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戰陣地進攻不是那麼個打法
這一類的錯誤在許多影片中都存在,不過以《集結號》中的**對共軍汶河防御陣地的進攻戰斗一場戲表現最詳,因而露竊也最過,故僅以此例從進攻一方的角度來說事。
其一,他的步炮協同基本是錯誤的。步炮協同這個詞,在解放戰爭時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詞了。早在一戰時,便有「徐進彈幕射擊」戰法的應用,就是隨著沖擊步兵的前進,炮火彈幕在步兵隊形之前徐徐向前移動的射擊方式。後來這一戰法傳入中國,北洋陸軍時期,步炮協同的理念即已普及。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步炮協同進攻的理論與實踐已經相當成熟。可影片中看到的,當防御的共軍九連在敵人炮火準備結束(並未看到延伸)後進入表面陣地時,**沖擊的步兵距離他們防御的前沿還老遠老遠的,這便給了他們以充分的時間組織防御。這與當年**的步炮協同水平是相差太遠的。按理,當他的炮火急襲時,準備沖擊的步兵應該在共軍防御前沿200米左右佔領沖擊出發陣地,做好沖擊準備。太近了不行,太近了有可能遭遇已方炮火的誤射;太遠了也不行,太遠了勢必拉長步兵沖入敵防御前沿的時間,增大體力消耗不說,也給敵以防御準備時間,炮兵掩護步兵的作用就降低了。當炮火準備結束開始延伸時,沖擊之步兵應充分利用炮火準備的效果,迅速在障礙物中開闢通路,接近對方的防御工事,在防御之敵剛剛躍出進入表面陣地而尚未完全做好戰斗準備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突破敵前沿。當然這有一定的難度,即沖擊的步兵躍起的時間與炮火開始延伸的時間應恰好一致才行,早半分鐘不行,晚半分鐘也不行。以**當時的情況來說,他應具備這樣的能力。但影片表現的令人失望。因為當防御方負責監視敵軍炮火的觀察哨判斷敵人炮火急襲結束後,傳遞口令給指揮員,指揮員下達命令並率坑道(或貓耳洞)內官兵躍出進入表面陣地這個過程,怎麼說也要一分鐘左右,如果攻擊方步兵從前沿前200米處發起沖擊的話,對于九連這樣單薄的防御體系來說,一分鐘的時間應該已經逼近防御前沿甚至已經躍入一線塹壕短兵相接了,怎麼可能會象影片中表現的還有那麼慢長的距離給你從容的準備。這未免太過份地貶低了**的步炮協同能力。
還有一個更不可能的錯誤,即當步兵已經發起沖鋒後,其已經結束攻前火力準備的**炮火又重新開火進行了一次規模較大的火力急襲,這是古往今來極其罕見的打法。因為這樣的話,受到打擊的,將不僅僅是防御的一方,正在發起沖擊的步兵也可能面臨同樣打擊。這便不是一個步炮協同的動作成熟與不成熟的問題,而是一支軍隊的戰場倫理問題了。一般來說,如果進攻一方的指揮員沒有得精神病,戰斗又不是對于攻方來說到了非要魚死網破同歸于盡的地步,是不可能采取此一缺德的戰法的,**同樣也不可能。
其二,他的步坦協同基本也是錯誤的。相對于步炮協同來說,步坦協同對**也是一個新鮮的東西。不過步坦協同比較簡單,即使沒有經過較長時間的反復演練,出于本能,也足可達成差不多的協同動作。該片中,**曾出現坦克沖擊的場面。先不說攻擊這麼一個小小的陣地有沒有必要搞這麼大的動靜,也不管影片中出現那種坦克(看不清型號,但可以肯定不是解放戰爭時期**能夠裝備的)有沒有可能,就說他的協同動作吧。片中的坦克是孤立前出的,這完全不可能。在解放戰爭中,**的坦克還極少,是寶貝疙瘩,一般是不用的,即使用,也會十分的謹慎。雖然他那時還不太懂得步坦協同,但出于對坦克保護的本能,他是絕對不敢甩開步兵開足馬力孤立前出的。因為坦克的視界極其有限,觀察死角很大,其乘員難以全面掌握戰場情況,一旦失去了步兵的掩護,極易遭受敵人步兵的打擊。**沒那麼傻,不會干這虧本的買賣的。實際的情況是,受步兵機動能力與坦克數量的限制,**坦克戰術的應用,基本還停留在西方一戰時的水平,即輔助步兵攻擊的水平上。退一萬步說,即使坦克手想冒進,也不該前出到敵方步兵反坦克火力打擊的距離之內,而應該停止在步兵能夠打擊的距離以外,然後用坦克自身的火炮、機槍對防御之敵進行打擊。那時的共軍沒有直射火力,如果這樣,就造成了我打得著你你打不著我的有利態勢。可惜,他愣是孤立地沖入共軍炸藥包、燃燒瓶的攻擊距離之內,這不是送死是什麼,影片中所表現的這樣的沖擊法,在當時的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影片中還有一輛坦克被共軍山炮擊毀的戲,這就只能驚嘆共軍實在太強了。山炮是典型的曲射火炮,是面殺傷兵器,是非要騾馬挽曳或馱載才能機動的笨家伙。以山炮對決坦克,二者的機動性能、彈道系數等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而坦克居然敗給了山炮,除了怪坦克孤軍冒進和低能外,還不得不贊佩谷子地或馮小剛的超級神勇。
其三,他的炮兵兵器的使用就更是錯誤的。解放戰爭時期,**裝備的火炮情況,是大口徑壓制火炮少而步兵隨伴火炮多。在**嫡系部隊中的王牌師一級,一般最多只有12門制75口徑山炮一個營,在少數嫡系的軍一級,一般最多才配有1第八軍、新七軍這樣的嫡系部隊,還沒能達到這樣的水平,至于雜牌軍,有的師一門炮也沒有,有的軍也只有一個營的山炮而已。但此時**團以下步兵部隊中,不管是美械、半美械、國械還是日械裝備的,多數步兵團都轄有戰防炮一個連,迫擊炮一個連(6門,有的分轄到營),火箭筒6具則分轄到營,60炮則每連6門或分轄到排。可見其步兵直接支援火力相對于軍、師屬壓制火炮來說,是足夠強了。可影片中所表現的,卻正好相反。我們看到**在對九連陣地進攻前的炮火準備時,有好多門美制105毫米榴彈炮放列射擊,可從頭到尾,卻連一門迫擊炮戰防炮火箭筒也看不到,這就顯的荒唐了。
象僅有四十多人的九連防御的陣地,從其防御的正面和暴露的火力上,是極易判斷其兵力兵器配備情況的,**的偵察能力就是再差,也不至于將他們誤當成一個團甚至一個旅吧。壓制這樣一個連的防御陣地,犯得著召喚軍屬炮兵(105榴彈炮)來打擊嗎?他一個軍長(還得是嫡系)就那麼12門(有的僅8門)美式105榴,打這麼半個連就配屬這麼多,他的作戰任務就只是這半個連嗎?那要是在別的方向遇到共軍一個營怎麼辦?要是遇到共軍一個團、一個旅、一個縱隊呢?還有一個極其可笑的是,打擊了半天,這麼一個小小的連級規模的野戰防御陣地,卻並沒有受到多麼嚴重的破壞和人員殺傷,就讓人無法理解了,這堂堂**的軍一級的炮兵到底是打的禮炮呢還是根本就沒裝引信的臭彈呢。
甭管進攻一方的**是什麼級的單位,只要他對敵情判斷的差不太多,別說不會召喚軍屬炮兵,就連師屬炮兵(75口徑山炮)都用不著,只憑團營炮就足夠了。按當時的情況,如果將一個團不同口徑的迫擊炮編成臨時輕便炮兵群采取齊射的方式進行壓制,是足可以讓防御的九連難以支撐的。而當時的**步兵,即有此炮戰的經驗與能力,也完全具備這樣打的條件。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整個影片中,我們卻並未看到**當時普遍裝備的步兵隨伴火炮的應用。九連陣地上,有兩挺配置的極其錯誤的重機槍(當時,國共兩軍特別是共軍用于防御的重機槍陣地一般隱蔽配置在兩翼或反斜面,而不是象影片中那樣暴露地配置在正面),這正好是**戰防炮與火箭筒最佳的打擊目標,可防御方就那麼將重機槍完全暴露地在正面射擊,也並不按要求經常地變換陣地,而**就愣是任其發揮,這就太讓人感覺是在演戲了,而這戲也演的太假了。
其四,他不該第一次沖擊便使用那麼多那麼密集的兵力。一般來說,在解放戰爭時期,不論國共哪個軍隊,對于野戰陣地的進攻,在炮火準備後,都先要采取小群多路並分成多個波次的試探性攻擊,一是進行偵察,二是消耗疲憊防守之敵,待敵情基本明了,守敵受逐次消耗襲擾戰力疲憊時,再以主力發起猛烈沖鋒,一鼓作氣解決戰斗。可奇怪的是**沒這麼做,而是只在進行一次炮火急襲準備後,便發起大規模集團沖鋒。這樣做的不利之處是顯而易見的。一個是守敵的陣地構成、火力配系、障礙物設置等要素你可能還基本沒掌握或掌握的不確實,其攻擊便顯的盲目;一個是守敵未經消耗與疲憊,銳氣正盛,以逸待勞,勢必增大攻擊的難度;還有一個是攻擊的後勁小,一旦攻擊受挫,勢必造成攻擊行動一波不如一波,對軍心士氣的影響必然利于敵而不利于我。除此之外,進攻方步炮協同又沒循常規進行,有直瞄的也有曲射的團營屬炮兵又不用,沖鋒時又不懂得散開不懂得躍進,就那麼慢慢悠悠地排成威武整齊的象是接受檢閱一樣的隊形前進,能不敗給谷子地們嗎。要不怎麼說配屬了軍炮的**也打不過半個連的共軍呢,導演非要讓他打不過,他能打得過嗎?
其五,他不該采用夜襲這一以短擊長的打法。影片中,**在大白天動用了軍屬火炮和統帥部直屬的坦克進行多次沖擊,都沒能攻克谷子地們半個連的陣地,于是采取了夜襲的行動,這當然不用打也知道結果了,肯定失敗嗎。
夜戰、近戰、打亂建制的混戰、白刃戰,可以有效迫使敵優勢裝備失去用武之地,變成只靠刺刀就可以分出高下的決斗,就成為共軍長期以來以劣勢裝備克敵制勝的一套絕招。看一百米內硬功夫,看敢不敢刺刀見紅,也就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每一名黨員每一名戰士能否經受住考驗和是否受到尊重與提撥重用的標準。其中的夜戰,早在紅軍時期就被成功運用,在幾十年的戰爭狀態中,早已養成一整套的成功經驗與傳統,到了解放戰爭時期與**戰,仍然屢屢得手,一直是**無法與之爭奪的高地。按說這並不是多麼難的事,可**為什麼就不能也用夜戰近戰針鋒相對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是一個單純的戰術或技術問題了。夜戰,其最難把握的不是戰斗中的識別、聯絡、組織、協同,而是每一名戰斗員高度自覺的主動攻擊精神和上級組織對所屬官兵超強的組織控制能力。這超強的攻擊精神與控制能力,是由**軍隊的性質所決定,是與長期堅持的堅強有效的思想發動密切相關的,他們的對,是不具備的。**在抗戰時,基于民族大義和對日本侵略軍的深仇大恨,上下級之間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強烈的向心力與凝聚力,在這極強的力量作用下,每一名參戰士兵高度自覺的主動攻擊精神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體現,因而夜襲在**抗戰時也不乏成功的例子。但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特別是到了一九四八年以後,**的士氣與共軍已經毫無可比之處。從這個時候起,除極個別部隊外,對于**絕大多數部隊來說,將部隊集中起來進行較大規模的防御作戰,還能將就,但其主動的攻擊精神已經基本喪失,又缺乏象共軍那種在思想上或者說在精神上超強的控制力,所以如果采取主動出擊的戰法,則極易使部隊失去掌控。特別是夜戰,就更容易造成建制上的混亂,造成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也不想找到官的局面。而只要你當官的在夜色中看不到他,指望他能夠玩命地主動尋敵作戰,作夢吧!他不繳槍投降不扔下槍跑回老家去就不錯了。
基于這個差別,所以**在三年解放戰爭時期,都盡量避免與共軍夜戰,倒是共軍,卻時時處處鑽著空子地變著法地尋找**夜戰。象影片中那樣讓**送上門來夜戰的事,不把共軍樂壞了才怪。在大白天都不能取勝的**,竟然使出夜戰這一招,真懷疑這**指揮員是不是共軍臥底了。
街市巷戰和室內搜剿是不一樣的
看《集結號》開頭九連城市巷戰那場戲,場面很震憾,特別是戰士們那沿著街道勇猛攻擊的慘烈和那超級時髦的手語,就更是贏得多數人的贊嘆。可我看了別扭,怎麼看怎麼別扭,怎麼看也不像是解放戰爭中的我軍對城市的進攻作戰,而象是今天經常看到的特警對藏身于某個建築物內的持槍犯罪嫌疑人的搜捕,或者美軍對阿富汗伊拉克等個別抵抗力量的清剿。
那這二者之間有區別嗎?當然有區別,區別大了去了。
因為二者所要對付的對象不同,就決定了其采取的行動方式的不同。
首先,街市巷戰不可能象建築物內搜剿那樣使用手語。特警或負有清剿殘匪的分隊之所以用手語,是為了隱蔽已方的信息與口令。這是因為,其一,對于搜剿者來說,他們的攻擊對象往往被困在某一狹小建築物內,以藏為主,其人數一般也並不太多,守東就守不了西,顧南就顧不了北,其觀察攻方的視角極其有限,攻擊一方的許多人許多動作包括你打什麼手勢他們是看不到的。其二,搜捕行動中,一方是以搜為主,另一方是以藏為主,在發生接觸之前,雙方都不會輕易開槍,整個環境是靜悄悄的,而且攻守雙方往往只是一牆之隔,所以你要是大聲地呼喊傳遞信息或口令,則很有可能被躲藏在牆壁另一側的犯罪嫌疑人偵听,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抵抗,增加進攻的難度。基于以上兩點,即防守者容易听到對方卻不容易看到對方這一特點,攻方用手語傳遞命令和信息以隱蔽行動企圖就很有必要。而解放戰爭時期的街市巷戰就不同了。最大的不同是攻守雙方都是明火直仗,到了能夠用耳朵听到對方講話聲音的距離時,一方的戰術企圖不用說對方也能判斷的一清二楚,也就已經失去了隱蔽戰術動作的意義。第二個不同是,城市巷戰中,槍炮聲、喊殺聲震耳欲聾,你就是大聲叫喊,敵人也未必能夠听到,所以也就用不著閉著嘴巴在那瞎比劃。第三個不同,是防御的一方往往在主要的街道建有多層次的防御與觀察體系,進攻者要是按照影片中那樣沿著城市街道強攻的話,其一舉一動就完全暴露在敵人的監視之下,此時你用手語,可能自己人還沒看清楚敵人就先看清楚了。第四個不同,是打仗主要用長槍,對于特別講求四快一慢的我軍來說,面對巷戰這樣極其激烈的戰場環境,任何一名戰士都必須雙手緊握手中槍隨時準備射擊或拚刺,就是哪怕零點幾秒的閃失也是不允許的,哪能容許騰出一支手來作無謂的手勢呢。再者說了,我軍打仗,事先都已明確好各班組的任務,而且戰前訓練中都經過反復演練,哪個組哪個隊遇到什麼情況采取什麼預案都有明確,其互相之間的協同動作往往都在演練與實戰中達到了十分的默契,也用不著到打仗時再比比劃劃。
所以說,解放戰爭時期的街市巷戰,根本就沒有使用手語的必要。而實際上,那時的解放軍中,也根本就沒有誰听說過這半個世紀後才變的時髦的手語。
其次,巷戰不能象搜捕那樣僅靠輕武器。軍警搜剿行動中,因對方的裝備遠遠弱于已方,所以攻擊者只用沖鋒槍狙擊步槍也就足能夠給予壓制了。而且考慮到犯罪公子藏身的建築物往往可能就是民居,作為如今各種社會矛盾風口浪尖上的公安部門一般都不願惹上官司,故而不到萬不得已時,都基本不會對其進行破壞,再加上搜捕現場或附近可能就有大量的市民在圍觀,甚至犯罪分子的身邊就有被劫持的人質,因而一般都不會使用重武器,以免傷及無辜。但打仗不一樣,在對敵堅固設防的城市的進攻作戰中,最大限度地破壞其賴以據守的建築物,是任何進攻的一方都想方設法努力實現的。那麼如何實現呢?在當時,除了影片中表現的用炸藥包爆破外,上級還會盡可能地對攻堅分隊給予火力加強。因為攻打象影片中那樣有樓房的中原城市,顯然不是一個連的行為,而至少應是一個團的行為。在當時的中原我軍,平射炮火箭筒等直瞄火力可能沒有或少有,但迫擊炮擲彈筒等曲射火力還是能湊點出來集中使用于攻堅的。反正無論如何不能只靠步槍沖鋒槍炸藥包去打這樣的堅固據點的。因為光靠步槍沖鋒槍炸藥包去進攻敵預有準備的街壘據點,那無異于白白送死。步槍沖鋒槍對磚石甚至水泥結構的樓房毫不起任何作用,在敵方射界十分開闊的街道上,連一點用于隱蔽的地形地物都找不到,你炸藥包也根本就送不上去。
第三,巷戰不能象搜剿那樣的打法。對于負有搜剿任務的軍警來說,都是以絕對強勢打擊弱勢,一旦政治瓦解無效而不得不采取強攻時,則強攻也不是不可以的。但對于解放戰爭時期的我軍來說,其所面對的城市守敵,一般都構築有堅固的永備工事,形成多層次的防御體系,特別是主要的街道,往往都在其交叉火力的覆蓋之下,幾乎沒有死角。我軍在突破外圍進入街區後,往往會受到上下前後左右的環形攻擊,敵情顧慮頗大,在無法給敵以有效火力壓制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沿大街展開強攻。象影片中所表現的那樣敢于只用輕武器便可以向敵據守的樓房工事發起強攻的場面,絕對不是可以稱道的光榮,而是應該給予抨擊的十足的愚蠢。很難想象,到了我軍的軍事思想已經基本成熟的解放戰爭時期,還會出現這樣的蠢事。
當時解放軍中,任何一名指揮員,甚至任何一名士兵,只要他不是白痴級別的弱智,那麼他就應該懂得,象影片中那樣的樓房工事是不能硬踫硬地強攻的,是百分百要繞開它的。
繞開它怎麼辦?當時的我軍面對城市守敵該怎麼打呢?
普遍的打法,是尋找一些敵未設防或設防比較薄弱的房屋,分多路采取一連串的爆破並輔以鍬鎬作業的方式,逐個房屋逐個牆壁地打通通道,充分發揚我軍近戰與小分隊獨立作戰特長,向預定方向和目標穿插攻擊,最後達成戰斗目的。
為什麼呢?一個是這樣做能有效避開敵交叉火力的打擊。那時的我軍,象什麼反坦克炮呀平射炮呀火箭筒呀無後座力炮呀等直瞄火器還基本沒有,對于敵人為封鎖主要街道構築的磚石或者鋼筋水泥結構的永備工事還基本沒法對付。我軍有靠爆破隊逐次爆破開路的經驗,但在敵人交叉火力封鎖的城區街道上,你很難找到可供隱蔽的地形地物避開敵機槍火力,你再怎麼勇敢也無濟于事,根本上不了前。李天佑算是能打的吧,東野一縱(也就是後來的三十八軍)不是吃素的吧,但第一次打四平突破外圍後進入街區,打了個幾進幾出,就是打不下來,最後還是退了出來。可城鎮密集錯落的房屋,則恰恰限制了敵人機槍火力的發揮,通過逐個房屋逐個牆壁的鑿牆打洞,就可以有效地避開敵人的機槍火力,達成預定的穿插任務。
再一個是能快速將敵人整個的防御體系割裂開來,加速其崩潰。巷戰這樣只能以分隊為單位組織防御的特殊戰場,本來就不利揮其長。而一旦被我用鑿牆打洞的方式迂回包抄,其整個的防御體系便被破壞,形成分散的孤立單位。在當時,**基層連隊的通信指揮手段也極其落後,往往也是靠口令或簡易信號進行指揮。而這種原始的通信方式在其整個防御體系被割裂成多個孤立的小塊後,就完全失靈從而造成指揮與控制的斷檔。失去了指揮,重武器用不上,短兵相接又不是我軍對手,其士兵的斗志很快便會瓦解。指望他們能象我軍那樣或者能象他們當年對日作戰那樣各自為戰打到最後一個人,是根本不可能的。實際上到了解放戰爭的第三個年頭,**士氣已經十分低落,加上我軍優待俘虜的政策已經為**士兵所深知,所以只要將其指揮體系打掉,沒有了官長的控制,當兵的很快就會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後來再打四平時,就模索出了這一套打法,四平就攻克了。再後來,天津這樣的大城市,也用這套打法很快地攻克了。
這是一條由東野六縱十七師創造的城市攻堅經驗,後很快在全軍推廣,中原部隊按說也應該普及到了。或者還沒有學到手。但不管學到沒學到,打不了寧肯不打,也不會象影片中那樣的打法,不然他要麼就不是解放軍,要麼就是解放軍中的白痴。
駁殼槍不是那麼個背法
電視劇《井岡山》中,有大量賀子珍背駁殼槍的戲。片中的賀子珍左肩右斜地挎著一支駁殼槍,一條皮腰帶,緊緊地扎住那好看的細腰,也緊緊地將槍的背帶前後全部扎在其中。那槍背帶調整的很短,被牢牢捆扎住的駁殼槍的槍盒幾乎挨到了腰帶上,人看上去很干練。還有最近讓許多人愛的流口水的《狼毒花》,那片中的主人公(叫什麼我忘記了)也是一樣,那把盒子炮竟然被九龍帶(駁殼槍子彈帶)給完全地箍在了里面。男女演員的身材都不錯,配以這樣的捆扎法,甚是好看。可我不明白的是,這槍到底是用來打仗的呢?還是作為一件飾品供他們臭美的呢?要是為了臭美,那我就不敢多管閑事了;可要是為了打仗的話,我可就為他們捏了一大把汗了,因為他們這樣的捆法,要是遇到緊急情況,可怎麼能夠迅速地把槍抽出來呢?
我們在一些舊的文獻照片和一些特殊時期前老電影中,看到人們背駁殼槍時,都是將槍背帶置于腰帶也包括身上的所有帶子之外的,都是將槍的背帶放的很長從而使那長長的木盒子吊到下面的,同時,更多的人都是采用右肩左斜的方式背挎的。為什麼呢?這是有道理的。
其一,作為隨時準備抽出來應付突然情況的手槍來說,它背在身上,不能被任何的其他的帶子所束縛,而只能置于其他帶子的外面。這是一條鐵律,任何國家任何時期的軍隊都必須遵守的鐵律,誰不遵守,誰就是找死吶。
其二,駁殼槍槍身特別長,一般都在300毫米以上,所以,槍背帶的長度應調整到當右大臂伸直或略彎曲時剛好方便地握住槍把,這樣才能把那長達300多毫米的毛瑟手槍從盒套中抽出來。二戰時德軍一般將手槍置于腰帶左前側,美國人習慣將左輪斜挎到上或固定在右大退部而且一般都放置的偏下,也都是為了右大臂伸直時方便地握住槍把抽槍的。
再來看中男女演員的背槍法。他們要想抽槍,勢必得將右大臂使勁地彎曲才能握住槍把,而要再將那300多毫米的槍身完全地抽出盒套,大臂就還得再使勁地彎曲。可人的大臂就那麼個構造,你再怎麼彎曲,又能有多大的活動範圍呢,尤其象劇中賀子珍那樣嬌小的女人,她要想握住緊挨著腰帶的槍把,大臂就已經得彎到差不多極限了,她要怎麼彎曲大臂才能將那300多毫米的駁殼槍從木盒子里抽出來呢,而且那槍背帶又讓皮帶給緊緊地束縛住紋絲動不了。我真是為她擔心,這要是遇到白狗子,人家哪怕就是遠在一百米以外沖過來活捉了她,她的槍也未必能抽的出來。
實際訓練與作戰中,駁殼槍抽槍的要領大致是這樣的,如果是右肩左斜的背法,是用左手握住槍盒下部,將槍體送至身體的左前側,右手握住槍把,同時用拇指按壓盒蓋卡扭開啟盒蓋,雙手合力將槍抽出;如果是左肩右斜的背法,則先用右手抓握槍把及槍盒上部,將其送到身體前側或左前側,左手接住,下面的步驟與右肩左斜的背法相同。當然,因為駁殼槍的木制槍套較重,向下的垂力較大,單手操作也並不困難,但要是皮制槍套,單手操作就明顯困難了。
顯然,上述兩部片的導演和演員,是一丁丁點也沒練習過抽槍的動作,因為只要他們練習一回抽槍的動作,哪怕就練那麼一回,他就知道這樣的攜槍法要想抽出槍來有多麼的困難了,遺憾的是……人家沒這個空。
駁殼槍不是那麼個打法
我稱得上超級槍迷。特別是對民國時的老槍,就更是迷戀。但生不逢時,那些隨伴了民國史走過去了的毛瑟、魯格、蓋德、期登,就跟我無緣了,倘若要是有機會,一定會把玩個夠的。實際只要是男人,大概從小時起,就與生俱來的有一種對槍與車的好感。但也有例外,即近些年來國內的演藝界明星大腕們。按說他們經常扮演英雄豪杰或是特工大盜什麼的,是有太多的機會玩這些老槍的,再說這又是他們的職業,就更應該玩的十分的精通才是。你看西方或是香港的槍戰片中,演員們就把槍玩的特別的精練老道,看上去不由你不贊佩人家的功夫。但我國的情況卻正相反,我們看近些年的許多影視中,那些長的一個個跟蔡國慶一樣靚麗的明星們,卻似乎對槍特別的不屑,別說精熟了,甚至連最最基本的常識都不懂。就說這毛瑟手槍的使用吧,就存在著太多太明顯的錯誤。
一個最明顯最常見的錯誤是,片中角色手持毛瑟手槍,近距離地對著敵人的腦袋大喊「再動我就開槍了」。可你再看那特寫鏡頭中的盒子炮,大機頭關閉著,小機頭也關閉著,可見他們對此物是十分的沒興趣了。不僅是演員,包括攝影、導演在內,都混蛋到一塊去了。因為只要他們稍稍地對槍有那麼一丁丁點的興趣,或者只要他們對拍槍戰片有那麼一丁丁點的敬業,也不會犯下如此錯誤的。
再一個是動不動就連發,且實施長點射,就跟打重機槍似的。這一點集中體現在電影《飛虎隊》中。因為大概年代久遠的原因,我們極少能夠在影視中看到毛瑟手槍連發射擊的,只有《飛虎隊》中例外,動輒連發。這其實是不合適的。因為毛瑟手槍是沖鋒手槍,不是微型沖鋒槍,和後者的區別就在于前者主要是作為手槍設計的,只有在少數極端特殊情況下,比如近距離的遭遇戰、室內突襲等場合才實施連發射擊,一般情況下都是用作半自動射擊的。其實,就是沖鋒槍,這種長點射的射擊方式也不是經常使用的。當然,作為娛樂觀眾的影視節目,這樣打好看,刺激。說到這想起一部外國片《逃亡雅典娜》。片中男主角將一支毛瑟手槍遞給一個對打仗並不在行的魔術師,並對他說,「一槍一槍的打,別象電影中那樣噠噠噠、噠噠噠的」,聯想到我們國內相關的影視,心中不知什麼滋味。
還有一個是持槍的姿勢不對。《飛虎隊毛瑟手槍,角色都是將槍身豎直了,就象我們平常射擊教學中打半自動連發,這是與史實不符也是與沖鋒手槍的發射特點相悖的。受後坐力的作用,手槍射擊時,槍管會有一個向上的跳動,而且這跳動的力很大,單手是很難控制得住的,毛瑟手槍也不例外。如果是半自動射擊,每射擊一次重復瞄準一次,那麼這跳動也沒什麼大的影響,但要是實施點射就不行了。點射時,如果按射擊教範的動作,即將槍身直立,缺口準星水平朝上,則除第一發外,其余的子彈都將越來越高地打到天上,這也正是外國人不願意使用毛瑟手槍,特別是不願意用其進行連發射擊的主要原因。中國人使用毛瑟手槍進行連發射擊時,是將槍身翻轉90度,水平放置,這樣連發射擊的槍彈,就會借著槍管沿槍身軸線的上跳,很自然地成一個扇面橫掃出去。因為長期這樣的射擊,以至于用慣了毛瑟手槍的槍手們,在進行半自動射擊時,也往往采取同樣的姿勢。在這點上,仍然是特殊時期前的老電影比較忠實于歷史,也與當年的戰術動作相一致。比如《南島風雲》中由仲星火飾演的張強這一角色,在掩護炊事員搶糧這場戲中,就曾使用二十響與敵對戰。該片對毛瑟手槍使用上的處理是,在遠距離上,是將木制的盒套配接于槍把上,臥姿,抵肩,左手握住彈匣,行短點射;當敵人逼近時,則一邊向後撤,一邊單手持槍並將槍身放平向敵橫掃。導演處理的妥貼,演員表演的精練,每看到此,對老影人的敬業精神便生起一種由衷的敬佩。這種將槍身翻轉90度的打法,在毛瑟手槍大紅大紫的年代,是任何一個使用過此槍的人都掌握的一個最最基本的要領。但這種射擊法,卻從任何的射擊教範上都找不到,是國人在長期的實踐中創造的一個奇跡。無怪那些老外們驚呼︰這麼一個傷透了腦筋也沒有解決的難題,被中國人輕輕地動了一下手腕,就解決了。
毛瑟手槍已經退役幾十年,今天的導演呀演員呀軍事顧問呀什麼的,不知道該槍這種獨特的射擊方式也可以原諒;至于該不該打連發都要打連發的處理方式,為了好看,也是個理由;可你拿槍比劃著,卻連大小機頭都不打開,作為一部軍事題材的影視作品來說,就實在講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