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風之後 大國 民國軍史辯訛之九

作者 ︰ caler

趙尚志受處分沒那麼冤枉

趙尚志曾因錯誤而被開除出黨,一直到其犧牲四十多年後才恢復黨籍。也就是從趙恢復黨籍後的八十年代起,有關趙尚志的傳記和影視文學等便熱了起來,這本來是一件好事,是對抗日英雄應有的褒獎,但其中又出現了無限撥高甚至隨意杜撰的現象。

趙被開除出黨,文獻記載的,共有三次。第一次是1933年初,由滿州省委將其開除出黨。1935年又撤銷了這次決定,趙的黨籍得以恢復。後兩次其實可看作一次。1941年1月,趙被北滿省委永遠開除出黨。後因周保中、馮仲雲向省委寫信,建議將決定中的永遠二字取消,省委采納了二人的建議。但這年年底,仍然是周保中,卻又一次寫信給省委,撤銷了年初關于取消永遠二字的建議,省委于1942年初再次開會,又一次永遠開除了趙的黨籍。直到1982年,才由黑龍江省委作出決定,恢復了趙的黨籍。

現在網絡上或地灘上乃至影視文學甚至正規出版的傳記中,多數都說趙先後兩次(我將後兩次看成是一次)被開除出黨都是因為制抵上級左的錯誤而受到的不公正處理,筆者對此絕難認同。

趙先後兩次被開除出黨,不是因制抵上級左的錯誤,而恰恰是趙犯有左的錯誤。

先說第一次,1932年,**歷史上關于北方的革命斗爭有一個錯誤的會議,史稱「北方會議」,這次會議,制定了與當時中國革命形勢極不協調的極左的錯誤路線。滿州省委根據「北方會議」的指導方針,指示巴彥游擊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六軍江北獨立師,張甲洲任師長,趙尚志任政治部主任。這之後,「我們……與官兵關系逐漸疏遠,他們都不願接受我們的口號和行動方法,這主要因為當時群眾只知抗日,不知‘蘇維埃紅軍’是什麼。就是說,群眾的迫切要求和我們所提口號不同之故,因而我們同志再不能照舊在該部隊里繼續工作了……我們誠懇承認︰這種分裂並不是群眾與我們分裂,而是我們固守北方會議路線的口號所造成的分裂和失敗,分裂和失敗當然還有許多其他原因。但是在當時所有一切缺點中,‘左’傾政治口號,是為最主要的原因」。「因為北方會議的左傾路線,因為趙尚志同志的個人錯誤及其他人的錯誤,導致巴彥游擊隊的失敗。」

這是寫于四十年代初的對此事的總結。我認為這個總結是切合實際的。在當時沒有編制政委的情況下,政治部主任實際上就是該部隊黨的總代表,黨的各級會議精神,也就是通過政治部主任向下貫徹執行的。趙作為政治部主任,對于推行北方會議在該部的執行,也就理所當然地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在四十年代總結的巴彥游擊隊失敗教訓中,在將主要責任認定為北方會議的同時,也說到了趙尚志本人的錯誤,這並不冤枉。可現在的許多作品,卻都倒打一耙,說趙是因為制抵北方會議的左傾錯誤路線而受到了處理,這就滿擰了,整整擰了一百八十度了。

試想,在當時分散游擊交通通信極不便利的情況下,如果趙真的想制抵北方會議的精神,他是完全能夠以實際行動在該部隊中進行制抵而不予理睬的。實際上,從後來趙對上級黨特別是對後面將要說到的《六三指示信》的制抵情況看,他也具備這麼作的性格。但是,我們看到的事實卻是,巴彥游擊隊忠實地執行了北方會議的決定,從而導致了失敗。說趙制抵了北方會議,從哪可以看出來呢?

第二次開除趙的黨籍,加上了永遠二字,表明此次趙的錯誤比前一次更加嚴重。歸納起來,趙所犯錯誤主要集中于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個,是拒不執行央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六三指示信》,而一直堅持左傾關門主義的行動路線。

《六三指示信》是1935年6月3日由央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給東北黨的指示,以書信的形式傳到東北。指示信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政策,即實行全民反日統一戰線,不分黨派、階級、民族的反日統一戰線。該信傳達到東北各特委和縣委之後,南滿的楊靖宇、魏拯民是認真執行了的,吉東的周保中是認真執行了的,北滿的李兆麟也是想認真執行的。在抗聯主要領導人中,只有趙尚志對此指示信持堅決的否定態度。在違反上級指示成立北滿省委的珠河湯原中心縣委和三、六軍黨委聯席會議上,由趙尚志所作的政治報告中,對《六三指示信》提出一系列的指責,把指示信中所說的保存實力曲解為不要我們打日本;把準備將來的更大戰爭和更大的事變,曲解為等待大事變;還說指示信叫我們把槍插起來等等。除此之外,在談到如何對待日本人的歸大屯、如何對待保甲制度、如何對待偽軍、如何對待一般反日山林隊等等,也都提出了與指示信內容完全相反的極左的意見。按說,一個黨員,向組織坦誠提出個人的意見本是正常的,但趙不僅提出了否定的看法,在被省委否決並形成貫徹決議後,仍拒不執行,並以槍指揮黨的反原則嚴令北滿省委不許下發此信及省委的貫徹決議。所以在當時東北的四個省委中,也就只有北滿省委因趙的威脅與阻撓沒能夠認真執行。

1938年,北滿省委開會批評左傾關門主義問題時,就提出了趙仍然以實際行動拒絕執行《六三指示信》精神,而繼續執行其「左」傾關門主義的事實。這次會議所列舉的,主要有以下幾點︰提出「走狗軍隊法西斯化,集團部落的保甲長都是極端的反動分子」的「左」的口號;反對中央代表團關于將謝文東和李華堂的部隊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第9軍的指示;過多地用繳械的手段對待被我們收編的抗日山林隊;歧視並分裂兄弟部隊;以恐怖手段對待地方黨組織;提出「不許敵人進入游擊區一步,沒收土地,實行平分」、「農民必須死守游擊區內組織農民暴動等不切實際的斗爭口號。對央代表團1935年6月3日的指示信站在左的立場上,持基本上否定的態度。

以上7條是否都存在,還值得商榷和有待進一步考證,比如第2條,就很令筆者驚詫,但基本事實特別是趙一貫堅持極左的作法是確實存在的。

第二個,是嚴重違反**黨的組織原則,以武力凌駕于組織之上。趙率軍主要活動于北滿,故北滿省委應是他的上級,但趙卻經常用槍指揮黨。比如下江特委,就因曾對第三軍提出批評意見而遭趙的用刑威逼,以至癱瘓。即使北滿省委,也要看趙的臉色。對于書記的人選,沒有趙的同意是不可能干的下去的。趙對于與他搭檔的政委(政治部主任)和與其共事的北滿省委書記如李兆麟、馮仲雲、金策等,是看作自己的走狗而要求其必須完全听命于自己的。李兆麟在與趙搭檔時,為維護大局與團結,更多地采取了遷就與妥協的作法,以維護趙的威信,趙在多種場合對人說起李兆麟時,就一直說李是自己的忠實走狗。這點,李兆麟事後承認自己軟弱,檢討了自己過去是以調和主義態度對待趙尚志的。不過,趙尚志听不得半點批評意見,是人所共知的。實際上,馮仲雲、張蘭生等比李兆麟更怕趙尚志,許多省委作出的決議,趙不同意,省委就沒有誰敢往下執行。

趙在蘇聯被解除關押後回到東北,曾以東北抗聯總司令的名義下達命令,可這司令是誰任命的呢?卻不知道了。有的是蘇聯人任命的,這就是笑話了。東北抗聯的人事一直受北滿、吉東、南滿等幾個省委的任命,因為想與央聯系而又聯系不上,對上則一直听命于**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何曾听過蘇聯人的任命?生性倔強的趙尚志更是絕對不蘇聯人的什麼任命。但不知到底是怎麼的,他卻真的就以東北抗聯總司令的名義下命令了。先是簽署了一道第第三路軍這一組織,要求李兆麟將一切權力交出。後又以通令的形式命令屬于周保中第第7軍均須接受他的領導。好家伙!幸虧楊靖宇的第一路軍遠在南滿,不然又不知他要如何處置呢。東北抗日聯軍之劃分為3個路軍是在1936年由駐莫斯科的央代表團的決定,就這麼讓趙以誰也不承認的總司令名義輕率地給改組了。當然他這命令並沒有貫徹下去,沒能造成事實,如果真的傳達到部隊的話,會引起多大的混亂是可想而知的。更有甚者,趙還可以置**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明文要求組建松江省委的指示和建議的省委書記人選于不顧,竟自下令組織北滿臨時省委,並另行指定書記人選。在特別強調黨指揮槍的**軍隊中,敢于象趙尚志這樣干的,很難找到第二人。

第三個,是趙動輒以非常手段處理黨內矛盾,突出表現為他對黨內同志的擴大肅反與濫殺。趙曾公然宣稱,誰反對我趙尚志誰就是漢奸。就因為這個原因,包括馮仲雲、張蘭生、金策和李兆麟等,在與趙配合工作時,都膽戰心驚,百般遷讓,以至到後來在黨內民主生活中都不得不承認在與趙的關系處理上表現出無原則的軟弱,因為他們都怕趙的肅奸,怕趙殺他們的頭。在趙率三軍與四軍聯合作戰時,就因為看中了四軍一個主力團的精良裝備,便毫無道理地將該團以武力繳械,並將團長蘇衍臣殺死。四軍軍長李延祿為避免黨內武裝自相殘殺,也只有連夜轉移部隊,退避三舍,忍痛求全。如果李延祿也采取和趙一樣的作法,那不知會釀成怎樣的後果。19第六軍軍長戴洪濱、第十一軍軍長祁致中率領100來人的隊伍返回東北,但不到10天,趙就將在蘇聯關押期間與自己有過爭吵的祁致中無端殺死,令許多將領為之膽寒。這期間,趙還以東北抗聯總司令的名義命令周保中、李兆麟、馮仲雲、高禹民、金策、許亨植、張蘭生等來他的總司令部開會,而這幾個人,卻早已進入他的肅反名冊。趙命令部下,這幾個人如果不到會,可采取強迫手段使之到會,「首先是日寇狗徒托派分子周保中,其次是李兆麟、馮仲雲等人」。當然,最終沒有人來,也沒有人敢來,就連受命要將上述幾個奸細強行帶來的戴洪濱,也再不敢回來了,這肅反鋤奸的工作也就沒能實施,不然,東北抗聯的歷史將會怎麼寫下去,真不敢想象了。

不理解為什麼趙尚志要懷疑那麼多的同志為奸細,這顯然讓他越來越走向孤立。在北滿省委第10次黨委會上,就列舉了趙「說李兆麟、馮仲雲、周保中等是日寇奸細;張蘭生、許亨植、金策都有奸細嫌疑,北滿是有系統的奸細組織」,說「38、39年沒有越境或沒有潰散的北滿抗日部隊都有奸細關系」,以及「企圖捕殺馮仲雲、高禹民、李兆麟、許亨植、張蘭生、金策等……」

當然,這個決議中的許多用語,比如「**行為是有一貫的歷史根源的」,比如「猖狂地要反對黨的整個組織」等,今天看來,是不切實際的,是明顯定性過重了。但趙認為周、李、馮、張、許、金等當時幾乎全部的北滿省委要員及活動于北滿的抗聯主要將領都是日寇奸細的作為,則是不爭的事實。

就是根據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在經過北滿省委從馮仲雲,到張蘭生,到金策共三屆班子歷時四年多的反復會議準備後,1940年1月,**北滿省委作出了永遠開除趙尚志黨籍的決定。

又一次失去黨籍的趙尚志感到了孤獨與無助。在這時,恰恰是被他稱作首惡的「日寇狗徒托派分子」周保中,向他伸出了友誼之手。周一面向北滿省委去信,請求對趙尚志不要在開除黨籍的前面加上「永遠」二字,以能給他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一面和趙尚志進行了長時間的談心,對趙尚志提出了許多誠懇的但又是嚴肅的批評。趙尚志向周做了檢討,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周又向北滿省委提議,請求趙尚志到第二路軍擔任副總指揮,以求繼續發揮其軍事才能。北滿省委同意了上述意見。第二路軍任副總指揮。

但沒過多久,已是第二路軍副總指揮的趙尚志又將主要精力用于內部肅奸,弄的第二路軍人心惶惶。1941年11月,指揮部直屬部隊總結全年工作,召開了直屬隊黨員大會,形成了「第二路軍總指揮部直屬部隊黨員會議草案」,而這其中,就有要求上級黨「迅速對趙尚志加以審判,並要求與以嚴厲的處置」的決議。不過周保中仍然表現的很寬容。他向上級黨提出了兩個想法,一個是要趙尚志離開第二路軍,並把趙尚志再送到蘇聯去;一個是撤回在1940年春他給北滿省委的信中所提出的不要永遠開除趙尚志黨籍的請求。到蘇聯之後,李兆麟和周保中都堅決不同意趙尚志到抗聯人員的集訓所在地——北野營,而要求蘇聯將他送到農莊或工廠中去接受群眾的教育。于是,孤獨悲壯的趙尚志最終被排斥在黨組織與抗聯這個大家庭之外。

以上就是趙兩次被開除黨籍的大致經過。基于此,我堅決地不同意目前許多關于趙尚志的作品中說趙是受到左的路線迫害的說法,不同意趙是因為制抵左的錯誤路線而蒙冤的說法。

對于1982年恢復趙的黨籍,我認為是正確的。但不能因為這次恢復趙的黨籍是正確的,便否定原來開除趙黨籍的決定。趙兩次被開除黨籍,特別是最後一次被開除黨籍,用今天的視角來看,往最壞處說也只能算是處分過重。如果非要為了撥高趙而說其被開除黨籍是錯誤的決定,那麼,在開除趙的黨籍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金策、張蘭生、馮仲雲、李兆麟、周保中等,又該作何評價呢?

因為現在的時尚是人們都討厭左的東西而寧願靠右一些,于是有些人杜撰**歷史上的人物,要是喜愛他,就說他是反左而靠右的。大概許多人感覺趙先後那麼多次被開除黨籍,又在其犧牲後那麼多年才給予恢復,因此為他抱不平,因而就產生對他的同情和喜愛,所以許多影視文學等就主觀地把趙描寫成了極左路線的受害者,描寫成了反對極左錯誤路線的英雄。其實正相反,趙的幾次受到黨紀處分恰恰主要是因為他的極左。這大概會令許多習慣于想當然的地灘文學作家很失望。

我從不否認趙尚志作為民族英雄應該值得永遠歌頌與紀念,我也承認趙是忠于革命一心向黨始終不渝的,這從他兩次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在獄中堅貞不屈的表現上是充分地說明了的,在他幾次被開除黨籍後所表現出的痛苦和不懈追求上是可以認定的。我還承認趙是百折不撓地堅持抗日的,在第三軍,在松花江上游的珠河、賓縣,到松花江下游的羅北、綏濱;在松花江南岸的依蘭、勃利,到北岸的慶城、木蘭、海倫等20多個縣境之內,曾給日寇以重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自1938年後,趙受到了一系列的挫折。這一系列的挫折之所以產生,有大環境的其他的原因,也與趙本人性格上的缺點不無關系,與他本人在黨性原則上所犯下的嚴重錯誤不無關系。但不管怎麼說,趙是將一腔熱血灑在了為祖國求生存為民族爭尊嚴的抗日戰場上的,在被日寇俘虜後表現的大義凜然,威武不屈,最後壯烈殉國,這都是永遠值得我們敬仰的。

為賢者諱我是贊成的,趙當之無愧稱得上賢者。上面所說的存在于趙身上的缺點,本來應該諱去不說的。我之所以要說,是看不慣那些將污點硬說成是亮點的胡編亂造,是看不慣那種將極左硬說成是反左的是非顛倒。因為這樣做,是對歷史的極端不負責任,對于塑造趙尚志的英雄形象也是有百害而無一益的。

民**史辯訛之十

護國三杰抑揚太過了

所謂護國三杰,系指護國戰爭暴發時組建的三個軍的總司令唐繼堯、蔡鍔、李烈鈞三人。

三人是留日士官同學,按留學先後,則蔡為三期,唐、李為六期;按兵科,則唐習步兵,蔡習騎兵,李習炮兵;按年齡,則蔡、李同庚,唐小一歲;按革命生涯,則蔡曾領導雲南重九起義,李曾首啟二次革命戰端,唐革命經歷不如蔡、李,但亦曾隨蔡參加革命,並繼蔡為第二任滇督。

護國戰爭暴發時,三人各掌一軍,唐繼堯以都督兼長第三軍坐鎮雲南,蔡鍔領第一軍北伐川黔,李列鈞率第二軍東征粵桂,護國戰爭大幕由此拉開,三杰之說也由此奠定。

關于三杰排位,李烈鈞居唐、蔡之後,這似乎從始至終沒有不同說法。所不妥者,是唐、蔡二人誰應居首的問題。

按說這個話題是至少七八十年前的老話題了,而且早已在當時便已經說清楚了。但不幸的是,由于那個特別能振奮人們談欲的小鳳仙的影響,又由于靠緋聞成名一點也不亞于的歪曲。讓許多觀眾一說到護國戰爭就只聯想到蔡鍔,久而久之就在普通觀眾心中形成以蔡鍔為主發動並領導護國戰爭的錯覺。這是極不公平的。

首先,蔡鍔不是護國戰爭的主要發動者。蔡是堅決反對帝制的,但由于其身在北京袁之幕府,與遠在西南邊陲的雲南軍方沒能夠取得及時的有效的聯系,從而也就談不上什麼主要的發動者了。為什麼呢?從蔡的角度看,他雖然曾經受到袁的重視,但袁是有如曹操般機警的一代奸雄,對于南方籍的蔡鍔仍然存在著戒心,使他時時處處受袁的監視,並無通信自由,也就無法與掌有兵符的雲南軍方取得便利的聯系。滇督唐繼堯雖是蔡一手提撥,但由于唐在袁的稱帝行為中也是故做姿態表示勸進,讓已離開雲南三年之久的蔡鍔也模不清唐的真實思想,也就更不敢冒然聯系,即使偶爾遣人傳信,也難能推心置月復。從雲南軍方的角度看呢,蔡故然是滇軍的締造者,在廣大滇軍將士中有著極其深遠的威信,但有幾點原因卻讓滇軍的中上層與蔡的聯系受到限制。一個是也如蔡不知唐的底細一樣,雲南軍方對于這個整天出入于八大胡同非嫖即賭並在袁稱帝的勸進書上率先簽名的老長官也是一樣的不模其底。再一個,是蔡在民國二年後,思想上行動上都有了令人心寒的倒退。他先是借口倡導軍隊國家化反對黨爭而極力反對國民黨,後又自食其軍人不入黨的聲言加入進步黨與國民黨相抗。特別是在國民黨用武力反抗袁世凱的二次革命中,蔡堅定地站在袁世凱一邊,對二次革命不僅口誅筆伐,並在對南用兵上幫助袁軍出謀劃策。所有這一切,使差不多都是國民黨員的唐繼堯等滇軍將領與蔡在政治上已經形成了對立。還有第三個,即在蔡離滇赴京並推唐繼堯繼任滇督後,唐為了消除蔡的影響鞏固自己的威信,已將原來全由蔡一手提撥的中高級將領盡數調換。到護國戰爭暴發之前,所有執掌重兵的將領已全是由唐一手栽培。這些人,雖然對蔡仍存懷念,但礙于唐的猜忌,也不敢與蔡表示親密,何況與蔡也聯系不上。所有這一切主觀的客觀的原因加起來,使得雲南軍民秘密醞釀的反袁護國戰爭在最初最關鍵的前三次會議進行中,蔡不僅未參與,也根本不知情,也就談不上主要的發動者了。

其次,唐繼堯在護國戰爭中的作用與地位應在蔡鍔之上。

多年以來,一說到護國戰爭,要麼就只說蔡不說唐,要麼就先說蔡後說唐,反正很少看到先說唐後說蔡的,更少見只說唐不說蔡的。這是不公正的。

從蔡、唐二人對于發動戰爭所起的作用上看,唐比蔡更關鍵。當時,蔡已離開雲南三年,滇軍雖俱是蔡之舊部,但此時雲南的決策者卻是唐繼堯,而且在蔡離滇後,唐已將統兵將領全換成了自己的人,經過了三年的經營,唐在雲南的統治根基已經夯實,舉足輕重。沒有唐的表態,發動這樣一場全由滇軍做主力的戰爭,是不可想象的。這麼說吧,只要唐想打,即使蔡不南來,戰爭仍然會按照既定的方針打響,只是缺少了蔡鍔這名能戰之將,在軍事打擊上可能未必能夠象後來蔡揮軍北指時那般順利;但如果唐不願意打,不管誰再怎麼想打,那對戰爭的發動造成的影響就會相當嚴重。當然以彼時雲南乃至整個南方民眾的革命情緒來看,戰爭遲早是要暴發的,但暴發的時間可能就會推遲,滇軍內部可能就會出現掣肘甚至出現流血,戰爭的進程可能就會受阻,戰爭的結果可能就會出現許多今天無法預測的情況。所以說,以當時蔡、唐二人的地位來看,雖然說缺了誰討袁戰爭也同樣要暴發,但缺了唐比缺了蔡顯然會帶來更大的麻煩。

從二人在護的地位上看,唐也高于蔡。當時唐任都督兼軍總司令,而蔡則專任軍總司令,那麼都督大呢?還是軍司令大呢?無疑是都督比軍司令大,因為護國各軍都得受都督節制的。在確定誰出征誰坐鎮時,蔡、唐二人相互謙讓,唐初意是要蔡坐鎮而由他率軍出征,但蔡則堅意要唐坐鎮自己出征。就為這事,蔡、唐二人爭執了三天時間,留下傳誦至今的一段佳話,從此也可看出哪個大哪個小了。當然也許官大官小並不是衡量貢獻大小的唯一標準,但對比蔡、唐二人當時的情況來說,這又是一個無法忽略的標準。

如果說蔡的貢獻最大,最大之處就在于第一軍的戰績了。在北伐征川的主戰場上,第一軍僅以6000余兵力,竟然讓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幾倍于已的北洋軍連連敗北,這故然有民心對士氣的影響,但蔡鍔卓越的軍事指揮天才在戰爭中淋灕盡致的發揮,也是無論如何不能否認的。

但一場戰爭並不等于一次或幾次戰役,綜合而論,在整個護國戰爭中,唐繼堯的排名斷斷不應在蔡鍔之後。

第三,李列鈞的功績不應被忽視。護國戰爭暴發前,李比蔡稍早來滇。戰爭暴發後,李率第二軍東征,首戰廣南,擊潰入侵附袁之龍覲光主力,再戰皈朝,逼降龍軍,打開進桂門戶,長驅直入,會師百色,挺進南寧,直下廣東,迫使龍濟光不敢亂動,使廣東反袁基地得以鞏固,然後揮軍北指,三炮破韶關,佔領進攻湘贛出發陣地,至袁取消帝制,完成護國大業。

看民國時期有關護國戰爭的紀念文章,還是經常將三杰並提的,但解放後則很少再有三杰之談,特別是近些年,一般觀眾談起護國戰爭,似乎已經完全忘記了還有第二軍還有東戰場還有李烈鈞這麼一位杰出的將領了。我想這大概是因為李留日回國後,辛亥癸丑兩次革命都在江西,只是在護國戰爭打響前不久才潛入雲南,只是因護國戰爭是由國民黨居主要領導地位(並非梁啟超自我吹噓的那樣是由進步黨主要領導),李以國民黨中之討袁大將而得以出長第二軍,與雲南護國的主力滇軍並無瓜葛,並無蔡、唐二人有前後滇督之錯綜因緣可資談論,也無讓督那樣的佳話在世間流傳,東戰場也不似北戰場那般曠日持久艱苦的戰斗,更缺少小鳳仙那樣的風塵女子作調味劑讓人百般回味千般遐想,故而也就不那麼強烈地賺得人們的眼球了。

李烈鈞被忽視是有如上原因,那幾十年來人們總是明里暗里地抑唐而揚蔡又是因為什麼呢?

這有著多重的原因。第一個,是唐在護國戰爭前在公眾面前的表現令人失望甚至唾棄,而蔡自打逃出北京,表現給世人的,就只有驚喜過望,而將其以往的所有不足全部給掩蓋了。今天許多人都說唐參加護國戰爭是被迫,這話說對了一半。的確應該承認,唐是有自己私欲的考慮的,這誰都會有。但也必須看到,此時的唐繼堯,也是充滿了愛國情懷的,反對帝制也是其一貫的思想,再加上袁對國民黨的打擊和對身列國民黨籍的唐的猜疑與刁難,也促成了唐必反袁的客觀態度。但唐畢竟是一個軍人政治家,是一省的軍政首腦,在面對三迤軍民澎湃的反袁怒潮和滇軍將領磨拳擦掌必與袁黨決一死戰的求戰面前,他始終保持了不動聲色的冷靜態度。不僅如此,唐在接待袁授予他侯爵的專使來滇時,其歡迎場面經過精心策劃,極其隆重,他本人表現的又極其謙卑,給世人一種受寵若驚奴顏婢膝的感覺。所有這一切,必然遭到恨袁切齒的雲南民眾的不滿和唾罵。但殊不知,就在唐前台隆重接待袁的授勛專使大造聲勢的同時,反袁戰爭的秘密會議卻在其親信的召集下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為了討袁而調動的軍隊也在以剿匪為名的掩護下悄悄地展開于川滇邊界,而這些則卻是包括一般中級軍官在內的全省軍民所並不知情的。

蔡卻不同了。由于蔡一到雲南,護國戰爭便立即打響,就容易造成這戰爭要是沒有蔡就打不響,而有了蔡抵滇後的振臂一呼,戰爭才得以暴發的誤解。于是在廣大的民眾中便極正常地會產生揚蔡而抑唐的情結。

第二個原因,是蔡出征在外,護國第一軍以絕對弱勢屢破強敵,在民眾中贏得了極高的聲譽。而唐坐鎮後方,要征糧征餉,要征兵征夫,要擴大軍需,就讓雲南當時的賦稅成幾倍幾十倍地增加。而且為了前線急需,唐又不得不向省內各機關提借存款,裁並閑冗機關,停辦中學以上學校,將其所有款項移作軍費。所以這一切,無疑增加了雲南百姓的負擔,使唐在民眾中怨聲載道,有遠不如前任蔡督厚道的說詞也就十分的正常了。

第三個原因,是蔡在其功勛達到頂點時以三十四歲壯年突然病逝,就猶如一顆流星,在它發出最耀眼的光芒時疾速地殞落,給人留下了永久的美好的哀思;而唐後來走到了他自己的反面,成為一個禍國秧民的軍閥,蓋棺定論,自然不會有多大的好評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政治的原因。在當時,由于梁啟超的如椽大筆,給身列進步黨又是他學生的蔡鍔極盡撥高,而在反袁護國中做了大量貢獻的與進步黨對立的國民黨的功績,則在梁的筆下大大地壓縮而成為配角,這便讓身為國民黨籍的唐繼堯只能居于蔡之名後了。梁的身份地位文章都具有極大影響,故而成為蔡揚而唐抑的一大原因,不過這一原因在今天的影響並不很大了。

最後一個原因,也是影響今日觀眾最大的原因,是那個小鳳仙的作用。青樓浪事歷來為文人墨客所鐘情,而這女子又與民國史上一位著名的軍事家有戲,又與護國戰爭這樣的大題材相關,各等小說家影視編導豈能放過,于是妙筆生花,戲說不斷,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蔡將軍便也沾了小鳳仙的光而在銀幕和熒屏上永放異彩。因為不曾听說唐繼堯李列鈞有過這樣出名的風流事,或者也曾有卻沒有被娛記們及時發現而加以渲染,後來的人們便少了許多的談興,所以這護國三杰中的唐李二位便也很少讓觀眾知道了。

三八式哪有那麼差

三八式曾是侵華日軍的制式步槍,後來日軍投降,又成為我軍的主要裝備。許多年來,該槍在革命文學作品中出現的比較其他步槍更多更顯得出名,于是這便引來喜歡與官方觀點作難的網民的置疑,加上三八式也的確存在著種種弱點,就更成為人們給予否定的理由,于是就有說日軍步槍不如**步槍的帖子被廣泛轉載。我對此是不以為然的,現試加分析。

一、關于子彈威力的問題

這是一個說的最多的問題,也是一個說中正式優于三八式的最大的理由。但我個人不這麼看。誠然,有阪六五步槍彈的殺傷力小于毛瑟七九步槍彈,這是一個不爭的結論。但要因此而說明三八式不如中正式則遠沒這麼簡單。

首先,對有阪步槍彈不致命這一說法得多方面考慮認定。誠然,三八式由于口徑小,飛行特別穩定,打中人體後容易造成過穿透,這個問題是存在的。許多當年的抗日老兵都說三八槍是人道槍,說六五子彈打中人體時,只要不傷及要害,一般都可以生還。中的史更新被一顆六五子彈從眼窩下打入,又從後腦打出,其人仍然可以堅持戰斗。盡管是小說,但它所描寫的事情卻確有發生。忻口戰役中的李仙洲就曾被一顆六五子彈從前胸打入,從後背穿出,但李仍行走如常,渾然不覺。而且史更新還說了一句︰「這是六五子彈,要是七九子彈,我就報銷了」。李仙洲負傷後,負責治療的軍醫也說了幾乎同樣的話。可見早在當時,對六五子彈的這種詬病就已經存在了。

關于有阪六五步槍彈打入人體不易翻滾從而導致對肌體的破壞作用不理想的現象,多數文章都說是在近距離才會出現,也有的文章說只有在中遠距離上才會出現,並且說這是當年國民政府兵工署經過實驗得出的結論,不過迄今未見到原始的實驗數據。這兩種說法截然不同,又都缺乏有力的佐證來支持,不過我本人傾向于相信第二種說法,即三八式在近距離內的殺傷效果並不比中正式差,中遠距離上停止作用略低。但不管怎麼說,總之三八式的停止作用在當時各主流步槍中是最弱的,這是鐵定的事實。

但我們在承認這一事實的同時,還應該考慮這麼幾個個問題,一是要考慮六五步槍彈的威力到底低到了什麼程度,這個威力夠不夠用的問題。要我看,只要其威力能夠滿足在一定距離上精確射殺目標的要求,我看也就足夠了。那麼有阪步槍彈能不能滿足這個要求呢?有阪步槍彈的槍口動能為2613焦耳,確是當時各現役的大威力步槍彈中較小的(毛瑟七九步槍彈、30-06步槍彈、1908步槍彈、303步槍彈等槍口動能都超過3000焦耳),但由于該彈長徑比在當時的所有步槍彈中最大,旋轉速度最高,故而存能性較好,使其在六百米處仍然可以精確地射殺目標,這在當時,威力已經足夠了。後來發展的毛瑟七九短彈和M43彈等中間威力步槍彈的槍口動能都只有2000焦耳上下,卻很少听到有誰怪它們不行,因為它們的威力已經夠用,而夠用也就行了。

二是要考慮六五子彈打中人的要害(實際是看似打中要害而沒有打中要害)而不致死的概率到底會有多少。我隱隱感覺這一說法是不是被有意無意的炒作了。會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即一百個人被六五子彈打中要害,死了九十九個人,誰也不會感覺有什麼奇怪,要是出現了象史李仙洲那樣的情況,則往往被一傳十十傳百地擴大宣傳。這就象狗咬人一百次不算新聞而人咬狗一次必算新聞一樣的道理。實際上,象李仙洲這樣不幸中之大幸的概率有沒有百分之一呢,我看夠嗆。到是象李這樣的情況,其他槍也出現過。2004年黑龍江一名掃黑的警察就遇到了象的史更新一模一樣的情況,也是被一顆子彈(五一式7.手槍彈)從眼窩下打入從後腦穿出,在療養了半年後沒留下任何後遺癥而康復。蔣百里、東條英機也都曾用手槍對準自己的心髒部位打而未死。所以我認為,象李仙洲那樣看似打中了要害而實際在毫發之間躲過了要害的情況其他槍也都會出現,只不過六五彈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比其他彈多一些,七九彈則不會或很少會有這樣的情況而已。但不管對于任何槍任何彈來說,這都不過是極個別的例子,其概率是極低的,三八槍也是如此。

三是要考慮在戰爭中打傷一個人使其喪失抵抗能力比打死一個人給對方造成的危害是大是小的問題。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要是放在今天的美軍中,亡一個人所造成的危害肯定比傷一個人更大,因為人家美國的人命值錢嗎。但要放在上世紀前半頁的中國,情況卻未必如此。在當時的中國,許多情況下,陣亡士兵的撫恤並沒有落實到位,戰死者往往就地掩埋,家屬也不會到政府前表威,民眾也不會因此而給政府施壓。好一點的單位,可能會在戰後購一具薄板棺材重新裝斂;差一點的單位,埋完了也就算完事了,可能連一床白布、一領草席的錢都省下來了。缺額的士兵,可以再廉價而源源不斷地填充進來。中國是如此,許多東方國家包括日本也都差不了多少。但戰傷的士兵你卻不能不管,你得安排人護理他,你得安排人背著他或抬著他,你得送他到醫院治療,這筆費用這功夫就遠遠不是一領草席幾鍬黃土所能比了。象前邊舉的李仙洲、史更新那樣的例子,盡管在當時由于處在極度亢奮狀態而沒有馬上倒下,事後不也得躺幾個月才能重返戰場嗎。而且傷敵一人,可能要同時造成其兩三個戰斗兵員的減少。而且由于受傷者因疼痛而發出和哭嚎叫喊掙扎翻滾,對同一戰壕的戰友們所產生的心理上的負面影響,也遠遠不象電影中那樣輕松。綜上所述,我認為在當時的中國戰場,打傷一個人使其喪失抵抗力給敵方造成的負擔及危害遠比打死一個人更大更嚴重。基于這點考慮,那種因為被六五步槍彈擊中後往往可以救活從而就認定該彈不行的標準很值得商榷。

其次,要從子彈的經濟性上來認定長短。在當年的戰爭中,步槍子彈無疑是最大的耗材。在保證足夠殺傷力的前提下,能夠盡量地降低成本,以更大地維持長期戰爭的消耗,就是到了今天,也是輕武器研究者們往往以百分之一克百分之一毫米的加以計較的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有阪六五子彈堪稱節約的典範。在二戰各主要參戰國的制式步槍彈中,有阪六五步槍彈彈殼最短,裝藥量最少,質量最輕,口徑最小。而同樣的數據,毛瑟七九步槍彈卻幾乎佔據了另一個極端。這可都是錢呀!在每每以萬發計算的子彈消耗中,這筆帳是不能不算的。就象我們在討論湯姆森沖鋒槍與司登沖鋒槍熟優熟劣時,經濟帳你是無論如何不能不算的(生產一支湯姆森的成本可以生產二十支司登式)。

所以說,單從威力上說,毛瑟七九步槍彈是大于有阪六五步槍彈的,前者優于後者,我承認。但一味地強調步槍子彈的威力越大越好,我就不承認了,要是那樣,那毛瑟七九短彈和M43彈也就不會在這之後緊隨而生了。

二、關于槍的結構問題

中正式系由著名的毛瑟槍直接克隆而來,毛瑟槍的槍機結構開了一個劃時代的先河,在非自動步槍領域獨佔鰲頭,空前絕後,因而中正式也跟著沾光,于是就有中正式結構優于三八式的說法。殊不知三八式的槍機結構也同樣仿自毛瑟,只不過在毛瑟槍機的基礎上又加以改進而已。這些改進之處,雖不敢說是青出于藍勝于藍,但也絕對不比原槍遜色,而該槍的許多獨創之處,更閃爍著奪目的光輝。

比如它的槍機。三八式的槍機在當時的各型步槍中結構最簡單,分解最簡便,零部件最少。完全分解後的槍機組件只有五個。這簡化了的槍機,不僅降低了制作成本,也提高了勤務保障性和可靠性。

比如它的保險機。三八式的保險機是一個扁圓柱體,其上壓以滾花,比毛瑟槍的保險機顯的簡潔、粗獷、大氣,實際應用中則既避免了被衣服、裝具勾掛,又便于操作,特別是高寒區戴棉手套時的操作。

比如它的防塵蓋。這不僅是該槍的標志性符號,也是該槍最大的亮點。安裝防塵蓋,除了能夠有效地阻止泥沙、灰塵進入槍機,也使全槍的外觀顯的干淨利落。而安裝這麼一個蓋子,工藝要求並不復雜,生產成本也並不昂貴,可謂是以小的代價完成了大的貢獻。這畫龍點楮的一筆,不僅在當時是舉世無雙的,就是到了今天,其中的優勢也仍然十分的突出。

比如它的彈膛。該槍彈膛的上方開有兩個泄氣孔,這兩個泄氣孔可以在槍機開鎖的瞬間,與槍口形成一個類似于坦克炮抽煙筒那樣的作用,這無疑極有利于彈膛的冷卻。

比如它的彈倉。該槍在槍彈打完後,機頭便被擋住而不能再前推到位,這等于提示槍手該裝彈了。這有點象今天的空倉掛機功能,在實戰中特別是倉促應戰和夜戰中,這一招太重要了。除此以外,該彈倉的底蓋還可以不用工具而只用手指輕輕一按就可以極方便地卸下來,這對于擦拭保養和快速退彈來說其好處就不言而喻了。

比如它的瞄準裝置。該槍采用的是獨特的立框式表尺。射擊300米以內目標時,表尺框不用立起,使用框板上的照門直接瞄準;射擊400米以上目標時,將表尺框立起並將游標上移,使用表尺框下端的另一個照門;當射擊500以上目標時,將游標下移到底,使用第三個照門;當射擊更遠目標時,再逐次移動游標與目標距離相對應。在當時,超過500米以上的射擊並不多,這就給調整表尺帶來極大的方便,即使一個新兵,閉著眼,也可以十分便捷地變換而不致出錯。更大的一個優點還有,當射擊100米以內目標時,還可以豎起立框式表尺,此時只需將目標鎖定在表尺框中並與準星取齊,即可做快速概略瞄準擊中目標。

比如它的纏距。該槍的纏距是二戰各國步槍中最短的,只有,因而子彈的的旋轉速度最高,飛行穩定性最好。盡管子彈的初速也差不多是同時期各型步槍的,但其射擊精度卻是最棒的,射擊時的後作力也是最柔和的。美國在戰後將繳獲的三八式直接用作運動射擊,可見其對該槍精度的認識之高了。當然,子彈飛行的超穩定,也帶來了該槍停止作用的降低,這是要一分為二地看的。

說到這插幾句關于三八式的初速的話題。許多到三八槍的子彈初速比一般的步槍高甚至比中正式高,令人十分的不解,不知這些網友是從哪里又是根據怎樣的數據得出這樣的結論的。實際上,三八式步槍的初速只有,說它初速高也勉強不算錯,但說它比一般的步槍高甚至比中正式步槍高就大錯特錯了。若是把這一句話中的「高」字換成「低」字,到是十分的妥貼,因為當時各國主流步槍的多數,比如中國的中正式以及流行于中國的VZ24、FN24,比如美國的M1903、M1,比如蘇聯的M189130、M44,比如德國的毛瑟98、M24等,初速都在以上,是遠高于三八式的。這是題外話了。

比如它的槍托的加工方式。一般步槍的槍托與下護木都是用一整塊木料切削而成,但三八式的槍托與下護木卻是用兩塊木料拼接而成的,即槍托後端向下傾斜的那一塊三角形部分,是用另一塊小木料拼接上去的(我不會貼圖,有興趣的可以從網上百度一下三八式的圖片,可以看的很清楚)。小日本的精細與節約在此處得到了淋灕盡致的體現。光是這一項,不知要省去多少木材。後來中正式也曾經借鑒了這種拼接術以節省木料,但不全是。

以上這些,有的是三八式所獨創獨有的,是其他步槍所不具備的,有的雖然不是三八式獨有但卻是體現的最棒的。而所有這一切,都使得該槍的使用更加便捷,動作更加可靠。

三、關于槍身的長短問題

三八式槍長,是同一代步槍中較長的,特別是相對于中正式來說就更顯其長,這又是一個貶低三八式的理由。的確,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由于步兵分隊支援火器的加強,也由于步兵乘戴工具的增多,步槍槍身趨短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在這一大潮的影響下,中正式采取德M24式作為樣本是應該給予肯定的。但同樣考慮到中國戰場的實際情況,三八式那修長的槍身也沒有過時。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更顯優勢。因為在中國戰場,象西歐戰場那樣步兵經常性地乘戴車、船、飛機的情況少的幾乎還可以忽略不計,步兵的支援火器也僅相當于西方一戰時的水平,有時甚至還不如。那麼為了搭戴車、船、飛機等運輸工具而將步槍的槍身減短也就不顯的那麼迫切,步槍所要承擔的作戰任務也就依然沒有得到減輕。

三八式的長槍身有什麼好處呢?至少有以下幾個好處。

一是瞄準基線長,精確度高。三八式步槍的瞄準基線長達,是二戰各國現役步槍中最長的。瞄準基線長,自然帶來射擊精度的提高,這一點沒什麼好說的。

二是槍管長,火藥燃燒充分,既經濟又降低了槍口焰,提高了夜戰和狙擊作戰的生存能力。三八式步槍的槍管長達,也是二戰中各式步槍中最長的。而有阪六五步槍彈中的裝藥量卻又是同時期各型步槍中最少的克,火藥在長長的槍管中得到了基本充分的燃燒,這樣做不僅提高了火藥能量的利用率,節約了成本,也使槍口焰得到很好的抑制,狙擊作戰和夜戰時,使敵人很難從槍口焰中發現自己,更加有利于隱蔽,從而有效提高生存能力。

三是有利于白刃戰。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在抗戰中,中日雙方的白刃戰遠比西方戰場多的多。誰都知道,拚刺刀第一需要的是不怕死而不死的斗志和有我無敵敢打必勝的信心,其次才是技術,三八式輕巧(三八式槍身雖長但質量比中正式輕)細長的槍身和鋒利的刺刀,無疑給拚刺者增強了這一信心,也從中佔到了便宜。抗戰時期,我軍在與日軍白刃戰時,往往吃虧較大。東北解放戰爭時期,兵員主要來自滇湘黔全部裝備中正式的**七十軍,最怕的就是與兵員主要來自魯冀遼清一色裝備三八式的共軍獨立二師拚刺刀,因為不論身高斗志還是槍長,他們確實佔不到任何的便宜。

總的來說,三八式的停止作用在當時各步槍中確是較弱的,但其射擊精度卻高于當時的任何步槍。在這兩點優劣的選擇上,我想,步槍手們大概都會首選精度,因為停止作用對于遠距離射擊的步槍來說,並不象手槍要求的那麼高,而確保精確命中目標,不管是打死還是打的讓你躺幾個月,心里才更有底。抗美援朝初期,為了方便彈藥的補給,入朝部隊曾以師或團為單位統一步槍的口徑,在全軍內調換步槍,以使全團或全師口徑一律。這時便出現了一個思想問題,即所有被要求繳出手中三八式而換裝別的步槍的戰士都普遍出現了抵觸情緒,而奉命上繳別的槍的戰士,雖然也有不情願的,但只是個別現象,沒有出現象繳出三八式那樣的普遍的思想問題。用槍人的這種態度,應該很能說明問題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神風之後最新章節 | 神風之後全文閱讀 | 神風之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