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一個禮拜才是開學以來第一堂口語課。任課老師是本院的副院長趙,未婚,兼任經貿英語的口譯、筆譯、書函、應用文,以及英美概況。趙看起來沒那麼飛揚跋扈,但也絕不是什麼軟柿子。年近50的她最大的忌諱,就是未婚的慘況。如果任何人膽敢以任何方式,經意或不經意撥動她這片逆鱗,她便會瞬間狂化,將那個家伙秒殺。
昨天那個一口氣教5門的已經讓人恐懼,今天又出現一個教七門的,大家的神經都快絕緣了。
趙的課程細分下來有七個門類,七門看來互不不相干,其實各有補充滲透。以阿德的邏輯進行籠統地歸納,可以總結出這七門課程的實質——國貿專業的英語入門版,隨課程打包附贈日常生活會話大禮包。
阿德清楚不能因此而輕視趙︰張是院長,而精英頭領趙是手很長管很寬第一副院長。記得所有任課老師里面還有一位副院長,是個小胡子男人,姓啥忘了,也教不下四五門課。這一屆可謂陣容華麗,重裝上陣!從另一個角度猜測,也有可能是師資短缺︰都下海去了?集體辭職?外語不熱門了?反正院里對這班小精英們還真是照顧有加。大家現在明白,不單趙的也要求全英語對話,其它所有老師的所有課程都是!對于這個規定,在張的要求下,對于違反規定,或者出色完成規定,每門課都有相應的獎懲辦法,不局限于分數,也可以是精神或物質上的獎勵。這些復雜的條文由張代為宣布,了解到這些,有些不是那麼淡定的同學當場就傻了,然後哭了。
趙在上面抄著板書,底下的同學深知不炒的後果非常嚴重,只能疲于奔命地抄。不抄的只有阿德,因為他現在爽到沒力氣抄!這四年完全是專門為他量身定做的!什麼鳥規則一概不理,反正就是吹拉彈唱一概別用中文就是,太沒難度!有時會變得粗神經的阿德沒有去想︰如果不是已經被摧殘過一次四年,哪能容許他在這里大放厥詞?他正在爽,其它同學們開始有恨!他們恨這樣太不公平,有個家伙貌似環保,其實是個毒瘤!大家痛苦著,唯一不痛苦的人就成了集體仇恨的對象。反過來,如果大家不痛苦,唯一痛苦的人就只能繼續忍受痛苦。所以,人群中太過鶴立雞群的個體的下場,要麼就是被集體仇恨,要麼就是獨自痛苦。
阿德還不知道自己被惦記上了,正想著要給趙取個啥綽號才好。張就這麼定了,或者叫張老板,再簡單一點就叫老板。每位老師都得有個獨特又有個性的綽號,這些人以後肯定有綽號,自己不先給取了,萬一以後被別人捷足先登,萬一又不小心流傳開來,自己這個教主的面子擱哪兒放?趙發現底下竟有個同學在出神發呆,于是請他起立。
「看來你對這門課很有自信。」趙說話輕飄飄的,羞赧的阿德不敢亂搭腔,此時說沒自信就死了,說有自信人家就給你下套子。他發現不知何時已經開始正式上課,剛才不是還在抄黑板?怪事,又穿越?趙讓阿德上台拿起粉筆,給他空出一塊黑板的面積「怎麼稱呼你?」
阿德清楚這是個陷阱,大伙兒給自己取英文名的事兒還沒開始定下來統一上報,一般會下意識地說出中文名,如果那樣,被對方心里再打個大叉,扣分的結果是肯定了。他瞬間提起精神報上大名「朋友都叫我邦德,詹姆斯•邦德。或者您可以叫我吉米,我的小名。」底下同學不管有仇沒仇的全都笑了,阿德目不斜視,對老師繼續灌迷魂湯,艱難地擺出個紳士禮節——略躬身,一手放背後另一手往下,手掌攤開伸直。抬著頭,面容不卑不亢,眼楮死命睜大,嘴要微笑,所有的面部肌肉听從指揮到達預定地點,擺出既溫和又帶著強大自信的樣子。別看就這麼一下,這姿勢讓他擺得蠻辛苦,即使比所有人都多看了很多電影,但這一整套既要瞬間完成,又要分先後次序地協調,確實挺有難度。
趙也笑了「十分鐘的時間由你來講課,講什麼隨便。」說完也不理會他反應,直接下台走到阿德的位置邊,側著坐下又道「講得不好沒什麼關系,如果大家——包括我——都覺得好,加1分!」
1分!這
趙的出手也太大方了!說什麼也要把1分拿下,7門各加1分,不得了!直接曠課事後不補書面說明原因的,也才扣1分啊。換句話說,這一場拿下就能任意曠掉她任意7門課的一門,總累計可達7次!沒一點上進心的阿德也不怯了,整個人也了。學張找出根最長的粉筆,抬頭往下掃了一眼……瞬間把自己錯位到另一個場景里——權當跟書迷朋友瞎侃唄,嚇唬我?況且這書迷的數量也太少,太少了!想了足足十秒,在小黑板上寫下大大的兩個介詞︰IN和。
口語不是?今天就跟你們講講這個。「嗯,同學們,今天由我來介紹IN和兩個形容詞的用法。」底下馬上不依了,紛紛小聲講「介詞啊,天!」阿德不滿「親愛的,別急,我還沒開始。」趙不置可否,阿德繼續「in呢,是(符合潮流,時尚的意思)的in,表示一個人,或者東西很時尚、夠應景兒。當然也可以形容一個人對知識常識上的掌握,對生活上各方面的了解都很硬(in)。所以,這些東西既然是借來又經變化過的,怎要麼去發揮只局限于我們的想象,沒人會去介意你的創新。那作為形容詞怎麼用呢?很簡單,放到前頭,中間,後面,隨便任何位置。」阿德不考慮趙也得考慮大伙兒的程度,語速盡量放慢「比如這樣用……」阿德在黑板上寫了幾段結構詭異、語法明顯錯誤的句子,繼續講解「不必說明,看這些由淺及深句子大家就了解︰
句一復古時尚風所謂的IN,都是以前掉的東西。
句二如果你非老抱著的東西不放,對in的東西卻沒半點追求,你遲早會被掉,因為你這個人太不IN了。
句三我們祖先掉的東西,很多在國外又IN了起來,甚至還IN回國內。大家很不高興,說那些本來就是我們的!那麼,誰叫早先的我們當初不,還非要把它們?
趙大頭現在差不多快把阿德當成自己偶像了,從阿德的桌上拿了他水杯送上,阿德趁擦掉句子的空閑喝水。他的水杯是密封帶吸管的,粉筆灰啥的不用顧忌。
「現在大家應該也流行常說酷啊,酷斃了什麼的。」底下同學和趙都笑,因為阿德要把酷斃了這句本土中文再翻回原先的英文,他用的是這個句子「冷到了沒半點體溫,結果直接掛了」來形容,他接著講「酷和in有什麼區別?區別就是,酷是一種反主流的生活態度,所以它是特立獨行的,和傳統的中庸溫和謙遜相反,它有點出格,又帶些冷漠……」這時,第一節課時間到了,阿德看看走廊外頭出來放風的其他班同學,想著要去偏僻處解決一下個人問題。一旦講到了,以往的習慣就是要順手點根煙來助興。全體同學都有了渾然不覺如痴如醉的意思,自己座位上的趙也伸出一根指頭點點,示意他繼續。趙相當意外,本來打算殺雞儆猴拉一個上來出出洋相的,現在反倒得先拿出一顆糖給人家「不管後面的部分,先加0.5分,如果有同學反對不用舉手起立,請直接說明反對加分的原因。」同學們哪有回去反對的?能跟著台上天馬行空的軌跡就已屬難得。趙聳肩攤手,意思是,你看,大家都沒問題,你可以繼續。
阿德是很想繼續,被打斷了這麼一下子,他就忘干淨自己剛才前面都扯了些啥,回望黑板,只有孤零零5個字母……台下的諸位不知道主講干嘛扭頭去看黑板,又回身回神傻笑是什麼樣的狀況,還好這時主講又發動著了「我想起來了,in和酷的區別就是,酷可以去創造出一種in所需要依附的時尚,但前提是你得先in著,不了解如何去反對,是不?所以我個人認為,等什麼時候你真正的酷了——不是穿著奇裝異服去嚇唬小孩子的那種酷,或學古惑仔成天說要打打殺殺那種假酷——到那個時候,in不in只是你選擇上的需要,而不是一種必要。」阿德嗦的毛病又犯了,他也開始意識到,講太多萬一以後成了習慣,時不時被叫上來表演一場,這區區1分賺得就有些不合算。他的延伸到此打住「與之相反就是。表示過時,不待見了,落伍了。在前面寫過的句子都有,用法同樣。那麼現在總結一下,在剛一開始我說要介紹這兩個形容詞的用法,怎麼用呢?標準答案就是,隨便用,你怎麼高興就怎麼用!前提是你能表達出所要表達的意思,別人也能領會出你意思里的含義。這就是語言,這就是用法,我的介紹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