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下 最新章節 第五十三章 洗心革面

作者 ︰ 殷揚

第五十三章洗心革面

楊貴妃美貌無雙,縱是跪倒叩頭,仍是處處透著萬千風情,讓人看著賞心悅目,仿佛是在欣賞上帝的杰作。

「真是天生的尤物!」李昌國看在眼里,大是感慨。

然而,李林甫、太子李亨,還有群臣,臉上變色,頗為擔憂。

要知道,楊氏之禍就是因為楊貴妃而起,正是因為她很得李隆基的歡心,成了李隆基的心頭肉,這才使得楊氏崛起,滿門富貴,仗勢欺人,成為唐朝著名的惡霸。

若是留下她的話,焉知會留下什麼樣的禍根?殺掉楊貴妃,不留後患,是最好的處置之道。然而,誰有那膽子說呢?

有不少大臣看著李昌國,期盼李昌國進諫,要李隆基殺掉楊貴妃。依他們想來,李昌國膽子大,能說會道,往往有出人意料的表現,由他來說的話,是再好不過了。

然而,讓他們意外的是,李昌國好象沒看見似的,沒有任何異動。

留不留嚇楊貴妃,對于李昌國來說都不重要,只要楊氏滅了,楊貴妃留下來也不會有太大的禍端。因為僅憑楊貴妃一人,沒有楊氏為爪牙,她又能做什麼呢?

即使楊貴妃不甘心,要收買一些人做爪牙,豈是那麼容易成功的?別的不說,有了楊氏為禍一事,誰能不防類似事件再度發生?就是李隆基也得防了吧。

再者。李隆基是真的離不開楊貴妃。殺了楊貴妃,對李隆基的打擊很大。在即將與大食大戰之際,李昌國可不想節外生枝,讓李隆基心思不寧,神不守舍。

「愛妃,你休要胡思亂想。」李隆基很是憐惜的看著楊貴妃,伸手來扶。

楊貴妃不願起身,道︰「陛下,臣妾罪孽深重。楊氏之禍,源于臣妾。臣妾百死不足以恕罪,可臣妾舍不得陛下,願陛下給臣妾一所道觀,為陛下祈福。為楊氏恕罪。」

對于楊氏的所作所為,楊貴妃一開始不信,眼下她是信了,全部信了。她相信後,方知楊氏為惡之烈遠遠超乎她的想象,讓她心疼。這些罪惡,歸根結底,因她而起,她深深的自責,一心恕罪。

「愛妃。此事萬萬不可。」李隆基哪里舍得讓她出家。

「陛下若是不準臣妾出家,就賜臣妾一死吧。」楊貴妃絲毫不退讓,抬起頭,打量著李隆基,俏媚眼中盡是絕決之色。

看著如此絕決的眼神,李隆基一顆心在顫抖,在滴血。依他對楊貴妃的了解,她是真的下了決心,不出家便死。

「好吧。」李隆基不得不屈服,道︰「你先去道觀住一段時間。朕再把你接回來。」

楊貴妃本是李隆基的兒媳婦,被李隆基看中,橫刀奪愛。為了掩人耳目,李隆基先是以賜楊貴妃出家的名義,為她蓋了一所道觀。要楊貴妃住進去,賜名「太真」。是以楊貴妃又叫「楊太真」。

道觀是現成的,楊貴妃要出家,是再容易不過了。

「陛下,臣妾此生不會再還俗。」楊貴妃的態度很是堅決。

依李隆基的想法,先讓楊貴妃去道觀住上一段時間,等風聲過了,再把她接回來。要知道,楊氏為禍之烈遠遠超乎人們的想象,縱然李隆基不想治她的罪,卻是難掩天下人之口。讓楊貴妃去道觀,讓她出家,可以避避風頭。

卻是不料,楊貴妃是如此堅決,竟然有了不再還俗的想法。這對于李隆基來說,是無法忍受之事,忙道︰「愛妃……」

「陛下,楊氏之禍源于臣妾,臣妾無顏見人,願從此青燈相伴,了此余生,陛下保重。」楊貴妃站起身,沖群臣跪倒,叩頭道︰「楊氏為禍,玉環之罪,玉環向各位大人謝罪。自此以後,楊玉環不會再蹈紅塵,更不會報復,若違此誓,天誅地滅!」

聲音並不高,卻是棄滿絕決,讓人心中凜然。

李昌國望著楊貴妃,大是感慨︰「其實楊貴妃也是苦命人,是被楊氏滿門所騙之人。她平日里只能看到好的一面,楊氏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她面前爭寵,把光明的一面展示在她面前,卻把陰暗之事暗地里做絕。她不過是楊氏的爭權奪利的踏腳石罷了!」

群臣面面相覷,不敢說話。他們不知道楊貴妃所言是不是真的,若是真的話,自然皆大歡喜。若是似的,他們又留下了後患。然而,處此之情,又不敢揭穿,更不敢要李隆基殺了楊貴妃。

瞧李隆基那副痛苦樣兒,誰敢去觸霉頭?

楊貴妃叩頭極為用力,白淨的額頭上紅通通一片,滲出細細的血珠,看得李隆基一陣肉痛,就象有人在撕裂他的心髒似的。

「陛下,保重!」楊貴妃沖李隆基福了福,快步離去。

「愛妃!」李隆基想要追將上去,只覺一雙腿灌了鉛般沉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楊貴妃離他而去。

楊貴妃的背影就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消失在視野中。

李隆基只覺心頭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生命中最為寶貴的東西。猛然間,他扭過頭,打量著群臣,大吼道︰「都是你們,都是你們,是你們逼走了貴妃,朕要治你們的罪,誅你們滿門!」吼聲如同雷霆,震得人耳鼓嗡嗡直響。

「嗡!」

群臣听在耳里,那感覺如同被雷劈中了似的,個個背上直冒涼氣,渾身冷颼颼的。

楊貴妃是李隆基生命中最為重要的女人,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武惠妃。想想當初,武惠妃病死後,李隆基茶飯不思,形銷骨毀,差點整個人都毀掉了。後來,他遇到了楊貴妃,這才重新煥發出了活力,才覺得人生有了樂趣,有了追求。

如今,楊貴妃離他而去,出家了,沉重的失落感差點把他壓塌。滿腔的怒火,沖群臣發作,說要誅滿門肯定是誅滿門,誰也不敢懷疑。

「幸好適才忍住了,沒有要陛下斬了這個女人。不然的話……」李林甫不斷轉念頭,滿頭冷汗。

適才,是除掉楊貴妃的良機,他很想進諫,又硬生生忍住了。此時真的是慶幸,慶幸自己忍住了。要是適才沒有忍住,李隆基的滿腔怒火還不沖自己發作出來?那樣的話,自己這丞相位置就不保了,甚至全家性命都不保。

太子李亨也是暗自慶幸,慶幸自己明智,沒有說要除掉楊貴妃的話。

「陛下英明!」唯有安祿山最是歡喜,留下他的義母楊貴妃,等于為他留下了一條富貴之路,以後,他就有說不完的好處。

「放屁!」李隆基正愁沒處發火,安祿山這一出聲,無異于引爆了火藥桶,滿腔怒火全沖他發作了。

「陛下莫要擔心,母後是暫時離開,過段時間就會回來。」安祿山一顆心差點從胸腔中蹦出來,卻是強忍著心驚,寬慰李隆基,大撈好處。

楊貴妃未被封為皇後,卻是掌管後宮的人物,相當于皇後,只差一個名份罷了。平日里,所有人都是把她當作皇後看待的。

此時不拍馬屁,更待何時呢?

不得不說,安祿山很會拍馬屁,這話說到李隆基心坎上了,微微點頭,怒火消了些。

「陛下請放心,這事包在臣身上。誰叫臣是母後的義子呢?」安祿山心想這馬屁要拍就拍到位,拍個十足十,拍著胸脯,大保大攬了。

李隆基眼楮一亮,要是安祿山出馬的話,以他那能說會道的本領,就不定真的說得楊貴妃回心轉意,沖安祿山招手道︰「祿山啊,你要多去貴妃娘娘那里,多與她說說話,讓她解解悶。要她早日回宮。」

這是無上使命,若是辦成了,這前途不需要想的,好得不得了,加官晉爵是必然,甚至有可能讓他當丞相。

「陛下請放心,臣一定辦成,一定辦成!」安祿山一顆心顱點得如同啄米的小雞似的。

李隆基揮揮手,安祿山退到一旁。李隆基沖群臣道︰「這次,饒過你們。」

本就是他無緣無故發火,硬要把罪過推到群臣頭上,群臣還不敢有絲毫怨言,齊聲謝恩︰「謝陛下隆恩!」

李隆基緊擰著眉頭,不住踱來踱去,沉吟不語。

他的腳步聲沉重而急促,群臣听在耳里,仿佛一個接一個的炸雷在腦海中輕鳴似的,震得他們頭腦發暈。

雖說楊氏一事算是過去了,然而,李隆基余怒未息,此事還未完結。若是他再以此事治罪,那就是天大的禍患,群臣不敢不懼。

「楊氏之禍,朕之大罪矣。自大唐創建以來,大唐未有如此之禍,實是朕一手釀成,朕無顏見歷代先祖于地下,愧對列祖列宗。」李隆基猛的停下來,又是一通自責︰「你們說,朕要如何才能洗刷這恥辱?」

楊氏權勢遠遠超過了著名的後族長孫氏,其為禍之烈,千古少見,這是李隆基人生道路上的污點,若是不能洗刷,他會覺得是奇恥大辱。

「……」

群臣有萬千話語要說,卻是不知從何說起。

楊氏為禍之烈,千古少見,要想洗刷談何容易,誰敢輕言?

「說啊。你們都說說,要如何洗刷這恥辱?」李隆基一雙眼楮如同利劍,在群臣身上掃來掃去,群臣那感覺如同在剜心似的︰「你們暢所欲言,朕不治你們的罪。」

群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誰也不敢說話。

李隆基的目光停在李昌國身上。(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唐天下最新章節 | 大唐天下全文閱讀 | 大唐天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