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下 最新章節 第五十二章 楊貴妃出家

作者 ︰ 殷揚

第五十二章楊貴妃出家

李隆基咆哮聲如同雷霆,震人耳膜。一雙眼楮瞪得如同銅鈴,精光暴射,須發皆長,極是威猛。

「……」

群臣雖是千方百計要把李隆基弄醒,而李隆基的清醒來得太過突然,群臣很是難以置信,個個睜大了眼楮,死盯著李隆基,集體失音了。

李昌國也是詫異,打量著李隆基,嘴巴張了半天,沒有說出話來。

為了讓李隆基清醒過來,李昌國是想盡了一切辦法,使完了所有的方法,都沒有成功。當他離去時,突然心神一動,想到李隆基口口聲聲要擊破大食,要超越秦皇漢武,這應該是他的執念,可以一試。

至于能不能成功,李昌國沒有一點把握,哪怕是百分之一的把握都沒有,只是抱著試試無大錯的心態來吼的。誰也沒有想到,竟然有效,竟然成功了,把李隆基給吼醒了。

這事太出乎李昌國的意料,要他不驚訝都不行。

仔細想想,也在情理中,誰叫李隆基一心要擊破大食,成就不世奇功,超越秦皇漢武呢?

自從唐太宗年間,大食滅了波斯帝國後大舉東進,與唐朝交手百年了。在這百年中,唐朝雖然佔到了上風,卻是勝利並不大,這讓夢幻般的唐朝大為惱火。以唐朝的強盛,橫掃天下,滅國數十,唯獨在大食一事上,佔到的便宜並不多,要唐朝歷代皇帝不惱怒都不行。

而李隆基作為唐朝的中興之主,把唐朝推向最為輝煌的皇帝,他的這份驕傲遠超他人,一心要擊破大食,把大唐的輝煌推廣到天之角海之涯,就成了他最大的心願。

李昌國以此事說話,正好打中他的心坎。讓他清醒過來。

「成了。」群臣大喜過望,齊聲歡呼。

為了讓李隆基清醒過來,他們日日焦慮,千盼萬盼,終于成功了,誰能不歡喜?

李林甫最是歡喜,他的相位終于保住了。不用再擔心李亨登上皇位剝奪他的相位。

太子李亨有些失落,又是歡喜。心情頗為復雜。從利益角度來說,他是巴不得李隆基永遠不能清醒,那樣的話,他就可以早日登上皇位。而從親情來說,他是很希望李隆基清醒,畢竟李隆基是他的父親,哪個當兒子的不想盡孝道呢?

「陛下。快走,快走!」突然之間,一個清脆而充滿無窮誘惑的聲音響起,久久不見動靜的楊貴妃竟然也清醒過來了。

只見楊貴妃一下站起身,不住的推李隆基,不斷催促︰「陛下,快走。」

「走什麼走?」李隆基臉一沉,很是不悅了。

「陛下,大唐不能沒有你。只要陛下在,大唐就在。快走。快走啊。」楊貴妃焦慮之情溢于言表。

楊貴妃和李隆基一個樣,如同木雕泥塑般,久久沒有動靜,原本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喚醒他,沒想到她自己清醒過來,這讓群臣很是驚訝。

同時,又有不少大臣很是惋惜,要是楊貴妃不能清醒。就此死去,徹底斷了楊氏的禍亂之源那該多好。

雖說眼下的楊氏已經滅門了,整個楊氏也沒幾個人活著。即使楊氏要為禍,也不太可能。然而。楊貴妃畢竟是李隆基最喜歡的女人,焉知以後會何等樣發展?

為了穩妥起見,還是讓楊貴妃死掉為。

然而,楊貴妃自己清醒過來,不能不讓人惋惜。

「怪不得李隆基那麼喜歡楊貴妃,雖然驕縱了些,卻是為李隆基著想。她一清醒過來,就催著李隆基離開,這是全心全意為李隆基著想。」李昌國听楊貴妃的話,大是感慨。

楊貴妃能成為李隆基的心頭肉,除了楊貴妃的美貌,精通音律外,還在于她對李隆基有著深厚的愛意,要不然的話,是不可能得到李隆基如此歡心。

要知道,李隆基是一代風流天子,平生閱女無數。若單論容貌,美艷的女人不知道有多少,即使楊貴妃再漂亮,再好看,未必就能勝出他人多少。

若論音律,她也未能勝出別人。不說別人,單說梅妃江采隻就美艷過人,精通音律,還善于詩詞文章,不見得比楊貴妃差。

若是在美艷、精通音律上再加上善解人意,對李隆基有著深情厚意,那就不同了。正是因為如此,楊貴妃才得到李隆基的歡心,成為李隆基一日不可或缺的女人。

「傳旨,調集大軍,與大食決心一戰!」李隆基沒有絲毫逃跑的打算,而是眼楮瞪大,眼中精光暴射,一雙眼楮明亮如九天之上的烈日︰「誰敢後退一步者,斬!」

聲音並不高,卻是透著一股不容置疑,讓人不敢有絲毫懷疑。

「李昌國,你勇猛善戰,朕命你為先鋒。你打頭陣,朕率中軍立時就到。」李隆基目光灼灼,盯著李昌國,大聲下旨,道︰「以你之勇猛,定不會讓朕失望!」

他對李昌國很是信任,這讓很多大臣大為妒忌。

李隆基剛剛清醒過來,還沒有弄明白情形,就把先鋒這重擔交給了李昌國,這是何等的信任?誰能不眼紅?

李昌國一愣,忙道︰「陛下,這事臣恐無能為力。」

「哼!」李隆基冷哼一聲,臉上變色,喝斥道︰「李昌國,你的膽子哪兒去了?你不是有萬軍不擋之勇麼?區區大食就嚇得破膽了?你若不去,朕就斬了你。去,還是不去?」

一雙眼楮瞪得老大,比起牛眼楮還要大,厲芒閃爍。

手指著李昌國,氣憤不已,臉色鐵青,一副要是李昌國抗旨定誅不饒的樣兒。

李昌國搖搖頭,道︰「陛下,不是臣去不去的問題,而是大食壓根就沒有打來,臣就是想殺敵,也沒有敵人可殺呀。」

「大食沒打來?」李隆基臉色極為不善,一步上前,沖李昌國吼道︰「李昌國。你好大的膽子,你竟敢謊報軍情,你可知這是何等的大罪?就算你立有破滅吐蕃的大功,朕要殺你誰也不敢說個不字。」

大食打來了,打到長安了,打到皇城了,還活捉李隆基了。唐朝危在旦夕,這是什麼樣的謊言?

任何一條。都是彌天大謊,這麼多條謊言,就算李昌國再有十個八個破滅吐蕃的大功,也是死路一條。李隆基就是殺他十回八回,也不能抵其罪。

「陛下,你可冤枉李昌國了。」陳玄禮忙上前一步,為李昌國開月兌。

李昌國是他最心愛的大將。他自然是要為李昌國開月兌。

「朕冤枉他?陳玄禮,你是不是老糊涂了?朕親眼听見李昌國謊報軍情,這能有假?」李隆基很不愛听這話,沖陳玄禮就是一通怒吼。

「陛下,李昌國是說過這話,卻不是謊報軍情。」李林甫為李昌國開解。

「如此謊言,還不是謊報軍情,李林甫,你告訴朕什麼叫謊報軍情?」李隆基雙眼一翻,精光暴射。宛若九天之上的烈日,死盯著李林甫,殺氣騰騰。

李林甫對李隆基很是懼怕,在他眼神逼視之下,不由得一窒,到嘴邊的話說不出來了。

「父皇,你可知這幾天發生的事?李昌國這是不得不為。」太子李亨上前一步,為李昌國解釋道︰「自從父皇得知楊氏一案後。就陷入了……群臣想方設法想喚醒父皇,卻是沒辦法。李昌國想到此法,竟然奏功。」

「大膽。你竟敢污蔑朕。朕何時如此了?」李隆基呆坐了幾天,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何事。他當然不信太子李亨所言了。

「陛下,太子所言句句屬實。事情是這樣的……」安祿山大聲為太子開解。

安祿山不把太子李亨放在眼里,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就是李隆基也是知曉,因為安祿山是當著他的面問「太子是何官?」安祿山竟然為太子開解,這讓李隆基著實想不到,有些發愣。

就在他發愣之際,安祿山竹筒倒豆子般,把情形說了。

「安祿山,你好大的膽子,你竟敢騙朕。」李隆基依然不太相信,沖安祿山大喝一聲。

安祿山歷來都是得到李隆基的夸獎,幾時如此被喝斥的?嚇了一大跳,雙腿差點一軟,摔倒在地上,立時沒了說詞。

「陛下,安大人所言句句屬實。」群臣上前見禮,為安祿山澄清。

「你們……」李隆基打量著群臣,嘴巴張大,再也沒有了下文。

他是個精明人,轉念間就想明白了,若這不是真的,就不會讓群臣如此整齊,眾口一詞證實此事。

「楊氏一案處理得如何了?」李隆基愣怔了半天,這才緩過勁來。

「回陛下,都處理好了。只是……」李林甫打量著楊貴妃沒有說話。

楊氏一門就剩下楊貴妃了。如何處理楊貴妃,李林甫還真不敢多嘴。留下楊貴妃是個禍害,最好是殺了。可是,李隆基舍得嗎?

誰都知道,李隆基是離不開楊貴妃的,雖然短時間離開不是問題,時間一長了就不可能。要是進言殺掉楊貴妃,萬一觸怒了李隆基,這後果之嚴重,誰也都清楚。

不僅李林甫不敢說,就是群臣也不敢說,只是打量著李隆基,靜等他處理。

「陛下,貴妃娘娘無罪,有罪的是楊釗這些為惡之徒。」安祿山為楊貴妃解月兌。

楊貴妃是他的「義母」,如今楊釗他們已死,楊貴妃以後對他的依重會越來越大,可以撈到無窮好處,安祿山當然不會讓楊貴妃死掉。

「陛下,楊氏作惡多端,死有余辜,臣妾痛心。臣妾請陛下允準臣妾出家,為楊氏恕罪。」楊貴妃跪在李隆基跟前,重重叩頭。(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唐天下最新章節 | 大唐天下全文閱讀 | 大唐天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