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衛城離寧夏鎮城有二百多里,第二天總兵官蕭如燻才收到捷報。
寧夏鎮城總兵府。
總兵官蕭如燻正看著捷報,上面寫著殺賊首台吉在內三百五十八人時,也是一臉震驚。對蕭盛這個和自己同『性』的愛將,他可是知之甚深,知道他不敢和自己慌報戰功。當在捷報里看到武安的名字時,蕭如燻滿臉安慰神『色』,指揮使蕭盛已經把武安功勞寫在里面。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在武寧堡的時候,武安處世不驚的神情和炯炯有神的雙眼就給他深刻印象,知道此子以後定然不平凡。雖然書中沒有明確武安是主功,蕭如燻從事軍旅幾十年,這點事還是能看出來,要不然指揮使蕭盛憑什麼對一個百戶大書特書。
思量一會兒,蕭如燻對身邊人吩咐道︰「速去請鎮守徐大人和巡撫大人來總兵府議事。」
土木堡之變後,明朝加大對邊軍將領的監督力度,明朝逐漸形成了總兵官、鎮守太監和巡撫都御史的「三堂」制度來管理九邊各軍鎮,「三堂」之間互相監督,權利相互制軸,有利于明朝的中央集權,防止了邊將權利過大。當然,凡事有利就有弊。「三堂」的主官往往相互之間不和,文官和武將、內臣和外臣的矛盾十分尖銳。
一盞茶工夫,鎮守太監徐茂和寧夏鎮巡撫李懋繪就來了,總兵官蕭如燻馬上起身迎接,三人落座,下面人馬上奉上香茗。蕭如燻把捷報遞給兩人。
兩人看後,一臉震驚後馬上想到此事給自己的好處了。鎮守太監徐茂有五十多歲,滿臉憨厚,像個彌勒佛,他鎮守寧夏多年,見巡撫和總兵官都不話,他兩眼珠一轉道︰「哎呀,蕭大人果然不愧是國之良將,朝廷的棟梁,總兵大人巡視中衛所軍備不到一月,就有捷報傳來,難怪聖上對大人如此器重,咱家先在這恭喜大人了。」
蕭如燻作為有名的儒將,對于太監干政沒有好感,這也是他後來得罪魏忠賢不受他招攬的緣故。熟讀史書的他對歷朝歷代的太監禍國殃民的事知之甚深,就是本朝還有英宗時的王振,武宗時以劉瑾為首的「八虎」,這幾人差點葬送大明朝的國運。但徐茂作為監軍,權利很大,蕭如燻很多事都要倚重他,需要他的配合。
「徐大人此言差已,季馨離開寧夏已久,兩位確是鎮守多年,要功勞也應是李大人和徐大人的,本官豈能竊為己有。」
「蕭大人果然是正直的人,大人」
「蕭大人,此事可核查完畢?」話的確是巡撫李懋繪,寧夏鎮巡撫還兼有都察院右僉都御使,是朝廷兩品大員。看見徐太監又要羅嗦,直接打斷他。見李懋繪打斷自己,徐太監沒有再話,依然笑眯眯的坐著,好象什麼事沒有發生一樣,如果仔細看兩只雙眼卻透『露』著寒光。
李懋繪,字克蒼,號心湖,是萬歷八年進士。曾以諍言反對冊封鄭貴妃的聖旨而遭神宗皇帝貶謫,是明末較正直愛國的大臣。
「此事已確保無誤。」蕭如燻回道。
「蕭大人,那就匯報給三邊總督黃大人吧,黃大人巡撫寧夏多年,現在又總督三邊,知道此事一定很高興。」李懋繪建議道。
徐太監也好象忘了剛才的事,高興道︰「正當如此。」其實徐太監也沒有多大野心,現在替皇帝鎮守寧夏已經很滿足。也沒想調回到京里,在京城誰當他是棵蔥?在這里天高皇帝遠,手上還有監督暗查甚至領兵出戰的權力,寧夏鎮所有人都要尊重、討好他。除了這個老不死的李老頭,數次當眾讓他下不來台,要不是忌憚他在朝中素有清名,資格又老,一定讓他好看。
「恩,除了向總督府稟報外,還要派人通報整個寧夏鎮,提高各衛所將士的士氣,現在韃靼人已經開始入寇,邊境烽煙四起,此事來得正是時候。」蕭如燻沉『吟』一會兒道。
「另外,此次有功將士封賞的事,等黃大人上書兵部後,再行定奪吧。」李懋繪補充道。如此大的戰功,已經不是三邊總督府和的寧夏鎮可以擅專的,必須上書朝廷定奪。
三人又共同商量了一下細節,其實都是總兵官蕭如燻和巡撫李懋繪在,徐太監只是偶爾『插』一句嘴。一會兒,徐太監走後,堂中只留下蕭如燻兩人。
兩人沉默一會兒,蕭如燻苦笑道︰「克倉先生,徐太監只是一閹貨,你又何必事事針對他,得罪他。」由于李懋繪資格較老,曾和蕭如燻的岳父同朝為官,關系還不錯,私下里蕭如燻尊稱他為「先生」。
巡撫李懋繪知道蕭如燻擔心徐太監私下對付他,不已為然道︰「老夫已是行將朽木之人,又有何懼?」一會好象想起什麼突然激動道︰「十五年立太子,眾臣集體反對立鄭貴妃之子為儲君,堅持立大皇子,聖上大怒,自此耽于朝政,幾十年不上朝理政,要不是**太監為邀寵進讒言,哪有這千古未有之事?自古重用太監是『亂』國之像,太祖也嚴令**內侍不得干政,聖上卻大肆派內侍鎮守地方,與民爭利,強取豪奪,地方民不聊生,此乃取『亂』滅國之兆也」
「先生,甚言,甚言,心隔牆有耳。」看到巡撫李懋繪越越出格,蕭如燻急忙打斷他,這可都是大逆之言,別人听到自己也月兌不了干系。而且,蕭如燻對他的話也不敢苟同,立儲君是皇家之事,臣子怎可妄加干涉?雖然他對重用太監也不認同,但臣子怎能私下君主的過失。要,神宗皇帝對總兵官蕭如燻可是寵幸有加,多次下旨重賞他以及妻兒,又多次對他委以重任,蕭如燻自己對神宗皇帝也是忠心耿耿。
巡撫李懋繪也是一時氣急,想到自己當年堅持維護正統而被謫的事情,被總兵官蕭如燻打斷,也反映過來,心里大為後悔,連稱「失言,失言」,也不好呆下去,連忙告辭而去。
幾天後,寧夏中衛的輝煌戰績傳遍寧夏鎮,甚至整個三邊也傳的沸沸揚揚。
要知道這可是衛所兵,不是募兵來的邊兵,什麼時候衛所兵也有如此強的戰斗力了,斬首三百五十八個韃靼人的首級,其中還包括台吉一人。邊兵將領自然是不相信,認為這是衛所將領虛夸的戰績,是為了多向上面討要糧餉、軍械物資的陰謀。但隨著總兵官大人傳首各地,所有人也不得不信,韃靼人的腦袋在那擺著呢。
半月後,身在固原的三邊總督黃嘉善親自到寧夏頒布朝廷的嘉獎聖旨。