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雖然是個太監,且是年齡小小時就閹了的,但從他本人外表形態上一點都看不出來。王動對鄭和還是知道一點點的,看到本人後還是有點意外。鄭和身材高大魁梧,有個一米七六的樣子,沒辦法,在王動周圍踫到的一米八的還真不多,所以鄭和這個身材算是高大的了。鄭和講話的聲音不象太監,以前書上有寫,但王動不大相信,但這會听鄭和說話,還真是嗓門洪亮粗大。從長相上看,鄭和象外國人,沒辦法,鄭和家一直是大戶,又是嚴格的穆斯林,所以通婚的時候限制頗多,血統較純。想到這里,王動又多看了自己老婆張萍,以前覺得是個翻版的王熙鳳,這會再一看,還又覺得有點混血美人的味道了。
鄭和這會正和王動丈母娘抱在一起哭,弄的個個都悲悲戚戚的,不過沒多一會,氣氛就活躍起來了。親戚一個一個過去相認。鄭和顯然非常高興,突然多了這麼多親人,特別是張科的孩子過去磕頭喊舅公,更是把他樂的嘴都合不攏。介紹到王動的時候,王動也是老老實實過去見禮,居然要磕頭,舅舅為大,沒辦法。
「王動如今掌著生意上的事情,我們已經撒手不管了。」張馬氏介紹,「王動還幫著朝庭做事,造些火器,前些日子,皇上許著楚王爺搞了個商會,這個商會也是王動在操辦。」
「噢!」鄭和看著王動的目光有點不一樣了,「拉著皇上做生意了。」
「舅父,小子只是個數錢的料,不象舅父,出將入相,經世濟國。將著這麼多兵船,萬里下西洋。」王動笑著多了這句,「行這萬里路,大明朝不辭千辛萬苦遠涉重洋,不與番邦做點生意,有點可惜了。」
「呵呵,生意倒是確實可做,皇上不也是在意這個事情了,有點意思。」鄭和回了一句,「你倒是三句話不離本行。」
「舅父,內府,宗人府,戶部都有份,他們都出了本錢,民間也湊了些。朝庭只是出錢收錢,生意還是生意人去做。」王動多解釋了一句。
「噢,呵呵,不可與民爭利!」鄭和說的不咸不淡。
沒說上幾句,又開始拉上家常。王動也是不得不佩服鄭和,時間可是不早了,換算一下,十二點多了,古代可是沒有夜生活的,正常這個時間,夢都做了好幾回了。明天還有早朝,早朝大臣們可是要起個大早的,一般的三四點就得要起呀。
早朝時,大臣必須午夜起床,從居所穿越半個京城前往洪武門等候。凌晨3點,大臣到達洪武門排上隊等候。當鼓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到凌晨5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百官依次進入,然後再次集隊等候,這時官員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重的都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記錄下來,听候處理。通常,皇帝駕臨時,百官行一跪三叩頭禮。四品以上的官員才有機會與皇上對話,大臣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提出問題或者做出答復。
「舅父剛回,明日還要早朝,現在時辰也不早了,還是休息了吧,來日再敘。」王動提議。這下大家才突然發現時間已經不早了,覺得王動說的有理,也紛紛告辭,鄭和也覺得這個外甥女婿很懂事。
鄭和其實是興奮,今日皇上大大的夸獎了他一番,回到家里又有意外驚喜,大姐居然還在,居然已經開枝散葉,帶著一家人過來。更讓鄭和高興的是,大姐這一家子人,雖說是商賈,但全然沒有一點銅臭味,知書達禮,感覺倒象是個詩書人家。
當然,今天他也從大姐一家人嘴里得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皇上居然要大做生意了,朝庭里出面的居然是楚王,商家主事的居然是王動,自家的外甥女婿。皇上到底是怎麼想的,第一次出使日本的時候,鄭和就領有使命,去宣國威,不過皇上說了,去日本只是試行,真正的目的是要下西洋。
下西洋有很多事要做,宣國威是其一,還要尋訪建文帝,還要結好于西洋番邦,安南已經是一亂了,北蒙虎視眈眈,大明朝一定要把東西洋的國家聯合起來,不然又出現象日本這種情況就麻煩了。日本一個小小的島國,居然時時有倭寇犯疆,如果東洋西洋多幾個日本,那大明朝就真的很頭疼了。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雖然沒有明文宣示,但皇上口諭有,也再三交待了。
元明之交,戰事不斷,很多西洋國家的商人都不直接到大明國來做買賣,這些生意被那些流竄到異域的明朝商人接手中轉,這樣一來,明明是朝庭可以直接掌控的生意,被民間奪了去。這都是小事,關鍵是這些個商人截留銅和白銀,這是大明朝命脈,明朝需要銅和銀。此次下西洋,在蘇祿國,在古里,在爪哇國的明朝商人勢力都遭到了打擊,隨著船隊回來的,除了外國的國王使節以外,還有大量的商人和商品。如果皇上真的決定,大張旗鼓的與異國做生意,這可是一個新的動向,鄭和需要好好的研究一下,揣摩皇上的意圖,是每個臣子必修的功課,正確的抓住皇上的想法,是每個大臣追求的目標。
可惜了,幾個幕僚都被鄭和放回家了,他想找個商議一下,都找不到。馬府里的人基本都去睡了,但鄭和的書房還是亮著燈。這時鄭和恰好踫到了肚子餓出來找東西吃的王動。
「舅父,還沒有休息!您可是要注意身體噢。」王動說的情真意切。
「人老了,睡的少,年少時打下的底子好,身體還行。」鄭和回。
「身體是做事的本錢,有點年紀更要注意保養。」王動還頂上了。
「呵呵,過會就會去休息了。」鄭和很喜歡這種感覺,被家里人關心的感覺,這與下屬的敬畏是兩回事。
接下來,鄭和問起了王動的虛無飄渺的師父,問起了王動的身世,問起了王動的婚事,最後才轉到明龍商行。王動又從他寫的《商論》和《易貨論》開始談起,直接向鄭和提出來大力發展國際貿易的諸多好處。經濟戰爭這個觀念鄭和第一次听到就被吸引住了,他自己這次西洋之行有深切的體會,畢竟他拉回了整船的香料,而這些香料,貨值是明朝整年稅賦的一半,數目驚人。
讓鄭和吃驚的是,王動明明沒有離開過大明,居然對東西洋諸國了如指掌,更是提到了很多鄭和都沒有听說過的國家。下西洋之前,永樂帝和鄭和準備了至少五年,從船到人,鄭和收羅了很多通曉外文的人才,也找到了很多去過聖城的商人,但象王動或是王動師傅這種高人,居然鄭和沒有發現,這讓鄭和覺得有點失敗。
鄭和的航海圖,與王動所描述的相比,居然只是部分。王動後來提到的澳洲,南極洲,北美洲南美洲,鄭和也是一無所知。
「靜之師傅真是世外高人!」鄭和听的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