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樂時代 第四二節 唐城建設

作者 ︰ 清宵好夢

「候大人說,出黃金四十兩買你的算盤。」

廖管家看著手中的算盤,那木珠子成了金珠子。

這還有什麼好說的,成交!!!!

廖管家馬上找人傳話,把船隊的算盤全找來,隨行的木匠馬上開始造算盤。第一個算盤四十兩,第二個當然發便宜些,第三個更便宜,結果,賣出六個算盤得黃金百兩。當然光有算盤不行,廖管事那益陽嗓門又大了起來「一上一,二上二,三上五去二……」

王動听到這個插曲,笑了一笑,吩咐下去,打個紫檀木的算盤,送給國王,另外還制幾個象牙的微型算盤,作為裝飾品,送給王後。

古里國南部有條河名卡萊(callai)河,這條河實際並不長,但因為東面是西高止山脈,這條河在古里國就是條大河,因為有由條大河,很多海船可以駛入到古里國內,從而更近一步促進了古里國的貿易發展。古里國王沙米的喜便是在卡萊河邊劃了塊地給鄭和,那算起來是荒灘,不過正合鄭和的意思,在那修幾個大作塘,寶船都能駛進來維護,這個城堡定名為唐城。關于建城的事,張浩踏侯德天天泡在一起,他們在一起也就把馬歡綁上了,費信跟著鄭和,而王動身邊沒了通譯,出去只能做個啞巴。王動手下的人,又散了出去,古里國的國民和其他的國家一樣,不清楚王動手下的人去干什麼,按王動的話講只是出去看看有什麼買賣可以做,但就這樣,還是引起了另一個頭目拜德魯的好奇。

「大明朝去古里國何止十萬里,風土人情迥異,物產各有不同,此間大有可為。」王動的觀點,得到了這位大頭目的認可。

「大人說過,翻過大山是個回回教的國家,那個國家較之古里國如何。」

「古爾伯加的蘇丹月兌自德里蘇丹,國家很大,蘇丹不是個仁慈的君王,好在有大山阻擋,不然陛下可能早就要征討過去了。」

「蘇丹國國力如何。」

「國家雖然很大,但是軟弱,不堪一擊。幾年前瘸子貼木兒打到了德里,嚇得北面的大國很多人逃到此地,可見國力不是很強。」

候賽德和拜德魯是兩個地位相等的頭目,他們具體負責整個古里國的各項事務,同樣的,他們也是大商人,從王動與他們的接觸的感覺來判斷,候賽德仿佛有點敵意,而拜德魯卻是親大明朝的。拜德魯非常熱心的安排王動在古里國四處走動,關心王動手下人的行為,對王動提出的任何的可能的生意上的建議都會重視,而且有時問起來還真有點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這也讓王動感覺到與印度人的交流很麻煩,弄得他沖動的想去學梵文或是阿拉伯語,真要學還要學拉丁語,歐洲這會用的可是拉丁文。一提到學語言王動又頭大,如今哪還有這個時間去學語言呀。

在古里國建城速度很快,主要是因為這里社會的等級制度,明朝人過來不用多說,級別自然在一二之間這種級別,所以當地的木瓜一抓一大把,而且張浩,在唐城工地上,修了大量的木腳屋,這些木腳屋是那些木瓜們的宿舍。此前在當地,抓木瓜過來干活只要供應吃的就行了,另外就是讓他們帶些吃的回家養活家里的老小,至于工錢,大多是不給的。張浩開始並不清楚,而侯賽德也沒明說,所以張浩傻傻的定下了工錢,結果告示一出去,人山人海,大量的木瓜趕了過來,而且這些人干完活後都不回,就地在工地睡下了,一問才知,原來木瓜大多住海邊,不住城里,往來不便,且住在海邊的木瓜們能住在木屋里的都是少數,大多是簡單的棚子,睡樹下的更多。

于是張浩善心大發,蓋了些木腳屋,六七月正是雨季,在張浩眼里,淋了雨又要干活還要來回的跑,人很容易倒下的,結果,木瓜們的身體倒也是過的硬,仿佛沒事一樣。張浩蓋的宿舍還是贏得了木瓜們的心,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有地方住後,來的就不是一個人,慢慢的一家老小都來了,弄的張浩覺得自己是個象個村長。

張浩的行為終于引起了侯賽德的不滿,「張大人,木瓜是不要工錢的,你這樣做會讓革令們感到修恥。」

「侯大人,在我這里沒有革令和木瓜,我這里只有工人,只有為我干活的工人。」

「張大人,我們古里國沒有工人,木瓜已經在《摩奴法典》之外,張大人如果這樣做,那只會讓革令們感到難看。」

「侯大人,我不懂什麼《法典》,如果有什麼法典,我也只是知道大明朝的法典。」

話雖這麼說,但張浩還是改了規矩,從此之後,對來做工的人開始登記分類,哪些是木瓜,哪些是革令,還有哪些是哲地。然後根據不同的身份發牌子,木瓜們只提供伙食,但私底下他們想拿多少回隨便拿,古里人也的是善良老實,這些人往往是家里有多少人,需要吃多少,就拿多少,有的還會少拿一些,怕明朝的頭領不高興。而革令們則可以領到工錢,這些工錢都是當地的貨幣拾兒,這種拾兒是銀,此地還有質地為黃金的貨幣,名為吧南。哲地更不用說了,這些都是請來的管理人員,大多是有些技藝在身上的。

提到貨幣,這也是讓鄭和頭疼的一個事,西洋番國的貨幣各不一樣,離中國近些的國家簡單,他們用的大多是中國銅錢,其他的就是簡單的金和銀,但到了西洋就不一樣了,僅金而言,就有土金,成金,淡金,其實這些叫法都是因為金的成色,在古里的金就是六成金,而淡金有七成,最好的是成金有九成。所以鄭和主要都是玩易貨貿易,現階段問題是不大,易貨貿易通過實物來保值沒有問題,而且也沒有後世象美元這種國際貨幣,易貨貿易還能算最較為恰當的一種交易方式。

王動不是這樣想的,既然金和銀天然是貨幣,而且能被廣泛接受那最還是要以金銀作為交易的手段,通過金銀去衡量貨物價值,這樣才能避為免自然災害和戰爭能對經濟的影響。踫到大災的年代,不可能用胡椒去換糧食,但用金和銀一定是能買到糧食的。

王動在各地開始計算貨幣的購買力和成色,通過購買力和貨幣成色來決定,到底是易貨貿易還是收取當地的貨幣。這個方法讓張浩佩服的五體投地,因為這樣一計算,有的地方,根本不用做生意,只需要把貨幣倒換一下就能賺錢了,當然,他並不懂後世專門有外匯買賣的生意。

古里的唐城被建成了個非常恐怖的巨大碉堡。形狀是菱形的,一個尖角正對著卡萊河,而尖角兩邊的城門直直通向卡萊河上的兩個大碼頭,大碼頭之間是規劃中的船廠。唐城很大很大,大到讓王動自己想想都會興奮。首先是城牆,城牆即是城又是牆,整個城牆仿明南京城牆的樣子,里面是中空,是藏兵洞,以後城里的駐軍問題將全部由牆體解決。高有五十丈,頂寬十丈,有台階上有斜道上,能直接打馬上去。整個城里按「田」字型一圈圈展開,沿著城牆的是街,其後被是居民點,兩條垂直的主干道上設計為店屋,要求至少三層,在城中間是一個大廣場,而半繞廣場的是官府的建築。王動只是動嘴,他想要的是一個能居住五萬人左右的一個大城,他的圖紙嚇到了古里人,不過那個永樂初年作為使者去過南京城的古里人對國王說,大明朝的都城比這圖紙上的城市大百倍,這讓古里的君臣听的瞠目結舌。

明朝百兩銀子便可以在城里買個屋子,所以永樂帝給鄭和在番國修城堡的費用是定在一萬兩白銀,王動算過,這個城堡,要是築好了,按明朝的算法,至少得投入上千萬兩白銀,但在古里就不需要了,因為這里的人工不值錢,當然王動還有一個很強的籌錢能力,那就是指山賣墨,現在只要打地基就行了,到時,自然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來買這里的房子。

永樂不只是冊封了古里國王,他還順帶著把古里能排得上號的官員都加官進爵,然後還讓鄭和和古里國王便宜行事,六品以下的官爵,他們自己玩就行了,到時報大明朝備案。這下,古里國這幾個月里都沉浸在升官發財的喜悅之中,很多國王的親戚連明朝在哪都不知道,都被封了爵位。空頭支票,又不需要明朝封地給年奉,只需發張紙蓋個印就行了,永樂何樂而不為,鄭和何樂而不為。

一時間,古里國銅匠的生意大好,很多新封的爵爺和大官,都仿著國王金印的式樣,打制屬于自己的印簽。結果在打制印簽的時候,又踫到了一個問題,這上面的字到底是用古里的文字還是中漢文,後來想想,當然是要用漢文,這種東西,本來也就是中國在玩的,古里國當官還沒流行官印,一般按個手指或是簽個名就行了,一時間,鄭和隊伍中那些會篆刻的文人又小發一筆財,好在大明朝只要是個文人,十之七八還都懂粗通旁技,對于篆刻還都有一手。當然了,鄭和王動等在使臣團里叫的上名字的官員或是名人也小發了一筆,很多人讓他們賜字或是提寫府宅的匾額。

最頭大不是這些,而是推不掉的宴會,與外國人一起吃飯真是個受罪的事情,一是弄不清楚他們的禮節,二是吃不慣他們的東西,而且這種宴會大多是政治交際為目的,根本不是吃,而都是喝酒和認人頭。在候賽德舉行的家宴上,王動見到了很多阿拉伯人,而在拜德魯的家宴上,王動發現有不少歐洲人的面孔,在這些人中,有幾個引起了王動極大的興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回永樂時代最新章節 | 重回永樂時代全文閱讀 | 重回永樂時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