便在投入新的陣營後較長時間地保持了自己的原班人馬而未被改編,但于學忠為東北軍、王志遠為川軍的說法卻早已被人們所公認,很少爭議。為什麼呢,因為于學忠、王志遠等,盡管在改換門庭後其部隊沒有進行大的換血,但他們對于新主子的忠心是經過了考驗的,他們和他們所帶部隊的政治立場是堅定地站在了新主子一邊的,因而實際上已經是完成了思想上的改造,而屬于新的軍系了。
如果以上這三點都不能滿足,那他就不是西北軍。
我們將那些似是而非的西北軍將領拿出來試加分析。
采廣義西北軍稱法的,將許多將領劃入西北軍門下,象那個「西北軍一百零八將」所說的楊虎城、方振武、龐炳勛、岳維峻、鄧寶珊、徐永昌、續範亭、劉鎮華、孫殿英、馬鴻逵、弓富奎、趙守鈺等等,還可以列出很長一串名字。如果都拿出來一一分析,篇幅太長了,有的八桿子都打不著,也用不著去費那個勁。這里只分析平時說的最多也爭議最多的三個人,楊虎城、方振武和龐炳勛。
先看他們的出身成長和西北軍馮玉祥的關系如何。
先說楊虎城。楊是在護國戰爭時期崛起于陝西的農民義軍中的一支,護法戰爭時期加入陝西靖**,為支隊長,是為楊虎城建軍的開始。靖**失利後投陝北井岳秀部,任井部步兵團長,得井的庇護多年,實力得以保存。國民三軍入陝後,楊部受委為孫部第三師。西安解圍後的1927年初加入國民軍聯軍,參加北伐。也就是從此時起,算是加入了馮玉祥部的戰斗序列。從中可以看出,楊部在這以前的成長壯大過程中,跟馮玉祥的西北軍沒有絲毫關系。
再說方振武。方早年曾參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護法戰爭。江浙戰爭時投盧永祥,為別動隊司令,自此開始創建自己的軍隊。第二次直奉戰爭後投張宗昌,為先遣第二梯隊司令,後梯隊擴編成第六旅,再擴編成第二十四師,在張的卵翼下,方的隊伍開始發展壯大起來。1926年初自稱國民五軍,叛離張宗昌,率軍西撤與國民軍其它各軍會合。是年9月與馮等合組國民軍聯軍,算是列入馮玉祥部戰斗序列。在此之前方部的建設與發展與馮也沒有任何關系。
再說龐炳勛。龐炳勛是在孫岳的十五混成旅成長起來的。北京政變建立國民三軍時,龐任三軍第二混成旅旅長。張作霖與吳佩孚聯手進攻國民軍時,孫臥病,三軍交徐永昌負責,龐在此時率部投靠了靳雲鶚,任河南保衛軍第九軍軍長,是為自己獨立帶隊的開始。後來又投唐生智,任國民革命軍暫編第五軍軍長。第二集團軍。在這之前,如果要說龐與馮玉祥的關系,就只能扯到孫岳那去,如果不扯到孫岳那,則龐與馮就沒有關系。
由此可見楊虎城、方振武、龐炳勛等三人,在他們獨立當家成軍之前,乃至到成為一支獨立旗號的軍隊之前,與馮玉祥都沒有絲毫的關系。
再看他們在與馮合作期間的軍隊建設受馮玉祥西北軍的制約影響有多大。
楊虎城在第十軍軍長,轄兩個師,師長馮欽哉、姬匯百,參謀長孫蔚如等,全是從當連排長起就跟著楊的老弟兄。其中下級骨干則以安邊教導隊、耀縣軍校學生充任。一直到楊29年背馮附蔣,楊軍中沒有馮軍一人滲入,楊部各級骨干還是原來的老班底。
方振武在26年9月與馮一同組建國民軍聯軍時,任援陝軍第一路軍司令,部下三個師,師長阮玄武、鮑剛、張兆豐,除張兆豐是後來加入者(但也不是馮的人),阮、鮑都是方部起家時的建軍骨干。後方任第二集團軍第三方面軍總指揮,但所部各級帶兵官依舊,直到方離馮而去,馮在方的部隊中也始終未能插入一兵一卒。
龐炳勛部轉入第二集團軍時,改所部為第二十軍,轄兩個師,師長譚炳衡、馬法五,也全是龐十五混成旅時期的袍澤故舊。這期間,馮曾想改編龐的部隊,因受鹿鐘麟的保護,改編未得執行,一直到馮軍失敗,龐的部隊仍然保持了自己的本色,馮始終未能染指。
可見,在他們與馮短暫的共事期間內,都始終保持了自己軍隊獨立自主的軍政系統和發展方向,沒有受到馮氏西北軍任何的動搖和改變,當然,受馮排外的限制,其部隊也都沒能得到太大的發展。
最後看他們是不是忠貞不二地站在了西北軍的立場上。
楊虎城是27年初加入馮玉祥部作戰序列的,沒過幾個月,楊便有了去意。之後,名義上雖然還沒有與馮月兌離,實際上卻已經自由行動了。到29年5月,楊虎城通電宣布月兌離馮玉祥改投蔣介石。中原大戰中,楊任蔣軍第十七路總指揮,率部與馮軍作戰。大戰後期,楊軍搶佔洛陽,切斷馮軍西退之路,為最終打敗馮軍起了重要作用,也使西北軍再也沒能回到西北根據地重振旗鼓。楊卻因此平步青雲,坐鎮西北,達到一生事業的巔峰。楊受馮的指揮名義上只有兩年余,實際上連一年也不到。楊對馮玉祥絕對稱不上忠貞,不僅說不上忠貞,我看楊虎城根本就是西北軍的冤家。
方振武26年初宣布加入國民軍,2第四軍團總指揮,其基本部隊發展到兩個軍,另收編旁系兩個軍。戰後任安徽省主席,衣錦還鄉。方受馮的指揮名義上只有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好在方在離馮附蔣後還沒有象楊虎城那樣幫助蔣介石打馮玉祥,不過要是方沒有被蔣排擠削權就很難說了,總之畢竟方與馮沒有兵戎相見,沒象楊與馮那樣把關系搞的很僵。33年方還再次與馮聯手合組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不過在前後再次合作期間,方與馮矛盾重重,互相猜疑,互相戒備,方對馮的忠心自然也談不上。
在這一點上,龐炳勛的情況與楊虎城、方振武都有所不同。可能是由于龐實力太小,想依靠馮這顆大樹的原因吧,龐在投馮後不管是打張宗昌打張學良還是打蔣介石,都極為賣力。在韓復 叛變時,龐先是率先密告,後又率部阻擊,曾給韓以不小的打擊,並與韓結仇,有些書寫成龐與張自忠有隙,大概是把韓復 與張自忠給弄混淆了,實際上龐與張並無過節。不久馮反蔣失敗下台,龐與馮一起渡過黃河退往山西。在後來投靠者中,龐是在馮失敗大局已定的情況下仍然沒有叛變的少數幾個人之一。31年與宋哲元等一同受張學良改編。在以後的歲月里,龐每每以西北軍自稱,對馮也以老長官待之,基本還算是站在了西北軍這條線上的。
三人中,說起忠心,是無論誰都談不上了,但龐炳勛及其部下卻還稱馮為老長官,楊、方二人自離開馮玉祥後,對馮的老長官一稱,也許會在某種應酬的場合用到,但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內心和自己的部下也同樣把馮認作老長官了。
楊虎城部隊在發展過程中,第一受益于井岳秀,使其剛剛創建不久的部隊在瀕臨潰敗時得以立足,保存了實力;第二受益于蔣介石,使其得以發展壯大成舉足輕重的十七路。方振武部隊在發展過程中,第一受益于張宗昌,使其有了第一次擴軍發展的機會;第二也是受益于蔣介石,其部隊也是在隸于蔣介石時得以發展到全盛。至于龐炳勛,他所受知遇,只有他的老長官孫岳。楊、方、龐三人隸于馮的時間都極短,且由于馮的偏私排外,楊方二人不久便離馮他去,龐是堅持到了最後,不過要是老馮敗的不那麼早的話,依馮的為人,龐要麼被擠走,要麼被吃掉,斷沒有在馮榻旁酣睡立足的可能。
對于三人而言,不論從投效的時間長短上看,還是所受的恩澤大小上看,馮玉祥都遠遠不能和上述井岳秀、張宗昌、孫岳和蔣介石等相比,但長期以來,許多人包括一些史學界的大老都習慣將他們稱作西北軍卻少有稱他們為別的什麼什麼軍的,真的不好理解。看來西北軍的牌子實在是大。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認為稱楊虎城和方振武為西北軍著實不妥,而稱龐炳勛為西北軍到多少可以說的過去。
再回到前面的話題上來,為什麼韓復 、石友三對馮不忠卻仍然稱其為西北軍,楊虎城、方振武等對馮不忠就不能稱其為西北軍呢?這可用一句粗話來解釋,親兒子再不孝,你就是登報和他宣布月兌離父子關系,卻不能否認他是自己的的兒子;而認了幾天的干兒子解約走人又認了別的人作爸爸了,你還能說他是自己的兒子嗎?何況楊虎城、方振武等只是在老馮家打了幾天工借了幾頓飯吃,也並沒有認其做什麼呀。
能不能將楊虎城等看作是西北軍的旁系,也就是雜牌呢?
在第二集團軍前後時期,許多加盟隸于馮氏大旗下的部隊,都遠較馮之基本部隊弱小,馮之基本部隊又稱作西北軍,那麼,把此時投入西北軍陣營受馮節制的楊虎城等部稱作西北軍的旁系,這與北伐時期歸順國民革命軍的大量部隊長期作為蔣紀中央軍的旁系不是一樣的道理嗎。
這要分成兩個階段,在馮玉祥中原大戰失敗前,這麼認定是恰當的。旁系是相對于嫡系而存在的。不唯蔣介石系統有嫡系與旁系,馮玉祥、唐生智等許多軍系中都有自己的基本部隊和後來投效未及消化的略小的部隊。在對當時馮氏第二集團軍、唐氏第四集團軍的所有部隊做實力分析時,稱某部為某之嫡系,某部為某之旁系,是可行的,也是恰當的。台灣王禹廷先生就經常這麼分析注明,大陸的姜克夫先生也持此說,和後來的嫡系與旁系是同樣的使用方法。
在楊虎城背馮投蔣後,再這麼用就不妥了,在又投靠了新的主子後還稱其為西北軍的旁系顯然就不是很合適的了。比如張家的閨女嫁給了李家,是李家的媳婦,可後來又改嫁給了王家,還說她是李家的媳婦就不合適了。楊虎城、方振武等都是骨頭帶刺、 硬難啃的主,並不象曹萬順、周鳳歧那樣輕易的就讓人吞下去消化掉,這就決定了不管他們曾投入誰的門下,都不願意成為誰的死黨而甘願任其肢解改造,也就不可能成為誰的嫡系。比如楊虎城,他投井岳秀時,是井部的旁系,投孫岳後,是孫部的旁系,投馮玉祥後,成了馮部的旁系,投蔣介石後,又成了蔣軍的旁系。就象我們不能在寧漢合作以後還老是將龐炳勛、郝夢齡等稱作唐生智的旁系一樣,楊虎城在投馮玉祥後還說楊是井岳秀的旁系也不合適。同樣的道理,討論第十軍,說他是西北軍旁系是可以的,說起36年末楊的十七路軍,還稱他是西北軍的旁系就顯然不妥了。
那麼,楊虎城和韓復 都是從西北軍投入蔣介石陣營的,為什麼還總是稱韓是西北軍而不能稱楊是西北軍呢?
還用剛才的比喻,楊虎城和韓復 都是從馮家嫁過來成為蔣家的媳婦的,但韓是馮家的閨女直接嫁給蔣家的,韓的娘家就姓馮,即使與娘家的關系再壞也改變不了他姓馮的根源;而楊則是馮家的媳婦改嫁到蔣家的,對于已經嫁到蔣家的楊虎城來說,馮家既不再是他的婆家,也不是他的娘家,不管是隨夫姓還是隨父姓,29年以後的他都不可能姓馮。
旁系說的不好听一點,就是雜牌軍,既然是雜牌軍,他也總得有個牌子的,說楊虎城等不是西北軍,那他們又是什麼牌子的軍呢?
我猜,之所以許多人習慣較多地將楊虎城、方振武、龐炳勛等稱作西北軍,而對于同時同樣隸于老馮部隊的馬鴻逵、劉鎮華等,稱其為西北軍的就較少,可能也就是因為後者所屬的馬家軍、鎮嵩軍名字比較響,而對于前者卻不好歸屬的原因。
前邊已經說過,是不是一個獨立的軍系,主要的是看他是不是有獨立的軍政系統,而不是看他的大小和存在時間的長短。夜郎再小,也是一個國家,湖廣再大,也只是一個行省,就這個道理。
楊虎城的部隊,方振武的部隊,龐炳勛的部隊,其實都是獨樹一幟的部隊。楊早在靖**時期便已有了獨立拉隊伍的行動,靖**解體後,在極端困難面前,楊率部依附井岳秀,開辦安邊教導隊,韜晦練兵,著手培養自己的班底。雖就食于井岳秀多年,但他的部隊卻沒讓井有絲毫的染指。在投靠蔣介石後,在蔣的政權已經漸趨穩定的時候,楊也仍然保持了自己獨立建軍獨立發展的道路,沒能讓黃埔系對其部隊產生太大的影響和滲透,更不用說臨時指揮其作戰的馮玉祥了。所以說,直到楊虎城被削奪了兵權為止,楊的部隊都是一支獨立的軍系。至于楊虎城部隊的名號,有稱其為陝軍的,也有稱其為十七路軍的,我覺的都可以,但稱其為西北軍卻絕對的不可以。
方振武更是早具野心,其部隊的獨立性與楊虎城相比也毫不遜色。在張宗昌部隊里,他連招收教練營的學兵,都只在他的家鄉安徽的壽縣、鳳台一帶進行,從干部上確保了部隊的單純,為培養自己的班底打下了基礎。張幾次欲整編其部隊都未成功。之後方率部投身國民軍陣營,短短一年內馮玉祥根本無暇也無胃口吃下個性十分倔強的方振武部隊。到了蔣的陣營後,方部得到了大的發展,編遣會議時,所部編為並列的四十四、四十五兩個師。蔣的意圖是想削弱其兵權,但方卻針鋒相對地成立了兩師的聯合辦事處,仍然起著統一指揮兩個師的功能,可見其獨立精神之頑強。方振武的部隊就是方振武部隊,他既不姓張也不姓馮也不姓蔣,他只姓方。怎麼稱呼他的部隊,沒辦法,也只能稱之為方振武部隊了。
龐炳勛部隊和楊虎城部隊、方振武部隊不一樣,龐部是由國民三軍直接延續下來的,盡管在投靳後龐部實際上已經獨立,但其老底子仍然是國民三軍的,而且也是國民三軍幸存下來的一支獨脈,我看就稱其為國民三軍舊部是最合適的,王禹廷、姜克夫便以此稱龐部隊。有的將其稱作西北軍,勉強,但也說的過去,而且龐氏自己及部下也這麼稱呼。大概是西北軍的家長雖然倒了,但其家族還很龐大,加之龐與河北人佔多數的西北軍眾將領有著同鄉的關系,也想攀上這門子親,以不顯得自己過于孤單吧。
歷史科學有它特定的規律,與流行的菜品、流行的服裝、流行的歌碟所要遵循的規律不同,後者是只要吃的人多穿的人多听的人多,就是它存在的真理,而歷史科學不能按這個規律去衡量,它往往是冷僻的,對它的認定正確與否並不與說的人多少成正比。
民**史辯訛之八
「東北軍」、「晉綏軍」等豈能公開使用
前些年有部很火的電視劇《遠東陰謀》,劇中有一場景,是一處軍隊駐地,駐地門前樹了一塊牌子,上面赫然書著「東北軍XX師司令部」,當時看了很是吃驚。無獨有偶的是,這幾年又有一部比那更火的電視劇《亮劍》,那里面也有一塊大牌子,上面同樣用大大的字寫著「晉綏軍團」,這可就真是蒙人太甚誤人太甚了。
說到民國時的軍隊,就象樣板戲中那句著名的台詞說的那樣︰這號軍那號軍,誰知道你們是什麼軍。的確,在民國這三十八年,東北軍、西北軍、晉綏軍、川軍、粵軍、鎮嵩軍、定桂軍、安武軍、定武軍、毅軍、安濟軍……等等等等,數不勝數。這麼多的軍號,到底什麼軍號可以公開使用,什麼軍號又是不可以公開使用呢?
簡而言之一句話,只要它體現的是軍隊旗號或番號,就可以公開地使用,甭管這旗號這番號是由哪個政府或反*政*府命名的還是自己命名的;而只要它所體現的是軍隊派系,就不可以公開使用。
下面就簡單說說什麼是旗號、番號,什麼是派系名稱。
先說第一個時期,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屬于軍隊旗號的,除中央與地方陸軍外,有以下幾種︰
一是沿襲清代舊的體制而命名的軍隊,如「宏威軍」、「鎮嵩軍」、「安武軍」、「定武軍」、「毅軍」、「濟軍」等;
二是反*政*府武裝的軍隊。如屬于南方革命政權的「建國豫軍」、「建國粵軍」、「湖北護**」、「湘南討賊軍」等(其實這些也可以說是番號);屬于北方的反*政*府武裝如鎮威軍等;
三是政府名存實亡時期群雄並起而自封軍號的軍隊。如屬于北洋軍閥派生的「國民聯軍」、「五省聯軍」、「直魯聯軍」、「十四省討賊聯軍」等;屬于南方獨立割劇政權的「討賊軍」、「定邊軍」、「定川軍」、「定桂軍」、「西南聯軍」等;
屬于軍隊番號的,冠以中央陸軍字樣並以數字區分的師旅,肯定是,這個用不著多說。冠以地域名稱或其他名稱的,屬于番號的,有以下這些︰
一是根據作戰地域劃分的國家軍隊單位。比如「西北邊防軍」等;
二是因某個作戰任務而臨時組建的軍隊編組。比如「參戰軍」、「討逆軍」等;
三是冠以省名的地方軍。這一時期,國家軍隊除中央陸軍外,還有屬于各省區的陸軍,稱作「XX省陸軍第X師」或「XX省陸軍第X混成旅」。這冠以某省區名的軍隊,在當時又往往簡稱作省軍,比如「蘇軍」、「陝軍」、「贛軍」等。
再說國民政府時期。
南京政府時期,由于全**隊實現了名義上的統一,故軍隊的旗號較簡單,合法的旗號只有一個------國民革命軍。
屬于非法的軍隊旗號有兩種,一種是反蔣的,比如「護黨救**」、「福建人民革命軍」、「中華民**」等等;
另一種雖然不是公然反蔣的,但也是不把蔣政權放在眼里而非法組建的,比如各種抗日軍,象各種旗號的抗日義勇軍中、抗日救抗日同盟軍等等。
至于這一時期的番號,就更簡單。不是冠以數字而是冠以地域或其他名稱的軍隊番號,有三種。一種,是根據作戰任務而區分的軍隊編組。比如「東北邊防軍」、「東北剿總」、「徐州剿總」等,這就象我軍在不同時期存在著的「山東野戰軍」、「東北野戰軍」等完全一樣。
另一種,是冠以地名的地方軍事單位。如「山東省保安旅」、「湖北省警備旅」、「雲南省步兵旅」等,這就象我軍不同時期的「雲南邊防團」、「內長山守備師」、「重慶預備役高炮旅」等完全一樣。
還有一種,則是根據作戰任務臨時編組的戰略或戰斗單位。比如「討逆軍」、「北伐軍」、「東征軍」、「遠征軍」等,這就和我軍歷史上的「西路軍」、「東路軍」、「南下支隊」、「冀熱遼挺進軍」等完全一樣。
以上三種,就和用數字命名的十八軍、七十四軍、新一軍等完全一樣,所寓示的都是番號。實際上,這以後的軍隊番號,也已與我軍的情況無異。
所有以上這些屬于軍隊旗號或番號的名稱,都是可以公開使用的。
屬于派系名稱的,在北洋時期,特別的多,但又區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它的派系所屬與軍隊旗號或番號完全一致。比如川軍,它番號是川軍,派系所屬也是川軍;比如晉軍,它番號是晉軍,派系所屬也是晉軍;其他象什麼鎮嵩軍呀宏威軍呀安武軍呀定武軍呀毅軍呀濟軍呀等等,也都既是軍隊旗號的名稱,同時也是軍隊派系的名稱。
第二種,是它的軍隊番號是這個軍,而其派系所屬則是那個軍了。比如李鳳翔部福建陸軍第三師,從軍隊番號上說,他屬于閩軍,但從軍隊派系上說呢,他又屬直軍。再比如胡毓坤部直隸陸軍第四混成旅,從番號上說他是直軍,但他這個直軍與曹吳那個直軍可不是一碼事,從軍隊派系上講,則他又屬于奉軍了。象這樣的情況在北洋軍閥後期是特別多的,故一定要區分清楚,才不至于弄出笑話。
假如要拍攝這一時期的電視劇,如果表現彭漢章,那他秘密場合公開場合是都可以用黔軍這樣的名稱的;如果表現馬聯甲,他也是不論秘密場合公開場合都可以使用安武軍這樣的名稱的。但如果要是表現李鳳翔,那麼他在私下聚會時說我們直軍如何如何,這沒錯,但他要是在司令部門前樹起直軍的牌子來,就是荒謬的了,他要樹牌子,就只能樹閩軍的牌子;同樣的道理,要是表現胡毓坤在寫給親友的信中說我們奉軍怎麼怎麼樣,也沒錯,但他同樣不能在正式文牘中表明自己是奉軍,他要用于正式的公文,就只能稱自己為直軍。
那麼哪些是屬于第一種情況哪些又屬于第二種情況呢?不好分清楚,從編制表上是看不出來的,從原始的正規的檔案上也是看不出來的。沒辦法,只能根據每支部隊的沿革淵源就一省說一省就一師說一師就一旅說一旅了。
大致來說,直、魯、遼、吉、黑、熱、察、綏、甘蘇等省軍,並非獨立派系,而是國家的軍隊或某一大的派系所屬的軍隊;閩、浙、陝、皖、鄂、贛等省軍,省內武裝就有兩種情況了,有的是獨立的派系,有的則是國家軍隊或某一大的派系的軍隊;晉、川、湘、粵、黔、桂、滇等省軍,則全是獨立的派系軍隊,而且往往每一省內又並不僅僅是同一派系,而是多軍系並存互爭雄長的。當然,這三種情況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到了1925年以後,由于軍閥內部的混戰加劇,情況則又有變化,所以要想弄清楚哪一個省軍的哪一個師哪一個旅在哪一個時期屬于哪一種性質,仍然只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很難一言以概之的。
到了民國的後一個時期,即南京政府時期,軍隊的旗號已經極簡單,各種旗幟的反蔣軍被次第削平後,象北洋時期那種七亂八糟的名目繁多的軍隊旗號已經基本不復存在,但軍隊的派系卻一點也不簡單。不過此時與前一時期最大的區別,就是這時的軍隊派系,已經完全轉入地下,原來那種既是派系名稱又是軍隊旗號或番號的情況,就時就只代表派系了。如1928年以後所稱的川軍、粵軍、滇軍、湘軍、黔軍等,所寓便都是軍隊派系而非番號了。至于象什麼東北軍、西北軍、馬家軍、晉綏軍、新桂系、鎮嵩軍、建國豫軍等等,也一樣,它們體現的也不再是軍隊旗號或番號(有的壓根就不是),而僅僅是軍隊派系名稱了。
既然不再是軍隊番號而僅僅是軍隊派系的名稱,就絕對不能用于正式的公開的場合了。
為什麼呢?因為軍隊派系的存在,是**無法有效控制軍隊的家丑,是與大一統的國家軍隊水火不相容的,因而是上不得正式台面的,因而是政府不能允許的。站在**旗號下的雜牌軍的角度說呢,就好比師宗某個武術門派,你既然拜了他的山門了,不管你心里服氣不服氣,只要你還沒和他決裂,你表面上就得這麼歸宗,你就不能再公開打出別的門派報號來。同理,這些個已經歸順了國民革命軍的東北軍、晉綏軍、新桂系、馬家軍、鎮嵩軍等,他們這樣的派系名稱,就都只能在私下里使用,私人通信、非正式的交談、秘密的會議,都可以使用,而公開的正式的會議上、正式的公表牌或旗幟上,就不能再出現這些字眼了。
打個比喻,因為目前我軍招兵體制的原因,往往在某一團隊中,某一省的人特別的集中,又由于我軍干部流動受限的原因,所以領導層中也會出現同樣的現象,因而官兵們便往往會在私下里議論說某某連長跟政委關系好,是「四川派」、某某指導員跟團長關系好,是「東北派」,等等。只要在部隊生活過些年頭的人,相信絕對不會認為我說的是天方夜談。但,即便他真的是鐵桿的「四川派」或鐵桿的「東北派」,他敢在正式的會議中中使用「四川派」、「東北派」這樣的字眼嗎?
《遠東陰謀》中,如果在私下里談論,使用東北軍並無不妥,《亮劍》中,如果在私下談論中出現晉綏軍也並無不妥,但因為東北軍晉綏軍都只是軍隊派系的名稱,如果在旗幟上或牌子上出現,就是荒謬的了。如果要在牌子上顯示,就只能寫上「國民革命軍X軍X師X團」這樣的番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