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樂時代 第四一節 古里古國

作者 ︰ 清宵好夢

西格算是攀上馬歡了,確切的說是攀上王動了。知道王動來收購胡椒,他第一念頭想把自己收的那些胡椒全跟王動換絲綢。

他向馬歡打听,主人王動,香料是不是還沒有收足。王動馬上讓馬歡轉告他,可以用絲綢或是瓷器換他手上的胡椒。西格听了大喜,而且王動還表示,還可以賃批貨給他,這把西格弄的不知所措,天上掉金幣下來了,正好又打中我的頭了!

鄭和這趟出使西洋回國不會再經過柯枝,所以柯枝國派出了自己的使臣上了候顯的船,當然也帶上了很多貢品,離了柯枝,下站是此行最後一站古里國。

永樂元年,朱棣上位第一件事,就是詔告世人,他是真命天子,為此,他不惜改《太祖實錄》,認養母為生母。對于番國,朱棣命中官尹慶奉詔撫諭四海。關于這個中官尹慶,很可惜,歷史上真的沒留下大多的痕跡,至于他怎麼下西洋的,沒有人知道,但他絕對也不是只身一人去的。史載「中官尹慶使其地,賜以織金、文綺、銷金帳幔諸物賚以彩幣」「副使聞良輔、行人甯善賜其酋織金文綺、絨錦、紗羅」。可見,尹慶出使西洋,也是有正副使,還帶了大量的財物,由此可見,這支隊伍也不小。如同鄭和出使東洋去日本一樣,傳世的僅有只言片語。王動此前根本就不知道還有尹慶這個人,他隨鄭和下西洋之後,才知道有這麼個人在,還是在踫到滿剌加的巴耶利馬之後,巴耶利馬到過大明朝,尹慶是大明朝到過滿剌加的第一位使臣。就在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時候,尹慶那會正在回明朝的路上,當然後來有了鄭和龐大的船隊之後中,就再也沒有尹慶下西洋的消息了。盡管如此,王動還是想著,回國後,一定要找尹慶這人好好聊聊,問清楚他下西洋的所見所聞。鄭和帶著世界上最龐大的海軍出訪,這個威懾力量太強了,如此強壓之後,可能很多真實的東西看不到了。

「……永樂五年,朝廷命正使太監鄭和等齎詔敕賜其國王誥命銀印給賜,升賞各頭目品級冠帶,統領大寶船到彼,起建碑庭,立石雲︰‘其國去中國十萬余里,民物咸若熙?同風,刻石于茲永示萬世’……」??-摘自馬歡日志。

古里國王沙米的喜是南昆人,這個等級在柯枝排第一,在古里卻是第二,這里排第一的是回回人。這個國家國王排第二,但卻是個佛教徒,排第一的是個回回,而國王手下的兩個掌權管事的大頭目確好又都是回回,所以在這里各種宗教融合的很好。國王不吃豬肉,回回們禮敬黃牛,社會高階的和睦使得古里民風淳樸,行者讓道,道不拾遺。另一個傳統就讓王動奇怪了,國王老去之後,其王位不傳兒子而傳外甥,無外甥則傳弟弟,無弟則傳于國之有德者,懷疑有點母系社會的影子,但也只是懷疑而已。

沙米的喜等鄭和已經等了好幾年了,永樂三年他遣使臣去中國的時候,回來就知道大明朝的皇帝冊封他為古里國王,還賜有國王金印詔書之類的東西,憑這些,他就可以在南印度名正言順的當頭了。鄭和第一次到古里的時候,對沙米的喜非常的尊敬,那時隨著鄭和寶船過來的,已經有很多國的使臣了,鄭和表現出的謙恭,讓沙米的喜覺得很有面子。國王得了面子,那鄭和自然也就得了實惠,古里國的朝貢不少好東西,寶石、金腰帶、珊瑚珠、胡椒、木香等,其中的金腰帶是國王令匠人用50兩黃金抽細絲編成片,瓖嵌多色寶石、珍珠造成的一條寶帶。永樂帝去年在南京大宴各國使臣的時候,就是扎了這根寶帶,那會永樂覺得很有面子,到訪的古里國使臣也是很有面子,當然古里國也就得了實惠。鄭和這次過來,傳了永樂的旨意,別的國家三年一貢,兩年一貢,而古里國可以一年一貢,所謂的一年一貢其實是每年都可以去大明朝舉行大型商品交易會。對于古里這個東西商品交易集散地,這種大型商品交易會就是意味著財富。

沙米的喜喜的不只是明朝有所帶來的財富,其實明朝的承認更重要,本來說實話,也沒把明朝皇帝的冊封放在眼里,尹慶到訪帶去的禮品,讓他親眼看到了大明朝的富庶,他更多的還是看重商業價值,鄭和到時,他就是震撼了。這支海軍太強大了,雖然沙米的喜不知道狐假虎威這個成語,但並不影響他運用鄭和到訪的國際影響來做文章,他目前首要的事情就是發展國力,以便對抗可能南下的蘇丹國。遠交近攻,與大國為伍,共御強鄰。鄭和這次趁著國王高興,提出了要在古里建個下西洋的補及站。鄭和說的天花亂墜(麻子跳傘),方便西洋之使,補及艦隊之需,見證兩國之誼等等等等。

「陛下,明朝使臣所提建築城堡的事情,不可以答應。」沙米的喜手下主要的兩個頭目之一,候賽德怕明朝人過來駐軍。

「陛下,候賽德大人說的不對,明朝軍隊也可以用來抵擋古爾伯加的騎兵。」另一個頭目拜德魯回話,古爾伯加是蘇丹國的都城。

「兩位大人,明朝人幾次過來都只是為了香料,他們只是交換,沒有搶,看來明朝人真的是很懂禮節的。」

「陛下說的很正確,鄭和的軍隊足夠橫掃大陸,但鄭和大人並沒有讓他的軍隊上岸。」

「候賽德大人,明朝人修城堡用的也是古里的石頭,軍隊來了,也要喝古里的水,鄭和也說了,他只要個修船和添水的地方。駐守軍隊人數,候賽德大人你去談。」國王沙米的喜算的還是經濟帳多些,一支小隊伍在這里翻不起多大的浪,「就這樣定下了,拜德魯大人,給明朝準備的貨物都送來了嗎?」

「回陛下,都準備好了,不過這次隨著鄭和大人過來的,還有一位叫王動的商人,這個年青人帶來了大量的絲綢和瓷器,原來準備的貨物不夠交換。」

「商人,噢,我見過,不是說那個小伙子是鄭和大人的親戚。」

「陛下,親戚沒有錯,不過也是個商人。」

一君二臣三人有點弄不懂明朝人的意思,鄭和第一次到古里的時候,可是抓了一批明朝人走的,這些人實際上都是商人,但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離開中國久了,對明朝沒什麼感情。鄭和是以破壞朝貢貿易的名義抓他們的,也就是說,明朝政府不大提倡民間貿易,怎麼這次會有商人跟過來。也許是鄭和親戚的原因嗎,還是明朝人要開始大做生意了。

鄭和沒有想到古里國王答應的這麼爽快,第二天就同意在古里國建城堡。接下來的事由副使周滿等人去談,也很順利,古里國同意駐軍三千。此議一出,王動馬上著手開始安排人選處理建城一事,這會只有張浩可以用了,陳澤被王動留在了滿剌加圈地。在錫蘭山的時候,有船回國,同時也是帶了消息回,讓龍城(新加坡)的蔣武或是在華州(曼谷)的楊剛到古里。王動清楚的知道,古里是西洋諸國中捧明朝腳捧的最高的一個,後世考證在古里確實有個中國的城堡,就是鄭和的後勤補及點,所以這里建城是王動最有把握的。

廖管家這會已經被委以重任,不只是王動的管家,而是明朝在古里生意的大管事,他又找回了當年伯候到王動宅子里拜訪的感覺,這會和他做生意的可都是古里的大官呀,另外,這些大官也得了皇上的封賞,還都掛有明朝的官餃,算算都是三四品的大員。

廖管家今天又著實過了把癮。原來國王把生意上的事交由那兩個大頭目去管,這兩個大頭目找了幾十個哲地(等級中第四,司職中介)過來進行交易。這幾十個哲地來自各行各業,明朝帶來的貨物和古里的貨物一一排開,大家上去定價,定完價錢談交易的數量,地點和時間,談妥之後,一式兩份簽個協議,交于彼此官方收藏,然後廖管家與這些哲地一一擊掌,這事就算談完了。這過程中廖管家也就是手拍紅了而以,沒什麼出眾的表現,但在核價算貨的時候,廖管家拿出了一個算盤,「霹靂叭啦」,三下五除二搞定。把那些哲地和同來的兩位大人看的目瞪口呆。輪到古里這些人算帳的時候,這幫人一個個坐了下來,月兌下了鞋子,然後手指加腳趾,口中念念有辭,指天劃地,最後在紙上寫下人數字,廖管家一核,居然沒錯,也是厲害。

這個算盤太神奇了,當下兩位頭目就眼盯著,看的眼珠一動不動,這下把廖管家弄的很不好意思,結果那頭目「幾里哇啦」說了一大堆,把馬歡听的跳了起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回永樂時代最新章節 | 重回永樂時代全文閱讀 | 重回永樂時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